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2章 名酒來清江(3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1987年4月,中國白酒協會副會長沈怡芳,接到四特酒的酒樣,經望、聞、品之後,說:“酒體好,但味雜。有濃香的感覺。”對四特酒到底應該歸屬於什麼香型,他也頗感迷惘。不過,緣此,四特酒的香型引起了他的好奇和關切。不到一年後,沈怡芳專程來到四特酒廠考察。他聽彙報、下車間,和工人交談,反複品味、勾兌、對比,花了整整一周時間。

他坦誠地說:“我來之前,從南京出發,我腦瓜裏一直認為這個四特酒是濃香型。而且可以不客氣地講,四特酒是沒有做好的濃香型。經過考察,這個概念錯了,錯了。”

他接著說:“我說你這個四特酒是個四不像的酒。用大米原料,但不是米香型;從發酵池來看,茅台是用青石條,你是用紅石條,用石頭做窖子的隻有茅台,可你又不是醬香型;你底下和上部的封料是泥巴,和五糧液相似,但你又不是濃香型;你的大曲又用麥麩,汾酒製曲也用大麥,但又不是清香型。那到底是什麼型呢……所以,應該考慮其它香型!”

1988年3月上旬,四特酒廠赴京彙報,適逢全國白酒專家聚會首都,於是,四特酒廠抓住機遇開了一個四特酒質量彙報會。沈怡芳在會上首先係統介紹了自己在四特酒廠實地考察的情況,接著,到會專家從色、香、味、型各個方麵對四特酒進行品評。對四特酒的香型,專家們爭議頗多。有人認為,四特酒清香優雅,可名之為優雅型;有人認為,應該叫清雅型;還有人認為,四特酒產於江西,幹脆就叫贛型。最後,中國首席白酒專家周恒剛先生提議道:“叫特型最好,四特不是以特為標誌嗎?”周恒剛的提議,獲得專家們的初步認同。就是說,四特酒的香型初步定型了。

一個月後,周恒剛、沈怡芳、曹述舜、於樹民、金鳳蘭、金佩璋、陶家馳等八位全國知名白酒專家齊聚四特酒廠。擔任中國白酒協會名譽會長的周恒剛先生,號稱無量酒徒。他把專家一個個分到全廠各生產工序上進行實地考察。三天後,召開了“四特酒風格研討會”,最終確認四特酒的香型。專家們爭相發言。分工考察製曲的於樹民說:“四特酒的大曲非常有特點,其配料在全國白酒行業大曲用料中是獨一無二的。我們的曲屬高溫曲,這是形成四特酒風格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分工考察釀酒車間的沈怡芳說:“四特酒采用當地的紅石條做窖,底墊窖泥,上封窖泥,這是發酵設備上四特酒的工藝特點,這兩個特點與四特酒風格密切相關。”考察酒庫的曹述舜說:“我覺得廠裏酒庫的管理製度是比較嚴格的,我們在酒庫裏嚐了幾缸酒,從風格上來講,覺得都是一級酒的標準。就是清、濃、醬都具備,都不出頭,哪個香,哪個甜,這也是四特酒的風格。”考察化驗室的金佩璋說:“廠裏已買了1001色譜分析儀,這對怎樣來解開四特酒風格是個很好的條件。”還有的專家認為四特酒的寶貴傳統和獨特工藝,是江西的一大財富。專家們經過集體討論,斟字酌句,仔細推敲,最後八個人在意見書上鄭重簽字,他們的結論是:四特酒的香型就是特型,屬於目前我國傳統白酒分類法中的獨立酒種。同時,專家們總結出這種香型的工藝特點和風格,即:“整粒大米為原料,大曲麵麩加酒糟,紅赭條石壘酒窖,三香俱備猶不靠。”

號稱無量酒徒的周恒剛先生,認為“四特酒典型性強,風格獨特,為酒之佳品”,他興致勃勃揮毫讚曰,“酒綿恰是觀音柳,味冽猶如羅漢鬆”、“曲香撒滿鹿江水,酒味橫穿閤皂山”。

特型,是代表江南白酒的一種流派,是我國白酒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特型的四特酒,攜著清江名酒的傳統和美譽、彙聚千百年來樟樹人釀造生活的智慧和靈性,而載入了中國的釀酒史,成為其中彌散出特香芬芳的一章。

對四特酒“特香型”的認定,確定了它在中國白酒行業的獨特地位,推動了它在新時期的發展。果然,榮譽隨之接踵而至:1985年,四特酒獲得輕工業部酒類質量大賽部優稱號;1988年,四特酒數項產品榮獲得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名特優新產品金獎;1989年,54度、38度四特酒參加北京國際博覽會,分別獲得金獎和銀獎;1989年,54度四特酒獲第五屆全國白酒評比國家銀獎,榮獲國優稱號;1993年,四特酒獲得全國馳名白酒精品稱號。1982年,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準,四特酒廠正式注冊“四特牌”商標。

專家們總結四特酒的工藝特點和風格所概括出來的那四句話,正是四特酒的立身之本。“整粒大米為原料”,指的是,四特酒的原料全部是當地所產的整粒精製大米。樟樹的地理環境尤其適合優質水稻種植,自古以來便是地產嘉禾,所以才成為酒國醉鄉。采用原料的特點,正是四特酒區別其他香型白酒的最獨到之處。用去殼去糠的精大米為原料,可以避免帶入不良的糠味。而且,原料大米不單獨蒸熟,要拌入發酵好的酒料即酒醅中入甑蒸餾,既出酒,又蒸料,蒸後再發酵。這種方法叫“續渣混蒸”。這樣就使原料米的香味也帶入了酒中,更豐富了酒的香味成分;“大曲麥麩加酒糟”,指的是,四特酒以中高溫大曲為糖化發酵劑,大曲的原料為麥麩和從酒窖最底層挖出的原味酒糟。全國各地的大曲原料,不外乎小麥或大麥,或者二者配合,或者加一些豌豆。四特酒的大曲原料配方卻是奇特,據說,這幾乎絕無僅有的。四特酒還要根據不同季節,靈活調整原料配方比例,至於加酒糟,為的是增加曲塊的透氣性,而且,酒糟有一定酸度,能抑製有害雜菌的生長。曲是酒的種子,有好曲才能有好酒。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四特酒廠就通過引進和培養多種菌種,製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酒曲,使四特酒的香味中融合了多種特別的芬芳;“紅赭條石壘酒窖“,指的是,在四特酒廠車間的地下,有一排排用紅色石條砌成的小池,叫作酒窖。而用紅石酒窖釀酒,正是四特酒工藝的一大特色。這種紅石酒窖的石條間用水泥勾縫,下墊十五厘米厚的窖底泥,上蓋封窖泥。在白酒釀造中,窖池的好壞具有關鍵作用。全國有名的白酒,濃香型講究百年老泥窖,離開泥窖就做不出來。清香型強調地缸發酵,米香型采用半固體半液體的地缸發酵,隻有醬香型的茅台酒采用青石酒窖,但石條間用泥勾縫。四特酒的窖池采用的紅赭條石,產自江西鷹潭,其質地疏鬆,吸水性強,不像青石那麼光滑致密,這種亦泥亦石、非泥非石的酒窖,窖壁十分適合微生物菌群及酶係物質的生長繁殖。這是四特酒形成自己獨特風味的重要條件之一;“三香具備猶不靠”,指的是,四特酒具有“濃頭,醬尾,清中間”的複合香氣,“三香具備”而“三香不靠”!其香聞之入口,醇甜綿軟,味感綿長,飲之不幹口,不上頭,果然是“清,香,醇,純,回味無窮”。據我所知,得到周恩來總理稱讚的第二年,酒廠就派人前往貴州茅台酒廠及四川等地酒廠學習考察,要知道,那可是三年困難時期!其後,他們又考察了江蘇洋河、雙溝酒廠。原來,繼承傳統,堅持自己,並博采眾長,就是創造,就是創新,就是標新立異的特型!猶如一切藝術的創造!釀酒原本就是一種取大自然之菁華,去撫慰人心、溝通人情、彙聚人氣的藝術!

翻閱廠史可見,四特酒風格的創立,經曆了幾代人的辛勤努力,融彙了眾多領導、技術人員和工人師傅的心血。凝視著酒廠一座座建築牆上的紋飾般的黴斑,回望艱苦奮鬥的歲月,我願以舊作《搪瓷茶缸》獻給當年的創業者——

當我們滿斟喜酒 高舉金杯/為新中國祝賀生日的時刻/我要以酒潤喉 放聲歌唱/歌唱那久違了的/最質樸的/古董似的搪瓷茶缸/歌唱它年輕時的風采/那為後人所陌生的模樣

是的,新中國風華正茂/那種常見於工人家庭/喜歡端坐在廳堂上方/熱氣騰騰的茶缸卻老了/它們大多已經溘然長逝/歲月掩埋了它們的名字和榮光/即使偶有幸存者/也叫人不敢辨認了——內裏長著一層厚厚的茶垢/外表生著數不清的鏽斑/隻有烤在上麵的字跡啊/像拄著拐杖的老人/顫顫巍巍地指著/自己的來路和去向

白底紅字的搪瓷茶缸啊/曾經是普通工人最自豪的珍藏/寥寥數字/是喜慶/也是褒獎/錄取了每個盛大的節日之前/一個車間/一座工廠/多麼深情的翹望/紀曆著每次重大的成功之後/一個集體/一群工人/多麼驕傲的懷想

作為紀念品 它平易得就像/一杯茶水/作為獎品 它也不過就是/加了一勺蜜糖/可是,它卻溫暖了每一雙勞動的大手/甜蜜了艱苦奮鬥的每個日子/滋潤了每天守候在餐桌前的/年邁的目光/稚嫩的目光/那曾是一個家庭莫大的榮耀啊/被妻子愛撫著/被鄰居羨慕著/就像一件最值錢的家當

我想起許多爺爺——退休後 他們傾盡餘生/來看護各自的搪瓷茶缸/一隻隻茶缸被抱著 被捧著/集合在工人新村的樹陰下/或者 暖陽裏/共同追憶 青春的汽笛/健壯的吊車/和 嚴厲的機床/他們用一生的榮譽來承載摯愛/他們把滿腔摯愛當作無尚榮光/長長短短的的胡子啊/把各自的搪瓷茶缸擦得鋥明透亮

……

當子彈頭似的保溫杯流行起來/他們依然戀戀不舍/在搪瓷脫落 杯底鏽穿的/茶缸裏栽上/幾棵蔥蒜/幾莖太陽花/那些植物瘋長在許多的窗台上/不,是那些殘缺不全的字跡/仍在癡情地回望

我也在回望——/回望 崇高是怎樣潤物無聲地/澆灌普通勞動者的信念/最終長成共和國的棟梁/回望 平凡是怎樣壯懷激烈地/流經艱辛歲月 饑餓年代/喂養著我們的共同理想/那些其貌不揚的搪瓷茶缸啊/該是世界上最壯觀的容器了/像湖泊 像海洋/它盛著無數建設者一生的榮譽/盛著一個時代的光榮和夢想/也盛著我情不自禁的歌唱……

某年某月,流連在樟樹的某條小巷裏,我看見了端坐在某個窗台上、依稀有酒香飄蕩的搪瓷茶缸,裏麵盛開著一蓬太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