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節 做堅定的爰國者(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青年學生在增強憂患意識的同時,又要堅定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增強建設好社會主義祖國的自信心。世界上希望我們好起來的人畢竟是多數,想“西化”和“分化”我們的人也客觀存在。這是當今中國發展中無法回避的事實。例如,在1989年的政治風波之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實行“製裁”,企圖以壓促變。當時鄧小平就此向全世界明確宣告:“世界上最不怕孤立、最不怕封鎖、最不怕製裁的就是中國。”這就是愛國主義傳統的體現。

大學生要立報國之誌,還要勇於承擔報效祖國的曆史責任感。中國人自古就懂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道理,當代大學生更應有勇於承擔報效祖國的曆史責任感。我國著名原子能專家錢三強,就是因為有著為祖國科學技術的進步作出自己貢獻的強烈的曆史責任感和報國之誌,才能衝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國,並為新中國的原子能工業和國防科學技術作出了突出貢獻。任何人愛國誌向的樹立都不是天生的,而是社會影響、家庭熏陶和學校教育的結果。當代大學生要增強曆史責任感和使命感,需要學習中國曆史,了解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精神,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文化傳統和反抗外來侵略和腐朽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英勇業績,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族人民為建立和建設新中國而奮鬥的愛國精神,自覺繼承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傳統,肩負起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國家富強的曆史重任。同時,也要了解中國的國情,這是大學生樹立愛國主義思想的基礎。大學生與社會的接觸還很少,對國家和社會的認識和了解也比較膚淺,容易受到外界思潮的影響,因此,向大學生全麵介紹我國國情非常必要。隻有全麵了解中國的曆史和現狀,才能客觀地分析我國的優勢與差距,使自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建立在更加堅實的基礎上。

三、成建國之才

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是新時期賦予每個大學生的神聖曆史使命,為了肩負起這一曆史重擔,青年學生僅有愛國熱情和報國誌向是不夠的,還應該成為全麵發展的人才,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梁之才。21世紀競爭歸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因此,刻苦學習,增強建設祖國的才能,抓住機遇,盡快縮短中國與發達國家間的差距,是每一個熱愛祖國、有誌於報效祖國的青年學生不可推卸的責任。

建國之才不僅包括占領高科技製高點的能力,而且在於具有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和堅定的信念,麵對紛繁複雜的國際環境保持清醒的認識,使自己的知識真正為祖國為人類服務。後者對於大學生來說顯得更加重要。首先,青年學生要自覺維護祖國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麵和民族尊嚴。一些以“民主國家”自居的西方國家,經常打著“人權”的旗號,對中國搞“人權外交”,企圖幹涉中國內政,加緊對我國進行意識形態方麵的滲透,具有很強的隱蔽性、欺騙性和長期性,青年學生對於西方的“人權攻勢”、“人權外交”必須保持警覺和民族的尊嚴。鄧小平同誌對此曾針鋒相對地指出:

“人們支持人權,但不要忘記還有一個國權。談到人格,但不要忘記還有一個國格。特別是像我們這樣第三世界的發展中國家,沒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獨立,國家是立不起來的。”而且,“國權比人權重要得多”。鄧小平同誌的這些論述為識破西方的“人權”攻勢提供了武器,為青年學生認識人權與國權關係提供了一個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