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正文 第19章 曆史需要細看 (1)(1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第五章 曆史需要細看 (1)

正視我們視而不見的事實,會發現事實的重現讓人震驚、興奮、矛盾。原來曆史上最好的地方製度出自漢朝,原來唐代的繁盛之下有巨大的隱患,原來宋朝的國防竟可憐到了隻能種樹的地步……原來,曆史細看之下,有說不完的大文章。

一 敦厚篤實的漢風

另一種形式的內閣

中國曆史上正式有統一政府,嚴格來說要到秦漢。秦以前,隻可說是一種封建的統一。小國家經濟上獨立,也以子孫相傳。到了秦漢,中央方麵才有一個更像樣的統一政府,而所轄的各地方,也不是諸侯列國並存,而是緊密隸屬於中央的郡縣製度的行政區分了。因此,講中國傳統政治,可以從秦漢講起,而秦代隻是漢代的開始,漢代大體是秦代的延續。所以錢穆將漢代作為中國政治史的開端。

秦以後,中國開始有一個統一政府,皇帝是這個組織裏麵的世襲領袖。為什麼領袖要世襲,而不是像西方那樣選舉出來呢?錢穆將這個區別歸因於中國的實際情況。

希臘、羅馬國土小,人口少。希臘所在的半島上,已包有一百多個國家。他們所謂的國,僅是一個城市。每一個城市的人口,也不過幾萬。因此他們的領袖,可由市民選舉。他們所謂人民的公意,是有條件的。羅馬以後,向外征服形成帝國。但中央核心還是希臘城邦型的。

中國到秦、漢時,國家疆土已經和現在差不多。戶口也至少在幾千萬以上。而且中國又是一個農業國,幾千萬個農村散布全國。這樣的條件下,推行近代所謂的民選製度就遇到了操作上的困難。

皇位世襲,是中國已往政治條件上一種不得已或說是一種自然的辦法。而且從秦漢以後,封建製度早已被推翻。除了皇室一家世襲,政府裏再沒有第二個職位、第二個家庭可以照樣承襲。

不過在那時,皇室和政府的關係問題開始凸現出來。皇室是不是等於政府?若把皇室和政府劃開,這兩邊的職權又怎樣分?錢穆的研究結果是,“拿曆史大趨勢來看,可說中國人一向意見,皇室和政府是應該分開的,而且也確實按照這個觀點來演進的。”

皇帝是國家的唯一領袖,而實際政權則不在皇室而在政府。代表政府的是宰相。皇帝是國家的元首,象征國家的統一;宰相是政府的領袖,負政治上一切實際的責任。

說到這裏,我們不得不先自問,對於錢穆的這段評說,我們能信幾分。畢竟我們所受的教育是,中國從秦漢以來,都是封建政治,或說是皇帝專製。但是我們也要問一問自己,究竟讀了多少曆史材料,還是就看了一些曆史題材的電視劇,便相信皇帝是高高在上、決定一切的權威。如果我們對曆史的研究不夠,不妨聽一聽錢穆的說法,畢竟他比我們更係統地研究過中國曆史。

漢代當時,皇帝和宰相各有一個“秘書處”。皇帝的秘書是“六尚”: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與尚書。前五尚隻管皇帝私人飲食起居,尚書是管文書的。可以看到,漢代開始的尚書,其職權地位本不高,後來才逐漸變大。

由十三曹合成一個宰相直轄的辦公廳,它的權力和管轄範圍要比皇帝的尚書大得多。錢穆從這十三曹想見當時政務都要彙集到宰相,而並不歸屬於皇帝,這是有道理的。因而可以說,宰相才是政府的真領袖。

“丞”在說文解字中是“副”、“貳”之意;“相”,也是副。正名定義,丞相就是一個副官,是皇帝的副官。皇帝實際上不能管理一切事,所以由宰相來代理。而又叫做“宰相”,是因為“宰”象征封建貴族家庭最重要的祭祀。秦、漢統一,“化家為國”,皇帝的宰相也就變成了政治領袖。也正因如此,秦漢時代的宰相,既要管國家政務,還要管皇帝的家務。管不過來,就在禦史大夫之下,設一個禦史中丞,那時凡具“中”字的官,都是指是住在皇宮的,來管理皇宮的一切事物。這樣說到底,皇室的一切事仍得由宰相管。皇帝有什麼事,交待禦史中丞,禦史中丞報告禦史大夫,禦史大夫再轉報宰相。宰相有什麼事,也照這個手續,由禦史大夫轉中丞,再轉入內廷。

九卿,指的是太常、光祿勳、衛尉、太仆、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他們的官位都是二千石,因他們都是中央政府裏的二千石,又稱中二千石,以區別於郡太守地方行政首長之也是二千石。

九卿當中最能體現皇權和相權的就是大司農和少府。這兩卿都是管財政經濟的,田賦收入是國家的大頭,由大司農管,收入支銷國家公費;工商業的稅收,海鹽、山礦,當時屬於小頭,由少府管,收入充當皇室私用,皇室不能用大司農的錢。當時的九卿還是皇帝的私臣,都隸屬於宰相,而所管亦全是國家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