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正文 第28章 曆史需要細看 (10)(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當時的台灣,也劃為禁地。因為台灣由鄭成功反清複明,後來自立為王,還不斷有人造反,因此不許福建人私渡。這是為了管理,和關東三省的留作退步者不同。

第三個禁地是今天的察哈爾和綏遠。清朝把它劃成為禁地,不許添住一戶人家,也不許多墾一畝地。因為這些地方接近蒙古,他們的目的,要把蒙古人和漢人隔開,不使相接觸。直到光緒末年才開禁。

第四個禁地是新疆。因此新疆有大量的肥沃土地尚未開辟,他們要留作滿洲人的衣食之地,希望滿洲人能到那裏去,不許漢人前往。直到左宗棠平定回亂以後,禁令才鬆弛下來,漢人才能隨便去新疆。

“因於滿洲人這些私心的法術,在中國境內無端劃出許多處禁地,形成許多特殊區域。”錢穆特別指出的這一點,混淆了視聽是小,耽誤了國家統一是大。

曆史注腳;

闖關東

現在大家熟知的闖關東,就是當年漢人入關的證據。19世紀,黃河下遊連年遭災,清朝政府卻依舊禁關。破產農民不顧禁令,成千上萬的冒著被懲罰危險,“闖”入東北,此為“闖關東”來曆。至1840年東北人口突破300萬人,比一百年前猛增了七八倍,全國人口達四億多。清末,沙俄侵略東北。清於1860年在東北局部馳禁放荒,1897年全部開禁,1910年東北總人口增至1800萬人。

移民實邊

光緒十三年(1887年),清廷製定《新疆屯墾章程》,鼓勵各地農民前來新疆移民實邊。據光緒二十五年(1899)哈密營查報,從甘肅領票到新疆的回民,每月三四百人,或一二百人不等,絡繹不絕。進入新疆的還有大批由山東、直隸遠途而來的難民。此外,前被沙俄劫走的伊犁維、回農民亦陸續返回祖國,重新定居伊犁。清政府還以各種獎勵方式助墾,諸如官司借耕具、物料,官司建村堡、房舍、倉儲,安裝土地的酸堿肥沃程度租借各種雜糧種子,規定鹽菜銀兩以資津貼,合理擬定獎懲標準以示懸賞,減少稅收等等。

可以說,在改革時期,清政府的許多舉措都是十分有利於邊疆大開發的,然而,後期的政策轉變卻直接導致了“移民實邊”的失敗。例如,銅金各礦的長年開采使一些礦無利可圖,商辦無人應募,“官辦則設局招夫置器運糧,核計入不敷出”,於是政府強迫實行攤派的老辦法,人們怨聲載道,由此形成的一批官督商辦的股份公司都如曇花一現,毫無建樹。

太平天國,文盲的運動

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了,主流的曆史學家都對這場農民運動抱同情的態度,而錢穆與其說是同情太平天國,不如說是在嘲笑他們的無知。“由今看來,大家同情太平天國,認為它是民族革命,這話自不錯,但實際也不盡然。”

道光二十三年,洪秀全與表親馮雲山、族弟洪仁玕從梁發《勸世良言》中吸取某些基督教義,後來自行洗禮,並在廣東花縣首創“拜上帝教”。這就是天平天國之始。從1843年到1851年之間,洪秀全的勢力迅速從廣州蔓延到江南,並成了一個“天平天國”。

但是錢穆說他們太不懂政治,他們占了南京十多年,在製度上幾乎沒有絲毫的建樹。比較像樣的是軍製,但始終未覺悟到水師的重要。對下層民眾,太平天國想推行均田製度,但說到政治就太低了。

論國名,錢穆說這名字便是不祥之兆,哪裏有正式建立一個國家而號稱“天國”的?這是他們對西方基督教的膚淺模仿。再加上“太平”二字,東漢黃巾軍之亂,信奉的是太平道。國號太平天國,早可預示他們的失敗。隻因為這樣一個國名,太違背曆史傳統。

而出現這樣一個不倫不類的國號,正因為這個集團裏幾乎沒有讀書人,錢穆說,“這是滿清政權存心分開知識分子和下層民眾之成功。”

知識分子往往是反抗者的首領。於是清朝開科取士,承襲了中國考試製度,表示開放政權,中國讀書人依然有官做,許他們參加政治,並允許做政府裏最高的官。但實際上,每一衙門滿漢夾用,外省督、撫,則多用滿人,少用漢人。他們一麵在懷柔藩屬,一麵在招安知識分子來減輕抵抗,又一麵是壓迫知識分子而討好下層民眾。康熙、雍正年間,中國無言論自由、結社出版自由,而還不斷有十分可怕的文字獄。種種壓迫之下,知識分子無力違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