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正文 第19章 拙嘴笨舌訥於言——老實人說話能力不足(2 / 3)

一個人答應了別人的事情就必須言而有信,否則就不要答應。有的人喜歡空口許諾,最後失信於人。在答應別人之前,也要確定自己是否能夠做到。如果確實做不到,就不要輕易承諾。同時,在社會中生存,一定要掌握信任的利器,不要隨便破壞別人對自己的信任,始終做到言出必行。

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不要經常使用“這沒問題”或者“都包在我身上”。這種話當時說起來豪爽,別人聽起來也很舒服,但事後執行起來卻很困難。倒不如說“我試試吧”,或者“我盡力吧,但不能保證”。這樣並不算對結果的完全承諾,而是對過程的一種承諾。無論是否做到,對方往往不會對自己有意見。相反,倒是那些信誓旦旦的人,容易讓別人產生一些想法。畢竟他是答應過的,而對方也是滿心期待他兌現承諾的。

不要把話說得太滿。

說話要給別人留有餘地,不要把話說得太滿。如果你什麼都說明白了,別人也就無法再發表意見了。即使別人發表意見,你也很可能會不客氣地指出自己已經說過了。

聰明的老實人每次與人談話的時候,不會一味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而是善於引導別人談話。聰明的領導者很少為員工製定目標,而是引導員工自己製定目標。在與員工交談的時候,他們善於運用問話,而不是運用結論、批評或命令。

因此,在與人交談的時候,要盡量引導對方多說話。對方說的話越多,你接觸的東西也就越多,對事情的理解也就越有把握。當別人跟你無話不談的時候,自然就當你是他的朋友,進而也願意傾聽你的說法。事實上,你要想多認識一些朋友,就要善於做認真的聽眾,善於聽完聽清、聽懂別人的意思。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隻顧說,而不願意認真傾聽。究其實質,還是想要在別人麵前顯示自己的高明、顯示自己的優越。事實上,這種高明和優越隻不過是自欺欺人而已。在別人心目中,不過是些陳詞濫調或者是毫無意義的自說自話。你不願意傾聽他的話,他自然有理由拒絕你的話。

在與人交談的過程中,要想達到好的談話效果,關鍵是要懂得去傾聽,懂得在說話的時候給別人留有餘地。

老實人也會發脾氣

說話是一種複雜的精神活動,受到心理的支配和製約。該不該說,怎樣說,何時起始,出現意外如何應對等等,直接決定著說話的成敗。

晚飯後,一對夫妻閑聊。

丈夫:“親愛的,你又增加20斤了吧?”

妻子:“實際上是25斤。”

丈夫:“那是否想點辦法呢?”

妻子:“先胖一陣再說。”

“我說,你看人家王太太哪天不是整整齊齊的,而你總是不修邊幅,你就不能學學人家嗎?”丈夫對不整潔的妻子提出了忠告。

“學學人家?你的收入有人家丈夫賺得多嗎?你要是有了錢,難道我還不會打扮?”妻子沒好氣地回敬丈夫。

不要讓情緒控製你的語言。醫生說,每一次生氣,人體所付出的代價相當於辛苦工作八個小時。這是生氣對自己造成的損害。其實,生氣之時的惡言惡語往往會對別人造成更大的損害。語言可以傷人於無形,一時不經大腦,脫口而出的話語,有可能成為別人終生的陰影。

總之,這是一個不可爭辯的事實:暴躁的人是令人討厭的。

羅素·克洛可算是當今影壇炙手可熱的大明星了。他主演的《美麗心靈》風靡全球,獎項多得讓導演、演員手腕發酸,羅素·克洛更被認為極有可能再次捧走奧斯卡小金人。但不少人也發表看法說:“羅素·克洛不會得獎,不是因為競爭的激烈,而是他自己暴躁的性格。”

的確,離開了攝像機,羅素·克洛就成了暴躁的獅子。他愛發脾氣,酗酒。雖然觀眾喜歡有性格的演員,可像羅素這麼大的脾氣也沒幾個人能招架得住。

羅素·克洛和尼科爾·基德曼一樣,同在澳大利亞長大。四年前還默默無聞的他如今已成了好萊塢最為炙手可熱的明星之一。從《The?Insider》、《角鬥士》到《美麗心靈》,羅素·克洛已經是第三次角逐奧斯卡最佳男主角了,但人們都說他因為自己的臭脾氣而犯了一次自殺性的致命錯誤。

那次,他獲得英國電影學會獎的最佳男主角。羅素為了一表興奮之情,在領獎時賦詩一首,結果被BBC在播出時刪掉了。這下把羅素激怒了,雖然他後來為自己的魯莽道了歉,卻沒能得到大家的原諒。他們認為,羅素縱然把納什演得出神入化,可他本人卻是脾氣大得讓別人接受不了。

在生活中,有的人溫和穩重;有的人快捷活潑;有的人遲緩安靜;也有的人激動急躁。羅素·克洛顯然屬於後者。我們無法確知一個能控製自己性情、勝任各種角色的好演員因何控製不了自己的脾氣,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你的名氣再大、演技再好,壞脾氣足以拉住你繼續前進的腳步。

性格暴躁且容易發怒的人是不受歡迎的。沒有人喜歡你在工作一天回家後,直到吃過晚飯上床睡覺這一大段時間內,都悶聲靜氣,不說一句話;同樣,也沒有人喜歡你不斷發牢騷。人們更不喜歡你把這類話掛在嘴上:“不要打擾我”“你看我多忙啊!”“我們不要再講這件事了!”“討厭透了,我不願再聽了!”

這種人是自私的。如果你想讓自己生活得更加和諧,那你就要換一副笑臉。

化幹戈為玉帛。美國第七任總統安德魯·傑克遜(1767—1845年)曾經和一個叫本頓的人進行決鬥。本頓一槍擊中了傑克遜的左臂,子彈一直留在裏麵。

20年後,到1832年醫生取出子彈的時候,本頓已經成了傑克遜的熱情支持者。傑克遜建議將子彈歸還本頓,但本頓謝絕接受,說按照美國法律的規定,遺失物或被拋棄物的追索時間為20年。現在產權已經發生了轉移,子彈的所有權當屬傑克遜了。而傑克遜說自從上次決鬥到現在還隻有19年,產權關係沒有發生變化。本頓回答說:“鑒於你對子彈的特別照管,並且一直隨身攜帶,因此,我可以放棄這一年。”

我們從安德魯·傑克遜和本頓的交談中,發現兩人其實都沒有把20年前的決鬥放在心上,這也使我們更容易理解他們決鬥之後的20年中,為什麼一個還是另一個的熱情支持者。

人和人之間的交往難免有舊怨出現,這些舊怨可能會導致不愉快的人際關係。該怎麼去解決這個問題呢?上麵的例子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辦法。

寬恕就是給別人機會,當然也是給自己機會。“化幹戈為玉帛”是化解矛盾的最佳方式。生活在社會中,必然有矛盾和煩惱,如夫妻、鄰裏、同事間不和諧,均會使人出現負麵情緒,甚至產生仇恨。在被別人曲解和傷害時,本能的反應就是報複。然而,報複雖然發泄怒氣,減少心中的負荷而痛快一時,但卻會激化矛盾,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因此,在生活和工作中要避免進入困境,最明智的選擇就是寬容大度,摒棄前嫌,化幹戈為玉帛。

要勇於麵對問題,解決問題,不能逃避,更不能老死不相往來。不妨將有辦法解決的問題及無法解決的問題分別列出。對有辦法解決的問題全力以赴去解決,對無法解決的問題先尋求支持,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凡事盡力而未必能得到對方的諒解與支持。

給人忠告的三個要素。很多人因為忠言逆耳,麵對別人出現的錯誤寧願三緘其口,也不願勸告別人。他或許從未得罪過生活在他身邊的人,但他卻失去了很多很好的朋友。

忠告對於幫助他人和建立真誠的人際關係,起著難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不能給予他人忠告的人不是真誠的人,這種人不能將自己的真實感受忠告於對方,自然也就無法得到對方的關愛。因此,我們應該歡迎忠告,更應該給人以忠告。

1.?謹慎行事

忠告是為了對方,為對方好是根本出發點。因此,要讓對方明白你的一番好意,就必須謹慎行事,不可疏忽大意,隨便草率。此外,講話時態度一定要謙和誠懇。用語不能激烈,也不必過於委婉。否則,對方就會產生你在教訓他的錯覺,自然會產生反感情緒。

2.?選擇時機

選擇適當的場合和時機,是忠告的第二個要素。

例如,當部下盡了最大努力而事情最終沒有辦好時,此時最好不要向他們提出忠告。如果你這時不合時宜地說“如果不那樣就不會這麼糟”之類的話,即使你指出了問題的要害且很在理,部下心裏卻會頓生“你沒看見我已拚出死命了嗎”的反感,效果當然不會好。相反,如果此時你能說幾句“辛苦你了”、“你已做了最大的努力”、“這事的確比較難辦”的安慰話,然後再與部下一起分析失敗的原因,部下是會欣然接受你的忠告的。除此之外,在什麼場合提出忠告也很重要。原則上講,提出忠告時,最好以一對一,避開耳目,千萬不要當著他人的麵向對方提出忠告。如果這樣做,對方就會受自尊心的驅使而產生抵觸情緒。

3.?切勿比較

忠告的第三個要素,就是不要以事與事、人與人比較的方式提出忠告。此時的比較往往是拿別人的長處比對方的短處,這樣很容易傷害對方的自尊心。

“我說二強呀,你看隔壁家的小正多有禮貌,多乖啊!你和小正同年生,可你還比他大兩個月哩。你要好好向他學習,做個好孩子喲!”一位母親這麼忠告自己的兒子。

“哼,嘴裏整天是小正這也好那也好,幹脆讓他做你的親生兒子算了!”兒子生氣地回答。

兒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母親的忠告效果顯然適得其反。

老實人不會見什麼人說什麼話

談話是人與人之間思想的交流,人的思想是世界上最多變的東西。如果總是用一套自認為最拿手的語言表達方式與他人交談,有時候很難達到預想的談話效果。因此,在談話時必須掌握隨機應變的語言能力,把握住每個機會。隻有這樣,才能使環境改變的衝擊降到最低限度,在談話中遊刃有餘。

戈爾巴喬夫偕夫人賴莎訪問美國時,在赴白宮出席裏根送別宴會途中,他在鬧市突然下車和行人握手問好。前蘇聯保安人員急忙衝下車,圍上前去,喝令站在戈爾巴喬夫身邊的美國人把手從口袋裏抽出來。他怕行人口袋裏有武器,行人一時不知所措。

這時,身後的賴莎十分機智,立即出來打圓場。她向周圍的美國人解釋說,保安人員的意思是要人們把手伸出來,跟他丈夫握手。頓時,氣氛更熱烈了,人們爭相與戈爾巴喬夫握手致意。

從前有個讀書人,自認學富五車,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喜歡引經據典、咬文嚼字一番。根據他的說法,是為了“不違古訓”,展現讀書人的“滿腹經綸”。

一天,讀書人的家裏突然發生火災。救火不及的大嫂氣喘籲籲地對他說:“快點叫你哥哥回來救火,他在隔壁王大爺家下棋!”

讀書人出了大門,心想:“嫂子叫我快一點,這有違古訓,聖賢書上不是都說‘欲速則不達’嗎?我怎能匆匆忙忙的呢?”

因此,他慢慢吞吞地踱到王大爺家,看見哥哥和王大爺正在興高采烈地下棋。讀書人走上前去,默默地站在哥哥身旁觀棋。好不容易,精彩的棋局總算下完了,讀書人才說道:“哥哥,家裏失火,嫂子叫你快點回去救火!”

哥哥一聽,渾身直抖,氣得說不出話來。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咬牙切齒地罵道:“這麼嚴重的事,你為什麼不早點說?”

讀書人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指著棋盤上的字說:“難道你沒看見這棋盤上清清楚楚地寫著‘觀棋不語真君子’嗎?”

哥哥實在聽不下去,舉起拳頭要打他。但想一想,到了這種地步,就算打了也無濟於事,便將拳頭縮了回來。

讀書人見哥哥縮回拳頭,反而把臉湊了過去,說道:“哥哥,你打吧!棋盤上寫著‘舉手無回大丈夫’,你怎麼可以把手縮回去呢?”

耐心與人周旋。我們難免會碰到一些無理取鬧的事情。你對某人的不良或錯誤行為進行直接責備,他卻反過來與你頂撞。這時,就要有良好的語言應變能力。如在一個外國球場裏,一個大學生的視線完全被前麵年輕婦女的帽子擋住了。於是,他對她說:“請您摘下帽子。”可婦女連頭也不回。

“請您摘下帽子。”大學生氣衝衝地重複一遍,“為了這個位子,我破費了15歐元,卻什麼也看不見!”“為了這頂帽子,我破費了115歐元。我要讓所有的人都看它。”年輕的婦女說完,一動也不動地坐著。她違反公共道德,卻反而振振有詞地反駁大學生的正常幹預,讓人哭笑不得。

碰到這種無理行為,你怎麼辦?許多人常常大發一通怒火,大罵一頓無賴。可到頭來,對方還是振振有詞,頭頭是道,“理由”充足得很。你自己倒氣得手腳發顫,隻會說:“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那麼,應該怎樣說話,才能反擊這種無理的行為,使對方覺得理屈詞窮、無言以對呢?有三點值得注意:

1.?情緒平和

遇到無理的行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要激動,要控製情緒。這個時候的心境平和,對反擊對方有重要作用。一是表現自己的涵養與氣量,以“驟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的大丈夫氣概在氣質上鎮住對方。如一下子就犯顏動怒,變臉作色,這不是勇敢的行為。古人曰:“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對方對此不但不會懼怕,反而會對你的失態感到得意。二是能夠冷靜地考慮對策,隻有平靜情緒,才能從容選出最佳對策,否則人都弄糊塗了,就可能作出莽撞之舉,更不要說什麼最佳對策了。

例如,蕭伯納的名劇《武器與人》首演時,獲得極大成功。他應觀眾的要求,來到台前謝幕。這時,有一個人在首座高喊“糟透了”。對於這種無理的語言,蕭伯納沒有怒氣衝衝。他微笑地對那人鞠了一躬,彬彬有禮地說道:“我的朋友,我同意你的意見。”他聳了聳肩,又指著正在熱烈喝彩的觀眾說道:“但是,我們倆反對這麼多觀眾又有什麼用呢?”觀眾中頓時爆發出更為熱烈的掌聲。蕭伯納在反擊對方的過程中,無論是那溫文爾雅的舉動,還是那調侃戲弄的言辭,都顯示出一種情緒的平和。單憑這種情緒的力量,就足以壓倒對方。

2.?反擊有力

對無理行為進行語言反擊,不能說了半天不得要領,或詞軟話綿,而要一下子擊中要害,使對方啞口無言。

有一個常愚弄他人而自得的人,名叫湯姆。這天早晨,他正在門口吃著麵包,忽然看見傑克遜大爺騎著毛驢哼哼呀呀地走了過來。於是,他就喊道:“喂,吃塊麵包吧!”大爺連忙從驢背上跳下來,說:“謝謝您的好意,我已經吃過早飯了。”湯姆一本正經地說:“我沒問你呀,我問的是毛驢。”說完,他得意地一笑。

大爺以禮相待,卻反遭一頓侮辱。是可忍,孰不可忍!他非常氣憤,可又難以責罵這個無賴。無賴會說:“我和毛驢說話,誰叫你插嘴來著?”於是,大爺抓住湯姆語言的破綻,進行狠狠的反擊。他猛然地轉過身子,照準毛驢臉上“啪、啪”就是兩巴掌,罵道:“出門時我問你城裏有沒有朋友,你斬釘截鐵地說沒有。沒有朋友為什麼人家會請你吃麵包呢?”“啪啪”,傑克遜大爺對準驢屁股,又是兩鞭子,說:“看你以後還敢不敢胡說。”說完,翻身上驢,揚長而去。

大爺的反擊力相當強。既然你以你和驢說話的假設來侮辱我,我就姑且承認你的假設,借教訓毛驢,來嘲弄你自己建立的和毛驢的“朋友”關係,給你一個深刻教訓。

3.?含蓄諷刺

對無理行為進行反擊,可直言相告,但有時不宜鋒芒畢露,露則太剛,剛則易折。有時,旁敲側擊,綿裏藏針,反而更見力量。對方無辮子可抓,隻得將自己種的苦果往自己肚裏吞,在心中暗暗叫苦,就像蘇格蘭詩人彭斯所做的那樣。

有一天,彭斯在泰晤士河畔見到一個富翁被人從河裏救起。富翁給了那個冒著生命危險救他的人一塊錢作為報酬。圍觀的路人都為這種無恥行徑所激怒,要把富翁再投到河裏去。彭斯上前阻止道:“放了他吧,他自己很了解他的一條命究竟值多少錢。”

巧妙地隨機應變。國外一旅館老板測試3名男性應試者,問:“假如你無意推開房門,看見女客正在淋浴,而她也看見你了,這時你該怎麼辦?”

甲答:“說聲‘對不起’,然後關門退出。”這種應對無稱呼,雖簡潔,但不符合侍者的職業要求,而且也沒使雙方擺脫窘境。

乙答:“說聲‘對不起,小姐’。然後關門退出。”稱呼準確但不合適,反而加深了旅客的窘迫感。

丙答:“說聲‘對不起,先生’。然後關門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