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正文 第二章 三個夢想——中國傳媒大學校長劉繼南(1 / 3)

從過去的北京廣播學院到如今的中國傳媒大學,其間,她經曆過淒風苦雨,也曾一度扶搖直上,我有幸與之共同成長了48年。在這裏,我播種過三個夢想,並且一一實現了那些曾經許下的心願。

——劉繼南

劉繼南,1939年出生,湖北孝感人。196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國際政治學專業。現為中國傳媒大學名譽校長、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名譽校長、世界大學女校長論壇組委會主席、中國傳媒大學亞洲傳媒研究中心理事長。中國傳媒大學國際關係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廣播電視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記者協會特邀理事、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副會長、聯合國下屬的國際影視高校聯合會(CILECT,55個國家110所大學參加)理事。2004年10月獲世界大學校長聯合會(IAUP)頒發的“2004年度傑出成就獎”。

主要研究領域為高等教育管理和“大眾傳播與國際關係”等,代表性著作有《大眾傳播與國際關係》《國際傳播與國家形象——國際關係的新視角》《國際戰爭中的大眾傳播》《傳媒與教育——對話與思考》《教育與傳媒——理論與實踐》《印象中國》《中國形象》等。2001年8月,發起與主辦了首屆世界大學女校長論壇,該論壇迄今已成功舉辦五屆,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品牌論壇。

夢想之一:中國傳媒大學

1965年8月,一位年輕的北大畢業生走進了一所年輕的院校,雙方的因緣在一個動蕩的時代開始締結,從此不離不棄。

彼時,劉繼南26歲,北京廣播學院11歲。

當時光的步履踏進21世紀的第14個年頭時,這位傑出的女性亦在與這所院校相依相攜中,共同曆經了近50載的非凡奮鬥。

此時,劉繼南75歲,中國傳媒大學迎來了一甲子的華誕。

從北京廣播學院到中國傳媒大學,劉繼南在大學校長的崗位上,依憑創建一流大學的執著夢想,成就了一位大學女校長的非凡人生。

“我就是校園裏的一棵白楊,既然把我植根於此,我就要在這裏生存發展,不挑不揀、無怨無悔,從土壤裏汲取營養,還這塊土地一片綠蔭。”這是劉繼南用實際行動寫就的心語。

翻開中國傳媒大學的曆史,她有三個階段的前身:中央廣播事業局技術人員訓練班、北京廣播電視專科學校、北京廣播學院。1959年,在“大躍進”的風潮中,北京廣播學院正式成立。與自己的國家一樣,北廣在近20年政治運動的裹挾中,度過了命運多舛的初創時期。

1965年夏天,“到哪裏去”擺到了北京大學國際政治係畢業生劉繼南麵前。學校公布了用人單位的計劃,要求每人填寫三個誌願。經過“九評學習”和“四清運動”,劉繼南決定與工農結合,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她的第一誌願填報的是陝西省,她想去貧困的西北農村奉獻青春;第二誌願填報的是人民日報社,她想去其下屬的印刷廠向工人階級學習;第三誌願填報的是中央廣播事業局,她還想去高山發射台這樣艱苦的基層接受鍛煉。最終,一心想與工農結合的劉繼南被分到了中央廣播事業局。她的去處不是高山發射塔,而是中央廣播事業局下屬的一所不知名的大學—北京廣播學院。

蹉跎歲月

1965年8月30日,劉繼南帶著相關證件去中央廣播事業局人事部門報到。接待她的一位男士說:“我帶你到北京廣播學院去報到。”劉繼南一聽,腦袋“嗡”的一下懵了。在北京上學五年,她從來沒有聽說過這所大學。劉繼南極不情願地跟著那位男士走進了真武廟二條,一進校門口,放眼望去,全是一片高高低低的樓房,卻不見校園。現實與理想出現巨大落差,眼前的景象與她心目中的大學也相去甚遠,劉繼南頓感失望。

9月1日,學校召開新教師歡迎會。黨委書記兼常務副院長左熒向新教師們介紹了北廣的曆史、現狀和未來的發展規劃。劉繼南這才得知,為了響應國家領導人的指示,為廣播事業培養優秀人才,北廣當年從全國若幹所名校中選錄了一批大學生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她就是從北大、人大、南開、武大等10所大學錄取的32名新教師中的一員。左熒書記的一番講話令劉繼南深受鼓舞,初來報到時的失落情緒好轉了許多。

當時,北京廣播學院隻有大、小灰樓兩棟校舍。五層的大灰樓從上到下,集學生宿舍、教室、圖書館、教研室、行政後勤和食堂的功能於一體。三層小灰樓用作教工宿舍,條件相當簡陋。學校隻有新聞係、無線電係、外語係三個係,開設的專業也隻有十多個,學生不到一千人。骨幹教職員工基本上是從廣播事業局抽調過來的。劉繼南所在的政教室隻有十來個人,分布在哲學組、政經學組、黨史組和時政組。劉繼南被分到了黨史組,做韓俊峰老師的見習助教,並負責聯係1965級新聞兩個班的100名學生。

1966年春節過後,劉繼南隨外語係師生搬到了新校址—現中國傳媒大學所在地定福莊東街。然而,就在各方麵的條件剛有所好轉時,疾風驟雨般的“文化大革命”開始了,北廣成了北京高校的重災區。江青在外交部關於接收北廣斯瓦希裏語專業畢業生的報告上批示:“北廣原是彭真等人的黑基地,接收他們的學生要慎重。”一些人心領神會,掀起了砸爛“黑基地”的狂潮。

那時候的北廣,“黑線”“黑幫”“黑爪牙”“黑苗子”等字眼隨處可見,學校領導被批鬥,教師被下放農村。年輕的廣播學院在這場政治運動中被下馬夭折,教職員工被下放到河南淮陽五七幹校。1969年9月,劉繼南攜兒到淮陽幹校接受鍛煉,一待就是兩年零十個月。

淮陽五七幹校是中央廣播事業局的幹校,幹校的領導是中央廣播事業局“軍管組”。幹校設直屬隊和按部門編組連隊,北廣教職員工被編為第五連、第六連。劉繼南任第六連副指導員兼黨支部宣傳委員、組織委員。幹校負責耕種2000畝莊稼,飼養豬、魚、雞、鴨、鵝並種植瓜果蔬菜等副業。劉繼南和同事們春夏秋三季幹活兒,冬季搞農田水利建設;白天下地勞動,晚上開會分析路線。挖魚塘、運泥土時,她駕轅;秋收運糧時,她扛起二百斤的麻袋就走;在齊胸深的水裏做工,她一幹就是半天。那時候,北廣還要繼續砸爛“黑基地”。劉繼南常常寫大字報到深夜,疲倦得連筆都拿捏不住,可剛一打盹就被掉在地上的筆聲驚醒。即便困成這樣,她還得撿起筆來接著寫。日複一日,天天如此。動蕩的年代,堅韌潑辣的劉繼南,揮灑出了超越極限的熱情和幹勁。

在淮陽幹校,有件事令劉繼南至今還記憶猶新。當時流傳“高溫高速煉紅心”的口號,有次燒磚出窯,磚還是紅的,領導就命令大家去搬運,結果每個人的手都被燙破了皮。等到食堂開飯時,飯堂裏響起一片“啪巴、啪巴”的聲音,原來搬紅磚時被燙破了皮的手,根本端不住盛滿熱稀飯的碗。大家手裏的碗一個個掉在了地上,滾燙的稀飯潑到腳上、身上,又造成了新的燙傷。人們對此隻能習以為常,因為那時候悲天憫人的人文情懷早已被淡忘了。

冬去春來。1973年3月,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關懷下,北廣“複校重辦”的紅頭文件正式下達。1972年11月28日,北廣教職工返校後,經民主推薦、中央廣播事業局批準,學校成立了複校籌備領導小組。劉繼南作為青年、教師、女性“三合一”代表,進入了籌備複校的領導班子。

複校重辦,百廢待興。經曆過幹校的艱苦歲月,全校教職工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夜以繼日地參加複校建設。1974年秋天,400名學生走進了煥然一新的北京廣播學院。蹉跎過後,北廣迎來了春天,劉繼南也迎來了事業發展的新起點。

大學之大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複校後,北京廣播學院拉開了快速發展的帷幕。從此開始,劉繼南與北廣的領導班子一道,為學校謀發展,與學校共成長。她從助教、講師、副教授一級級晉升為教授、博導,從班主任、教研室負責人、宣傳組長、政工組副組長一步步幹到校黨委副書記、副院長、黨委書記、書記兼院長。這期間,北京廣播學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她也曆盡千辛萬苦,嚐遍酸甜苦辣。作為學校的建設者和見證者之一,劉繼南49年來始終堅守傳媒教育的使命,在這片土地上播種夢想、收獲幸福。

1990年,劉繼南被任命為北京廣播學院黨委書記,三年後兼任院長。上任後不久,劉繼南就許下了這樣的心願—要把北京廣播學院建設成為中國信息傳播領域裏首屈一指、享譽世界的重點大學。可當時的北廣還隻是一所沒有博士學位授予權、隻有19個本科專業和六個碩士點的廣電行業單科性院校。這不是癡人說夢嗎?現實與理想差之千裏,可劉繼南卻認為,有多大的差距就有多大的發展空間。

她的判斷並非沒有根據。20世紀90年代,中國的市場經濟體製逐步確立,廣播電視事業迅猛發展,時代給北京廣播學院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而以劉繼南為首的北廣領導班子牢牢抓住了這一稍縱即逝的機會。接下來,北廣需要的是一個高瞻遠矚的發展戰略與規劃。

在這個發展的關口上,圍繞“廣播學院需要不需要擴大規模”的問題,一個全校性的大討論就此展開。有的人認為北廣應該走精而專的道路,不需要“大”發展,而以劉繼南為代表的更多的人則持不同看法:從大學的社會功能來考慮,北廣必須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層次,唯此才能滿足飛速發展的廣播電視事業對人才日益增長的需求。

“大學就要大”,劉繼南確立了北京廣播學院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核心思維。她所謂的“大”,並不隻是規模上的宏大,而是大樓和大師共同構築的複合之大—擴大辦學規模、豐富學科門類、引進高端人才。從辦學效益考慮,大學擁有一定的規模,才能創造相應的效益。從大學的社會功能和學科成長規律來看,完備的學科群既能促進各學科的交叉融合和新興學科的衍生,也有利於特色學科的持續發展和複合型人才的培養。由點及麵,大學之“大”如同一個發酵點,引領著北廣從內涵到外延的全麵發展。

按照確定的發展思路與規劃,北京廣播學院開啟了向一所真正的大學邁進的步伐。廣播學院辦學曆史不算長,規模小、起點低、底子薄。1992年之前,每年招收本科生不到400人、研究生20人,每年的經費隻有800萬元,根本談不上改善和提高辦學條件,更不可能大規模開展學科建設。麵對捉襟見肘的現實,劉繼南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擴大規模上,她采取斷然措施,排除一切思想上的障礙和阻力,創造一切條件,千方百計擴大招生規模。

1993年時,北京廣播學院僅設有文學、工學兩個學科門類,12個專業,全日製在校生人數隻有2000多人。1995年後連續多年擴大招生規模,調整專業結構,增設社會急需的專業和專業方向。隨著招生規模的擴大,辦學格局也發生了變化,形成了研究生、雙學位、本科、專升本、專科和短期培訓等多層次、多類別、多形式人才培養的格局。到2003年,北廣全日製在校生突破了萬人規模,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萬人大學。

在廣播電視人才培養上,劉繼南的人才培養理念是以“一個原則,兩個意識,三頭過硬,六語皆通”為培養目標,即培養學生堅持黨性原則,樹立喉舌意識和導向意識,要求口頭、筆頭、鏡頭過硬,漢語、外語、計算機語言、數學語言、音樂語言和畫麵語言皆通,最終實現為黨和國家培養高素質綜合型信息傳播人才的目標。

在學科建設上,劉繼南著眼於長遠目標,著手於平時努力,1999年提出“大傳播、全媒體”的理念,指導北廣學科建設不斷取得新突破。學科水平代表高校辦學水平,沒有一流的學科就沒有一流的大學。學科建設是“211工程”重點大學建設的核心。學位建設與學科建設緊密相連,它是學科建設重要成果的體現;本科教育是立校之本,研究生教育是提升之路。博士、碩士授予點的數量,研究生招生規模以及培養質量,是大學辦學實力和辦學水平的重要標誌。劉繼南非常重視研究生教育,在狠抓學科建設的同時,也對學位建設傾注了心力。

早在1993年,劉繼南就提出要把申請博士點作為學科學位建設的一個目標。當學校招生人數達到一定規模之後,她又不失時機地提出在辦學層次結構上進行調整,擴大研究生的招生比例,同時積極申請設立博士點。1998年,北京廣播學院被批準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實現了全國廣播影視係統博士點零的突破。學校從1993年時僅有七個碩士點發展到2006年她離任時擁有21個博士點、44個碩士點、三個專業學位點、三個博士後流動站;全日製在校研究生人數從不到100人增加到近4000人。短短八年時間,學位點和研究生教育達到這樣的規模,在國內高校中是不多見的。

學科學位建設的支柱是教師隊伍的建設,建設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是學科建設的根本任務。在劉繼南的領導下,學校以提高學術水平和創新能力為核心,以培養和造就一批能夠帶領本學科進入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的學科帶頭人為重點,在立足於校內培養的基礎上,多渠道引進了多學科領域的高層次人才。“愛才如命”的劉繼南校長發揮女性細膩周到的優勢,對引進人才的生活給予真誠的關懷,每次與專家一起吃飯,她對每位教授的口味都了如指掌,可以準確地點出他們愛吃的菜品,讓專家們非常感動。

為了營造聚集人才和促進高層次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真正與一流大學接軌,在劉繼南的倡導下,學校實施了“382工程”(“十五”期間造就30名國內知名教授、專家、學者,80名學科帶頭人,200名學術骨幹)、“出國進修工程”、“攻讀博士學位工程”,規定1953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教師,沒有博士學位的不能擔任博士生導師。在努力構築人才高地的同時,劉繼南注意挖掘每位人才的潛能,多頭並進,具體到人,為專家學者布置了切實的教學科研任務。1998-2001年期間,在劉繼南的主持與策劃下,先後啟動並出版了“新聞學”、“廣播電視藝術學”(第一批博士點)、“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傳播學”、“戲劇戲曲學”、“電影學”、“信息與通訊係統”和“文藝學與美學”(第二、三批博士點)等多個學科書係,有一大批專著問世。這一係列措施為北廣學科申報與學科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培養和鍛煉了隊伍,一批中青年學術骨幹脫穎而出……

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師資力量日趨雄厚、學科建設逐步推進,所有這些鍥而不舍的努力都像一個個伏筆、一層層鋪墊,帶來了北京廣播學院質的飛躍—由一般行業性院校發展成為教育部直屬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211工程”是國家投入大量資金重點建設100所高校的國家項目。對北京廣播學院來說,爭取進入“211工程”是一次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1994年初,劉繼南親自掛帥成立了“211工程”辦公室,按照“211工程”立項標準,製定了詳細、周密的實施計劃。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爭取到了當時國家廣電總局對廣播學院重點學科建設的大力支持。“九五”期間,廣電總局調撥了三億多元資金,支持廣播學院的“211工程”建設。

2001年9月,北京廣播學院經過長達八年的積極建設、苦練內功和矢誌不渝的努力,終於通過了國家“211工程”的驗收,進入國家重點建設的高校行列。國家廣電總局一位主管領導用“曆經了千辛萬苦、說起來千言萬語、進入後感慨萬千”來形象地描述這個過程。進入“211工程”建設,北廣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隊伍、基礎設施等方麵獲得更大的支持力度,學校總體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明顯提高,綜合實力大大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