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十六章(1 / 2)

“首先,這塊玉佩周邊的花紋是摩尼教特有的火焰紋,你看這花紋一層一層迭起,就有如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焰一般。由於摩尼教的教義中大量吸取了一些瑣羅亞斯德教,在中國也稱作襖教或是拜火教的思想,再加上火代表著光明與希望,所以摩尼教所崇拜的最高神明尊,在中國也被稱作為火神。

再有,就是這玉佩上所雕刻著的船型圖案也是摩尼教最常使用的繪畫題材。據摩尼教經典《淨命寶藏經》中記載,為了拯救一代又一代被黑暗所侵襲的人類的靈魂,“明尊派遣淨風、善母二光明使造二明船(即日月),於生死海運渡 光明善子,達於本界,令光明性究竟安樂。”這幅畫畫得就是明尊劃著明船來普度眾生的靈魂。要是我想的沒錯的話,這塊玉佩所刻圖案的船頭向右,應該是月船;而失蹤的那塊船頭向左,就應該是日船了。

至於說這塊摩尼教的玉佩,怎麼會在回鶻貴族的墓葬中被發現呢?這就要從摩尼教在中國的傳播說起了。在西方,摩尼在世時,摩尼教已經傳播到敘利亞、巴勒斯坦和埃及,成為了一個影響深遠的世界性的宗教。而在東方,波斯薩珊王朝時期(224-651)摩尼教在波斯本土不斷遭到血腥迫害,摩尼本人也最終被訂死在十字架上。後來它的主要力量逐漸彙聚到中亞烏滸水(Oxus,今阿姆河)流域。粟特城市薩秣建(撒馬爾幹)和赭時(塔什幹)成為摩尼教傳播的重要基地。六世紀末,中亞摩尼教團在撒特-奧爾米茲(Sad-Ohrmizd)領導 下,與巴比倫的領袖分裂,以電那勿(Denawars)派的名稱獨立。這種分裂狀態到八世紀初才結束,中亞重新接受巴比倫法王米爾(Mihr,約710-740)的領導。七世紀中葉,穆斯林征服波斯以後,摩尼教徒的處境有所改善,伍麥葉王朝(661-750)讓他們和平地活動,可能根本沒有怎麼注意他們。阿拔斯王朝時期(750-1258),許多摩尼教文獻被翻譯成阿拉伯文,比如,伊本-穆蓋法耳(757年卒)曾把摩尼的幾本著作翻譯成阿拉伯文,比魯尼和奈丁就是在一些摩尼教著作阿拉伯文譯本的基礎上,撰寫摩尼教曆史的。同時,阿拔斯王朝恢複了薩珊王朝反摩尼教的做法,譴責許多波斯血統的翻譯者是摩尼教的同情者。在麥海迪(775-785)和穆格台迪爾(908-932)統治時期,設立了專門處置異教徒(主要是摩尼教徒)的機構,無情地對摩尼教徒進行迫害。967年前奈丁在首都巴格達親身認識三百個摩尼教徒,但是,當他寫作《群書類述》時,隻有五個還留在首都,可見迫害之激烈。可能公元1000年左右,摩尼教徒在伊拉克就滅絕了。

在中國,唐高宗朝(650-683)摩尼教可能已經傳入中國。武則天延載元年(694)波斯國人拂多誕(侍法者)持《二宗經》至中國。開元七年(719)吐火羅國(位於今阿富汗北部)支那汗王帝賒上表,獻解天文大慕she(承法教道者),請置法堂。開元二十年(732),唐玄宗下敕嚴加禁斷,但西胡可以繼續信仰。安史之亂末期,代宗寶應元年(762)叛將史朝義誘回鶻牟羽可汗進攻長安,唐遣藥子昂迎勞,牟羽可汗遂支持唐軍東擊史朝義,克洛陽,放兵攘剽。牟羽可汗於次年帶睿息等四僧回到回鶻,與他們討論了三天三夜,經過激烈思想鬥爭,改宗摩尼教。\" 熏血異俗,化為茹飯之鄉;宰殺邦家,變為勸善之國。 法王聞受正教, 深讚虔誠,大德領諸僧尼入國 闡揚。 自後,慕徒眾,東西循環,往來教化。\" 遠在巴比倫的摩尼教教主派第一級僧侶到回鶻,確立 摩尼教在回鶻的國教地位,使回鶻社會發生深刻變化。同時,摩尼教依靠回鶻的勢力,在唐帝國各地設置寺院。摩尼教勢力的擴張引起了佛教徒的警覺,禪宗典籍《曆代法寶記》中出現了對外道末曼尼(即摩尼)的攻擊。《曆代法寶記》約765年傳入吐蕃,不久後(約775-797年間)赤鬆德讚讚普所撰《真正言量略集》中也出現對異端末摩尼的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