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七卷草部4(3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萱草

【釋名】又叫忘憂、療愁、丹棘、鹿蔥、鹿劍、妓女、宜男。[時珍說萱的本意是“諼”。“諼”,就是忘掉的意思。《詩》說:焉得諼草,言樹之背。說的就是因為憂思不能自遣,便以種萱草來欣賞玩味來忘掉憂愁。吳地的人稱它為“療愁”。董子說,如有人想忘掉憂愁,就贈送他丹棘,故萱草也叫忘憂。萱草的苗烹來食用,氣味像蔥,而鹿所吃的九種解毒草中,萱草是其中之一,所以也叫鹿蔥。采摘它的花苞,曬幹後販賣,成為菜饌中的上品。

苗花〔氣味〕味甘,性涼,無毒。〔主治〕煮來食用,治小便赤澀,身體煩熱,除酒疸,消食,利濕熱。製成酸菜吃,利胸膈,安五髒,令人歡樂無憂,輕身明目。

根〔主治〕治沙淋,下水氣。滿身酒疸黃色的人,可將根搗汁服用。如大熱而引起鼻出血,可研汁一大杯,加生薑汁半杯,細細咽下。將根搗碎後用酒送服,並將滓敷在乳頭上,可催乳,治乳癰腫痛。

【附方】1.通身水腫。用萱草根、葉曬幹研細,每服二錢,飯前服,米湯送下。2.小便不通。用萱草根煎水隨時取飲。3.大便後帶血。用萱草根,加生薑(油炒)適量,酒衝服。

淡竹葉

【釋名】其根叫碎骨子。

【集解】[時珍說處處原野都有。春天生苗,高數寸,莖細葉綠,很像竹米落地所生的細竹的莖葉。它的根一顆有幾十條須,須上結有子,與麥門冬一樣,隻是更堅硬而已。隨時都可采集,八九月抽莖,結細小而長的穗。民間把它的根苗采來搗汁,和米作酒曲,有濃烈的芳香。

【氣味】味甘,性寒,無毒。

墮胎催生。

鴨蹠草鴨蹠草

【釋名】也叫雞舌草、碧竹子、竹雞草、竹葉菜、淡竹葉、耳環草、碧蟬花、藍姑草。

【集解】[時珍說處處平原都有。三四月生苗,莖呈紫色,像竹葉,嫩的時候可食。四五月開花像飛蛾的形狀,兩片葉子像蛾翅,碧色可愛。結的角尖曲,像鳥的嘴喙,種子在角中,大如小豆。豆中有仁,灰黑色而皺,形狀像蠶屎,巧匠采集他的花,取汁作畫畫的顏料,描繪的羊皮燈,顏色青碧如翠黛。

【氣味】味苦,性大寒,無毒。

【主治】治寒熱及因感受山嵐瘴毒而神誌昏迷、狂妄多言,體內積水過多,疔腫,腹內肉塊不消,又治小兒丹毒,發熱癲癇,腹脹結塊,全身氣腫熱痢,還治蛇犬咬傷、癰疽等毒。和赤小豆煮食,可下水氣,治風濕性關節炎,利小便,消咽喉腫痛。

【釋名】也稱露葵、滑菜。

【集解】[頌說處處都有。將苗葉做菜,味更甜美。[時珍說葵菜,古人種來作為家常菜,現在很少有人種了。葵有紫莖和白莖二種,以白莖為佳。它的葉大而花小,花為紫黃色,其中花最小的叫鴨腳葵。它的果實大如指尖,皮薄而扁,果仁輕虛如榆莢仁。四五月種的可留子,六七月種的叫秋葵,八九月種的叫冬葵,經年收采。正月複種的叫春葵,而宿根到春天也可再生。按王禎《農書》載,葵,是一種喜陽光的草,很容易生長,郊野甚多,不論土地肥沃還是貧瘠都能生長。為百菜之主,備四時之饌。它的根肥厚而耐旱,它的苗葉味甘而不遭蟲蛀。既可防荒年歉收,又可將其醃臘,實為蔬菜之要品,對人民的生活起著很大的作用。可是現在的人不再吃它,也沒有人種它了。

葉〔氣味〕味甘,性寒、滑,無

毒。為百菜之主,其心傷人。[頌說將葵做菜食很甜美,但不益人。[詵說忌吃葵菜心,因其有毒。葉背黃而莖紫的勿食。不要與鯉魚、黍米、酸菜同吃,否則害人。〔主治〕補脾之菜。利胃氣,滑大腸,疏通積滯。妊婦食它,使胎滑而容易生產。煮汁服,利小腸,治流行黃疸。除客熱,葵治惡瘡,散膿血。婦女白帶過多,小兒熱毒下痢、丹毒,都宜食用它。服丹石者宜食。潤燥利竅,功效與子相同。〔發明〕[張從正說凡久病大便澀滯的人,宜食葵菜,自然通利,因為它性滑能利竅。[時珍說凡被狂犬咬傷的人,永遠不能吃葵,一吃即病發。食葵一定要用蒜,無蒜就不要吃。又按《外台秘要》載,發天花時,片刻間周身流白漿,這是惡毒氣。高宗永徽四年,這種瘡自西域流行到中原,但煮葵菜葉,加蒜末食用就止住了。另外《聖惠方》也載,小兒發斑,用生葵菜葉絞汁,一點一點地喂,能散惡毒氣(此即今痘瘡)。如今治此病,惟恐病人大小便頻繁,傷了元氣,痘發不出來。而葵菜性滑通竅,看來很不適宜,但過去人們卻依賴於它,難道是古今的時尚不同,所以治法也隨之而變了嗎?

根〔氣味〕味甘,性寒,無毒。〔主治〕主惡瘡、淋症,利小便,解蜀椒毒。如小兒誤吞銅錢無法取出,煮汁飲下則奇效如神。能利竅滑胎,止消渴,散惡毒氣。

冬葵子〔氣味〕味甘,性寒、滑,無毒。〔主治〕主五髒六腑、寒熱羸瘦、體弱多病,利小便。久服壯骨,長肌肉,輕身延年,還可治婦女乳汁內閉,腫痛。出癰疽病根,下丹石毒。通大便,消水氣,滑胎,治痢。

【附方】1.流行性斑瘡(斑瘡很快傳遍全身,瘡中有白漿)。煮葵菜葉,與蒜齏合吃,有效。2.瘺瘡不合。先以溫熱的淘米水洗淨患處,再用葵葉微火烘暖貼上,貼過二三百葉,把膿引盡,即可合口生肉。忌魚、蒜、房事。3.湯火傷瘡。用葵葉研為末,敷患處。4.二便不通。用生冬葵根二斤,搗汁三合,生薑四兩,取汁一合,和勻後分二次服。連服數劑即通。5.消渴,小便不利。用葵根五兩,加水三碗煮汁,天明後服下。一天服一次。6.漏胎下血,血盡子死。用葵根、莖燒灰,酒衝服一匙。一天服三次。7.乳癰。用葵莖及子為末,酒衝服一匙。一天服二次。8.身麵疳瘡,出黃汁。用葵根燒灰,和豬油塗搽。9.產後淋漓。用葵子(亦作冬葵子)一合、樸消八分,加水二升,煎成八合(先煎葵子,後下樸硝),一頓服。10.催產。用葵子一合,搗破,加水二升,煮成半升,一次服,不久便可分娩。11.乳汁不通(或乳房脹痛)。用葵子(炒香)、縮砂仁,等分為末,熱酒送服二錢,極驗。12.胞衣不下。用葵子一合、牛膝一兩,加水二升,煎成一升服下。13.臉上瘡癤。用葵子、柏子仁、茯苓、瓜瓣各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一匙,飯後服,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蜀葵

【釋名】也稱戎葵、吳葵。

【集解】[時珍說家家都有種植。初春播種,冬季宿根也自生。苗嫩時可食用。葉似葵菜而稍大些,也像絲瓜葉,有分叉。過小滿後,抽莖高五六尺。花像木槿而稍大些,有深紅、淺紅、紫色、黑色、白色。葉有單葉、千葉之分。昔人描繪它莖疏葉密,莒翠花豔,有金黃色花粉,如檀心,頗為詳盡。

苗〔氣味〕味甘,性微寒、滑,無毒。〔主治〕蜀葵除外熱,利腸胃。煮食,治丹石發熱,大人小孩熱毒下痢。作蔬菜食,滑潤七竅,治療淋症,潤燥,婦女易生產。搗爛塗火瘡,燒研塗金瘡。

根莖〔主治〕主客熱,利小便,散膿血惡水。

【附方】1.小便淋痛。把蜀葵根洗淨、銼細,加水煎開幾次,服之極效。2.小便尿血。用蜀葵莖研細,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3.腸胃生癰(即內癰。敗血腥穢,臍腹冷痛)。用單葉紅蜀葵根、白芷各一兩,白枯礬、白芍藥各五錢,共研為末,加溶化了的黃蠟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米湯送下。此方名“懷忠丹”。膿血排盡後,宜服“十宣散”補養身體。4.諸瘡腫痛。用蜀葵根去黑皮,搗爛,加水調稠貼患處。5.二便不通。用蜀葵花一兩,搗爛,加麝香半錢,水一大碗煎服。用根代花亦可。6.婦女帶下(臍腹冷痛,麵色萎黃)。用蜀葵花一兩,陰幹為末,每服一小匙,空心服,溫酒送下。治赤帶用紅花,治白帶用白花。7.酒赤鼻。用蜀葵花研末,加豬油調勻,晚上敷塗,白天洗去。8.癰腫不穿頭。用蜀葵子為末,水調敷患處,即穿。

天葵

【釋名】也稱菟葵、雷丸草。

【集解】[恭說苗如石龍芮,葉有光澤,花呈白色而像梅花,它的莖為紫黑色,煮來吃很爽口。生長在低凹的沼澤和田間。[禹錫說《爾雅》的注釋中也說,菟葵像葵但比葵小,葉的形狀像藜而有毛,用水淘後煮食極爽口。唐朝劉夢得所說“菟葵、燕麥,動搖春風”中的“菟葵”即是此草。[時珍說據鄭樵《通誌》載,菟葵,就是天葵,生長在崖石之間,凡煉丹石的人,得到它後才能使丹石發揮出神效。所以《雷公炮炙論》載,如要使身體強壯,怎能忘記用紫背天葵?說是它能天葵製鉛。這種說法出自天台山的一個和尚。又根據《岣嶁神書》載,紫背天葵,出產在四川,是一種有靈性的草。生長在水邊。

苗〔氣味〕味甘,性寒,無毒。〔主治〕主尿中帶石的各種淋症,止虎蛇毒。患各種瘡,可搗汁飲用。塗在瘡上,能解毒止痛。

龍葵

【釋名】又叫苦葵、苦菜、天茄子、天泡草。

五味子,果上長有小蒂,數顆同級。果實味酸,裏麵有細子,也像茄子的子。但果實生青熟黑的是龍葵,生青熟赤的為龍珠,性味相差不多。

苗〔氣味〕味苦、微甘,性滑、寒,無毒。〔主治〕能解除疲勞,減少睡眠,去虛熱浮腫,治風症,補益男子元氣虛竭,女人敗血。能消熱散血,壓丹石毒。

子〔主治〕治疔腫。用來明目輕身,效果很好。還能治風疾,益男子元氣,婦女敗血。

莖、葉、根〔主治〕搗爛,和土敷疔瘡、火丹瘡,效果良好。治癰疽腫毒、跌打損傷,能清腫散血。根與木通、胡荽煎湯服,可通利小便。

【附方】1.脊背癰疽。用龍葵一兩為末,麝香一分,研勻塗。2.從高墜下。取老鴉眼睛草的莖葉,即龍葵,搗汁服,再用滓敷患處。3.火丹。用老鴉眼睛草,即龍葵的葉子,加入醋研細後敷。

龍珠

【釋名】也稱赤珠。

【集解】[藏器說生長在道路邊。果子圓如龍葵。把它的葉揉搓去汁後可食用。苗〔氣味〕味苦,性寒,無毒。〔主治〕主白發轉黑,令人興奮不睡。治各種熱毒,石氣發動,調中解煩。

子〔主治〕治疔腫。

酸漿

【釋名】也稱醋漿、苦、苦耽、燈籠

草、皮弁草、天泡草、王母珠、洛神珠。小者名苦。

【集解】[弘景說處處都有,苗像水茄而小,葉也可食。結果實作房,房中有子如梅李大,都呈黃赤色,兒童愛吃。[時珍說酸漿與龍葵,是同一類型的兩個品種,苗葉子都相似,隻不過酸漿的莖上有毛,而與龍葵不同罷了。

從五月份到進入秋天,都開小白花,五開五謝,花蕊呈黃色,花像杯子,無瓣,但有五個尖。結有一個像鈴的殼,殼上有五個棱,一枝一顆,如懸掛的燈籠,所以又稱為燈籠草。它的葉子嫩時可食。

苗、葉、莖、根〔氣味〕味苦,性寒,無毒。〔主治〕主熱煩悶,定誌益氣,利水道。搗汁服,治各種黃病效果較好。可治呼吸急促、咳嗽、風熱,明目。治慢性傳染病、高燒不退、腹內熱結、眼仁發黃、無食欲、大小便滯澀、骨熱、周身無力貪睡、嘔吐痰壅、腹部痞塊脹悶、小兒無名瘰鬁、風火邪毒引起的寒熱,腹腫大,還可殺寄生蟲,催產,去各種蟲毒。都可用酸漿煮汁飲。也可生搗汁服。研膏,敷小兒閃癖。

酸漿

子〔氣味〕味酸,性平,無毒。〔主治〕主煩熱,定誌益氣,利水道。難產時服,即刻產下。可除熱,治黃病,尤其益兒童。治陰虛內熱及虛勞發熱,身體消瘦如柴,脅痛熱結。

【附方】1.熱咳咽痛。用酸漿草為末,開水送服。此方名“清心丸”。同時還以醋調藥末敷喉外。2.痔瘡。用酸槳葉貼瘡上。3.腸胃伏熱。用酸漿果實五兩、莧實三兩,馬藺子(炒)、大鹽榆白皮(炒)各二兩、柴胡、黃芩、栝樓根、閭茹各一兩,共研為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木香湯送下。

敗醬

【釋名】也稱苦菜、苦、澤敗、鹿腸、鹿首、馬草。

【集解】[時珍說處處原野都有,山裏人將它拿來食用。江東人每次采來後都儲藏。初春生苗,直到深冬才開始凋謝。初生時,葉鋪地而生,像菘菜葉而狹長,有鋸齒,綠色,麵深背淺。夏秋敗醬莖高二三尺而柔弱,數寸一節,節間長葉,四麵散開如傘,頂端開成簇的白花。南方人采嫩的急火蒸後當菜吃,頗有醬的氣味。根

【氣味】味苦,性平,無毒。

【主治】主暴熱火瘡、赤氣疥癩、痔瘡、馬鞍熱氣。除癰腫浮腫熱結、風濕麻木、產後痛。治毒風所引起的萎縮麻木,破多年凝血。化膿為水,治產後各種病症,止腹痛、餘疹煩渴。又可治血氣胸腹痛,除腹內包塊,催生落胎,治鼻出血吐血,白帶夾血,紅眼病和眼內息肉,耳流膿,瘡疔疥癬丹毒,排膿補瘺。

【附方】1.腹癰有膿。用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敗醬五分,共搗為末。每取一匙,加水二升,煎成一升,一次服下。2.產後惡露。用敗醬、當歸各六分,續斷、芍藥八分,川芎、竹茹各四分,生地黃(炒)十二分,加水二升煮成八合,空心服下。3.產後腹痛。用敗醬五兩,加水四升,煮成二升,每服二合,一天服三次。4.蠼螋尿瘡。用敗醬煎汁塗搽,有效。

迎春花迎春花

【集解】[時珍說到處都有人家栽種。叢生,高的可長到二三尺,莖呈方形,葉厚。葉像初生的小椒葉但無齒,葉色麵青背淡。節節生小枝,每枝長三片葉。正月初開小花,形狀像瑞香花,黃色,不結果實。葉子可食用。葉

【氣味】味苦澀,性平,無毒。

【主治】腫毒惡瘡,取它的葉陰幹,研末,酒服二三錢,服後出汗即愈。

款冬花

【釋名】也稱款凍、顆凍、氏冬、菟奚、橐吾、虎須。

【集解】[別錄說原產在常山山穀和上黨河旁。

[頌說如今生長在關中、雍州、華州的溪邊。葉像葵而大,根呈紫色。在十二月開黃花,有青紫色的花萼,離地一兩寸,初出時像菊花的萼,通直而肥實,不結種子。各種草木中隻有它不畏冰寒,春天一到就率先長出。雖被冰雪覆蓋,到時也照樣發芽生長。春天人們采集它來代替蔬菜,味道香美,很可口。

【氣味】味辛,性溫,無毒。

【主治】主咳嗽氣喘、哮喘及咽喉腫癰,各種驚癇寒熱邪氣、消渴、呼吸急促。又治肺氣及心跳急促、熱勞咳、咳聲不斷、涕唾稠黏,肺部疼痛、吐膿血。能潤心肺,益款冬花五髒,除煩消痰,清肝明目,中風等疾病。

【附方】1.久咳不愈。用早晨取款冬花一小團,拌蜜少許,放在瓦罐內燒煙,罐留一孔,讓煙出,以口吸煙咽下。如此五日,至第六日,吃一餐羊肉包子,從此病愈。2.咳嗽帶血。用款冬花、百合,經蒸、焙後,等分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龍眼大。每天臨睡時嚼服一丸,薑湯送下。3.口中疳瘡。用款冬花、黃連,等分為末,以唾液調成餅子,以蛇床子煎湯漱口,將餅子敷患處。

鼠曲草

【釋名】也稱米曲、鼠耳、佛耳草、無心草、香茅、黃蒿、茸母。

【集解】[藏器說生長在平原及山岡多年耕種的土地上,高一尺多,葉上有白毛,開黃花。《荊楚歲時記》載,三月三日,取鼠曲汁,加蜜和米粉,來壓製時令邪氣。山南人稱鼠曲草為香茅。將它的花同櫸皮雜和而染布,布直到破時顏色仍很鮮豔。江西人稱為鼠耳草。[法機說鼠耳草,二三月苗長一尺左右,葉似馬齒莧而細,有微白毛,花為黃色。當地人采鼠曲草的莖葉同米粉搗爛做成粑果吃。[時珍說鼠耳,原野間很多,二月生苗,莖葉柔軟。葉長一寸左右,有白茸如鼠耳毛。開小黃花穗,結出細小的子。楚人稱為米曲,北方人稱為茸母。所以,邵桂子在《甕天語》中說,北方人在清明節,采茸母草和粉食,以祛時令邪氣。宋徽宗作詩,“茸母初生認禁煙”說的就是茸母草。

【氣味】味甘,性平,無毒。

【主治】主風濕性關節炎和惡寒發熱,止咳。調中益氣,止泄除痰,出時令邪氣,去熱咳。將鼠曲草和入米粉做成幹糧吃,味道甜美。治寒嗽及咳痰,除肺中寒,大升肺氣。

【發明】[時珍說按《陳氏經驗方》載,三分散:治一切咳嗽,不論時間長短,每時每刻。都可用鼠耳草五十文,款冬花二百文,熟地黃二兩,焙幹研末,每次取二錢,放在爐中燒,然後用筒吸煙咽下,有口水時吐出。我家有一人患咳嗽很久,醫治無效,後來偶然在沅州得到一個婢女,教此方法,服兩服藥後便痊愈了。

決明

【釋名】[時珍說此為馬蹄決明,以明目之功而名。

【集解】[別錄說原長在龍門一帶的菏澤沼地,如今長安各地都有。

[頌說人們的園圃裏也有移植。夏初長出幼苗,高三四尺左右。根蒂為紫色。葉像苜蓿而大,七月開黃花。結角,裏麵的種子像青綠豆而尖銳,在十月采收。它的苗可以作蔬菜食用。[時珍說決明有兩種,一種是馬蹄決明,莖高三四尺,葉比苜蓿葉大而葉柄小,葉尖開叉,白天張開,夜晚合攏,兩兩相貼。秋天開淡黃花,花有五瓣。結的角像初生的細豇豆,長五六寸,角中有子幾十顆,參差相連接,形狀像馬蹄,青綠色,是治眼疾的最佳藥物。另一種叫茳芒決明,即《救荒本草》中的山扁豆。幼苗和莖像馬蹄決明,但葉柄小,末端尖,恰如槐葉,夜晚不合攏。秋天開花深黃色,花有五瓣,結的角如小手指大,長二寸左右。角中的子排列成幾行,形狀如黃葵子而扁,褐色,味甘滑。這兩種的苗葉都可以作酒決明曲,俗稱獨占缸。但茳芒的嫩苗及花和角子,都可以煮泡作茶食,而馬蹄決明的苗和角都不能吃。

【氣味】味鹹,性平,無毒。

【主治】治青光眼、眼睛混濁、結膜炎、白內障、紅眼病流淚,久服令人炯炯有神,輕身,助肝氣。用水調末,可塗腫毒。熏太陽穴可治頭痛。又可用來貼在胸口上,止鼻涕過多。作枕頭,可治陣發性頭痛,明目,效果比黑豆好。能益腎解蛇毒。每天早晨取一匙,壓碎後空腹吞下,百日後夜晚可看見物體。葉當蔬菜食用,利五髒,明目的效果也很好。

【發明】《物類相感誌》載,在園中種決明,蛇不敢進來。

【附方】1.多年失明。用決明子二升研為末,每服一匙,飯後服,稀粥送下。2.青盲、雀目(青盲是外觀正常,但不見物,雀目即夜盲)。用決明一升、地膚子五兩,共研為末,加米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米湯送下。3.眼睛紅腫。用決明子炒過,研細,加茶調勻敷太陽穴,藥幹即換,一夜腫消。4.頭風熱痛。治方同上。5.鼻血不止。用決明子末,加水調,敷胸口處。6.癬瘡蔓延。用決明子末一兩。加水銀、輕粉少許,研至極細,看不到水銀星。擦破癬瘡後再敷藥。7.背瘡初起。用決明子一升(搗碎)、生甘草一兩,加水三升,煮成一升,分二次服下。

地膚

【釋名】也稱地葵、地麥、落帚、獨帚、王帚、掃帚、益明、涎衣草、白地草、鴨舌草、千心妓女。

【集解】[別錄說原長在荊州的溪流、沼澤地及田野裏。[頌說今四川、關中一帶到處都有。初生時貼地,長五六寸,根的形狀如蒿,莖赤葉青,像荊芥那樣大。三月開黃白花,結青白色的子。八九月采果實。《神仙七精散》記載,地膚子,是星星的精靈,嫩苗可以當蔬菜吃。一株長有數十顆,攢簇成團,團直向上生長,很柔弱,幹枯時可用來做掃帚。

子〔氣味〕味苦,性寒,無毒。〔主治〕主膀胱熱,利小便,益精氣。長期服用,令人耳聰目明,輕身,不易衰老。能去皮膚內熱,使人肌膚潤澤。可散惡瘡、疝瘕、滋陰。治陰卵諸疾,去熱風,則將地膚子煮水洗浴。和陽起石一同服用,治男子陽痿。

苗、葉〔氣味〕味苦,性寒,無毒。〔主治〕搗汁服,主治痢膿血、赤白相雜。煎湯洗眼睛,可除眼熱近視、澀痛。治大腸泄瀉,順氣,腸胃不通,解惡瘡毒,利小便和各種淋症。李時珍說:據虞摶《醫學正傳》載,虞摶的兄長年七十歲時,在秋天患淋症二十多天,百醫不效,後來得到一個藥方,取地膚草,搗汁服後就通了。

【附方】1.風熱赤眼。用地膚子一升(焙)、生地黃半斤取汁,共用餅,曬幹,研細。每服三錢,空心服,酒送下。2.目痛、眯目。用地膚子榨汁點眼。3.雷頭風(此病是頭麵腫痛、惡寒發熱、大似傷寒)。用地膚子同生薑研爛,熱酒衝服汗出即愈。4.疝氣。用地膚子炒後研細。每服一錢,酒送下。5.血痢不止。用地膚子五兩,地榆、黃芩各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一匙,溫水調下。6.妊娠患淋。用地膚子十二兩,加水四升,煎至二升半,分次服下。7.小便不通。用地膚草榨汁服,或用地膚草一把,加水煎服。8.眼睛受傷陷下。弩肉突出。用地膚葉(洗去土)二兩,搗爛榨汁,每取少許點眼。冬季無鮮葉,取幹葉煮成濃汁亦可。

瞿麥

【釋名】也稱蘧麥、巨句瞿麥麥、大菊、大蘭、石竹、南天竺草。

【集解】[頌說處處都有。苗高一尺左右,葉像初生的小竹葉而且細窄。它的莖纖細有節。二月至五月,莖中間開花。七月結成果實成穗,很像麥。生長在田野的瞿麥,花大如銅錢,紅紫色。而人們栽種的瞿麥,花稍小嫵媚,有紅白、粉紅、紫紅、斑斕等色,俗稱洛陽花。結的果實又如燕麥,隻不過裏麵有小黑子。將它的嫩苗炸熟,用水淘洗後可以食用。

穗〔氣味〕味苦,性寒,無毒。〔主治〕主腹部脹滿、小便不通,出刺,去癰腫,明目去眼角膜上的白斑,破血墮胎,下淤血。滋養腎氣,逐膀胱邪氣,止霍亂,長毛發。主治各種淋症及月經不通,破血塊,排膿。葉〔主治〕主肛瘺並瀉血,做湯粥食。又治小兒蛔蟲,以及丹石藥發,眼睛腫痛及腫毒。搗爛擦拭,治膿瘡、婦人陰瘡。

【附方】1.石淋。用瞿麥子搗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三日後可下石。2.小便不利。用瞿麥二錢半,栝蔞根二兩,大附子一個,茯苓、山芋各三兩,共研為末,加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丸,一天服三次,如無效,每服可加至七八丸,以小便通暢、腹中溫暖為見效。3.下焦結熱(小便淋閉或有血出,或大小便出血)。用瞿麥穗一兩、甘草(炙)七錢五分、山梔子仁(炒)五錢,共研為末。每次取七錢,加連須蔥頭七個、燈心草五十根、生薑五片、水二碗,煎至七成,隨時飲服。此方名“立效散”。4.子死腹中,或發作後幾天還生不下。用瞿麥煮成濃汁服下。5.眼睛紅腫、生瘡。用瞿麥炒黃、研細。以鵝涎調勻塗眼邊。用瞿麥搗汁塗眼亦有效。6.魚臍疔瘡(此瘡初起時,隆腫狹長,一端有白色突出點,形狀像魚臍,因此得名。是一種險症)。用瞿麥燒灰,調油敷患處。7.咽喉骨鯁。用瞿麥研末,每服一匙,水送下。一天服二次。8.竹木入肉。用瞿麥研為末,每服一匙,一天服三次,或用瞿麥煮汁服。一天服三次。

王不留行

【釋名】也稱禁宮花、剪金花、金盞銀台。[時珍說此物性走而不住,即使有王命也不能留其行走,故名。

【集解】[弘景說今處處都有。葉似酸漿,子似菘子。多人癰瘺方用。[頌說今江浙及並河近處都有。苗莖俱青,高七八寸左右。根黃色如薺根。葉尖如小匙頭,也有似槐葉者。四月開花,黃紫色,隨莖而生,如菘子狀,又似豬藍花。五月采苗莖,曬幹用。[時珍說多生麥地中。苗高者一二尺。三四月開小花,如鐸鈴,紅白色。結實如燈籠草子,殼有五棱,殼內包一實,大如豆。實內細子,如菘子,生白熟黑,正圓如細珠可愛。

【氣味】味苦,性平,無毒。

【主治】金瘡止血,逐痛出刺,除風痹內寒。久服輕身耐老增壽。止心煩鼻衄,癰疽惡瘡瘺乳,婦人難產。治風毒,通血脈。遊風風疹,婦人血經不勻,發背。下乳汁。利小王不留行便,出竹木刺。

【發明】[元素說王不留行,催乳引導可用,取其利血脈之性。[時珍說王不留行能走血分,乃陽明衝任之藥。民間有“穿山甲、王不留,婦人服了乳長流”一說,可見其性行而不住。王執中《資生經》上說,一婦人患淋日久,諸藥不見效果。他按方治諸淋,用剪金花十餘葉煎湯,讓婦人服。第二天早上,其夫來說,病情減了八分。再服,病愈。

【附方】1.鼻血不止。用王不留行連莖、葉陰幹,煎成濃汁溫服。很快見效。2.大便後下血。用王不留行研為末,每服一錢,水送下。3.刀傷失血。用王不留行十分,蒴翟葉十分,桑根白皮十分,川椒三分,甘草十分,黃芩、幹薑、芍藥、厚樸各二分,前三昧,燒存性,後六味,研為末。兩組和勻。治在傷。每服一匙,水送下;治小傷,隻需用末敷傷處即可。婦女產後亦可服用。此方名“王不留行散”。4.婦女乳少。用王不留行、穿山甲(炮)、龍骨、瞿麥穗、麥門冬,等分研末。每服一錢,熱酒調下,服藥後再吃豬蹄湯,並一日數次用木梳乳,助乳汁流出。此方名“湧泉散”。5.頭風白屑。用王不留行、香白芷,等分為末,幹搽頭上。第二天清晨篦去。6.癰疽諸瘡。用王不留行、桃枝、茱萸根皮各五兩,蛇床子、牡荊子、苦竹葉、蒺藜子各三升,大麻子一升,以水二鬥半,煮取一鬥,多次洗患處。此方名“王不留行湯”。7.疔腫初起。用王不留行子研為一末,加蟾蜍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一丸,酒送下。汗出即愈。

金盞草

【釋名】也稱杏葉草、長春花。[時珍說因其花形似金盞,故名。

【集解】[頌說金盞草,生長在常州。藤蔓延生長在籬下,葉葉相對。秋後結果子如芡實,子中變生一蟲,脫出後能爬行。中夏采花。[周定王說金盞兒花,苗高四五寸,葉像初生的萵苣葉,厚而狹窄,抱莖生長。莖柔脆,莖梢開花,大如指頭,金黃色,形狀如盞子,四季不謝。萼葉味金盞草酸,用剛燒的開水浸後放油鹽拌食,可充饑。[時珍說金盞草夏季結果實在萼內,宛如尺蠖蟲多枚盤曲著的形狀,因此蘇氏說它化成蟲,其實不是真正的蟲。

【氣味】味酸,性寒,無毒。

【主治】主腸痔下血久不止。

葶藶

【釋名】也稱丁曆、大室、大適、狗薺。

【集解】[別錄說葶藶生於槁城平澤及田野,立夏後采實,陰幹。[時珍說郭璞說,實、葉都與薺相似,一名狗薺。狗薺即是葶藶。因此葶藶有甜苦二種。狗薺味微甘,即甜葶藶。子

【氣味】味辛,性寒,無毒。[張仲景說葶藶敷衍瘡,藥氣入腦,殺人。[之才說榆皮為使,得酒良,與白僵蠶、石龍芮相惡。

【主治】癥腫瘕積聚結氣,飲食寒熱,破堅逐邪,通利水道。下膀胱水,伏留熱氣,皮間邪水上出,麵目浮腫,身暴中風熱痱癢,利小腹。久服令人虛。療肺壅上氣咳嗽,止喘促,除胸中痰飲。通月經。

【發明】[杲說葶藶大降氣,與辛酸同用,以導腫氣。《本草·十劑》說,泄可去閉,葶藶、大黃之屬。此二味皆大苦寒,一泄血閉,一泄氣閉。因此,葶藶之苦寒,氣味俱厚,不減大黃,藥性過於諸藥,以泄陽分肺中之閉,能泄大便,為體輕象陽之故。[時珍說甘苦二種,正如牽牛,黑白二色,急、緩不同;又如壺盧,甘、苦二味,良、毒也異。大概甜者下泄性緩,雖泄肺卻不傷胃;苦者下泄性急,既泄肺也易傷胃,故以大棗輔佐。然而肺中水氣滿急者,非此不能除。

【附方】1.陽性水腫(麵赤、煩渴、喘急、小便澀)。用甜葶藶一兩半(炒後研末)、漢防己未二兩,和鴨血及頭同搗極爛,做成丸子,如梧子大。視病情每服五至十丸,一天服三次,以小便通暢為驗。2.遍身腫滿。用苦葶藶(炒)四兩,研細,和棗肉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桑白皮湯送下。一天服三次。3.大腹水腫。用苦葶藶二升,炒後研末,與雄雞血及頭一起搗至極爛,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小豆湯送下。一天服三次。又方:葶藶二升,用酒五升泡一夜,服一盒即通,一天服三次。又方:葶藶一兩,杏仁二十枚,同熬成黃色。取出搗爛,分十次服。4.肺濕痰喘。用甜葶藶炒為末,加棗肉和成丸子服下。5.咳嗽上氣(不能睡臥,或遍體氣腫,或單麵腫、足腫)。用葶藶子三升,經微火熬研後,裝入布袋,泡在清酒五升中。幾日後飲酒,每次一杯。一天飲四次。如病急,等不到酒泡透,可以榨汁服。6.肺壅喘急。用葶藶炒黃,研為末,加蜜和成丸子,如彈子大。服藥時先用大棗二十枚,加水三升,煎取二升,然後放入葶藶一丸,繼續煎水至一升,一次服下,此方名“葶藶大棗瀉肺湯”。7.月經不通。用葶藶一升,研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彈子大,棉裹,納入陰道中。過一夜,換藥一次,汗出即可停藥。8.突發癲狂。用葶藶一升,搗極細,加白犬血和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一丸,酒送下,三服即愈。9.蟲牙。用葶藶、雄黃,等分為末,調臘月豬油點痛處。10.瘰鬁已潰。用葶藶二合、豉一升,搗爛做成餅子,如錢大,厚二分。安在瘡孔上,外用艾灸使受溫熱,但不可傷肉,亦不可灸初起之瘡。

車前草

【釋名】車前草也稱當道、馬舄、牛遺、牛舌草、車輪菜、地衣、蛤蟆衣。[時珍說此草生於路旁及牛馬轍中,故有諸名。

【集解】[頌說四方各地、淮河流域以及接近河南北部的地方都有生長。初春長出幼苗,葉子分布在地麵上如同匙麵。連年生長的有一尺多長,從中間長出幾根莖,結長穗像鼠尾。穗上的花長得很細密,色青微紅,結的果實如葶藶,紅黑色。如今人們在五月采苗,七八月采果實。有的也在園圃裏種植車前草,蜀中一帶尤其時興。將它的嫩苗當作蔬菜吃,潤腸。

[時珍說王

的《山居錄》載有一種車前草剪苗而食的方法,可見以前人們常將它作為蔬菜。現在山裏人仍然采他的嫩葉,同水煮湯熟曬幹後,用醬、油拌勻蒸來吃,味道很好。

子〔氣味〕味甘,性寒,無毒。〔主治〕主下腹至陰囊脹痛、小便不暢或尿後疼痛,利尿,除濕痹。長期服用輕身耐老。治男子傷中,女子尿急、尿頻、尿痛不思飲食,養肺強陰益精,使人有子,明目,療目赤腫痛。去風毒,肝中風熱,毒風衝眼,赤痛眼濁,頭痛,流淚。壓丹石毒,除心胸煩熱。治婦人難產,養肝,清小腸熱,止夏季因濕氣傷脾引起的痢疾。〔發明〕[弘景說車前子,性冷利,神仙也食車前草餅,說能令人身輕,可跳越岸穀,長生不老。[時珍說按《神仙服食經》載,車前又叫地衣,是雷的精靈,服了可隱形,在八月采收。現在的車前草五月子已經老了,而說在七八月老的,隻是土壤和氣候有所不同。唐朝張籍作詩說:“開州五月車前子,作藥人皆道有神。慚愧文君憐病眼,三千裏外寄閑人。”如此看來,也以在五月采開州的車前子為好,又可見車前子治療眼病的功效。歐陽公曾患痢疾,暴下如注,國醫不能醫治。夫人便到尋常藥店求藥,服後竟痊愈。於是極力詢問其藥方,原來是將一味車前子研為末,用米湯送服二錢。說此藥能利水道而不動氣,通暢則清濁分明,而穀髒自止了。

【附方】1.血淋作痛。用車前子曬幹研細,每服二錢,車前葉煎湯送下。2.老人淋病(身體發熱)。用車前子五合,煮汁,去渣,用汁煮米粥吃,有效。常服此方,亦可明目。3.妊婦熱淋。用車前子五兩、葵根(切)一升,加水五升,煎成一升半,分三次服。4.容易小產。用車前子研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不飲酒者,可改用水送下。5.陰囊冷痛。腫滿即成險症,用車前子研細,每服一匙,水送下,一天服二次。6.久患內障。用車前子、幹地黃、麥門冬,等分為末,加蜜和丸,如梧子大。常服有效。7.補虛明目(肝腎均虛,眼昏黑花,或生障翳,迎風流淚)。用車前子、熟地黃(酒蒸後火焙)各三兩,菟絲子(酒浸)五兩,共研為末,加煉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

“駐景丸”。8.小便不通。用車前草一斤,加水三升煎取一升半,分三次,一方:上方再加冬瓜汁或桑葉汁。9.小便尿血。用車前草搗汁五合,空心服。10.鼻血不止。用車前葉搗汁飲下。11.刀傷血出。用車前葉搗爛敷傷處。12.濕氣腰痛。和車前葉連根七棵、蔥白連須七棵,棗七枚,煮酒一瓶常服。13.喉痹、乳蛾。用車前草、鳳尾草搗爛,加霜梅肉少許煮酒,共研取汁。雞毛蘸取刷喉。14.兩眼紅痛。用車前草汁調樸消末,臥時塗眼泡上,次日早晨洗去。15.目翳初起。用車前葉、枸杞葉等分,揉出汁,裹入兩層桑葉中,懸陰處一夜。次日打開桑葉,以汁點眼。

狗舌草

【集解】[恭說狗舌生渠塹濕地,叢生。葉似車前而無紋理,抽莖開花,黃白色。四五月采莖,暴幹。

【氣味】味苦,性寒,有小毒。狗舌草

【主治】蠱疥瘙瘡,殺小蟲。研末和塗,即瘥。

馬鞭草

【釋名】也稱龍牙草、鳳頸草。[恭說穗類鞭鞘,故名馬鞭。

【集解】[弘景說鄉村墟陌很多。莖似細辛,花紫色,葉微似蓬蒿。[頌說今衡山、廬山、江淮州郡都有。苗類益母而莖圓,高二三尺。又說,龍牙草生於施州,高二尺以上。春夏有苗葉,至秋冬而枯。采根洗淨用。[時珍說春月生苗,方莖,葉似益母,對生,夏秋開細紫花,作穗如車前穗,子如蓬蒿子而細,根白而小。苗、葉

【氣味】味苦,性微寒,無毒。

【主治】主陰瘡。腫癖血瘕,久瘧,破血殺蟲。搗爛煎取汁,熬如飴,每空心酒服一匕。治婦人血氣肚脹,月候不勻,通月經。治金瘡,行血活血。搗塗癰腫,蠼螋尿瘡,男子陰腫。

【附方】1.瘧痰寒熱。用馬鞭草搗汁五合,加酒二合,分二次服。2.鼓脹煩渴,身幹黑瘦。用馬鞭草銼細,曬幹,加酒或水同煮至味出,去渣溫服。3.大腹水腫。用馬鞭草、鼠尾草各十斤,加水一石,煮取五鬥,馬鞭草去渣,再次濃煎,和粉做成丸子,如大豆大。每服二三丸,漸加至四五丸,極效。4.陰囊腫痛(腫大中升,睾丸疼痛)。用馬鞭草搗爛,塗搽。

5.婦女經閉,結成瘕塊。用馬鞭草的根和苗五斤,銼細,加水五鬥,煎成一鬥,去渣熬成膏,每服半匙,熱酒化下。一天服二次。6.乳癰。用馬鞭草一把、酒一碗、生薑一塊,共搗汁內服,以渣敷患處。7.疥瘡。用馬鞭草搗汁,生飲半碗,忌觸鐵器,十日內愈。8.赤白痢。用馬鞭草五錢、陳茶一撮,水煎服。病初起時,用馬鞭草根焙幹、搗碎成末,每服一匙,米湯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