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八卷穀部2(1 / 3)

第八卷穀部2

狼尾草

【釋名】也稱稂、蕫蓈、狼茅、孟、宿田翁、守田。[時珍說狼尾草的穗形狀像狼尾。

【集解】[時珍說生長在沼澤地。它的莖、葉、穗粒都像粟,穗的顏色呈紫黃色,有毛。饑荒年間可以采來做糧食。

【氣味】味甘,性平,無毒。

【釋名】又名茭米、雕蓬、雕苽、雕胡。[時珍說菰本作苽,就是茭草。它的莖部膨大長出一種像瓜狀的菌,可以食用,所以稱它為菰。米必須在霜敗時采摘,所以又稱為雕苽。

【集解】[頌說它生長在水中,葉像蒲葦。

它的苗有莖梗的,就稱為菰蔣草。到了秋天,結的果實就是雕胡米,古代的人認為它是美食。現在饑荒[時珍說雕胡九月

。果實長一寸多,秋霜過後采摘,像茅針一般大小,皮呈黑褐色。它的米潔白滑膩,作成飯香脆可口。杜甫詩中“波漂菰米沉雲黑”句就是說的這種米。曹子建的“七啟”中也曾提到“芳菰精稗”,也就說這兩種植物的果實,可以作為飯食。所以將它們收集采錄在本書中,其中茭筍、菰根另見菜部。

【氣味】味甘,性寒,無毒。

【主治】止渴,解煩熱,調理腸胃。

蓬草子

【集解】[時珍說蓬草子有黃蓬、黍蓬兩種。黍蓬,就是青科。黃蓬草生長在湖泊、沼澤之地。葉像菰蒲,秋季抽穗結果。果實大小像菰米。饑荒年間人們采摘來吃,必須先將它浸洗曬幹舂杵去殼,吃時才不苦澀。青科隻有西南地區的人才種植它,葉像茭黍,秋季抽穗結果,它的果實像紅黍般大小,它的殼很薄,曬幹後舂杵去殼可煮食。粟類有七棱青科、八棱青科。麥類有青稞、黃稞,都不是這種品種,隻是同名但物不相同。飛蓬是屬藜蒿這一品類,枝大根小,很容易被風拔起,所以名飛蓬。果實可以用來應付荒年。《魏略》中說,鮑外出遇上荒年,就采摘飛蓬的果實,一天采得幾鬥,給他的母親做飯吃。《西京雜記》中說,宮中在正月上辰,池邊洗浴後吃玉米,以此來驅除邪氣。但不知道他們采摘的是哪一種蓬子,大概這三種蓬子,相差不大吧。

【氣味】味酸、澀,性平,無毒。

【主治】做成飯吃,和粳米沒什麼區別,是收成欠佳時的主食。

薏苡

【釋名】也稱解蠡、芑實、贛米、回回米、薏珠子。

【集解】[時珍說薏苡到處都有種植,二三月間老恨自己長出,葉子像初生的芭茅。五六月間抽出莖稈開花結果。它有兩個品種:一種粘牙齒,實尖殼薄的,就是薏苡。它的米呈白色像糯米,可以用來煮粥、做飯及磨成麵吃,也可以和米一起釀酒。還有一種實圓殼厚而堅硬的,就是菩提子。它的米很少,就是粳。可以將它串起來穿成念經的佛珠。它們的根都呈白色,根大小如湯匙柄,根須相互交結,味甜。

薏苡仁〔氣味〕味甘,性微寒,無毒。〔主治〕主筋急拘攣、不能伸展彎曲,長時間患有風濕麻痹的患者。可通氣。長時間食用,使人舒爽益氣。消除筋骨中的邪氣,有利於腸胃,消水腫,使人開胃。做飯或麵食,能使人不餓。將它煮粥喝,能解渴,殺蛔蟲。還可以治肺部慢性疾病、積膿血、咳嗽流鼻薏苡涕、氣喘。將它煎熬服用,能解毒腫。它還可治腳氣,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祛風勝濕。做飯食,用以煮飯,可治冷氣。煎飲,利小便熱淋。〔發明〕[時珍說古人辛稼軒曾長一疝,大小像杯子,重重地往下垂。有一個道人教他把薏苡仁用東牆上的黃土炒後,用水煮成膏狀服用。經過幾次服食後,疝便消了。程的後來也得了這種病,辛稼軒將這種方法教給他,也很有效。《濟生方》中記載,將豬肺煮熟切成片,蘸薏苡仁末,空腹吃,可治肺損咯血。這是因為薏苡仁可以補肺,豬肺可以疏通經脈。趙君依照這個藥方多次服用,很有效果。

根〔氣味〕味甘,性微寒。無毒。〔主治〕主除腸蟲。用它煮汁至爛後很香,可以打蛔蟲,很有效。也能用它來墮胎,以及治療心急腹脹,胸脅痛,隻需將它銼破後煮成濃汁服下三升即可。將它搗成汁和酒服用,能治黃疸。

葉〔主治〕將它作為飲料,味道清香,益中空膈。在夏季煎熬飲服,能暖胃益氣血。剛生下來的小孩用它來洗浴,可以使孩子不生病。

【附方】1.風濕身疼,日暮加劇。用麻黃三兩,杏仁二十枚,甘草、薏苡仁各一兩,加水四升,煮成二升,分兩次服。2.水腫喘急。用鬱李仁三兩,研細,以水濾取汁,煮薏苡仁飯,一天吃兩次。3.沙石熱淋。用薏苡仁(子、葉、根皆可)加水煎熱飲(夏月冷飲),以通為度。4.消渴。用薏苡仁煮粥吃。5.肺痿咳嗽,有膿血。用薏苡仁十兩,搗破,加水三升煎成一升,以酒少許送服。6.癰疽不潰。吞服薏苡仁一枚。7.蟲牙痛。用薏苡仁、桔梗研末點服。8.疝疾。用薏苡(以東壁黃土炒過),加水煮成膏服下。9.黃疸。用薏苡根煎湯頻服。10.殺蛔蟲。用薏苡根一斤,磨細,加水七升煮成三升服下,能將蟲殺死打出。11.月經不通。用薏苡根一兩,水煎服。12.牙齒風痛。用薏苡根四兩,水煮含漱。

罌子粟

【釋名】也稱米囊子、禦米、象穀。

[時珍說果實形狀像罌子,它的米像粟,可以上貢作為

【集解】[藏器說罌粟花有四瓣,紅、白二色,葉口有淺紅色暈子。它的囊形狀如同箭囊,囊中有[頌說罌粟到處都有種植,人們多將它作成飾物。它的花有紅、白兩種,微帶腥氣。它的果實形狀像小口大腹的瓶子,內有很小的米粒。莊稼人隔一年用糞澆一次地,九月播種,過一冬到第二年春天,才開始生出苗,長得極為繁茂,否則就不會生長,即使生長出來也不茂盛。等到果實泛黃時,就可以采摘了。[宗說它的花也有千瓣的。一個罌粟果實裏麵有米粒千萬顆,大小如葶藶子,顏色是白色的。

[時珍說罌粟秋季種植,冬季生長,嫩苗作為蔬菜吃很好。葉子形狀像白苣。三四月間出莖結青苞,花開後青苞就脫落。它的花有四瓣,大小如同杯口,罌果就在花中,被花蕊包裹著。花開了三天過後就凋謝了,而罌果還長在莖頭,長一兩寸,大小如同馬兜鈴,上麵有蓋,下麵有蒂,好像酒瓶。它的果實中有很小的白米,可以用來煮粥和做飯吃。加水碾碎過濾成漿,和上綠豆粉做豆腐更好;也可用來榨油,而果實的殼則更多用來作藥。江東人稱花有千葉的為麗春花,有的又稱它是罌粟的另一個品種,這都不能確定。花的形態改變,本就不屬平常,有白色的、紅色的、紫色的、粉紅色的、杏黃色、半紅、半紫、半白色的,豔麗可愛,所以稱為麗春,又稱為賽牡丹,也稱它為錦被花。

米〔氣味〕味甘,性平,無毒。〔主治〕丹石發動,不下飲食。和竹瀝煮作粥食,極美。祛風通氣,驅逐邪熱,治療反胃胸中痰滯。能治療瀉痢,有潤燥的功能。

殼〔氣味〕味酸、澀,性微寒,無毒。〔主治〕止瀉痢,固脫肛,治療遺精久咳,斂肺澀腸,止心腹筋骨諸痛。〔發明〕[杲說它能收斂穩固元氣,能入腎,所以對治骨病尤其有效。[震亨說現在的人虛勞咳嗽,多用罌粟殼治病;以及患濕熱泄痢的人,也用它來治療。它治病的功效雖然快,但就像一把能殺人的劍,應該慎用。又說,治療咳嗽多用罌粟殼,毫無疑問要先去除病根,最後用此藥。用它治療痢疾也是這樣,痢疾必須先驅散邪氣行滯,又怎麼能馬上用粟殼、龍骨等藥來閉塞腸胃呢?邪氣得到壅補反而會更加猖狂,病情更加嚴重並拖延不愈。

嫩苗〔氣味〕味甘,性平,無毒。〔主治〕可當蔬菜吃,除熱潤燥,開胃厚腸。

【附方】1.反胃吐食。用白罌粟米三合、人參末三錢、生山芋五寸(切細),加水一升二盒,煮成六合,再加生薑汁及鹽少許,和勻分服。2.赤白痢。用罌粟米(炒)、罌粟殼(炙),等分為末,加煉蜜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湯送下。3.熱痢便血。用粟殼(醋炙)一兩、陳皮半兩,共研為末。每服三錢,烏梅湯送下。4.久痢不止。用粟殼(醋炙)為末,加蜜成丸子,如彈子大。每服一丸,以水一碗、薑三片,煎至八層溫服。又方:粟殼十兩(去膜),分作三分,一分醋炒,一分蜜炒,一分生用,並研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湯送下。又方:用粟殼(蜜炙)、厚樸(薑製)各四兩,共研為末。每服一錢,米湯送下。忌食生冷。5.水泄不止。用罌粟殼一枚(去蒂膜),烏梅肉、大棗肉各十枚,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溫服。6.久咳不止。用粟殼,去筋,蜜炙為末。每服五分,蜜湯送下。7.久咳自汗。用粟殼二兩半,去蒂膜。醋炒,取一兩與烏梅半兩焙幹研末。每服二錢,臨臥時開水送下。此方名“百分散”。

阿芙蓉

【釋名】又名阿片,俗稱鴉片。

【集解】[時珍說它就是罌粟花的津液。罌粟結成青苞時,中午過後用大針刺破它外麵的青皮,但不要傷損裏麵的硬皮,刺破三五處,第二天早晨津液流出,用竹刀刮取,收集到瓷器中,陰幹後可用。所以現在市場上所賣的鴉片還有苞片在裏麵。

【氣味】味酸、澀,性溫,微毒。

【主治】治療瀉痢脫肛不止,能收澀男子的精氣。

【附方】1.久痢。阿芙蓉小豆大小,空腹溫水服下。若渴,飲蜜水解。2.赤白痢下。鴉片、木香、黃連、白術各一分,研末,飯丸小豆大。壯者一分,老幼半分,空心米湯下。忌酸物、生冷、油膩、茶、酒、麵,無不止者。白痢用白花者。

大豆

【釋名】也稱菽,角名莢,葉名藿,莖名萁。

【集解】[頌說現在到處都有種植,適宜生長在高原地區。[時珍說有黑、白、黃、褐、青、斑等數種顏色。黑色的叫烏豆,可以作藥及充當糧食,可以做成豆豉;黃色的大豆可以用來做豆腐,用來榨油,作醬油;其餘的隻可以做豆腐和炒著吃。它們都是在夏至前後播種,苗長達三四尺,葉呈圓形但有尖。秋季開出成叢的小白花,結成豆莢長達一寸多,逢霜雪就枯萎。

黑大豆

〔氣味〕味甘,性平,無毒。〔主治〕將它研碎,塗在瘡腫處,有一定療效。將它煮成汁喝,能殺鬼毒,止痛。它能治水腫,消除胃中熱毒,傷中淋露,大豆黑大豆去淤血,散去五髒內寒,除烏頭毒。將它炒成粉末服用,能止腹脹助消化。煮食,治溫毒水腫。調中下氣,通關脈,製金石藥毒,治牛馬溫毒。把它煎成濃汁服用,可以解礬石、砒石、甘遂、天雄、附子、射罔、酒,治風痙及陰毒腹痛。牛膽貯存,止消渴。炒黑,趁熱放入酒中飲用,能治風痹癱瘓口吃,及產後傷風頭痛。食後生吞半兩,去心胸煩熱,熱風恍惚,明目鎮心,滋補人。長時間服用,可以潤澤肌膚,使人長生不老。煮食性寒,下熱氣腫,壓丹石煩熱。搗汁,消腫。主中風腳弱,產後諸疾。同甘草煮湯飲,去一切熱毒氣,治風毒腳氣。煮食,治心痛痙攣,膝痛脹滿。同桑柴灰汁煮食,下水鼓腹脹。和飯搗,塗一切毒腫。療男女陰腫。治腎病,利水下氣,製諸風熱,活血,解諸毒。〔發明〕[詵說服食黑大豆可以填進度饑,每天飯後吃黑大豆三十粒,可以令人長生不老。剛開始服用時好像身體沉重,但一年左右,便可感覺身姿輕盈。[穎說黑豆加入鹽煮,經常吃,能補腎,這大概是豆的形狀像腎,而又因黑色通腎,再加上少許鹽,所以補腎。[時珍說黑豆古代藥方中稱它能解百藥之毒,每次試驗,結果卻不是這樣,但加上甘草後,便出奇靈驗。這些事情,不能不知曉。

大豆皮〔主治〕生用,治療痘瘡和目視物不清。嚼爛敷塗小兒痘瘡。

大豆花〔主治〕主治目盲,翳膜。

大豆葉〔主治〕能治蛇咬,搗碎敷在傷處,常更換,可愈。〔發明〕[時珍說從前相國張文蔚莊內有黃鼠狼的洞穴,黃鼠狼的四個幼子都被蛇吞食了,黃鼠狼救子心切,就在洞穴外扒土堵塞穴口,等到蛇探出頭,揣度它回頭不方便,便攔腰將蛇咬斷,撕開蛇的腹部,銜出四個幼子,還有氣,將它們放置在洞穴外,銜豆葉嚼爛敷在幼子被蛇咬傷的地方,於是它們都被救活了。後來的人們用黑大豆來治療蛇傷,大概就是根據此事而來的吧。

【附方】1.服食大豆。令人長肌膚,益顏色,填骨髓,增氣力,補虛能食,不過兩劑。大豆五升,如做醬法,取豆黃搗末,以豬油煉膏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到百丸,溫酒服下,神驗秘方。2.豆淋酒法。治產後百病或血熱,產後餘血水腫,或中風癱瘓,或肌肉強直不能語,或煩熱口渴,或全身腫,或身癢嘔吐直視,或手足頑痹,頭旋眼眩,這些都是虛熱中風的症狀。用大豆三升熬熟,至微煙出,入瓶中,以酒五升泡。泡一日以上。服酒一升,蓋被令汗出,身潤即愈,不能說話者,加獨活半斤,微微捶破,同泡。產後宜常服,以防風邪。又男子中風,口眼斜,也用此方。3.突發中風,四肢攣縮不能行。取大豆三升,淘淨後濕蒸,以醋二升,傾入瓶中,鋪於地上,設席豆上,令病人臥。仍重蓋五六層衣,豆冷漸漸去衣,仍令一人於被內外引挽攣急處,又蒸豆重複上述方法,並飲荊瀝湯,如此三日三夜即愈。4.中風入髒。以大豆一鬥,水五鬥,煮取一鬥二升,去滓。入美酒一鬥半,煎至九升。晨服,以汗出為愈。5.中風不語及失聲。用大豆煮汁,煎稠如飴,含,並飲其汁。6.陰毒、傷寒。用黑豆炒幹投酒,熱飲或灌,吐則複飲,汗出為宜。7.巴豆毒,下痢不止。大豆一升煮汁,飲,又可解砒石毒、河豚魚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