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十四卷介部(1 / 3)

第十四卷介部

[李時珍說介蟲很多,而龜為其長。龜是介蟲中的靈長者。介物是聖世供饌之從不廢者,更何況還可充為藥品。

水龜水龜

【釋名】也稱玄衣督郵。

【集解】[時珍說龜的形態

像離卦,它的精神內涵在坎卦。龜背隆起有花紋與蒼穹對應,龜板平坦與大地相合。負陰抱陽,頭如蛇頭,頸如龍頸,其骨甲包繞裏麵的筋肉,腸與頭部有絡屬關係,因而能通運任脈。肩寬腰粗,它屬於卵生動物,喜歡蜷縮,且用耳朵呼吸。雄龜與雌龜通過尾巴交配。它於春夏之際蘇醒出洞,秋冬之際再回到原先的洞穴休養,所以靈慧而且長壽。《南越誌》載,神龜甲殼大並且顏色呈金黃色,背上的甲殼兩側邊緣如鋸齒,爪子十分鋒利,能爬樹抓蟬吃。《抱樸子》載,千年的靈龜,各種顏色都有,像寶玉一樣。其大小變化莫測,或爬遊在蓮葉上,或隱藏在蓍草叢中。張世南《質龜論》載,龜一老則成神,活八百歲後,其體積反而隻有銅錢大。夏天它在荷葉間遊動,冬天則藏伏在藕節裏。吐出黑氣如煤煙在荷心,黑白分明。人如見此氣,千萬不要驚動它,隻消潛入水中,口含油管而噴,龜便不能遁形了。有人認為,龜聽到鐵器的響聲就會躲藏起來;被蚊蟲叮咬則死;用香油抹它的眼,入水不沉;用老桑樹煮則容易爛熟。這些都是物性相製的奧妙。

龜甲〔釋名〕也稱神屋、敗龜板、敗將、漏天機。〔集解〕[時珍說龜有龜王、龜相、龜將之分,主要是通過其腹部、背部的紋理來分辨。背部中間有直紋的龜,叫千裏。龜頭的第一條橫紋兩邊有斜紋,其他地方都近似於千裏的,就是龜王。其他龜沒有這些特征。聽說占卜時,帝王用龜王,文臣用龜相,武將用龜將,各依等級。此說與《逸禮》所載相合:天子一尺二寸,諸侯八寸,大夫六寸,士庶四寸。〔氣味〕味甘,性平,有毒。〔主治〕治漏下赤白、腹內包塊、瘧疾、外陰潰爛、痔瘡、濕痹、四肢痿縮、小兒囟門不合。經常服用,可以輕身不饑。還可壓驚解煩,治胸腹痛、不能久立、骨中寒熱、傷寒勞役或肌體寒熱欲死,用甲作湯飲服,效果良。燒灰,治小兒頭瘡搔癢、女子陰瘡。下甲:補陰。治陰血不足,活血化淤,止血痢,續筋骨,治勞累過度、四肢無力。又可治腰腿酸痛,補益心腎,益大腸,止久痢久泄。主難產,消癰腫。燒成灰後可敷臁瘡。

肉〔氣味〕味甘、酸,性溫,無毒。〔主治〕用它釀酒,可治中風,四肢拘攣,用水煮後食用,療風濕痹痛、身腫、骨折、筋骨疼痛、日久寒嗽。還可止瀉血、血痢。

血〔氣味〕味鹹,性寒,無毒。〔主治〕塗脫肛。治跌打損傷,和酒飲用。

膽〔氣味〕味苦,性寒,無毒。〔主治〕治痘疹後眼睛浮腫,閉經。取汁點,良。

【附方】〔龜甲〕1.陰虛血弱。用龜下甲(炙酒)、熟地黃(九蒸九曬)各六兩、黃檗(鹽水浸炒)、知母(酒炒)各四兩,在石器內研為末,加豬脊髓和丸,如梧子大。每服百丸,空心溫酒下。一方:與上方同,但去地黃,加五味子(炒)一兩。2.瘧疾不止。用龜甲燒存性,研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3.難產催生。用龜甲燒存性,研為末,酒送服一匙。又方:治經過三五天還分娩不出以及女子交骨不開,用幹龜殼一個(酥炙),婦女頭發一把(燒灰),川芎、當歸各一兩。每取七錢水煎服。隔半小時左右,再服藥一次,生胎、死胎都能產下。4.腫毒初起。用龜甲一枚,燒過,研為末,酒送服四錢。5.小兒頭瘡。用龜甲燒灰敷塗。6.口、耳生瘡。治方同上。7.臁瘡朽臭。用生龜一個,取殼,醋炙黃,更煆存性,出火氣後,加入輕粉、麝香。先用蔥湯洗淨患處,再搽藥。〔肉〕1.熱氣濕痹,腹內積熱。用龜肉同五味煮食,微泄為效。2.筋骨疼痛。用烏龜一個,分作四腳,每用一腳,加天花粉、枸杞子各一錢二分,雄黃五分,麝香五分,槐花三錢,水一碗,煎服。3.多年咳嗽不愈。用生龜三個,照平常吃龜方法洗淨,去腸,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浸曲,釀秫米四升,常取飲服。4.下痢及瀉血。用烏龜肉拌砂糖,和椒,炙煮吃下。多吃幾效即愈。5.虛勞咯血。用蔥、椒、醬油煮烏龜吃。6.年久痔漏。用烏龜二三個,煮取肉,加茴香、蔥、醬,常吃,忌食糟、醋等熱物。

秦龜

【釋名】也稱山龜。

【集解】[保升說今江南、嶺南處處有之。[時珍說秦龜是山中很平常的龜。其中大而且可占卜者,為靈龜。甲〔氣味〕味苦,性溫,無毒。〔主治〕除風濕性關節炎、頑風冷痹、關節氣壅、婦人白帶含血,破氣消積,強心。

靈龜

【釋名】皮名龜筒。

【集解】[時珍說它生長在海邊,在山上休息,在水中捕食,屬玳瑁之類,不像山龜那樣靈龜不能入水。《臨海水土記》載,其身形如龜鱉,它的甲殼上有黃色光點,寬七八寸,長二三尺,當地人將它同玳瑁混淆。它的肉味好,產的蛋如鴨蛋大,呈正圓形,生吃比鳥蛋味道好。《酉陽雜俎》載,它的臂部像龜,生長在南海,捕捉它的人一定先要祭祀。

肉〔氣味〕味甘,性平,無毒。〔主治〕祛風熱,利腸胃。血〔氣味〕味鹹,性平,微毒。〔主治〕治毒箭傷。龜筒〔氣味〕味甘、鹹,性平,無毒。〔主治〕治各種血症及解刀箭毒,煎汁飲,可解藥毒及蠱毒。

玳瑁

【集

解】[藏器說生於嶺南海畔山水間,大如扇,似龜,甲中有文。[時珍說範成大《虞衡誌》載,玳玳瑁瑁生於海洋深處,狀如龜,而殼稍長,背上有甲十三片,黑白斑紋,相錯而成。裙邊有花,缺如鋸齒。

甲〔氣味〕味甘,性寒,無毒。〔主治〕解百藥毒。破癥結,消癰毒,止驚癇。療心風,解煩熱,行氣血,利大小腸。磨汁服,解蠱毒。解痘毒,鎮心神,急驚客忤,傷寒熱結狂言。

肉〔氣味〕味甘,性平,無毒。〔主治〕諸風毒,逐邪熱,去胸膈風痰,行氣血,鎮心神,利大小腸,通婦人經脈。

血〔主治〕解諸藥毒。

【附方】1.預解痘毒。用生玳瑁、生犀角各磨汁一合,和勻,取半合溫服,一天服三次。在痘瘡流行時服此,病未發則內消,病已發則減輕。2.痘瘡黑陷(乃心熱血凝所致)。用生玳瑁、生犀角,同磨汁一合,加豬心血少許,紫草湯五匙,和勻溫服。3.迎風目淚(乃心腎虛熱所致)。用生玳瑁、羚羊角各一兩,石燕子一雙,共研為末,每服一錢,薄荷湯送下,一天服一次。

綠毛龜

【釋名】也稱綠衣使者。

【集解】[時珍說生長在南陽的內鄉和唐縣,如今隻有蘄州人將其作為特產。養殖者從溪澗中捕捉到後,畜養在水缸中,用魚蝦來飼養,冬天將缸中的水倒掉。時間一長,龜就會生毛,長四五寸,毛中有金線,脊骨上有三條棱,底甲呈象牙色,大如五銖錢的,才是綠毛龜。其他龜飼養的時間長了也長毛,但大而沒有金線,底甲顏色也不同,為黃黑色。《南齊書》載:“永明中有獻青毛神龜”,其中青毛神龜就是綠毛龜。《錄異記》載,唐玄宗年間有一方士進獻一寸左右、金色可愛的小龜。說是將它放在碗中,能解毒蛇之毒。這也是一種奇龜。

【氣味】味甘、酸,性平,無毒。

【主治】主通運任脈,助陽道,補陰血,益精氣,治痿弱。將它捆縛在額上,能禁邪瘧;收藏在書櫃中,可殺蛀蟲。

瘧龜

【集解】生長在高山的石頭下,身扁頭大。

【氣味】無毒。

【主治】治老瘧發作無規律,山裏人稱為妖瘧。用此龜燒灰,頓服二錢,當有微效。用頭更好。或病發時煮湯坐浴,也可將它懸掛在病人臥床上。

瘧龜

鶚龜

【集解】[藏器說生長在南海。形狀如龜,長約二三尺,兩隻眼睛長在旁邊如鶚鳥,又叫水龜。

【氣味】無毒。

【主治】治婦人難產,在臨產之月佩戴它,臨產時將其燒成末用酒送服。

攝龜

攝龜

【釋名】又叫呷蛇龜、陵龜、鴦龜。

【集解】[弘景說它狹小而長尾,用來占卜吉凶,正與龜相反。[保升說它的底甲中心有一橫折,能夠自由開合,遇到蛇則將其呷斷而食。

肉〔氣味〕味甘,性寒,有毒。[詵說不能吃。〔主治〕生研,可塗骨折筋傷,毒蛇咬傷。

尾〔主治〕佩戴這種龜尾,蛇不敢靠近。且解蛇毒。

甲〔主治〕被人咬後,傷口潰爛,可燒灰敷用。

賁龜

【釋名】又叫三足龜。

【集解】[時珍說《山海經》載,狂水自西南注入伊水,水中有很多三足龜。人吃後,可以消腫。

肉〔主治〕食後,可以預防流行病,消腫。

【釋名】又叫團魚、神守、河伯從事。[時鱉珍說池中的魚如果特別多,那麼蛟龍就會引魚而飛,但隻要有鱉在,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所以稱鱉為神守。

【集解】[時珍說鱉就是甲魚,可在水裏和陸地生活,脊背隆起與龜類似,甲殼的邊緣有肉裙。

所以,龜的肉在甲殼內;鱉的甲在肉裏。鱉沒有耳朵,全憑眼睛。鱉隻有雌的,它與蛇或黿交配。鱉在水中時,水麵上有鱉吐出的津液,叫鱉津。人們根據此液而捕捉它。現有呼鱉的人,作聲撫掌,望津而取,百無一失。《管子》載,幹涸的水中的鱉精叫,呼喚它就能捕捉到。都是同一類的。《類從》載,揚子鱷一叫,鱉就伏著不動,這是物性相製的原因。又懼怕蚊子,活鱉被蚊子叮咬後即會死。煮鱉時投入蚊子則爛,而鱉甲又可用來熏蚊。這是事物相互製約的結果。

鱉甲〔氣味〕味鹹,性平,無毒。〔主治〕治胸腹包塊、積滯寒熱,去痞塊息肉、溫瘧、腹內積氣結塊及腰痛、小兒脅下腫脹。隔夜食,治臍腹或脅肋硬塊、冷腹脹氣、虛勞羸瘦、除骨熱、骨節間勞熱、結滯壅塞、下氣、婦人漏下雜質。治下淤血,去血氣,破結石惡血,墮胎,消瘡腫腸癰及跌損淤血。能滋陰補氣,去複發性瘧疾、陰毒腹痛,治積勞成病、飲食不當、舊病複發、斑痘煩悶氣喘、小兒驚癇、婦人經脈不通、難產、產後陰戶開而不閉、男子陰瘡石淋。還可收斂瘡口。

肉〔氣味〕甘,性平,無毒。〔主治〕主補中益氣。能治熱氣及風濕性關節炎,腹內積熱,和五味煮食,微有腹瀉。婦人漏下雜質、形體消瘦、腹內積氣結塊及腰痛者,宜常食。還可去血熱,補陰虛。作肉羹食,可治久痢,長胡須。作成丸服,治虛勞、腳氣。[藏器說凡三足鱉、赤足鱉、獨眼鱉、頭足不縮的鱉、眼睛周圍凹陷的鱉、腹下有王字或卜字的鱉、腹上有蛇紋(即蛇化)的鱉,山上的鱉(即旱鱉)都有毒能殺人,不可食。[弘景說不能同雞蛋、莧菜食。以前曾有人挫傷了鱉,用赤莧包置於濕地,經過十天後,都變成了鮮活的鱉。[思邈說鱉不能同豬、兔、鴨肉食,否則損人;也不可同芥子食,否則生惡瘡。妊婦吃了它,會令胎兒頸縮。[時珍說《三元參讚書》載,鱉性冷,吃了能發水病。有冷勞氣、腹部包塊的人不宜食。《生生編》則載:鱉性熱。戴原禮認為,鱉的陽氣積聚在甲殼上,久食令人背上長瘡,似乎與鱉性冷之說相反。大概是鱉的性原本不熱,人們吃它時,放入的椒、薑等熱物太多,而失掉其本性了。鱉生性畏蔥及桑灰。凡吃鱉的人,宜取沙河中的小鱉,去血,用桑灰湯煮熟,然後去掉骨甲換水再煮,再放入蔥、醬作羹膳食,才好。它的膽味辣,破後放入湯中,可代替椒而辟腥氣。李九華說,鱉肉主聚,鱉甲主散。吃鱉時,銼少許甲放入湯中同煮,能稍微平緩。另外,薄荷煮鱉能害人。這些都是人們所不知道的。

脂〔主治〕除白發。拔掉白發後,取脂塗孔,即不生。如欲再生的,用白狗的乳汁塗。

頭〔主治〕燒灰,治小兒多種疾病及婦人子宮脫垂,產後陰戶不閉,發高燒及胸腹痛。還可敷多年脫肛。

卵〔主治〕用鹽醃藏後煨食,止小兒下痢。

【附方】〔鱉甲〕1.老瘧勞瘧。用鱉甲醋炙、研末,每服一匙,酒送下。隔夜一服,清早一服,病發時一服,加雄黃少許更有效。2.奔豚氣痛,上衝心腹。用鱉甲(醋炙)三兩、京三棱(煨)二兩、搗為末,桃仁(去皮尖)四兩,湯浸研汁三升,煎至二升,入末不住攪,煎良久,下醋一升,煎如糖漿,以瓶收存,每服半匙,空腹服,酒送下。3.血瘕症癖(按:即腫瘤之類的病)。用鱉甲、琥珀、大黃,等分為末,酒送服二錢。不久即惡血排下。又方:用鱉甲以醋炙黃,研為末,每服一匙,牛乳一合調下,每晨一次。4.婦女漏下。用鱉甲(醋炙)研為末,清酒送服一匙,一天服二次。又方:用幹薑、鱉甲、訶黎勒皮,等分為末,加糊做成丸子。每次空腹服三十丸,一天服二次。5.婦女難產。用鱉甲燒存性,研為末。酒送服一匙,即可產下。6.小兒癇疾。用鱉甲炙過,研為末,每服一錢,乳汁送下。一天服二次。亦可加蜜做成丸子服用。7.突然腰痛,不可俯仰。用鱉甲炙過,研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二次。8.沙石淋痛。用鱉甲醋炙過,研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石出即愈。9.陰虛夢泄。用鱉甲燒過,研為末。每用一字,和酒半碗、蔥白七寸同煎,去蔥,下午飲服。10.吐血不止。用鱉甲、蛤粉各一兩(同炒至色黃),加熟地黃一兩半(曬幹),共研為末,每服二錢,飯後茶送下。11.癰疽不斂。用鱉甲燒存性研為末,搽敷患處。〔肉〕1.痃癖氣塊。以蠶沙一鬥、桑柴灰一鬥,水淋五次取汁,煮鱉一個如泥,去骨,再煮成膏,搗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一天服三次。2.寒濕腳氣,痛不可忍。用鱉二個,加水二鬥,煮成一鬥,去鱉取汁,再加蒼耳、蒼術、尋風藤各半斤,煎至七升,去渣,趁熱熏患處。待藥水轉溫,再將患處浸洗。3.肺結核。用鱉一個,柴胡、前胡、貝母、知母、杏仁各五錢,同煮熟,去骨、甲、裙煮汁和丸,如梧子大。每次三十丸,空腹服,黃芪湯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團魚丸”。

黿

【釋名】[時珍說一種大鱉。甲蟲中隻有黿體形最大,故字從元。元者,大也。

【集解】[頌說它生長在南方的江湖中。大的周長有一二丈。南方人捕食它。它的肉有五種顏色,以白色為多。生命力極強,將它的肉剔淨,口還能咬物不放。能捕捉鳥鳶。它的卵呈圓形,大如雞、鴨蛋,每次產一二百枚。將其卵煮熟食用,它的蛋清不會凝固。[時珍說黿的形體像鱉但比鱉大,背色青黃,頭大頸部色黃,腸與頭貫通。它以鱉為雌,卵生,所以說“黿鳴鱉應”。《淮南子》載,燒黿脂可以引誘鱉出現,這是因為氣類相感應的緣故。張鼎說,用它的脂磨鐵器,能使鐵器光滑明亮,防止生鏽。

甲〔氣味〕味甘,性平,無毒。〔主治〕炙黃後用酒浸,能治慢性淋巴結核,惡瘡痔瘺、風疹瘙癢及五髒邪氣。殺百蟲毒,去百藥毒,續筋骨。治婦人血熱。

肉〔氣味〕味甘,性平,微毒。〔主治〕治濕氣、邪氣及多種蟲瘧。有補益作用。

脂〔主治〕風癬及惡瘡。

膽〔氣味〕味苦,性寒,有毒。〔主治〕咽喉腫痛,用生薑、薄荷汁化少許服用,取吐即愈。

【釋名】又叫螃蟹、郭索、橫行介士、無腸公子。雌名博帶。

【集解】[頌說江河湖澤到處都產。現在人們把它當作美味佳肴。甲殼寬大且多黃色的稱為截,生長在南海中,它的前腳很鋒利,夾斷捕獲物如割草一樣容易。身扁體大,後腳寬的,叫蝤蛑,南方人稱它為撥棹子,後腳如棹。它隨著水的消退而退殼,退殼後又長出新殼。大殼如升,小殼如盞碟。兩隻前爪像手一樣,和一般的蟹不同。它的力量很強大,八月份的蝤蛑鬥得過老虎。其中兩隻前爪一大一小的,叫擁劍。它常用大爪打鬥,小爪進食。體形最小無毛的叫蟛骨。每年春末,人們用鹽、酒、蔥、椒醃好後再拿到市場上去賣。[時珍說蟹是橫行的甲蟲,外剛內柔,像離卦,骨眼蜩腹,腦袋像“矩”,足像“鱟”,它有兩隻前爪,八隻腳,都非常鋒利,其外殼堅硬剛脆,上有十二星點。雄蟹臍長,雌蟹臍圓。腹中的蟹黃隨季節而盈虧。它的性很躁,引聲噴沫,至死才止。生長在流水中的,色黃而帶腥味;生長在死水中的,色黑紅而有香氣。霜前食物的蟹有毒,霜後即將冬蟄的味美。蟛蜞比蟛骨大,且生長在池塘田角,故有毒,吃後令人嘔吐。形態像蟛蜞而生長在沙穴中,見人便躲的,是沙狗,不能吃。像蟛蜞而生長在海中,隨潮而出穴窺視的,是望潮,可以食。兩隻前腳極小如石的,是蚌江,不能食。生長在溪澗石穴中,體積小而甲殼堅硬,呈赤色的,是石蟹,山裏人愛食。另外,海中有紅蟹,即體積很大而顏色紅。還有一種能飛的飛蟹。善苑國有百足之蟹。海中有大蟹如銅錢,而腹下又有小蟹蟹如榆莢的,是蟹奴。寄生在蚌腹的是蠣奴,又叫寄居蟹。都不可食。腹中有蟲如小木鱉子而色白的蟹,不能吃,否則極能引發各種風症。[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