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十六卷獸部2(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皮〔主治〕治瘧疾。辟邪魅。在虎豹皮上睡臥,令人神驚。它的毛漬入瘡口,有大毒。

須〔主治〕治牙痛。

【附方】〔虎骨〕1.臂脛疼痛。用虎脛骨二兩(搗碎炙黃)、羚羊角屑一兩,新芍藥二兩(切細),都用酒泡七日(秋冬時加倍)。每日空腹飲一杯。2.腰腳不靈,攣急冷痛。用虎脛骨五六寸,刮去肉膜,塗酥,炙黃搗細,裝袋中,以酒一鬥浸泡,在火上微溫七日後,隨量飲用。又方:用虎腰脊骨一具,前兩腳全骨一具,並於石上捶碎,文火煆出油,即投酒中密封,春夏封一周,秋冬封三周。取出,每天隨量飲用三次。患病十年以上者,不過三劑,七年以下者,一劑即愈。3.關節疼痛。用虎脛骨(酒炙)三兩、沒藥七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溫酒送下,一天服三次。又方:用虎頭骨一具,塗酥,炙黃,捶碎,裝袋中,以酒二鬥,浸泡五宿,隨量飲服。4.筋骨急痛。用虎骨和通草煮汁,空腹服半升。服後稍臥,汗出為效。切忌熱服,有害牙齒。不宜給小兒服,以免影響牙齒發育。5.痔漏脫肛。用虎脛骨兩節,以蜜二兩炙赤,搗為末,加蒸餅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日清晨以溫酒送服二十丸。6.湯火傷。用虎骨炙焦,研末敷塗。7.臁脛爛瘡。用齏汁揩洗患處後,刮虎骨末敷塗。

【釋名】也稱程、失刺孫。

【集解】[時珍說遼東和西南等地的山中時常出沒。形狀像虎,稍小,白麵團頭,自己很愛惜毛彩。其花紋像錢紋的叫金錢豹,宜用皮作裘衣。花紋如艾葉的,叫艾葉豹,皮毛比前者稍次。西域還有金錢豹,花紋像金線。海中有水豹,與天上的箕星相對。《廣誌》說,狐死在土丘之首,豹死在山之首,是它們不忘本的表現。豹胎有至美效用,是獸中的八種珍品之一。

肉〔氣味〕味酸,性平,無毒。〔主治〕主安五髒,補絕傷。壯筋骨,強誌氣,辟鬼魅神邪,耐寒暑和厲害的高山深林瘴毒。冬天吃了利於養人,使人威健勇猛。〔發明〕[詵說豹肉使人誌性粗豪,一吃就會有這樣的感覺,但消化了又會安定下來。久食亦然。

脂〔主治〕和在生發膏中,朝塗暮生。也可加到麵脂中。鼻〔主治〕狐魅。同狐鼻加水煮服。

【集解】[頌說像熊但頭小、腳弱。有黑白相間的駁文,毛淺但很有光澤。能舐吃銅鐵和竹骨蛇虺。它的骨節強直,中間髓很少。唐朝民間流行畫貘在屏風上,白居易曾加以序讚。現在,黔、蜀和峨眉山中時常能見到,外形為:像鼻犀目,牛尾虎足。當地的鼎釜,經常被它舐吃,實在是山居之患,人們也很想捕捉它。牙骨十分堅硬,咬刀斧椎鍛,鐵都會碎落,火也不能燒。得到貘牙的人,冒充佛牙、佛骨,以欺騙百姓。

皮〔主治〕作褥子睡,可驅瘟疫厲氣,辟濕氣、邪氣。

膏〔主治〕治癰腫,能透入肌骨。

【釋名】

[時珍說許慎《說文解字》說,象字,像其耳、牙、鼻、足之形。

【集解】[頌說《爾雅》載,南方有梁山的犀牛、大象。現在多出現在交趾、潮州、循州。那裏的人捕倒像,都爭著吃它的肉,並說肥的可以用來燒火。[藏器說大象具有十二生肖的肉,各有分段,惟有象鼻肉是它自己的肉,烤來吃、煮爛吃味更美。[時珍說象出沒在交、廣、雲南及西域各國。多為成群結隊。有灰、白二色,形體龐大,麵目醜陋。大的身高丈多。眼睛像豬。四腳如柱子,無指甲而有爪甲。行走時先移動左腳,臥下時用臂著地。它的頭不能俯地,它的頸不能旋轉,它的耳朵下垂。它的鼻子大如它的腳臂,能下垂至地,鼻端很深,可以開閉。鼻中有小肉爪,能拾食針芥。吃物飲水都從鼻卷入口,一身的力量,都在鼻上。所以像傷了鼻就死。耳朵後有穴位,薄如鼓皮,刺之也會死。口內有食齒,上下嘴唇邊露出兩顆牙夾住鼻,雄象長六七尺,雌象長尺多罷了。雄雌在水中交配,以胸相貼,與許多獸不同。它的生育期從五歲開始,六十歲骨頭才長滿。其性別要很久才能識別。喜愛吃草、豆、甘蔗和酒,而怕煙火、獅子、巴蛇。南方人殺野象,多設置機穴來陷它,或者在道路上埋象鞋,用以索住它的腳。捕活像則用雌象為媒而誘惑獲之。飼養它而不過於親熱它,久了便會漸漸懂人的語言。人們像奴仆般的牧養它,用鉤牽製它,左右前後無不從命。它的皮可以做成甲,切成條穿器物。西域人器重象牙,用來裝飾床座。中國顯貴用它製作上朝拿著的手杖。因而玉杯、象牙筷子,從古代就很崇尚。象聞到雷聲則牙花暴出,顧忌不前而擔心覆沒。古語說,犀牛因望月紋而生角,象因聞雷聲而長牙。象每次換掉的牙,自己都深埋藏於地,又頻頻顧睨,當地人用木製牙隱藏以偷換象牙。

牙〔氣味〕味甜,性寒,無毒。〔主治〕治療鐵屑及雜物入肉。刮牙屑和水敷在傷口上,鐵屑、雜物立出。治療癇病,刮象牙屑炒黃,研成粉末飲服。各種物刺在喉中,用象牙磨水飲服,諸物也能取出。舊的象牙梳屑更佳。治療風癇驚悸,一切邪魅植物,陰虛發熱(肺結核病人常見的熱型)及各種瘡。並適宜用生屑入藥。

肉〔氣味〕味甘、淡,性平,無毒。〔主治〕燒灰,和油塗搽禿瘡。多吃,讓人發胖。〔發明〕[時珍說象肉肥脆,有點類似豬肉,味淡而滑,所以利於開通七竅。煮湯汁服,治小便不通。燒成灰飲服,治小便多。

膽〔氣味〕味苦,性寒,微毒。〔主治〕主明目和治療小兒疳積。治瘡腫,用水化後塗在傷口上。治口臭,用綿裹少許貼於齒根,第二天早晨漱洗去,數次即可愈。

睛〔主治〕治療目疾,和人乳滴於眼睛中。

皮〔主治〕治梅毒引起的硬下疳而不下沉,燒成灰,和油敷塗。又治金瘡久不愈。

骨〔主治〕主解毒。胸前的小橫骨,燒灰和酒,服用,讓人能浮於水麵。

【附方】1.小便不通。用象牙生煎服下。2.小便過多。用象牙燒灰飲服。

3.骨刺入肉。用象牙刮末,和水煮過的白梅肉調勻塗患處,可使骨刺變軟。4.下疳。用橡皮燒灰和油敷塗。5.瘡口不合。治方同上。

【釋名】也稱兕。[時珍說原字,篆文象形。

【集解】[別錄說出自永昌山穀和益州,即現在的滇南一帶。[弘景說犀有兩個角,以額上長角的為勝。又有通天犀,角上有一白縷,直上頂端,夜露也不能沾濕,入藥很神驗。有人說此物是水犀,角中出水。《漢書》所謂駭雞犀者,放置米飼養雞,都驚駭不敢啄食,放置屋上,烏鳥不敢聚集。斑白分明,服用為上乘,入藥不如雄犀。

《抱樸子》說,水犀刻為魚,用它入水,水會分開三尺。[頌講犀像水牛,豬頭、大腹、矮腳。腳像大象,有三隻蹄。黑色,舌上有刺,喜歡吃荊棘,皮上每個毛孔生三根毛。那裏的人獵取犀,先在山路中植許多朽木,如豬羊棧,犀牛前腳直,常常依木休息,爛木忽然折斷,犀仆倒久不能站立,就被格殺。每一頭犀一年褪一次角,必然自己埋在山中,海邊的人製作木角隱藏偷換犀角,再三不離此處。若直接取角,它會藏於別處,就不可尋覓到了。《異物誌》說,山東海水中有牛,喜歡聽絲竹音樂聲。那裏的人動用樂器,牛出水聽音樂,因而捕獲它。有鼻角、頂角,以鼻角為上等。[時珍說犀牛出於西番、南番、滇南和交州等地。有山犀、水犀、兕犀三種。又有毛犀似之。山犀居住於山林,人們常常獵得。水犀出入於水中,最難獵得,並且有二角,鼻角長而額角短。水犀皮有珠甲,而山犀沒有。兕犀即犀中的雌性,隻有一角在頂部,紋理細膩,斑白分明,不可入藥。原來牯角紋理粗,而雌犀紋理細。洪武初年,九真曾上貢兕角。犀角紋理如魚子形,稱為粟紋,紋中有眼,稱為粟眼。黑中有黃花的為正透,黃中有黑花的為倒透,花中有花的為重透,都叫通犀,是上品。花中有如椒豆斑狀的為次等,烏犀純黑無花的為下品。其對天,夜看有光的,名稱為夜明犀,所以能通神靈而使水分開,飛禽走獸見到它都驚駭。《山海經》載,有白犀,白色。《開元遺事》載,有辟寒犀,其色如金子。交趾國所貢,冬月天也暖氣襲人。《白孔六帖》記,有辟暑犀,唐文宗得到它,夏日能清暑氣。《嶺表錄異》中記:有辟塵犀,用作簪子、梳子和帶胯佩帶後,塵土不貼近身體。《杜陽編》載,有蠲忿犀,作帶蠲叫人免除忿怒。這些都為稀世之寶。

【氣味】味苦、酸、鹹,性寒,無毒。

【主治】主百毒蠱疰,邪鬼瘴氣,解鴆羽、蛇毒,除邪,不驚夢而睡。久服輕身。又治傷寒引起的各種烈性傳染病,寒熱頭痛,各種毒氣。讓人俊健。避中惡毒氣,定心神,解高熱,散風毒。治發背癰疽瘡腫,化膿流水。治療時疾熱如火,煩毒入心,狂言妄語。鎮驚悸,鎮肝明目,安五髒,補虛勞,退熱消痰,解山溪瘴毒。磨成汁,治吐血、鼻出血、帶血及傷寒畜血、發狂亂語、斑黃悶亂、痘瘡稠密、內熱黑陷、或者不結痂。瀉肝涼心、清胃解毒。

【發明】[時珍說《抱樸子》說,犀吃百草的毒及眾木的棘刺,所以能解毒。凡血吸蟲之鄉的飲食,以此角在後,有毒則產生白沫,無毒則不會。用它煮毒藥,則不再有毒。《北戶錄》說,凡中毒箭,用犀角刺傷口中,立刻痊愈。昔日溫嶠過武昌牛渚磯,遇見多種怪物。嶠以犀角照,則水族現形。

【附方】〔犀角〕1.吐血不止。用犀角、生桔梗各二兩為末。每服二錢,酒送下。2.小兒驚癇(嚼舌,翻眼,不知人事)。用犀角磨水取濃汁服下,立效。服犀角末亦可。3.消毒解熱。用生犀角尖,磨水取濃汁,頻頻飲服。4.下痢鮮血。用犀角、地榆、生地黃各一兩,共研為末,加蜜煉丸,如彈子大。每取一丸,加水一升,煎至五合,去渣,溫服。5.服藥過量。犀角燒成末,用水衝服一方寸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