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十六卷獸部2(3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犛牛

【釋名】也稱毛犀、貓牛、竹牛。

【集解】[時珍說出自西南邊地,居住在深山中,屬野牛。形狀和毛、尾部同犛牛。犛小

而大,有千斤左右重。尾名叫犛,也可作成旌旗纓帽之物。唐末西南各邊地州上貢過。角很長而黃黑相間,製成弓極有勁。那裏的人以假犀角相混,始終沒能分辨開。曹昭《格古論》說,牛角的花斑皆類似山犀,而無粟紋。紋理似竹,不甚為奇。

角〔氣味〕味酸、鹹,性涼,無毒。〔主治〕治驚癇熱毒和各種血病。

犛牛

黃〔主治〕驚癇癲狂。

犛牛

【釋名】[時珍說犛牛,毛可為旄,故名。

【集解】[時珍說犛牛出自甘肅臨洮及西南邊地,當地人多畜養它。形狀如水牛,體長多力,能載重,行走迅速,性情粗梗。髀、膝、尾、背、胡下都有黑毛,長一尺左右。它的尾巴最長,大如鬥,自己也很愛護,用草木鉤它,則停止不動。古人取之做成旌旄,現在的人作成纓帽。毛雜有白色的,用茜染成紅色。

《山海經》載,潘侯山有犛牛,形狀如牛而四腳關節長毛,即犛牛。它的肉味美。《呂氏春秋》說,肉味中最美的,屬犛、象的肉。喉靨

【主治】治甲狀腺腫大,即俗稱大脖子病。

【發明】[時珍說《

仙壽域方》載,有治大脖子病的藥方,用犛牛喉脆骨二寸許一節,連兩邊扇動脆骨取出,或煮或燒,仰臥頓服。仍取巧舌,嚼爛,含在嘴裏,咬一兒會咽下。病人容貌必然瘦減,而甲狀腺腫大也自內消失。不超過二服即痊愈,都說神妙無可比擬。

野馬

【集解】[時珍說像馬,但形體比馬小,出自塞外。現西夏、甘肅及遼東山中都有。取其皮可做成裘衣,吃它的肉如同食家馬肉,但野馬肉落地不沾灰。肉

【氣味】味甘,性平,有小毒。

【主治】治療人病馬癇,筋脈不能收縮自如,周身麻痹肌肉不仁。

野豬

【集解】[時珍說處處山林都有。陝西、洛間更多。野豬形體像家豬,但腹小腳長,毛褐色,牙長出口外如象牙,有的重達二三百斤。它能與虎搏鬥,常結隊而走。獵人隻敢射獵最後的。如果射中前麵的,野豬則跑散並傷害人。又能掠鬆脂,滾泥沙塗遍全身用以抵禦箭矢。野豬最是破壞禾苗,也吃蛇虺。它的肉如馬肉,是紅色的,其味勝過家豬,母的肉味更美。《淮南子》載,野豬好穴居,洞穴連成一片,就像宮室,陰天用以防雨,晴天用以遮太陽。

肉〔氣味〕味甘,性平,無毒。〔主治〕治癲癇,補養肌膚,益五髒,讓人肥健,不發風虛氣。烤來吃,治療腸道出血。

脂〔主治〕煉淨和酒,每日服三次,可以讓乳婦多乳,十天後可供三四個小兒吃,一直無乳者也會有乳。服後可以怡人的臉色,可以除風腫毒,治疥癬。

膽〔主治〕惡熱毒氣,鬼疰癲癇,小兒各種疳積,用研棗的水衝服,每日二次。

皮〔主治〕燒成灰,治頸淋巴結核破損,久不收口和惡瘡。

豪豬

【釋名】也稱蒿豬、山豬、鸞豬。

【集解】[頌說陝、洛、江東各地的山中都有。髦中間有長而尖銳如箭的毛,能刺人。[時珍說豪豬深山老林中有,多成群結隊,破壞莊稼。形狀如豬但項上、背脊上有棘鬣,長達尺餘,粗如筷子,其形狀像簪子和帽刺,每根棘刺的顏色都是黑色的。發怒時直立起,像箭一樣刺人。羌人用它的皮作成靴子。此獸也自體雄雌交配而孕。《倦遊錄》說,南海有泡魚,大如鬥,身上長有棘刺,能變為豪豬。巽是魚,坎是豬,難道巽能變成坎嗎?

【氣味】味甘,性大寒,有毒。[頌說不可多吃,會發風讓人虛瘦。

【主治】通利大腸。

熊熊

【釋名】[時珍說熊者,雄也。熊字篆文象形。

【集解】[別錄說生於雍州山穀。[弘景說今東西各山中都有。[頌說形狀類似大豬,而性情輕捷,好攀緣,上高木,見人就顛倒自投落地上。冬伏入洞穴,春季才出洞。它的腳叫蹯,為八珍之一,古人很器重它,但很難煮熟。熊生性厭惡鹽巴,吃了即死。《搜神記》說,熊居在樹洞中,有東部的土人擊樹,叫它“子路”即出,不呼則不動。[時珍說熊如大豬而眼睛豎起長,足像人腳但是黑色的。春夏二季膘肥時,皮厚筋駑,常爬樹引氣,或墮地自己取樂,俗稱跌膘,即《莊子》所說的熊經鳥申。冬月蟄伏時不吃東西,饑餓則舐它的腳掌,所以它的美味在掌。《孟子》一書引以為喻。它行走在山中,即使幾千裏,必有它蜷伏之地,在石崖枯木中,山中人稱之為熊館。它性情厭惡贓物及傷殘之物,打獵者隻要把這些東西放置於洞穴中,熊則會熊膽熊掌

合穴自死。或有被棘刺傷,它出洞穴抓傷,傷骨而死。它的膽在春天靠近頭,夏天在腹部,秋在左腳。熊、羆都屬壯毅之物,屬陽性,所以《書》中比喻沒有二心的臣相,而《詩》書中認為是男子的吉祥。羆頭長腳個高,猛健多力,能撥起樹木,遇人則像人一樣直立,所以稱之為人熊,還有豬熊,形體如豬。馬熊,形體如馬,都是羆類。有人說:羆即雄性的熊。它的脂如熊白,而且肌理粗味淡,但功效相同。

脂〔釋名〕即熊白,乃為背上的脂肪。色白如雪,味很美,冬天才有,夏天沒有。它腹中及身上的脂肪隻可煎煉入藥,而不中吃。〔氣味〕味甘,性微寒,無毒。〔主治〕主治風痹不仁,抽筋,五髒腹中積聚,寒熱瘦弱,頭瘍白禿,皮疹。長期服用人不饑並可延年益壽,補虛損,殺寄生蟲。用酒煉製後服用,長發變黑,悅澤人麵,治麵上扁平疣及瘡。

肉〔氣味〕味甘,性平,無毒。[弘景說有痼疾的吃了,會終身不愈。[鼎說腹中有積寒者吃了,永遠難去寒。十月不宜吃熊肉,會傷神。〔主治〕治風痹筋骨不仁,補虛羸,殺寄生蟲。長期服用強誌不饑,輕身延年。

掌〔主治〕禦風寒,益氣力。

膽〔氣味〕味苦,性寒,無毒。〔主治〕可治時氣熱盛,變成黃疸,暑月久痢,疳,耳鼻瘡,惡瘡,殺寄生蟲。去心中欲涎更好。小兒驚癇痙攣、抽風,用竹瀝化赤豆後服用。退熱清心,平肝明目,去眼角膜上所生障蔽視線的白膜,殺蛔蟲。

腦髓〔主治〕治耳聾,療頭暈。去禿風屑,生長頭發。

血〔主治〕治小兒因外界驚嚇引起的麵青、抽搐等症。

骨〔主治〕作湯,浴洗曆節風和小兒驚嚇後引起的麵青、抽搐,驚癇邪熱。

羚羊

【釋名】也稱九尾羊。[時珍說王安石《字說》中記載,與鹿是同類,角環向外用以防衛。羚喜獨棲居,懸角於樹上以防遠害,實可稱為機靈。所以字從鹿,從靈省文。後人改作“羚”。

【集解】[弘景說現出產於建平、宜都及西域各偏遠的山中。多長兩角,隻長一角的最美。角有多節,節節相繞。另有山羊,其角極長,隻一邊有節,節也疏大。羌夷人稱之為山羊,能涉峻險。還有山驢,大如鹿子,皮可作成靴子,有兩隻角。[藏器說山羊、山驢、羚羊三種相似,而羚羊有神性,夜裏住宿會防隱患,用角掛在樹上不著地,惟角中彎深銳利緊小,有掛痕者為真,其它疏慢、無痕的不是羚羊。另外,真角放在耳邊聽有純正的集集之聲。[頌說現在牛、羊有諸多角,若宰它,聽起都有聲響,不獨羚羊有角。自然死亡動物的角,則無聲響。[宗說諸角附在耳邊,皆集集有聲,並非掛痕一說詳盡。即便有偽假者,也可察辨。[時珍說羚羊像羊,青顏色粗毛,兩角短小。山羊像吳羊,兩角長大。山驢有驢之身、羚之角,惟角稍大而節疏慢。《環宇誌》載,安南高石出羚羊,一角極堅,能劈開金剛石。有石出自西域,形狀如紫石英,百般冶煉不化,沒有何物能擊碎,惟羚羊角可叩擊,如冰散一般易碎。又有用貘骨冒充佛牙,各類物也不能擊破,用羚羊角擊之即碎,物性之相畏如此。羚羊皮,西北人用來製作裘襖,北方的冬天寒風凜冽,不用此物,不足以禦寒。

角〔氣味〕味鹹,性寒,無毒。〔主治〕主明目益氣起陰,治惡血如水下狂泄瀉,辟蠱毒惡鬼不祥,夜晚不寐。除邪氣驚夢,療傷寒時氣,寒熱在肌膚,濕風注毒潛伏在骨間,及食噎不通。強筋骨健身,起陰益氣,利男子。治中風筋攣,附骨疼痛之症。研成末和蜜糖服用,治卒熱引起的煩悶和熱毒引起的痢血,疝氣。磨成水塗腫毒,一切熱毒風攻注,中惡毒風,猝死錯亂不認人,打胎後惡血衝心煩悶。燒成末和酒服用,治小兒驚癇狂悸。平肝舒筋定風,安魂散血,下氣,辟惡,解毒。治子癇痙。

肉〔氣味〕味甘,性平,無毒。〔主治〕治惡瘡。和五味炒熱,放在酒中經一夜後飲服,治筋骨僵硬強直,中風。北方人常常食用,南方人食用,免除蛇、蟲傷害。

肺〔主治〕治水腫鼓脹,小便不通利。

膽〔氣味〕味苦,性寒,無毒。〔主治〕治麵上黑斑,如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