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八章(3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嚴重的胸痛,有因器官或組織撕裂而引起的疼痛,包括氣胸、心絞痛、心肌梗塞、主動脈瘤剝離、椎間盤破裂等,其中急性心肌梗塞發作後,會出現劇烈且持久的心絞痛樣心前區胸痛,這類病人往往突然在數小時、數分鍾,甚或瞬間停止心跳。這種不可意料的,驟然來臨的死亡,醫學上統稱為\"猝死\",須要特別加以小心。

胸痛的病因錯綜複雜,而且疼痛時係因神經傳導及神經反射所致,極易出現轉移及牽引性疼痛。但是,如果注意胸痛的部位、疼痛性質、時間和伴隨的症狀,自己大致也能判斷胸痛是由何種疾病所引起。

\"胸痛自我診斷之一\"--依據胸痛的部位

1.心絞痛常位於胸骨上段或中段之後,亦可波及大部分心前區,疼痛可放射到左肩或左臂內側,甚至直達小指或無名指。

2.進行性肌痛時,胸、腹部肌肉劇烈疼痛,可向肩、頸部放射。

3.肺栓塞、自發性氣胸、急性胸膜炎等,會出現患側胸痛劇烈。

4.胸部皮膚上出現密集米粒大的水泡,沿肋間神經分布,但不越過中線,且有針刺或火燒般的疼痛,多見於肋間神經感染病毒引起的帶狀皰疹。

5.食道疾病、膈疝、縱隔腫瘤的疼痛多位於胸骨後。

6.肋間神經痛的部位則沿肋間神經分布。

7.外傷引起的胸痛,多位於外傷的部位。

8.肺部病變影響髒層胸膜時,可引起疼痛,且胸痛當心心髒病多位於病變鄰近部位。

\"胸痛自我診斷之二\"--依據胸痛的性質

1.心絞痛呈壓榨樣痛,且在心前區常有重物壓迫的窒息感。

2.心髒神經官能症患者,若將手指置於左乳下方(心髒前端心尖處),會有氣閉般的痛苦。

3.急性食道炎的疼痛呈灼熱痛。

4.癌腫轉移到肋骨,可出現劇烈難忍的胸痛和局部壓痛。

5.肋間神經痛常呈針刺樣或刀割樣痛;骨痛呈酸痛或椎痛;肌肉痛則呈酸痛。

6.胸部主動脈瘤破裂、自發性氣胸、食道破裂等,都可出現突遽的胸痛。

7.白血病,特別是急性白血病患者,胸骨壓痛更是重要的征兆之一。據臨床觀察,多數病人胸骨壓痛以胸骨體下部(相當於第四、五肋間的胸骨體部)最為明顯。因此,若發現自己的胸骨有壓迫感而非外傷引起時,應及時到醫院診察,不可大意。

\"胸痛自我診斷之三\"--依據胸痛發生的時間

心絞痛或心,肌梗塞常在受寒著涼、暴飲暴食(飽餐)、情緒激動等誘因,或過度勞累後的晚上發作。胸膜炎或肋間神經痛的胸痛,多在呼吸或咳嗽時加重。

食道炎、食道憩室、食道腫瘤、食管裂孔疝、彌漫性食道痙攣等所引起的胸痛,常在吞咽時發作或使之加劇。

\"胸痛自我診斷之四\"--依據胸痛伴隨的症狀

1.胸痛伴有呼吸困難和紫紺,多見於氣胸。

2.胸痛伴有呼吸困難、血痰、咳嗽,可見於肺栓塞。

3.胸痛伴有咳嗽、咳痰、咯血,常見於肺結核、支氣管擴張及支氣管癌等。

4.胸痛伴有發燒,並有相關的胸部征兆,可見於膿胸、大葉性肺炎、結核性胸膜炎。

5.胸痛(心前區疼痛)伴有發燒、咳嗽、呼吸困難、疲乏及出冷汗,可見於心包炎。

6.胸痛(心前區劇痛)伴有血壓下降、出冷汗、麵色蒼白、惡心、嘔吐,並有恐懼不安或瀕死之感,多見於心肌梗塞。

7.胸痛伴有胸悶、心悸,與此同時或在此之前,出現發燒、咽痛、腹瀉、身體酸痛等症狀,可見於急性心肌炎。

8.胸痛伴有消瘦、吞咽困難,吞食物時有阻塞現象,且阻塞物似乎有逐漸下降的趨勢,可見於食道癌。

【自助健康小貼士】胸痛之家庭應急處理

1.采取自由體位,臥床休息。

2.局部熱敷。

3.口服止痛藥物。

4.若疑為心絞痛,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心痛定。

5.經上述緊急處理後疼痛仍未緩解時,應速送醫院急救。

腹痛不要自己忍

腹痛是每個人都曾經曆過的。除了一般的腸胃炎、情緒緊張,壓力也是造成腹痛的常見原因,包括考試、比賽等都可能引起,當這些因素消除後,腹痛症狀也就自動消失。雖然大多數的腹痛並不嚴重,但若因而輕忽了少部分嚴重疾病如胃潰瘍、腎結石、子宮外孕、心肌梗塞等的預警,結果將不堪設想。

《症因脈治》卷四中寫道:\"痛在胃之下,臍之四旁,毛際之上,名曰腹痛。\"

為了不留下遺憾,如何在發病時即能注意疼痛的性質和變化,進而判斷出何種疾病是非常必要的。感覺不大一樣的疼痛,或斷斷續續超過兩個星期以上的痛,這時若能明確地向醫生提供腹痛的部位、發生的時間,以及腹痛的性質等情況,將更有助於醫生做出準確的診斷。

\"腹痛診斷之一\"--明確位置

腹痛的症狀診斷,痛的位置是很重要的參考因素。一般腹痛的部位和壓痛點,往往相當於病變器官的部位。上腹部痛,通常在肚臍上方,劍突以下的胸膈之間,多見於急性胃炎等胃部疾患;右上腹痛提示為膽囊炎、膽結石、十二指腸發炎、急性肝腫大或泌尿道感染的可能性;左上腹痛要考慮胰腺炎或腎結石;右下腹部痛多見於闌尾炎、子宮外孕、輸卵管結石、右側卵巢發炎及小腸和大腸相接的回盲部長瘤;左下腹部是乙狀結腸、降結腸的位置,多見於骨盆腔發炎、卵巢發炎或菌痢、腸炎等結腸疾患;側腹痛則多見於腎結石、急性腎盂腎炎等腎髒疾患。

臍周圍痛常見於蟲痛、腸梗阻等小腸疾患;若痛在肚臍正中央,以小腸發炎和回腸炎居多;要是痛在肚臍眼下,男性可能是膀胱發炎,女性應考慮是否為骨盆腔發炎;至於先有局部痛而後向整個腹部發展,一般以盲腸、胃、腸、膽囊穿孔而並發的彌漫性腹膜炎居多,也可見於急性胰髒炎、寄生蟲症等病患。其中以急性腹膜炎最為嚴重,若無緊急處置會對生命構成威脅,所以在發生整個腹部疼痛時,可先將手按壓於腹部之上,再突然迅速離開,若有振動的疼痛反應,則應考慮為腹膜炎,須盡快送醫救治,才不會造成危險。

\"腹痛診斷之二\"--注意腹痛的時間

如果在進食油膩食物之後誘發上腹部疼痛,多見於胰髒和膽囊疾病,這種腹痛常發生在半夜,多源於晚上吃大量食物,尤其是油膩的食物之後;食道炎也同樣常發生在晚上,特征是睡下就痛,坐起來就舒服很多,由於痛的位置在胸口下,病人常誤以為是患了心髒病。

暴飲暴食後引起的上腹痛,提示有急性胃炎或急性胰腺炎;酒後或寒冷刺激後的腹痛,應考慮有胃炎或胃腸平滑肌痙攣;

空腹痛常見於肥厚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其特征是一餓就痛,尤其是上午十、十一點,下午四、五點,半夜一兩點特別嚴重,位置在上腹,進食後就有所緩解。胃潰瘍疼痛發生以飯後30~60分鍾居多,並持續約60~90分鍾;排尿時腹痛要懷疑膀胱炎和膀胱結石的可能;若是突然發生的腹痛,提示有腸梗阻、膽道蛔蟲、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穿孔;而逐漸加劇的腹痛,則以急性闌尾炎、急性膽囊炎的可能性最大。

\"腹痛診斷之三\"--腹痛的年齡與性別差異

從年齡來看,小孩的腹痛往往是心理作用,如功課壓力大的原因,也有部分是吃太多或不潔食物引起,若是臍部周圍疼痛,以腸蛔蟲病居多;而經常性的腹痛則應警惕腸套疊及腸蛔蟲症;二三十歲的腹痛常見於胃發炎、盲腸炎及長期工作壓力所引起的潰瘍病;三四十歲的腹痛以膽結石居多;到了五六十歲中老年人的腹痛應考慮惡性腫瘤的可能。

女性患者下腹部疼痛,則多由內生殖器疾病引起,如子宮外孕、卵巢囊腫扭轉、急性輸卵管炎等;進入初潮期的少女出現不明原因的腹痛,提示有處女膜閉鎖的可能;月經前下腹疼痛多見於痛經;若是體型較胖的中年婦女,出現右上腹絞痛時,即應考慮膽石症的可能。

\"腹痛診斷之四\"--辨別腹痛的性質

造成腹痛的病因有很多,從急性病症到到慢性功能性疾病都有。從生理學的觀點而言,腹痛一般可區分成內髒痛、體位痛及關聯痛三種:

1.內髒痛:是指內髒因平滑肌異常現象所引起的痙攣、扭曲等刺激,其痛感較鈍,界線不明顯。

2.體位痛:即是覆蓋於腹腔內部的腹膜,因化膿、壞死等刺激造成的疼痛,其痛感較為尖銳,且常偏左或偏右。

3.關聯痛:這是髒器因刺激造成疼痛加劇時,常產生支配該髒器的神經、肌肉、皮膚,隨同病變髒器之疼痛作用而發生痛感。

疼痛是一種身體反應的警告,要注意的是,疼的輕重不見得和病況成正比,例如肝病初、中期並不會痛,一旦感覺到痛時,已經是肝癌細胞破裂成長到外麵了。所以觀察疼痛的性質,對疾病的掌握就顯得更重要了。

\"腹痛診斷之五\"--多種多樣的痛

腹痛也有很多種,各種疾病引起的腹痛表現不一樣。

1.絞痛:多見於腎結石、膽石症和膽道蛔蟲症。如腎結石表現為病側腰絞痛;膽石症則表現為右上腹部絞痛;膽道蛔蟲症表現為陣發性劇烈絞痛,並可有鑽頂的感覺,間歇期可完全不痛。

2.燒灼性腹痛:當人體神經--體液調節機製發生障礙時,即可使胃酸分泌增加,酸性分泌物刺激胃黏膜,就會產生燒心、反酸等燒灼性腹痛,多見於胃、十二指腸腹痛小心耽誤病情潰瘍,這種腹痛具有慢性、節律性、周期性及與飲食有關等特點。

3.刀割樣腹痛:多見於胃或膽囊穿孔,這種腹痛是由酸性的胃液或堿性的膽汁刺激和腐蝕腹膜所致,為了避免上腹部及橫膈過度運動,腹部肌肉會產生強烈的緊縮感,且呼吸既淺又弱,最後發生腹膜炎及休克,須立即送醫急救。

4.持續性腹痛:即一開始腹痛後就持續不停,痛的程度可輕可重,常見於炎症及內出血,如急性胰腺炎表現為左上腹持續性腹痛;彌漫性腹膜炎則表現為滿腹持續性腹痛。

5.陣發性腹痛:腹痛常突然發生,持續數分鍾或數小時後慢慢緩解,間隔一定時間又再出現,常見於腹膜內某一器官阻塞不通,如腸梗阻、膽結石、輸尿管結石。

6.持續性腹痛伴有陣發性加劇:提示為梗阻已並發炎症或炎症已並發梗阻。如機械性腸梗阻已發生絞窄或壞死,膽石症、膽道蛔蟲並發感染等,都可呈現持續性腹痛並伴有陣發性加劇的症狀。

7.轉移性腹痛:有些腹痛在發病後會轉移至不同部位,在診斷時尤須注意。如急性闌尾炎發病初期為上腹部痛,經數小時後即會轉到右下腹痛;再如胃穿孔病人,初期大部分會有嚴重上腹部疼痛,之後隨著胃內容物流到右下腹,便可引起右下腹部疼癤。

8.腹部隱痛:腹部沿結腸部位出現局限,且間歇性的隱痛,則要想到大腸癌的可能。因此,當腹部不適,隱痛,且排便習慣改變(以每個人長此以往的習慣而言,如原為兩日排便一次,近期突然改為每天一次,或者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並有\"裏急後重\"等排便不暢感),即是大腸癌的警訊。

9.放射痛:常見於腎髒、膽囊、胰腺及輸尿管等病變,一般的疼痛部位多與器官病變所在部位相同,而放射痛則是疼痛會沿著神經反射到其他部位。如腎髒病患多見腰背部放射疼痛;膽囊疾病疼痛可放射至右肩;胰腺病變則常向背部放射;而輸尿管病變則會向會陰部及恥骨上放射。

根據腹痛的特點,在鑒別時須多加觀察。例如,腹痛時,按壓後可使腹痛加劇多為炎症;按壓後腹痛減輕多屬痙攣性腹痛;腹痛兼急性發熱,提示有急性炎症;腹痛而後出現惡心、嘔吐,多見於急性闌尾炎和腸梗阻。腸梗阻的患者,一般於嘔吐或排氣後即可緩解。

先有腹痛而後有發冷、發熱、黃疸等症狀者,常見於膽道結石;腹痛兼腹瀉,多見於腸炎、腸結核,腸炎患者於排便後腹痛可獲減輕;腹痛兼便血,以痢疾、腫瘤居多;若是嘔吐發生在腹痛之前,則要考慮急性胃腸炎的可能。再者,臨床觀察發現,當遇到腹痛性質改變,如腹痛突然減輕甚至不痛或陣發性絞痛變為持續性疼痛,即應高度警覺,可能是病情惡化的信號,像急性闌尾炎、胃潰瘍等病變壞死或穿孔時即可出現。

往往有人認為腹痛很平常,自作聰明地以為是吃的問題,或者是便秘引起,於是自作主張吃瀉藥、止痛藥、消炎藥、製酸劑、腸道抗痙攣藥等。這些措施,雖能讓腹痛症狀得到緩解,也隻是暫時性的,如果到了醫院就診時,由於腹痛的症狀被藥物掩蓋下來,反而使得醫生無法根據腹痛的發生部位、時間、性質來判斷病因,耽誤病情。因此千萬不要為求一時的紓解痛苦,而隨便對於早期腹痛給藥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當腹痛發生時,千萬不要用手按壓揉動腹部。這樣非但不會緩解疼痛,反而,可能會因此導致病變部位穿孔或加重、擴大病變部位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中年發福要引起絕對警覺

當下的模特兒、藝人、禮儀小姐......無不因骨感美女受人追捧,然而,我國唐朝時期,卻盛行著\"以胖為美\",女性額寬、臉圓、體胖,雍容富態成為美的主要標準。姑且不論我國古今對於胖瘦審美觀念的差異,究竟胖了好不好,才是我們今天需要關注的議題。

人體脂肪積聚過多稱為肥胖。肥胖一般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單純性肥胖,與飲食過量、缺乏運動、精神心理、遺傳、環境等因素有關。另一類是繼發性肥胖,是內分泌失調引起某些疾病而發生,例如甲狀腺功能過低引起的黏液性水腫;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的庫欣氏綜合征;腦下垂體前葉功能紊亂造成的肢端肥大症等,皆可出現特有的肥胖。精神病人,尤其是精神分裂症因胰島素分泌紊亂之故,也會出現不正常的發胖。

現代人的飲食習慣使得肥胖的人越來越多,例如隨便進入一家學校,都會看到不少小胖墩。眾所周知,肥胖容易引起很多疾病,諸如:糖尿病、中風、高血壓、高血脂症等等。此外,肥胖還是膽囊疾病的先兆之一,如膽囊炎、膽結石多以肥胖患者居多,特別是女性肥胖者更應防範。

最近,在統計眾多的乳腺癌患中,科學家發現,肥胖的婦女比較容易患乳腺癌,因為引發乳腺癌的化學物質會積存在體內的脂肪中。

英國癌症研究所的科學家,對40名健康婦女進行胸部手術時取下的乳房脂肪進行化驗,結果發現1\/3以上個案的采樣中,會有破壞DNA的物質,而這可能是一種致癌因素。雖然這種化學物質尚未被認定,但足以證明,人類脂肪可能是癌症誘發的因素之一。倫敦皇家馬斯登醫院領導這項研究的菲力普斯醫生說,這可能表示超重的婦女多數有患乳腺癌的危險--但並非乳房豐滿的婦女必然有此危險。

另有研究表明,上半身肥胖的人,例如腰、腹部附近,危險性比下半身肥胖的人患病的危險較大。

腹部肥胖比臀部肥胖更危險,這是由於臀部肥胖與肚子肥胖的人其體內所含膽固醇不同。臀部肥胖、腰圍不大者,體內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高,這種膽固醇被認為是有益的,它能將血管壁上多餘的膽固醇帶回肝髒排除,具有保護血管的功能。反之,肚子大,臀部小的人,此類膽固醇的含量低,必須警惕冠心病、腦血栓等心血管疾病的隱患。

一般來說,男性到了中年,身體會\"發福\",脂肪會朝左、右骨盆及下腹接近腰的部位移動,而女性則是朝臀部移動。\"女人易肥臀,男人易胖肚\",這也是男性比女性易得心髒病的原因之一。

總之,如果我們的身體漸漸胖了起來,尤其是已經結婚的中年男女,需要經常鍛煉身體,減少因胖給我們帶來的不必要的麻煩。

鬧肚子不能盲目用藥

腹瀉是排便次數比正常多,大便稀薄,甚至如水樣;或者大便中夾有黏液、膿血。由於腸蠕動增強,糞便通過結腸的速度加快,水分無法被充分吸收,就會引起排便次數增多,糞便稀薄。

腹瀉的原因很多,如胃、腸、胰、膽的疾病都可引起腹瀉。其中又以腸胃感染最為常見,多由腸胃運動和分泌機能失調所致。

嚴重腹瀉會造成胃腸分泌液的大量流失,產生水分與電解質平衡的紊亂以及營養物質缺乏所帶來的種種後果。

腹瀉可區分為急性和慢性。如果發病急,病程短,腹瀉次數多,一般為急性腹瀉;病程較長,腹瀉次數較少,則為慢性腹瀉。

讀者根據腹瀉與腹痛的關係可以進行自我鑒別,初步了解腹瀉的原因。其方法是:腹瀉伴隨臍周圍絞痛,多為嗜鹽杆菌食物中毒;左下腹疼痛,多為細菌性痢疾;右下腹疼痛,多為腸結核或阿米巴痢疾;中上腹部疼痛,多為腸胃炎。

腹瀉後腹痛不緩解者,多為痢疾;腹瀉後腹痛能緩解者,多見於腸炎、腸結核;周期性腹痛,伴隨有痙攣、腹痛及不適感,多為局部性回腸炎;若是腹瀉伴隨腹痛、嘔吐則以食物中毒或腸變態反應性疾病居多。

以腹瀉伴隨的症狀來看,腹瀉伴隨裏急後重,多見於直腸或乙狀結腸下段的毛病,如直腸癌、細菌性痢疾;腹瀉伴有腹部腫塊,應警惕腫瘤,多見於結腸癌或增殖型腸結核等;如觸及肝脾腫大,就要懷疑血吸蟲病的可能;急性腹瀉伴隨發熱等全身症狀,以腸道感染性疾病居多,如食物中毒、沙門氏菌感染;慢性腹瀉伴隨發燒,常見於慢性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血吸蟲病、腸結核及結腸癌等。

腹瀉在臨床上隻是一種症狀,首先必須清楚其發生的原因,再根據病症給予治療。切忌濫用止瀉藥。如食物中毒引發的腹瀉,可借由腹瀉把細菌毒素和毒物排出體外,對人體有一定保護作用,然若是亂服止瀉藥,即無法將毒素和毒物排出。

再者,很多人認為腹瀉都是不潔食物或細菌感染所致,因此就自作主張服用抗生素,這是不對的。當知,在正常情況下,每個人腸內都有一定數量和比例的菌群存在,它們相互製約,對健康有益。如果濫用抗生素,將會使正常的菌群遭受破壞,反而加重病情。

腹瀉患者可喝些淡茶水,幫助止瀉解毒,預防脫水,其中茶葉所含的茶堿、鞣酸、維生素和多種電解質對腹瀉亦有良效。

在飲食方麵,除了要忌吃不易吸收、刺激性和會抑製胃酸、影響消化的油膩、油炸食物外,牛奶、羊奶因進入大腸後容易發酵,產生大量氣體,引起腹脹、腹痛,將徒增痛苦,均應避免。

【自助健康小貼士】腹瀉之營養及飲食調理

1.發病初期,一般宜選擇清淡流質飲食,如濃米湯、淡果汁和麵湯等食物,既可保證營養又不加重胃腸道病變部位的損傷。

2.急性水瀉期,要暫時性禁食,脫水過多還需輸液治療。

3.緩解期,待排便次數減少後,可進食少油的流質飲食,如肉湯、牛奶、豆漿、蛋花湯、蔬菜汁等。並逐漸進食半流質飲食,如清淡、少油、少渣食物。

4.恢複期,腹瀉完全停止後,食物應以易消化為宜,如細、軟、爛、少渣的食物。若食欲旺盛,要堅持少食多餐。少吃甜食,可吃些澱粉類食物。每天保證足夠的維生素C的供應,可多攝入富含維C的食物和果汁等。

5.腹瀉時要盡量減少蔬菜攝入,此時人的消化功能失調,當胃酸過低時腸內硝酸鹽還原菌大量繁殖,此時食入含有亞硝酸鹽或硝酸鹽新鮮蔬菜,會導致中毒而引起腸原性紫紺。

腰酸背痛牽扯疾病最廣

80%的人在人生的某個階段都體驗過腰痛的滋味,尤其是很多老年朋友,更是為腰痛所折磨。

《備急千金要方》卷五十九《腰痛第七》:\"凡腰痛有五:一曰少陰,少陰腎也。十月萬物陽氣皆衰,是以腰痛。二曰風脾,風寒著腰,是以腰痛。三曰腎虛,役用傷腎,是以腰痛。四曰暨腰,墜重傷腰,是以腰痛。五曰取寒眠地,為地氣所傷,是以腰痛。痛下止,引牽腰脊,皆痛\"。前人對腰痛的病因可謂頗有見解。

我們的脊柱是由30塊以上的椎骨組成的。椎骨的前方是承受體重的椎體,後方是個骨環,上下重疊成為一個中空的管道,容納了體內重要的神經結構--脊髓和馬尾神經。馬尾神經從椎管出來後,便按照部位組成了各條周圍神經,最粗的一條便是坐骨神經。光有椎骨的脊柱是很容易\"散架\"的,椎間盤是連接椎骨的主要結構之一,位於前方,而強壯的肌肉和韌帶在椎骨的周圍加強了這種連接。

這些\"軟組織\"保護了我們的腰骨在運動--彈跳、跑步、行走時,椎體不會互相碰撞。有了這些結構,我們還能毫不費勁地彎腰,後仰,轉身,甚至做出許多高難度的動作。由於腰部承受了體重的大部分,因此長期的負載,導致了腰痛的多發。

腰痛是指腰部一側或兩側或正中等處發生疼痛之症,腰痛既可以是多種疾病的一種症狀,也可以作為獨立的疾病。

由於腰痛的原因頗為複雜,因此,要確定腰痛的真正病因,就需要仔細觀察、分析。腰痛的原因應該有以下幾種:

\"腰痛之一\"--常見痛症

1.腰痛最常見的原因是腰肌的損傷或韌帶的拉傷。當用力彎腰,搬運重物或舉重物之後,突然發生腰痛,且在腰椎兩旁肌肉出現痙攣和觸痛。同時,姿勢不當,肥胖,劇烈運動等都可以導致肌肉韌帶的損傷。提示可能為急性腰扭傷或腰肌勞損。

2.腰痛劇烈,有時痛會沿著神經的分布從臀部放射至大腿後側、小腿外側,而發生下肢疼痛或感覺麻木,甚至針刺或電擊樣的感覺,嚴重連起床行走都有困難,特別是不能彎腰。病人躺臥後則症狀可減輕,但行走、咳嗽、打噴嚏和排便用力時,腰痛會明顯加重。提示可能為腰椎間盤突出症,也就是\"軟骨壓到了神經\"。

3.腰痛以第四、五腰椎旁最為明顯,並向一側下肢放射,有時疼痛或麻木可下移至大腳趾,平臥時患側下肢無法直腿抬起。提示可能為根性坐骨神經痛。

4.腰痛多發於早晨起床後,腰部或骨盆關節處有點僵硬,活動時會有疼痛感,但不明顯,有時症狀會反射到下肢,類似坐骨神經痛,症狀時好時壞,經過一段時間後,病灶往上延伸侵犯脊椎,此時病人腰痛加劇,身體無法前、後、左、右擺動,整個脊椎發生僵硬和固連,行動不便,就應考慮為僵直性脊椎炎。

5.開始為中上腹或右上腹部疼痛,之後可累及腰部鈍痛。發病時病人常坐臥不安,痛得彎腰打滾,大汗淋漓,惡心嘔吐,臉色蒼白,但當結石退回膽囊或進入十二指腸後,疼痛可完全消失,提示為膽結石。

6.一側腰腹部突然發生猶如\"刀割\"樣絞痛,疼痛可沿輸尿管行走方向放射到下腹部、會陰及大腿內側,每次持續數分鍾到數小時不等。腰痛發作可使病人屈腰拱背、坐臥不寧、臉色蒼白、大汗淋漓,患側腰背部有明顯的撞擊痛,疼痛過後,常出現不同程度的血尿,多見於泌尿係統結石。

7.心情緊張,除了內心緊張外,同時亦可造成背部肌肉緊張,長期肌肉緊張,導致血管收縮,血液循環不良,使得新陳代謝的廢物無法順利排出而積存在組織內,特別是乳酸量增加,會刺激神經末梢,產生腰痛,就是情緒問題造成的腰痛。

8.在運動後腰痛加重,休息後減輕者,提示為類風濕性骶髂關節炎。

9.患有結核病的腰痛病人,提示可能為腰椎結核或腎結核。

10.腰痛同時伴有頻尿、尿急、尿意窘迫和發燒患者。應考慮有腎盂腎炎的可能。

11.腰痛在臥床時加重,起床後反而減輕,應考慮為腰纖維組織炎。

12.腰痛且有腎區叩擊疼痛患者,應考慮有腎結核、腎盂腎炎、腎周圍膿腫等腎髒疾病的可能。

\"腰痛之二\"--婦科病

婦女的腰痛發生率很高,根據婦產科醫師統計,在門診中約有l\/4的患者,為下腹痛與腰酸背痛而來,大都是由婦女自身的生理或病理特點造成。常見的原因有:

1.月經期:女性自十四五歲初潮過後,由於骨盆腔血,血液循環受阻,因而反射性地引起腰酸腰痛。

2.子宮頸炎:子宮頸發炎後可出現白帶增多、局部瘙癢、刺痛等症狀,還伴有腰酸腰痛等表現。

3.子宮脫垂:正常子宮的位置是前傾前屈位,如果西側支撐子宮的韌帶經生產過度牽引或老化後,使得子宮脫垂、後傾,同時部分神經受壓,就會導致腰痛的產生。

4.骨盆腔腫瘤:包括卵巢瘤、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及其他婦科癌症,都會壓迫和牽拉到骨盆腔的神經,造成腰痛。

5.妊娠腰痛:隨著胎兒的逐月增大,腰部的支撐力增加,導致骶部韌帶鬆弛,壓迫骨盆腔神經及血管,也會導致腰痛的發生。

6.骨質疏鬆:女性停經後,卵巢和內分泌功能減退,骨質就會趨於疏鬆。這種毛病也常與蛋白質的新陳代謝不良有關,嚴重者就會引起腰痛。

老年婦女的這種情形會特別嚴重,有些甚至痛得無法翻身,坐起來更為酸痛。

年齡大的人常不喜歡運動,但身體上的任何部位都一樣,愈不運動,越萎縮。如果長期不運動,甚至連路都不走,那麼脊椎必會慢慢疏鬆,終而壓扁,腰痛必定指日可待。因此,女性年過35歲以後,即應補充女性荷爾蒙、鈣質及增加運動,以\"貯存骨本\"。

如果發現有了腰痛的感覺,首先要問問自己是否有工作過勞?是否腰受了傷?若是找不出原因,那麼就必務要去看醫生。而日常生活中也有幾點值得注意:

1.睡的舒服

睡覺約占一天中1\/3的時間,所以睡姿的重要也就不言而喻了。

腰痛患者最好取側位睡覺,以減輕腰部的承受力,盡可能避免俯臥,因為這種睡姿會使背部感到極不舒服。如果真要俯臥,請將枕頭置於腹下,以支持下背部位。

至於彈簧床、水晶床、木板床都太軟或太硬,無法維持人體的基本姿勢,尤其是過於鬆軟的彈簧床,不如鋪有墊子的木板床,要來得舒適。

2.坐有坐相

每天坐的時間僅次於睡在床上的時間。應避免長坐,每小時要站起來休息一下,並選一張舒適且可坐直的椅子,或放一個小枕頭於背後,以避免身體前傾。

坐要有坐相,怎樣才算是正確的坐相?首先是椅子要適合自己的身體,坐時身體與頸部挺直,膝關節與股關節呈90度角,椅子座麵的深度應以大腿長度為標準,高度與小腿差不多(比小腿長度低一兩厘米最佳),好讓兩腳著地。如果椅子太低,身體重量便會落在股關節,腰部就會後彎;椅子太高太深,就會使大腿部受壓有礙血液循環,人坐在上麵不得不哈著腰,對腰部也很不好。

此外,坐有靠背的椅子時,要往裏麵坐,使背部緊靠椅背,不可坐在椅子前部,否則就會形成駝背姿勢。

3.站的姿勢

標準的站立姿勢應該耳、肩、股關節中點與踝關節成一直線。而當挺著大肚子的孕婦,因前側太重,隻好加重後側,走起路來就呈現上身仰得高高的;再如喜歡穿高跟鞋的女性,腳後跟提高了,身體就會前傾,於是就得挺胸,使頭部向後一點,可是還不夠平衡,隻得再將臀部伸向後,才能行走,這樣一來身體雖然顯現出漂亮的曲線美,但若長此以往就會形成腰痛。

站的姿勢,包括走和跑的姿勢在內。走是日常生活中鍛煉背肌和腹肌最簡便的方法,有助於保持正確的姿勢。

4.走路姿勢

走路時,膝要輕輕前伸,主要靠大腿向前沿著一直線邁步,不要內向或外向,腳跟要先著地,以腳掌外側承受體重,然後好像用大拇指踏地一樣前進。上體不要左右搖擺,眼平視前方,特別是充分擺背,更有助於胸部得到更好的擴展。

5.適宜的鞋子

穿不適腳的鞋子往往會產生雞眼或胼胝,有時候也會引起腰痛。

正常情況下,體重有一半的力在腳跟,剩下一半的重量分別在大拇指和小趾上。一旦換上高跟鞋後,步行時原由腳跟承擔的力量幾乎都放在腳掌趾部,因為趾部會先接觸地麵。由於所有腳部神經都是由第四和第五腰椎的神經控製,所以腳部疼痛和穿不適腳的鞋子步行,都會引起腳部神經興奮,傳遞至腰椎而引起腰痛。

因此,選擇適宜的鞋子對於為腰痛所苦的患者,也就格外重要了。如何選擇適宜的鞋子呢?首先,鞋子頂部要有適當空間。其次,鞋跟都要硬,以保護腳跟。再次,鞋子底部的彈性要適中。最後,鞋掌心部分要形成柔軟的弓形,並有適中的彈性,以保護掌心。

6.勞動的姿勢

彎腰提東西時最易造成背肌扭傷,若傷及脊椎就可能引起椎間盤脫出。因為手中提的東西若是20磅重,對力學作用支點的腰部,就會形成200磅的壓力。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的動作,不論是彎腰提東西、搬運物品、抬重家具等,都要小心。若要撿地上的東西則要彎下膝蓋而不是彎腰,然後再以跪姿拾起東西。

既然腰痛原因各異,腰痛的治療也必須製定一個十分個體化方法,即針對不同腰痛原因,不同疾病階段的包含保守治療、微創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的係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