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九章(1 / 3)

第九章

從頭到腳,細節處的養生激發長壽的潛能

要想長壽不是吃哪種補品,做某種保健操就能達到的,它是一個係統的養生過程,它需要你對身體的各個器官格外愛惜、保養。對此,你就應該從頭到腳,在細微處去養生。

頭為人元,健康養生要從\"頭\"開始

頭為人元,也就是人之首,是人的司令部。人要想長壽,就要\"頭\"開始,保護好頭部的各個器官,健康長壽就可以開個好頭。

曆代養生家非常重視對頭部的保養,並把它作為健康長壽的重要措施之一。所以,人們應該保護好自己的頭部,下麵我們做詳細介紹。

大腦。大腦是全身耗氧量最大的器官,占人體總耗氧量的四分之一,因此氧氣充足有助於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保持高度的注意力。用腦時,需特別注重學習、工作環境的空氣質量。

大腦百分之八十以上由水組成,大腦所獲取的所有信息都是通過細胞以電流形式進行傳送,而水是電流傳送的主要媒介。在讀書或做功課前,先飲一至兩杯清水,有助於大腦運作。

此外,聽聽舒緩的音樂,對大腦神經細胞代謝十分有利;與朋友或者陌生人聊天也會促進大腦的發育和鍛煉大腦的功能;多讀書多看報,不是用書來消遣時間,而是讓你的大腦愈加豐富起來;觀察周圍的事物,並注意及時往大腦中儲存信息,然後加以記憶,活躍思維.

頭發。發為血之餘,而經常梳發則有益於促進頭部血液循環,增加頭發的營養,對防治白發、脫發、斑禿均有一定效果。此外,梳發還是治療失眠、眩暈、心悸、中風後遺症的輔助手段。方法是:先搓手掌至掌心發熱,再以手由前額開始掃上去,經後腦掃回頸部,梳時手指要緊貼頭皮,每次5~8分鍾不等,以舒適為度,當頭皮有熱、脹、麻的感覺時即可停止。梳發宜在早晨進行,入睡前不宜梳發。

麵部。經常用雙手按摩麵部,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加機體的抵抗力,還可鍛煉麵部肌肉,減少麵部皺紋的產生。具體方法是:雙手擦熱後從額頭中間向兩側沿發際向下至下巴,再由唇角沿鼻翼兩側向上至額中央來回輕輕按摩。最好每天早中晚各1次。

眼睛。我們平常愛護眼睛就是閉上眼睛休息一下,但僅僅閉目養神是不夠的,應堅持有意識的鍛煉。方法是:合眼,然後用力睜開眼,眼珠轉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用力睜開眼,眼珠轉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複3次。此套動作可提高視力,對防治近視和老年眼病有很好效果。

耳朵。中醫認為,耳為腎之外竅,是全身經絡彙集之處。經常按摩耳部可疏通經絡、調理髒腑、增強聽力,達到養生目的。

拉耳:每天用右手繞過頭頂,向上拉左耳14次;再換左手同樣進行,每天數次;摩爾:雙手掌摩擦發熱後按摩兩耳正麵,再向上反折按摩耳背麵,反複5~6次;掃耳:以雙手把耳朵由後向前掃,這時可聽到嚓嚓聲。每次20~30下,每天數次。

鼻子。按摩鼻部可以疏通經絡,增強局部氣血流通,大大加強鼻子的耐寒能力,預防感冒和緩解鼻塞、流鼻涕等症狀。方法是:用兩手拇指外側相互摩擦,在有熱感時,沿鼻梁、鼻翼兩側上下按摩30次左右。再按摩鼻翼兩側的迎香穴15~20次,每天可做2次。

牙齒。古人認為齒健則身健,身健則長壽。齒宜常叩,叩齒的具體做法是:晨起先叩臼(後)齒36下,次叩門(前)齒36下,再錯牙叩左右犬齒各36下,最後用舌舔齒周3~5圈。早、中、晚各叩齒1次。

心為五髒之首,護心保健要先行

假設把身體看做是一個國家,心髒就是皇帝,他身邊輔佐著將軍、士兵、大臣、太監、丫鬟等等。心髒掌控著精神和血液的循環,然而,現實的生活和工作壓力、不斷減少的睡眠、很少運動的身體......無一不在傷害我們的心,因此,我們要保護好我們的心髒。

心是五髒之首,是人體的\"皇帝\",《素問·靈蘭秘典論》指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與神誌、舌、脈、麵部是一家,心是主宰。是人體動力之源。一顆搏動有力的心髒,強力搏動著我們的生命。然而,隨著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汙染越來越嚴重,我們的心髒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君主的統治力量就會薄弱起來。我們隻有把這個\"君王\"穩住了,其他五髒才好管理。你想,如果一個國家沒有君主,群龍無首,這個國家還能昌盛嗎!

心常見不適有:失眠、心慌、心胸憋悶、胸痛、煩躁、舌尖部潰瘍。根據中醫理論,一天有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分別有每條經絡當令,根據每條經絡當令的時間可以確定是什麼原因影響了心髒,介紹如下:

1.早上7~9點,胃經當令,這時候心髒病發作或者有反映,就應該考慮\"子盜母氣\"原因。特別是早上吃多了或者吃了不好消化的食物。因為心髒屬火,脾胃屬土,火生土,因此理解心是胃的母親。胃與脾屬陰陽關係,脾屬陰,胃屬陽,如果人吃多了或難以消化的食物時,胃工作的動力加大,就需要耗更多的氣,氣不足就會跟與他有關係的人\"借\",脾主收斂,因此,胃隻能向心借用。心氣一下子被胃借走,自然不舒服。

2.中午發作心髒病,可能與小腸和膀胱經還有腎經有關:因為,心與小腸相表裏,很多疾病不是表現在心而是表現在小腸上。因此,中午小腸經當令時,往往會出現胸悶,心慌,氣短現象。

3.下午3~5點,膀胱經當令,該時段陽氣不足,就會造成心腦的血往上輸布的不夠,引發心髒病。

4.下午5~7點,腎經當令,如果此時腎氣虛弱,就會造成心梗發作。

心髒健康與否,直接影響到人體的健康與壽命。在當代,心髒病雖然可以得到許多有效治療,但仍是人類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見,心髒保健至關重要。要保護好心髒,應該從\"心主血脈\"保健和\"心主神誌\"的保健做起:

一.\"心主血脈\"的保健

心主血脈包括主血和主脈兩個方麵,並且構成了體內一個相對獨立的係統,這個係統的功能狀況直接影響著全身的生理功能。\"心主血脈\"的保健宜從多方麵入手,但其基本出發點有二:一是增強心髒功能,二是減輕心髒負擔。

1.科學配膳

《素問·五髒生成篇》雲:\"心之合脈也......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素問·生氣通天論》指出:\"味過於鹹,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指出了飲食過鹹會給心髒帶來不利影響。心髒飲食保健的基本要求是:營養豐富,清淡多樣。提倡高蛋白,低脂肪;高維生素,低鹽飲食。

2.切忌暴飲

曆代養生家都主張渴而後飲,緩進飲料,反對大飲、暴飲。因為一次喝大量的水或飲料,會迅速增加血容量,增加心髒負擔。因此,年高或心髒功能欠佳者,尤當注意。一般而言,每次進飲料不要超過500毫升,可采取少飲多次之法。

3.戒過食刺激物

凡刺激性食物和興奮性藥物,都會給心髒帶來一定的負擔,故應戒煙少酒,不宜飲大量濃茶,辣椒、胡椒等物亦要適量;對於咖啡因、苯丙胺等興奮藥物亦須慎用。

4.適量減肥

體重過重會加重心髒負擔。因此,要注意減少脂肪贅生,避免發胖。控製體重和減肥的方法多種多樣,可因人而異的選擇,如運動鍛煉、飲食減肥等。就飲食而言,即限製總熱量的攝入和儲存,尤其晚餐不過量,就餐時間宜稍早,對控製體重是有意義的。

5.臥具適當

一般而言,床頭要比床尾適當高一些,枕頭高低適度,對心髒血液回流有益處。心髒功能較弱者,休息時可采取半臥式,這樣可減輕心髒的負擔。

6.運動鍛煉

經常參加運動鍛煉,可以增強冠狀動脈的血流量,對心髒大有益處。經常參加運動和體力勞動的人,心肌功能要比不活動的人強壯的多。

二.\"心主神誌\"的保健

心主神誌的功能與心主血脈的功能是密切相關的,血脈是神誌活動的物質基礎,神誌是血脈功能的綜合反映。情誌主化分屬五髒,但總統於心,故心主神誌之保健至關重要。

1.情誌平和

情誌平和,則氣血宣暢,神明健旺,思考敏捷,對外界信息的反應靈敏正常。若七月過極,則可使心神受傷。故應保持七情平和,情緒樂觀,避免過度的喜怒、憂愁等不良情緒。尤其是大喜、暴怒直接影響心之神明,進而影響其他髒腑功能。對於生活中的重大變故,宜保持冷靜的頭腦,既不可漫不經心,又不必操之過急,以保證穩定的心理狀態。

2.要有良好的生活環境

良好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對人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生活在社會之中,首先要有良好的自我意識,承擔與自己腦力或體力相適應的工作和學習。正確認識自己,正確對待別人和正確對待客觀環境。人是社會的一員,每個人不可能脫離社會而生活。古代思想家孟子曾說:\"一人之所需,百工斯為備\"。人與社會的聯係不僅是物質的需求,也是精神的需要。因此,要熱愛生活,同社會環境保持密切聯係,建立融洽的人際關係,使人們的精神生活得到互相糾正,互相補充,保持穩定的情緒。

肝有邪氣易傷身,護肝要重情緒調解

肝是人體各種氣的放大器,不管是正氣還是邪氣,有了肝的生發功能的推動,都會從小變大,由多變少。肝有邪氣對人的健康很不利,而調解好自己的情緒就可以減少這種邪氣的發生。

怒氣是我們情緒上最大的邪氣之一,而且怒氣又和肝相對應,最容易獲得肝的幫助,所以,怒氣一旦起來,往往不容易停息,而是越來越旺。

《黃帝內經》說\"怒則傷肝\",並非說人一生氣肝就傷了,而是怒氣影響肝的健康。肝主疏泄,相當於排毒,人一怒,內分泌失調,身體產生的毒素馬上就多了起來,肝髒排毒的壓力就大了。怒是從心裏生起來的,心怒了,等於君主殘暴,天下必然盜賊蜂起,作為\"將軍之官\"的肝的壓力就大了,東邊的賊寇還沒剿滅,西邊、南邊又狼煙滾滾,甚至京城也發來告急文書。大將軍哪能不累死?可見,不良的情緒對肝髒的傷害極大。而調節情誌,化解心中的不良情緒,使自己保持一個好心情是有益於肝養生保健的最好方法

但如果你的親人或朋友有肝病,那該怎麼辦?肝病病人在心理上有很多異常,不管是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還是肝硬化病人其情感的障礙表現最為突出,依病情、病程的不同,表現障礙的程度也不同。對病者進行情緒疏導,不是件容易的事,你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麵:

1.語言交流

病人在掙紮中太需要這份交流。在交流中,幫助病人分析病情,以專業知識與通俗語言相糅的藝術,向病人傳遞專業知識和社會信息,給予積極的暗示。通過對病人各方麵情況的分析,作出一些有根據的保證十分重要,絕不能為一時滿足病人脆弱心理的需要,造成病人的過高侈望,一旦不能實現,病人的精神就會崩潰。

2.情感支持

這種病人因與人群隔離顯得很孤獨,他們需要情感上的支持,心情上的寂寞會影響肝病的治療。家人或朋友應提高病人的自信心,創造一個富有感情色彩、理解和同情的氣氛,以減輕焦慮,保持心情愉快。

3.激發病人多種潛能

因病人暗示性強,給病人舉同種病治愈的例子,使病人看到自己的前景,調動病人自身的積極性,勇敢麵對當前的困難,病人是有可塑性的,在調動內因後,發揮病人生理的、心理的、信息的、專業知識的、吸引力的、生命活力及創造性的潛能,促其病情緩解和改善。

4.音樂治療

和諧的音樂可以使人的神經係統處於良好的工作狀態,使人產生一種美的享受,精神上得到滿足,緩解因肝病引起的心理反應。

脾乃後天之本,脾髒養生重在日常

脾的養生要點其實很簡單,沒有任何玄奧的東西,就是要求我們日常生活中好好吃飯、好好睡覺、不生氣、多運動。

在人體五髒中,脾屬土。在自然界,土生萬物,人體是個小天地,脾就顯得十分重要,每一個器官都離不開脾土的作用。是脾每天在孜孜不倦地把飲食中的\"水穀之精微\"轉輸到身體的每一個角落,去滋養我們的身體。而且,脾位居中央,相當於一個\"中央處理機\",人體的新陳代謝,升清降濁,全由它在中央控製著。脾髒滋養人體、控製人體的力量,就叫\"中氣\"。

脾髒還統血,有\"後天之本\"之稱,也就是五髒六腑之母。有人在思考時就不容易入睡,思慮過多,就會傷及心脾,使其虛弱。脾虛不能統血,引起血液的耗損,血液無法歸心養心,就會心神不安,所以失眠。久而久之,還會引發其他機體的失調,如:神經衰弱、食欲不振及血壓失常等。

脾和胃也是緊密相連的,因為脾與胃相表裏,如果胃部忙碌,脾髒必會助一臂之力,使血液大量流入胃部,即使想睡也無法安心而失眠。

神經衰弱、失眠、多睡都會傷脾。眼胞及肋部亦屬脾管轄,睡眠不足的時候,眼眶及兩頰凹陷,眼睛布滿血絲,臉色暗沉無光。古人說\"睡為眼食\",隻要七日不睡,眼睛就會幹枯。

綜上所述,脾是人體的重要器官,如果脾出了問題,其他器官的日子也不會好過。因此,要想有一個好身體,就要好好養護好自己的脾髒,隻有這樣才可以精神好,消化好,下麵就介紹食療養脾的四種方法:

1.醒脾:取生蒜泥10克,以糖醋少許拌食,不僅有醒脾健胃之功,而且還可以預防腸道疾病。也可常取山楂條20克、生薑絲50克,以糖、醋少許拌食,有開胃健脾之功。

2.健脾:選用各種藥粥健脾祛濕,如蓮子、白扁豆、薏仁米煮粥食,或銀耳、百合、糯米煮粥食,或山藥、土茯苓、炒焦粳米煮粥食。

3.護脾養脾:老年人宜常按摩腹部,可仰臥於床,以臍為中心,沿順時針方向用手掌旋轉按摩20次。同時,散步亦能養脾健胃,可使食欲增加、氣血暢通。

4.暖脾:因食生冷過多,容易寒積脾胃,影響日後的消化功能。此時可用較厚的紗布袋,內裝炒熱的食鹽100克,置於臍上三橫指處,有溫中散寒止痛之功。

通過飲食來健脾,的確是不錯的方法,但是好多人不適應或不吸收,這怎麼辦呢?其實,最安全有效且持久的辦法就是揉按脾經。

1.隱白穴

脾經的循行是從腳到胸,隱白穴是其第一個穴位,它在大腳趾趾甲旁約1毫米的位置。隱白穴最主要的功能是止血,對各種出血症狀都能有效地緩解。通常是用艾灸的方法。

2.大都穴

從隱白穴往上,大腳趾根的位置就是大都穴。隻要揉一揉大都穴,就能幫您吸收鈣了。大都穴相當於租地反射區的甲狀旁腺,而甲狀旁腺正是吸收鈣的。

大都穴除了補鈣,還能治療肌肉萎縮、骨質疏鬆、腰腿痛。有頸椎病的人也要經常揉一揉大都穴,再在這個穴的旁邊找一找最痛地點去揉,這樣珠聯璧合地配合起來治療,效果就會更好。

3.太白穴

太白穴是脾經的原穴,健脾補脾的效果比其他穴都強。脾虛的症狀有很多,但多揉太白穴全都可以防治。因為它是原穴,主管脾經上各個問題。揉太白穴有個方法,就是用大拇指的內側多硌它,這樣健脾的效果才好。

4.公孫穴

從太白穴往上1寸就是公孫穴。它的功能非常強大,既可以調動脾髒、脾經的運血能力,把血液輸送到全身去,是一個輸送點,一個樞紐;又可以幫助調節身體上由於氣血淤滯造成的各種症狀,綜合起來,就是通氣、活血、解淤。

公孫穴還可以增加小腸蠕動,增強消化能力,如果吃完東西不消化,也要趕緊揉揉它,很快就會往下運化了。

肺為五髒之華蓋,養肺要保持樂觀心境

中醫認為:\"肺在誌為憂悲\",是指情誌的異常變化對肺髒的功能將產生影響,特別是悲哀憂傷易損傷肺髒,引起肺髒功能的下降或產生疾病。因此,養肺在吃藥、飲食調養的同時,還要調節自己的情緒,保持開朗的心境。

肺位於胸中,上通喉嚨,左右各一,在人體髒腑中位置最高,故稱肺為五髒之華蓋。因肺嬌嫩,不耐寒熱,易被邪侵,故又稱\"嬌髒\"。為的之處,氣之主,在五行屬金。

肺的第一大功能是主氣,主全身之氣。肺不僅是呼吸器官,還可以把呼吸之氣轉化為全身的一種正氣、清氣而舒布到全身。《黃帝內經》還提到\"肺朝百脈,主治節\",百脈都朝向於肺,因為肺是皇帝之下,眾大臣之上,它是通過氣來調節治理全身的。

肺的第二大功能是主肅降(肅降人的氣機)。肺是肺循環的重要場所,它可以把人的氣機肅降到全身,也可以把人體內的體液肅降和宣發到全身各處,所以它又能通調水道,起到肺循環的作用。

第三大功能是主皮毛。人全身表皮都有毛孔,毛孔又叫氣門,是氣出入的地方,都直接由肺來主管。當然呼吸主要是通過鼻子,所以肺又開竅於鼻。

在上麵的介紹中,可以看出,肺的功能和\"氣\"有密切的關係。如果人們生氣,或者有其他的悲傷情緒,會對肺有一定的傷害。

美國科學家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顯示,隨著人年齡增長,肺功能會出現正常衰退現象,但生氣和敵對情緒會加速肺功能衰退。這項研究曆時8年,共對670名男性展開追蹤調查,受調查者年齡從45歲至86歲不等。研究人員引入一套計分體係來衡量每位受調查者的生氣等級,在調查期間總共對他們進行3次肺功能測量。結果發現,如果受調查者研究開始時生氣等級較高的話,研究結束時其肺功能會較弱。

既然情緒能影響肺的健康,我們就應該調節自己的異常情緒,順應自然,還可以采用中醫提出的\"憂悲以喜勝之,以怒解之\"的方法,用喜的情緒來戰勝憂傷情緒,或者用怒的情緒來緩解,當然用高興愉快的情緒戰勝憂傷較好。

除了精神調節外,養肺還要注意呼吸。有一種方法,使呼吸節律與宇宙運行、真氣運行的節律相符,也就是要放慢呼吸,一呼一吸要盡量達到6.4秒。要經常做深呼吸,把呼吸放慢,這樣可以養肺。

《黃帝內經》中也介紹了一種呼吸的方法,叫閉氣法。就是閉住呼吸,叫\"閉氣不息七遍\"。這種閉氣的方法有助於增強我們肺的功能。先閉氣,閉住之後停止,盡量停止到你不能忍受的時候,再呼出來,如此反複七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