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十五章1(1 / 3)

第十五章1

天然仙草益養生,《本草》

教你巧辨明星藥材之功效

《本草綱目》這部奇書中介紹了數不清的食材和藥材,從天上到地上,從陸地到水裏,從植物到動物,可以應有盡有。那麼,在這些藥材中,有哪些是最著名的呢,用當代的話說,哪些是可以成為明星藥材的呢?說它們是明星,是因為它們在養生和治病方麵能發揮很大的作用。為此,特為大家介紹柴胡、人參、桂圓、鹿茸、地黃、紅棗等幾種明星食材。

柴胡--感冒發燒之克星

柴胡味苦、性微寒,歸肝、膽經。有疏散退熱,舒肝,升陽之功能。用於感冒發熱,寒熱往來,瘧疾,胸脅脹痛,月經不調,子宮脫垂,脫肛等症。近代研究多用於治療流感病毒、結核杆菌、瘧原蟲所引起的疾病。

柴胡是我國傳統常用中藥材,有2000多年的應用曆史。是疏散退熱、舒肝、升陽之要藥。其成分主要含柴胡皂苷,甾醇,揮發油(柴胡醇、丁香酚等),脂肪油(油酸、亞麻油酸、棕櫚酸、硬脂酸等)和多糖等。此外,尚含有生物堿、黃酮類、山茶苷、葡萄糖、氨基酸等。

柴胡為傘形科植物柴胡、或狹葉柴胡的幹燥根。前者習稱\"北柴胡\",後者習稱\"南柴胡\"。柴胡名稱的由來有個民間傳說:

從前,一地主家有兩個長工,一姓柴,一姓胡。有一天姓胡的病了,發熱後又發冷。地主把姓胡的趕出家,姓柴的一氣之下也出走。他扶了姓胡的逃荒,到了一山中,姓胡的躺在地上走不動了。姓柴的去找吃的。姓胡的肚子餓了,無意中拔了身邊的一種葉似竹葉子的草的根入口咀嚼,不久感到身體輕鬆些了。待姓柴的回來,便以實告。姓柴的認為此草肯定有治病效能。於是再拔一些讓胡食之,胡居然好了。他們二人便用此草為人治病,並以此草起名\"柴胡\"。

柴胡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曆代本草對柴胡的植物形態多有記述。《本草圖經》載:\"(柴胡)今關、陝、江湖間,近道皆有之,以銀州者為勝。二月生苗,甚香,莖青紫,葉似竹葉稍紫......七月開黃花......根赤色,似前胡而強。蘆頭有赤毛如鼠尾,獨窠長者好。二月八月采根。\"並有附圖5幅。其中丹州柴胡、襄州柴胡、淄州柴胡圖,以及《本草綱目》的竹葉柴胡圖,《救荒本草》、《植物名實圖考》的柴胡圖,均為柴胡屬植物。對照以上本草所載產地、分布及植物形態,主要種類應為柴胡和狹葉柴胡。柴胡原產我國。朝鮮、日本、俄羅斯也有分布。

關於柴胡的功效,《本草綱目》有詳細的介紹:

柴胡,味苦,氣平,微寒。氣味俱輕,升而不降,陽中陰也。無毒。入手足少陽、厥陰之四經。瀉肝膽之邪,去心下痞悶,解痰結,除煩熱,尤治瘡瘍,散諸經血凝氣聚,止偏頭風,胸脅刺痛,通達表裏邪氣,善解潮熱。傷寒門中必須之藥,不獨瘧症、鬱症之要劑也。婦人胎產前後,亦宜用之。目病用之亦良,但可為佐使,而不可為君臣。蓋柴胡入於表裏之間,自能通達經絡,故可為佐使,而性又輕清微寒,所到之處,春風和氣,善於解紛,所以用之,無不宜也。然世人正因其用無不宜,無論可用不可用,動即用之。

綜合《本草綱目》的功效介紹,再結合現代醫學,柴胡在現實生活的主要用途有以下幾種:

1.解熱作用:柴胡中含有柴胡皂甙和揮發油,對多種原因引起的發熱均有明顯的解熱作用,且具有毒性低、退熱迅速的特點。

2.抗菌抗病毒作用:據研究證實,柴胡除具有抑製流感杆菌、肺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作用外,對大腸杆菌、綠膿杆菌、痢疾杆菌也有較強的抑製作用。因此,柴胡不僅能夠用於治療感冒,對感冒引起的各種感染,如流行性腮腺炎、肺炎、急性支氣管炎等都有較好的療效。

3.鎮咳作用:柴胡中的柴胡皂甙有很強的鎮咳作用,其鎮咳作用與西藥相當,但卻沒有西藥所具有的胃腸道反應和成癮性。

4.調節免疫功能作用:柴胡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增強防病、抗病能力,同時又能預防和治療由感冒引起的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另外,它還有一定的鎮痛作用。

如果你得了病,對於不同的病症,你知道該如何服用柴胡嗎?吃藥就要對症下藥,對於不同的病症,柴胡的配方為:

1.傷寒餘熱。用柴胡四兩、甘草一兩,每用二錢,煎服。

2.小兒骨熱。用柴胡四兩、丹砂三錢,共研為末,拌豬膽汁和飯蒸熟,做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一丸,桃仁、烏梅湯送下。一天服三次。

3.虛勞發熱。用柴胡、人參等分,每服三錢,加薑棗同水煎服。

4.濕熱黃疸。用柴胡一兩、甘草二錢半,白茅根一小把,加水一碗,煎至七成,適當分次服完。

5.眼睛昏暗。用柴胡二錢半、決明子七錢半,共研為末,人乳調勻,敷眼上。

6.積熱下痢。用柴胡、黃芩等分,半酒半水煎至七成,待冷定後空腹服下即可。

前麵提到了小柴胡湯,除了上麵提到的功效,它還有何重要奇效呢?專家建議用小柴胡湯治療感冒咳嗽,效果奇佳。

《醫學實在易》注小柴胡湯時謂:\"胸中支飲咳源頭,方外奇方莫漫求,更有小柴加減法,通調津液效優優\"。而小柴胡湯所治之症中原有\"或咳\"一症,可見咳嗽有屬少陽病者,感冒後久咳當屬此類。

首先,二者都是外感病的一個病理階段。此時邪氣已不太亢盛,正氣也顯不足,所以《傷寒論》中指出少陽病的主症是\"往來寒熱\"。其病機是\"正邪紛爭\",即邪氣不能長驅直入,正氣也不能一鼓祛邪外出,相持不下。其脈象弦細,細脈為不足之象。感冒後久咳,此時外邪已除,病位已離表,以咳嗽為主,顯然也未至陽明之裏。咳嗽是機體的一種保護性反應,也是正邪相爭的一種表現,久咳不愈也表示正邪相持不下。

其次,少陽的病機主要是樞機不利和三焦阻隔。因為三焦為元氣之別使,可通行元氣和津液,三焦阻隔則可致氣機和津液運行障礙,而見咳嗽、水腫、小便不利等症。所以,《傷寒論》第96條提出了小柴胡湯的七個或然證,有咳、悸、小便不利、渴等;第230條指出\"陽明病,脅下硬的,不大便而嘔,舌上苔白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顯然,感冒後久咳其病機與此相似,若按照咳嗽的常規辨治方法,因沒有抓住病機關鍵,所以無效。

若患者表證已除,久咳不愈,多白痰,易咳出,胸肋疼痛、舌淡、苔薄白膩。脈不浮或見細而無力,可用小柴胡湯加細辛、幹薑、馬蔸鈴、陳皮、蘇子等;若見咳吐黃痰、舌紅、苔黃者,可合用麻杏石甘湯;若病人還有明顯的表征,或複感外邪,可隨其風寒、風熱而用柴胡桂枝湯、柴胡麻黃湯、柴胡銀翹散、柴胡桑菊飲之類。

人參--補氣之聖藥

人參為東北特產之一,由於根部肥大,形若紡錘,常有分叉,全貌頗似人的頭、手、足和四肢,故而稱為人參。古代人參的雅稱為地精、神草。如今,人參被人們稱為\"百草之王\",是聞名遐邇的\"東北三寶\"(人參、貂皮、鹿茸)之一,是馳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貴藥材。

人參主要產於東北三省,那裏以黑土地而聞名於世,所以,人參得坤土之氣,主入脾土。另外,從本質上來說,人是倮蟲,屬於坤土,人參之所以像人形,正是得了較多的坤土之氣。所以不論從哪方麵講,人參都可以補益人體元氣,更是補脾的大藥。

此外,關於人參還有一段傳說:

深秋的一天,有兩兄弟要進山去打獵。進山後,兄弟倆打了不少野物。正當他們繼續追捕獵物時,天開始下雪,很快就大雪封山了。沒辦法,兩人隻好躲進一個山洞,他們除了在山洞裏燒吃野物,還到洞旁邊挖些野生植物來充饑。一天,他們發現一種外形很像人形的東西味道很甜,便挖了許多,當水果吃。不久,他們發覺,這種東西雖然吃了渾身長勁兒,但是多吃會出鼻血。為此,他們每天隻吃一點點,不敢多吃。轉眼間冬去春來,冰雪消融,兄弟倆扛著許多獵物,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村裏的人見他們還活著,而且長得又白又胖,感到很奇怪,就問他們在山裏吃了些什麼。他們簡單地介紹了自己的經曆,並把帶回來的幾枝植物根塊給大家看。村民們一看,這東西很像人,卻不知道它叫什麼名字,有個長者笑著說:\"它長得像人,你們兩兄弟又虧它相助才得以生還,就叫它''人生''吧!\"後來,人們又把\"人生\"改叫\"人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