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十五章1(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那麼,人參在醫學上都有什麼功效呢?在中國醫藥史上,使用人參的曆史十分久遠。早在戰國時代,良醫扁鵲對人參藥性和療效已有了解;秦漢時代的《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藥中上品。明代著名中醫學者龔居中在《四百味歌擴》中列為第一條:\"人參味甘,大補元氣,止渴生津,調營養衛\",成為無數中醫入門的第一句背誦歌訣。

到了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記載人參:

人參,味甘,氣溫、微寒、氣味俱輕,可升可降,陽中有陰,無毒。乃補氣之聖藥,活人之靈苗也。能入五髒六腑,無經不到,非僅入脾、肺、心而不入肝、腎也。五髒之中,尤專入肺、入脾。其入心者十之八,入肝者十之五,入腎者十之三耳。治男、婦一切虛證,發熱自汗,眩暈頭痛,反胃吐食,滑瀉久痢,小便頻數,勞倦內傷,中風中暑,痿痹,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產後諸病。

人參還有很高的養生價值。它增強機體對外界不良刺激的抵抗力,並提高腦力勞動效率,減少疲勞,增加體力,改善睡眠狀態。小劑量人參還有類似強心甙的作用,能促進男女性腺機能,並有降血糖、降膽固醇、抗利尿等多方麵的作用。近年,某科研單位研究了某種以人參為主藥的保健品,它使小鼠平均壽命延長了18.3%,最長壽命延長53.3%;使果蠅壽命平均延長10.8%。這些都足以表明,乾隆、慈禧常用人參,對於健身延年,確實頗有道理。

因此,老年人經常少量地服用人參對於推遲衰老、益壽延年,是大有裨益的,但應根據各種人參性味偏頗適當運用。一般來說,氣虛兼見四肢逆冷者,則宜服紅參、高麗參;陰虛火旺、喘咳痰血者,宜用西洋參;暑熱天氣,以服生曬參和皮尾參為好。

人參除了藥用和養生價值外,還有美容的功效。人參自古以來擁有\"百草之王\"的美譽,更被東方醫學界譽為\"滋陰補生,扶正固本\"之極品。人參的主要成分是人參皂、人參活素、少量揮發油、各種氨基酸和肽類、葡萄糖、果糖、果膠以及維生素B1、B2.煙酸、泛酸等。

人參的浸出液可被皮膚緩慢吸收、對皮膚沒有任何的不良刺激,能擴張皮膚毛細血管,促進皮膚血液循環,增加皮膚營養,調節皮膚的水油平衡,防止皮膚脫水、硬化、起皺,長期堅持使用含人參的產品,能增強皮膚彈性,使細胞獲得新生。同時人參活性物質還具有抑製黑色素的還原性能,使皮膚潔白光滑。它的美容效用數不勝數,是護膚美容的極品。

人參加在洗發劑中能使頭部的毛細血管擴張,可增加頭發的營養,提高頭發的韌性,減少脫發、斷發、對損傷的頭發具有保護作用。人參內服不僅強身也會起到抗老及護膚美容作用。將人參直接浸入50%甘油,10日用甘油搓臉,或將人參煎成濃汁,每日往洗臉水倒一點,用含人參的甘油搓臉或人參水洗臉,能讓皮膚相當滋潤。

人參有這麼多的功效,那它到底該怎麼食用呢?其實,人參有很多種食用方法,大家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和習慣來選擇:

1.燉服。將人參切成2厘米薄片,放入瓷碗內,加滿水,封密碗口,放置於鍋內蒸燉4~5小時即可服用。

2.嚼食。以2~3片人參含於口中細嚼,生津提神,甘涼可口,是最簡單服用方法。

3.磨粉。將人參磨成細粉,每天吞服,用量視個人體質而定,一般每次1~1.5克。

4.衝茶。將人參切成薄片,放在碗內或杯中,用開水衝泡,悶蓋5分後即可服用。

5.泡酒。將整根人參可切成薄片裝入瓶內用50~60度的白酒浸泡,每日酌情服用。

6.燉煮食品。人參在食用時常常伴有一定的苦味,如果將人參和瘦肉、小雞、魚等一起烹燉,可消除苦味,滋補強身。下麵就介紹兩道人參燉煮菜肴,如果你有條件,也可試著做做。

桂圓--補心健脾之佳品

桂圓因其種圓黑光澤,種臍突起呈白色,看似傳說中\"龍\"的眼睛,所以得名龍眼。新鮮的桂圓肉質極嫩,汁多甜蜜,美味可口,實為其他果品所不及。鮮桂圓研成幹果後即成為中藥裏的桂圓。

桂圓原產於中國南方,是亞熱帶的珍果之一,是無患子科植物桂圓的假種皮,主產於福建、廣東、廣西、四川等地,此外台灣、雲南和貴州南部也有出產,其中福建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50%。

桂圓又稱龍眼,主要功能是安神,治失眠、健忘、驚悸。古人很推崇桂圓的營養價值,《神農本草經》記載:桂圓肉有治療\"五髒邪氣,安誌厭食\"的功效,稱\"久服強國聰明,輕身不老,通神明\"。

桂圓有著很高的藥物價值。其肉味甘性溫,歸心、脾經,適用於心脾兩虛證及氣血兩虛證患者。中醫認為心主血脈與神誌,與精神、意識思維活動有關。脾為後天氣血生化之源,提供全身的營養。如果人們思慮過度,勞傷心脾,可導致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神疲乏力等症狀。桂圓肉甘溫滋補,入心脾兩經,功善補益心脾,而且甜美可口,不滋膩,不壅氣,實為補心健脾之佳品。久病體虛或老年體衰者,常有氣血不足之證,而表現為麵色蒼白或萎黃,倦怠乏力,心悸氣短等症,桂圓肉既補心脾,又益氣血,甘甜平和,有較好療效。

現代醫學還研究證實,桂圓肉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有機酸、粗纖維及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等。桂圓肉能夠抑製脂質過氧化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提示其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桂圓肉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抑製腫瘤細胞,降血脂,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增強機體素質等作用。

研究發現,桂圓對子宮癌細胞的抑製率超過90%,婦女更年期是婦科腫瘤好發的階段,適當吃些桂圓有利健康;桂圓有補益作用,對病後需要調養及體質虛弱的人有輔助療效。

此外,桂圓可製成罐頭、酒、膏、醬等,亦可加工成桂園幹肉等。桂圓樹木質堅硬,紋理細致優美,是製作高級家具的原料,又可以雕刻成各種精巧工藝品。

桂圓可入藥,能加工罐頭,更可以做出美味的佳肴來,下麵就為大家介紹幾種桂圓的菜單:

桂圓紅棗粥

此粥適宜夜眠不穩、精神不寧、意誌不集中、多汗等,可調和經絡回圈、和顏潤色。紅棗對促進血液循環,暢通乳腺很有幫助,而且它和桂圓還具有極佳的補血養氣效果!

做法:洗淨紅棗,桂圓,白米1杯,洗淨晾幹一刻鍾;白米入煮鍋,加水熬粥,煮至約四成熟時,放入紅棗、桂圓續煮,最後放紅糖調味。

山藥桂圓粥

原料:生山藥100克,桂圓肉15克,荔枝肉三個,五味子3克。白糖、水適量。

做法:將生山藥去皮切成薄片。將山藥片、桂圓肉、荔枝肉(鮮肉更佳)、五味子、水同煮,高火30分鍾,煮好後加白糖攪勻即可。

桂圓紅棗茶

原料:桂圓肉20克,紅棗10顆,紅糖10克。

做法:(1)將紅棗洗淨,切開後去籽。(2)將切好的紅棗及桂圓肉加入500毫升的水,先用大火燒開,再以小火煮至湯汁入味。(3)將桂圓及紅棗撈出,加入紅糖,放涼後即可飲用。

適用年齡:8個月以上嬰幼兒

好處:桂圓本身就具有甜味,使用時可以減少用糖量。

鹿茸--補養精血有奇效

鹿茸是一種傳統的名貴藥材,《本草綱目》中記載:\"鹿茸能生津補髓,養血益陽,強筋健骨,益氣強誌\"。近代的科學研究進一步證明,鹿茸具有調節機體新陳代謝和促進各種生理機能活動的作用。

鹿茸是關東三寶之一。主要有產於大興安嶺的馬鹿鹿茸和產於長白山的梅花鹿鹿茸,取自梅花鹿新生的沒有長成硬骨時的嫩角,因其營養豐富,藥效顯著,曆史上列為貢品。其中以梅花鹿茸品質最優。

鹿茸的藥用價值很高。中國最早的《神農本草經》中已把它列為上品。明代藥物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裏說:鹿茸可以\"生精補髓,養血益陽,強筋健骨,治一切慮損,耳聾目暗,眩暈慮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