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十四章(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主料:玫瑰香甜葡萄10千克。

調料:白糖1500克,醋精150克,桂皮10克,丁香15克,清水10千克。

製作步驟:

將帶白霜的新鮮成串的玫瑰香甜葡萄擇去破皮、小粒者,輕輕碼入消過毒、刷淨的搪瓷桶內(或木桶、瓦缸)。

2.將鍋刷淨,下入清水,加入桂皮、丁香煮10分鍾出香味,下入白糖燒開,打去浮沫,盛入容器內,調入醋精晾涼,注入桶內,淹沒過葡萄,蓋上桶蓋,放入冷庫保鮮室,以3℃~5℃醃製3~5天即成。

親嚐體驗:甜酸清純,爽口。

美容餐:葡萄紅酒醋

主料:紫葡萄600克。

輔料:江米酒600克。

調料:冰糖200克,陳醋100克。

製作步驟:

1.用米酒清洗葡萄,瀝幹備用;

2.以一層葡萄(需捏破,連皮籽一同浸泡)、一層冰糖的方式放入廣口玻璃瓶中;

3.然後倒入糯米醋,再封緊瓶口;

4.貼上製作日期卷標,放置於蔭涼處,靜置浸泡三個月後,即可開封稀釋飲用。

製作要訣:

1.醋的量用得比較少,是因為要融合葡萄本身發酵的酒味,將其轉換為酒醋;

2.用少量糯米醋來釀製是使用讓葡萄發酵的直接法,也可以將醋換成50毫升檸檬汁釀製;

3.建議挑選越大顆、顏色越深紫的葡萄來做,釀好的醋汁顏色會比較漂亮。

美容智囊:1.葡萄醋可補鐵養血,促進氣血循環,改善冬季手腳冰冷現象;2.能抗氧化保持年輕,並有幫助入眠的功效。

食療彙:木瓜葡萄湯

主料:葡萄300克。

輔料:木瓜30克。

調料:冰糖20克。

製作步驟:

1.將木瓜用適量清水潤透並洗淨後切成薄片;

2.葡萄去皮後洗淨;

3.冰糖研碎成屑;

4.將木瓜、葡萄置於鍋內,加入1500毫升清水;

5.用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燒煮25分鍾後,加入冰糖攪勻即成。

食療功效:本品具有疏經活絡、祛風濕、止疼痛之功效,適於風濕疼痛、風痹等症患者食用。

葡萄幹蓮子湯

主料:葡萄幹50克,蓮子100克。

製作步驟:

1.蓮子剖開去芯。

2.葡萄幹洗淨。

3.去芯蓮子與葡萄幹一起裝入瓦煲內,加水800毫升左右,用旺火燒開後改用文火,煲至蓮子熟爛時停火,喝湯吃料。

製作要訣:葡萄幹的用量30~50克皆可。

食療功效:此湯具有益肝、安胎的作用。

紫葡萄宜忌:多食易生內熱,或致腹瀉。糖尿病患者,便秘者不宜多吃。

烏梅--解饞零食藥用價值高

據《本草綱目》載,烏梅主治下氣,除熱煩滿,安心,止肢體痛,偏粘不仁,去青黑痣,蝕惡肉。去痹,利筋脈,止下痢,好睡口幹。水漬汁飲,治傷寒煩熱。止渴調中,去炎治瘧瘴,止吐逆霍亂,除冷熱痢。治虛勞骨蒸,消酒毒,令人得睡。

【烏梅時間】

別名酸梅、黃仔、合漢梅、幹枝梅,為薔薇科落葉喬木植物梅的近成熟果實。烏梅核果呈類球形或扁球形,直徑1.5至3厘米,表麵烏黑色或棕黑色,皺縮不平,基部有圓形果梗痕。果肉柔軟或略硬。果核堅硬,橢圓形,棕黃色,表麵有凹點,種子扁卵形,淡卵形,淡黃色,氣微,味極酸而澀。以個大、肉厚、柔潤,味極酸者為佳。常被孩童作為零食食用。

烏梅味酸、微澀,性平。歸肝、脾、肺、胃、大腸經。質潤斂澀。烏梅為薔薇科落葉喬木植物梅的未成熟果實,含有檸檬酸、蘋果酸、琥珀酸、糖類、穀甾醇、維生素C等成分,具有理想的抗菌作用。烏梅是藥食同源的製品,是青梅經過加工後的中藥材之一,其性溫,味酸澀。

【廚前密語】

常用於肺氣虛所致的久咳、幹咳;治療脾氣虛弱、久瀉久痢;.適用於虛熱引起的消渴、熱病傷津的口幹渴;治療蛔蟲引起的膽絞痛;本品酸澀,功善收斂,上能斂肺氣,下能澀大腸,入胃又能生津、安蛔。凡久咳、久瀉、蛔蟲腹痛及內熱消渴等症,均為常用。

【好果妙製】

頭牌菜品:烏梅糕

主料:綠豆1000克,紅豆沙500克,烏梅125克。

調料:白砂糖250克。

製作步驟:

1.將綠豆用沸水浸泡2小時,放在淘籮裏擦去外皮,並用清水將皮漂去。將綠豆放在缽內,加清水上籠蒸約3小時,待熟透後取出,除去水分,擦成綠豆沙。

2.將烏梅用沸水浸泡3-4分鍾,取出切成小丁或小片。

3.將製糕木的框放在案板上,襯白紙一張,把木框按在白紙上,先放上一半綠豆沙鋪均勻,撒上烏梅,中間鋪一層豆消,再將其餘的綠豆沙鋪上撳結實,最後把250克白糖均勻地撒在浮麵,按6.6厘米的寬度切成方塊,拿去木框,鏟入盤中食用。

親嚐體驗:綠棕兩色相間,味酸甜,入口酥化,為夏令佳品。

美容餐:太子烏梅飲

主料:太子參15克,烏梅15克,甘草6克。

調料:冰糖30克。

製作步驟:

將太子參、烏梅、甘草水煎,加糖即可。

健康提示:。適用於夏季傷暑、耗氣傷津、口渴、多汗、乏力等症。

美容智囊:益氣生津,保養皮膚等。

食療彙:烏梅虎杖蜜

主料:烏梅500克,烏梅250克。

輔料:蜂蜜1000克。

製作步驟:

1.將烏梅、虎杖洗淨,水浸1小時再入瓦罐,加水適量,文火慢煎1小時,濾出頭汁500毫升,加水再煎,濾出二汁300毫升備用。

2.將藥汁與蜂蜜入鍋中,文火煎5分鍾,冷卻裝瓶。

用法:每次服1湯匙,飯後開水衝服,每日2次,3個月為1療程。

食療功效:1.清熱解毒,利膽止痛。2.適用於慢性膽囊炎、右上腹疼痛或不適等症。3.膽囊炎與膽石症調理藥膳

烏梅茵陳蜜露

主料:烏梅60克,茵陳蒿30克。

調料:蜂蜜250克。

製作步驟:

1.將烏梅、綿茵陳(茵陳蒿)洗淨水煎,然後複渣再煎,去渣,把兩次煎出液和勻;

2.把蜜糖加入以上藥液中,攪勻,放入瓷盆內,加蓋文火隔開水燉三小時後,冷卻備用。

食療功效:清熱利膽、緩急止痛;慢性膽囊炎屬濕鬱氣滯者。症見右脅時痛,時發時止,飽含欠佳食後脘腹微脹,時惡有惡心欲吐,小便短少;胃酸多者不宜食用本品。

山楂烏梅飲

主料:山楂30克,烏梅15克。

製作步驟:

將山楂、烏梅和水1.5公升煎1小時,濃縮至1公升,過濾去渣,將濃縮液裝入闊口瓶中。

用法:分4次飲用。

食療功效:1.降血脂,抗病毒,抗過敏,止瀉。2.適用於血管粥樣硬化、血脂高。

烏梅宜忌:慢性痢疾腸炎之人食用;適宜孕婦妊娠惡阻者食用;適宜膽道蛔蟲者食用;感冒發熱,咳嗽多痰,胸膈痞悶之人忌食;菌痢、腸炎的初期忌食。婦女正常月經期以及懷孕婦人產前產後忌食之。

桑葚--烏發明目不老果

據《本草綱目》載,桑葚有\"久服不饑,安魂鎮神,令人聰明,變白不老\"的功效,可見桑葚的美容作用早已為人們所熟知。烏發不老桑葚好。

【桑葚時間】

桑葚,為桑科落葉喬木桑樹的成熟果實,桑葚又叫桑果,人們喜歡摘其成熟的鮮果食用,味甜汁多,是人們常食的水果之一。成熟的桑葚質地油潤,酸甜適口,以個大、肉厚、色紫紅、糖分足者為佳。每年農曆5~6月果實成熟時采收,洗淨,去雜質,曬幹或略蒸後曬幹食用。

桑葚既可入食,又可入藥,中醫認為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腎經,為滋補強壯、養心益智佳果。具有補血滋陰,生津止渴,潤腸燥等功效,主治陰血不足而致的頭暈目眩,耳鳴心悸,煩躁失眠,腰膝酸軟,須發早白,消渴口幹,大便幹結等症。現代藥理研究也表明,桑葚入胃能補充胃液的缺乏,促進胃液的消化作用,入腸能刺激胃粘膜,促進腸液分泌,增進胃腸蠕動,因而有補益強壯之功效。可見桑葚是食療的佳品,且食療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