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十五章(1 / 3)

第二十五章

五穀雜糧更養生,《本草》推薦的養生食譜

小米--健脾益腎

小米味甘、鹹、性涼;入腎、脾、胃經;具有健脾和胃、補益虛損,和中益腎,除熱,解毒之功效;主治脾胃虛熱、反胃嘔吐、消渴、泄瀉。

《本草綱目》說,小米\"治反胃熱痢,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小米的芽和麥芽一樣,含有大量酶,是一味中藥,有健胃消食的作用。小米粥有安神之效。小米的功能主要是:

1.和中、益腎、除熱、解毒。治脾胃虛熱、反胃嘔吐、消渴、泄瀉。

2.小米內含有多種對性有益的功能因子、能壯陽、滋陰、優生。

3.小米因富含維生素B1、B12等,具有防止消化不良及口角生瘡的功效;

4.小米具有防止泛胃、嘔吐的功效;

5.還具有滋陰養血的功能,可以使產婦虛寒的體質得到調養,幫助她們恢複體力;

6.小米具有減輕皺紋、色斑、色素沉著的功效。

小米忌與杏仁同食。一般人均可食用,是老人、病人、產婦宜用的滋補品;但氣滯者忌用;素體虛寒,小便清長者應少食小米。

粳米--溫中和胃

粳米性平、味甘,歸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平和五髒,止煩渴,止泄,壯筋骨,通血脈,益精強誌,好顏色之功;主治瀉痢、胃氣不足、口幹渴、嘔吐、諸虛有損等。

粳米中的蛋白質雖然隻占7%,但因吃量很大,所以仍然是蛋白質的重要來源。粳米所含人體必需氨基酸也比較全麵,還含有脂肪、鈣、磷、鐵及B族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

1.粳米米糠層的粗纖維分子,有助胃腸蠕動,對胃病、便秘、痔瘡等療效很好;

2.粳米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減少高血壓的機會;

3.粳米能預防糖尿病、腳氣病、老年斑和便秘等疾病;

4.粳米中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含量都比較多,多吃能降低膽固醇,減少心髒病發作和中風的幾率;

5.粳米可防過敏性疾病,因粳米所供養的紅細胞生命力強,又無異體蛋白進入血流,故能防止一些過敏性皮膚病的發生。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粳米,適宜一切體虛之人、高熱之人、久病初愈、婦女產後、老年人、嬰幼兒消化力減弱者;但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

秈米--益脾養胃

秈米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強誌、和五髒、通血脈、聰耳明目、止煩、止渴、止瀉的功效。

秈米是禾本科草本植物稻(秈稻)的種子。是稻米中粒細長、粘性差、脹性大的一個品種。其性味甘,微溫。能益脾養胃。應用較糯米、粳米少。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秈米,它適宜於一切體虛之人、高熱之人、久病初愈、婦女產後、老年人、嬰幼兒消化力減弱者,煮成稀粥調養食用;但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

秈米是提供B族維生素的主要來源,是預防腳氣病、消除口腔炎症的重要食療資源;米粥具有補脾、和胃、清肺功效;米湯有益氣、養陰、潤燥的功能,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於消化,並對脂肪的吸收有促進作用。是補充營養素的基礎。

燕麥--益肝和胃

燕麥性平,味甘,歸肝、脾、胃經;具用益肝和胃之功效,用於肝胃不和所致食少、納差、大便不暢等。

燕麥是禾本科草本植物雀麥的種子。又稱野麥、野小麥、杜姥草、牛星草、牡姓草。分布於我國長江、黃河流域。夏季采收成熟果實,曬幹去皮殼備用。燕麥性味甘平。能益脾養心、斂汗。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可用於體虛自汗、盜汗或肺結核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