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家庭篇 打造健康家庭,男女老少各有本草食療妙方(1 / 3)

家庭篇 打造健康家庭,男女老少各有本草食療妙方

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當身邊的親人深受疾病困擾的時候,受折磨的不僅是患者,整個家庭都陷入了疾病的陰影之中。

如果當疾病來臨的時候,你隨手就能拿起武器與之對抗,那麼,不僅能使患者本人早日康複,也提高了家庭的幸福指數。

《本草綱目》就是你的\"兵器庫\",麵對常見疾病,你會發現,隻要按照書中所講的\"兵器\",拿起兵器,就能輕鬆戰勝疾病這個\"敵人\"了。

第十六章 讓你的孩子乘本草之船,遊健康之海

4種食療方防治小兒麻疹

麻疹是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是兒童常見病之一。患上麻疹的孩子往往表現為發熱、上呼吸道有炎症、眼結膜炎等,皮膚上會出現紅色斑丘疹和頰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及疹退後遺留色素沉著伴糠麩樣脫屑。麻疹四季均可能發生,但在冬末春初的時候更容易流行。

據《本草綱目》記載,香菜能\"內通心脾,外達四肢\",在世界生活中,它具有芳香健胃、祛風解毒的作用,能解表治感冒,利大腸、利尿,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因此,可用香菜湯治療小兒麻疹。具體做法如下:

香菜湯

材料:香菜適量。

做法:將香菜洗淨切段,加水煎湯,趁熱置患兒鼻旁熏,並同時蘸湯熱拭顏麵及頸項,可促使麻疹透發。每日1~2次。

功效:祛風通竅。

適應證:小兒麻疹初期、透發不暢、透而覆沒。

香菜湯適用於麻疹初期,除此之外,還可用以下幾種食療治療小兒麻疹:

胡蘿卜荸薺菜

材料:胡蘿卜、荸薺各60克,香菜30克。

做法:將胡蘿卜洗淨切片,荸薺洗淨去皮切片,香菜洗淨切段,共置鍋內,加水煎湯,代茶飲用。每日1劑。

功效:祛風清熱、化滯下氣。

適應證:小兒麻疹。

四味蘆根茶

材料:蘆根30克,鮮蘿卜120克,蔥白7個,青橄欖7枚。

做法:將材料加水煎湯,代茶飲用。每日1劑。

功效:解毒利咽、消腫化痰。

適應證:防治麻疹、白喉、流感。

雪梨飲

材料:大甜水梨1個。

做法:將甜水梨洗淨,去皮、核,切成薄片,用冰鎮礦泉水浸泡半日,頻頻飲服。每日1劑。

功效:滋養陰液。

適應證:麻疹恢複期。

4種食療方防治小兒風疹

風疹也是兒童較常見的傳染病,經過呼吸道飛沫傳染,如果孕婦感染了風疹,那麼可能導致孩子出現先天性畸形。風疹多發生在冬春兩季。如果孩子患上了此病,會出現發燒、厭食、流涕、打噴嚏、結膜充血、腹瀉、嘔吐等症狀。下麵,我們推薦幾種對付小兒風疹的食療方。

梨皮綠豆湯

材料:梨皮15克,綠豆6克。

做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清熱解毒、透疹。

適應證:邪熱內盛所致的小兒風疹。

竹筍鯽魚湯

材料:鮮竹筍60~100克,鯽魚1條(200克),調料適量。

做法:按常法煮湯服食。每日1劑,有促使速透早愈之功。

功效:補中益氣、除熱消痰。

適應證:小兒風疹、麻疹或水痘初起、發熱口渴、小便不利等。

雙根香菜湯

材料:鮮蘆根、鮮茅根各30克,香菜10克,白砂糖適量。

做法:將鮮蘆根、鮮茅根加水煎湯,去渣,加入切碎的香菜,再煮二三沸,調入白砂糖即成。每日1劑。

功效:疏風清熱、透疹。

適應證:外感風熱所致的小兒風疹。

銀花竹葉粥

材料:銀花30克,淡竹葉10克,粳米50克。

做法:將銀花、淡竹葉加水煎取濃汁,兌入已熟的粳米粥內,再煮數沸即成。每日1劑,2次分服,連服3~5日。

功效:清熱解毒、透疹。

適應證:邪熱內盛所致的小兒風疹,症見高熱、口渴、心煩不寧、疹色鮮紅、疹點較密、小便黃少等。

4種食療方防治水痘

水痘是一種急性傳染病。呼吸道飛沫或直接接觸傳染是它的主要傳播途徑,也可由於接觸汙染的用物而間接感染。水痘多發在冬春季節,患者一般為2~10歲的兒童,但得過一次後,終生都不會再得。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有介紹:\"蝦子作羹,托痘瘡。\"鴿蛋能\"解痘毒\",\"綠豆治痘毒。綠豆消腫治痘之功雖同赤豆,而清熱解毒之力過之。\"由此可見,如果孩子患了水痘,最好吃綠豆、蝦子、鴿蛋等食物。此外,還可以給孩子吃青菜、白菜、莧菜、薺菜、萵筍、馬蘭頭、黃瓜、西瓜、鯽魚、豆腐、豆漿、木耳、菠菜、茼蒿、番茄等食物。

常用的治療小兒水痘的方子有以下幾種:

雙花綠豆茶

材料:臘梅花、金銀花各15克,綠豆30克。

做法:將前臘梅花和金銀花加水煎湯,去渣,加入洗淨的綠豆煮熟,代茶飲用。每日1劑。

功效:清熱利濕、瀉火解毒。

適應證:水痘中期。

蝦湯

材料:鮮蝦、調料各適量。

做法:按常法煮湯服食。每日1劑。

功效:滋補強壯、托裏解毒。

適應證:小兒水痘、麻疹。

黃豆外用方

材料:黃豆、香油各適量。

做法:將黃豆以文火炒熟,研為細末,用香油調勻,塗敷患處。每日2次。

功效:利水消腫、潤燥生肌。

適應證:水痘病後生瘡。

胡蘿卜香菜茶

材料:胡蘿卜纓90克,香菜60克。

做法:將上2味洗淨切段,加水煎湯,代茶飲用。每日1劑。

功效:祛風解毒、化滯下氣。

適應證:水痘初期,症見皰疹稀疏、漿液透明、紅暈色鮮。微癢不痛,伴有發熱、頭痛、咳嗽、噴嚏、鼻塞等。

3種食療方防治腮腺炎

5~9歲的小孩子,是腮腺炎的高發人群,10~14歲的孩子和成人也有發病的。腮腺炎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痄腮\"、\"蛤蟆瘟\",俗稱\"大嘴巴\",發病時患兒雙腮疼痛腫脹,幾乎不能吃東西,因此常用湯水食療法。

腮腺炎是一種急性的呼吸道傳染病,全年均可發病,但冬天和春天尤其要注意,此病易傳染,一般上小學的孩子發病後,會請假在家,與其他學生隔離,避免更多人被傳染。

李時珍稱紅小豆為\"心之穀\",他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了用紅小豆治愈痄腮。紅小豆有解毒排膿、利水消腫、健脾止瀉的功用。可消熱毒、散惡血、除煩滿、健脾胃。將紅小豆研末用醋或蜂蜜調成膏狀熱敷,可治療一切瘡毒之症。平常多吃些紅小豆,可淨化血液、解除內髒疲勞。將紅小豆20克搗碎研末,用雞蛋清一個或用醋少許調勻後敷於患處可以治腮腺炎。也可以將馬鈴薯洗淨,去皮搗爛,加入食醋調勻,絞取汁液塗搽患處,幹了再搽,不令間斷。除此而外,以下幾種食療方也能幫孩子消除腮腺炎帶來的痛苦:

四味綠豆茶

材料:銀花、蘆根、魚腥草、綠豆各3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前三昧加水煎湯,去渣,加入綠豆煮熟,調入白糖,代茶飲用。每日1劑。

功效:疏風解表、清熱解毒。

適應證:腮腺炎初期。

大青葉茶

材料:大青葉15克。

做法:將大青葉研為粗末,放入杯中,用沸水衝泡,代茶飲用。每日1~2劑。

功效:清熱去火、涼血解毒。

適應證:腮腺炎中後期。

黃花菜湯

材料:黃花菜20克,精鹽少許。

做法:按常法煮湯服食。每日1劑。

功效:清熱、利尿、消腫。

適應證:腮腺炎。

6種食療方防治百日咳

雖然任何年齡段的人都可能發病,但5歲以下的孩子是百日咳威脅的主要人群。百日咳是一種急性的呼吸道傳染病,冬春季多見,這種病開始時的症狀和感冒差不多,幾天以後熱退,咳嗽加重,夜間咳嗽更明顯。

《本草綱目》中記載了大蒜、胡蘿卜可治療百日咳,但大蒜氣味難聞,不適合孩子,可選用胡蘿卜。取胡蘿卜200克,紅棗(連核)13枚,水煎服,每日1劑。除此之外,民間還流傳了不少治療百日咳的方子,以下三種比較常用:

冬瓜子仁方

材料:冬瓜子仁、紅糖各適量。

做法:將冬瓜子仁搗爛,研為細末,每取15克,酌加紅糖,用開水衝服。每日2次。

功效:潤肺、化痰、消癰、利水。

適應證:百日咳恢複期。

萬壽菊湯

材料:萬壽菊15朵,紅糖適量。

做法:將萬壽菊水煎取汁,調入紅糖服用。每日l劑。

功效:平肝清熱、祛風止咳。

適應證:百日咳之痙咳期,症見咳嗽陣作,咳時麵赤發憋、彎腰曲背、涕淚俱出,陣咳以後吸氣時有哮鳴,咳甚嘔吐有黏痰,或有食物,眼瞼可能水腫,甚至眼結膜出血、衄血等。

橄欖湯

材料:橄欖20枚,冰糖適量。

做法:水煎服。每日1劑,3次分服。

功效:清熱利咽、潤肺去痰。

適應證:百日咳之痙咳期。

荸薺甘蔗飲

材料:荸薺250克,甘蔗250克,雪梨1隻,冰糖少許。

做法:荸薺、甘蔗去皮洗淨,絞汁,雪梨洗淨去核,切塊,與荸薺、甘蔗汁一起隔水蒸,加冰糖調味,熟後吃梨飲汁。

功效:清熱生津、涼血解毒。

適應證:適用於初咳期。

羅漢果茶

材料:羅漢果1個,生橄欖15枚,冰糖少許。

做法:羅漢果、生橄欖洗淨同蒸,熟後去渣,加冰糖調味飲用。

功效:清熱解毒,潤肺止咳

適應證:適用於痙咳期。

雪梨芹菜飲

材料:雪梨、荸薺、白蘿卜、芹菜各200克。

做法:將上述材料洗淨絞汁,混合後隔水蒸約10分鍾,即可飲用。

功效:清火消炎,活血化淤。

適應證:適用於咳嗽恢複期。

4種食療方防治小兒消化不良

夏天的時候,孩子常會出現消化不良的現象,主要症狀是糞便為綠色,一般伴有發燒、腹脹、嘔吐、不吃奶及哭叫不安等現象。

《本草綱目》中記載:\"雞子黃,氣味俱厚,故能補形,昔人謂其與阿膠同功,正此意也。\"又說它\"補陰血,解熱毒,治下痢\"。這裏所說的雞子黃,就是雞蛋黃。當孩子出現消化不良的時候,大人常用喂孩子雞蛋黃的辦法來治療。除此之外,山藥、山楂等食物對治療小兒消化不良也有良好的效果。

小米山藥糊

材料:小米、山藥等量,白糖適量。

做法:將小米、山藥研為細末,混勻,每次取30~50克,加水煮糊,調入白糖哺喂。每日1~2次。

功效:健脾益胃。

適應證:小兒消化不良、腹瀉。

雞內金餅

材料:雞內金2個,麵粉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雞內金焙幹,研為細末,加麵粉、白糖及清水調勻,製成薄餅烙熟後食用。每日1劑。

功效:補脾健胃、消積化淤。

適應證:小兒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山楂麥芽湯

材料:山楂、炒麥芽各9克。

做法:水煎服。每日1劑,2次分服。

功效:和中健胃、消積化滯。

適應證:小兒消化不良。

山楂橘皮湯

材料:山楂、橘皮各10克,生薑3片。

做法:水煎服。每日1劑,2次分服。

功效:健脾理氣、消積化滯。

適應證:小兒消化不良。

7種食療方防治小兒夏季熱

當孩子處於半歲到3歲之間的時候,常會出現\"夏季熱\",就是我們常說的\"暑熱症\",這是嬰幼兒常見的發熱性疾病。因為孩子年齡較小,身體發育不完善,體溫調節功能較差,一直排汗不暢,散熱慢,難以適應夏季酷暑環境。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蠶繭\"煮汁飲,止消渴、反胃\";紅棗健脾而調和營胃;扁豆健脾又化濕濁,故本方有益氣清暑、健脾和中之功。適用於夏季熱,且口渴多飲、尿頻量多、神倦乏力、納呆便溏者。這就是蠶繭棗豆茶,其做法是取蠶繭10個,紅棗15個,扁豆10克。每日1劑,水煎代茶飲。

除此之外,以下幾種食療方也非常簡單,家長可自行調製:

清暑金香茶

材料:金銀花6克,香薷3克,杏仁3克,淡竹葉5克,綠茶1克。

做法:沸水衝泡飲用。每日1劑。

功效:清熱解毒、祛暑利濕、潤肺止咳。

適應證:小兒暑熱口渴、煩躁不安等。

空心菜荸薺湯

材料:鮮空心菜120克,荸薺7枚,白糖適量。

做法:將空心菜洗淨切碎,荸薺洗淨,去皮切片,共置鍋內,加水煎湯,調入白糖飲服。每日1劑,2~3次分服,連服7日。

功效:清熱涼血、生津止渴、利尿。

適應證:小兒夏季熱、口渴、尿黃。

西瓜汁

材料:西瓜肉適量。

做法:將西瓜肉用潔淨紗布絞取其汁,隨量飲服。

功效:清熱解暑、除煩止渴、利尿。

適應證:暑傷肺胃型小兒夏季熱,症見發熱持續不退,熱勢於午後升高,氣候愈熱,熱度愈高,以及口渴引飲、頭額熱甚、皮膚幹燥灼熱、無汗或少汗、小便頻數而清長、精神煩躁等。

蜜餞黃瓜

材料:黃瓜5根,蜂蜜100克。

做法:將黃瓜洗淨,剖開去瓤,切成條,放入鋁鍋內,加水少許,煮沸後即去掉多餘的水,加入蜂蜜,調勻後再煮沸即成,隨量食用。

功效:清熱解毒、潤燥除煩。

適應證:暑傷肺胃型小兒夏季熱。

荷葉紅棗粥

材料:鮮荷葉1片(約20克,切碎),紅棗5枚。

做法:水煎,代茶服用。

功效:清熱除煩,增進食欲。

適應證:小兒夏季熱。

三汁飲

材料:絲瓜葉、苦瓜葉各2片,鮮荷葉1張。

做法:將絲瓜葉、苦瓜葉、鮮荷葉均切碎,共煎汁,代茶頻飲。

功效:清熱開胃。

適應證:小兒夏季熱。

6種食療方防治小兒厭食症

夏季炎熱,孩子容易出現不愛吃飯的情況,這是厭食的表現。厭食是指小兒長期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的一種病症。長期厭食可致小兒體重減輕,甚至營養不良,使小兒免疫功能下降等,不但影響生長發育,還會影響小兒身心健康。

家長麵對這種情況,不要強迫孩子進食,或者任其厭食,而應該合理搭配飲食,做到葷素、粗細、幹稀搭配。飯菜做到細、軟、爛。讓孩子定時進餐,適當控製孩子吃零食,但零食不能排擠正餐,更不能代替正餐。

《本草綱目》中提到了用麥芽糕治療小兒厭食的方法:

麥芽糕

材料:麥芽120克,橘皮30克,炒白術30克,神曲60克,米粉150克,白糖適量。

做法:先把麥芽淘洗後曬幹;再取新鮮橘皮,曬幹後取30克;然後將麥芽、橘皮、炒白術、神曲一起放入碾槽內研為粉末,與白糖、米粉和勻,加入清水調和,如常法做成10~15塊小糕餅,放入碗內,用蒸鍋蒸熟即可。每日隨意食麥芽糕2~3塊,連服5~7天。

功效:可以消食、和中、健脾、開胃。適用於小兒不思飲食或消化不良、脘腹脹滿。

此外,以下幾種辦法也能讓孩子擺脫厭食的困擾:

健脾消積餅

材料:茯苓麵、山藥麵、麥芽麵各30克,雞內金末、黑芝麻末各15克。

做法:將上述材料和勻,加水適量,和成軟麵,做成薄餅,用文火烙熟黃。每餐適量,每日兩餐,經常食用。

功效:健脾消食。

適應證:小兒厭食、脾虛食積症。

小兒消食粥

材料:山楂片10克,高粱米50克,奶粉、白糖各適量。

做法:將山楂片和高粱米一起置於鐵鍋,文火炒焦,取出壓碾成粗粉,置於沙鍋,加水煮成粥。不滿1歲者,每次取10克消食粥,每日3次;2~3歲,每次取20克消食粥;4~5歲,每次取30~40克消食粥食用。調味可加適量的奶粉和白糖。

功效:健脾消食。

適應證:小兒厭食、小兒消化不良。

扁豆花湯

材料:扁豆花15~3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扁豆花水煎取汁,調入白糖服用。每日1劑,2次分服。

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化濕。

適應證:脾失健運型小兒厭食症。

蘿卜子神曲湯

材料:炒蘿卜子、麥芽各10克,神曲30克。

做法:水煎服。每日1劑,3次分服。

功效:和脾助運。

適應證:脾失健運型小兒厭食症。

山楂麥芽茶

材料:山楂、炒麥芽各10克,焦大白、茶葉各4克。

做法:將上述材料一同放入杯中,用沸水衝泡,代茶飲用。每日1劑。

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導滯。

適應證:脾胃虛弱型厭食症。

5種食療方防治小兒痢疾

夏秋季節是小兒痢疾的高發期,因為這個時節瓜果大量上市,孩子脾胃較弱,很容易在吃上出問題。孩子發生痢疾主要表現為黏液、膿血便,伴有腹痛、裏急後重等為主要臨床表現,可伴有發熱、左下腹壓痛,慢性痢疾可伴有脫肛。

《本草綱目》中說\"小兒洞痢:柏葉煮汁,代茶飲之。\"也就是說,可以用柏葉茶來治療小兒痢疾。做法是取側柏葉10克,切碎,加開水適量泡成濃汁,不拘時代茶溫服。每日1劑。這種柏葉茶有涼血止血、澀腸止痢的作用。

除了柏葉茶,山楂、苦瓜等對小兒痢疾也有很好的療效:

山楂茶

材料:山楂30克,茶葉6克,白糖、紅糖各10克。

做法:將山楂洗淨切片,放入鍋內,加水煮沸10分鍾,加入茶葉再煮二三沸,調入白糖、紅糖即成。每日1劑,2~3次分服,連服5日。

功效:清熱利濕、抗菌鎮痛。

適應證:小兒急性痢疾,症見痢疾初起,發熱、便稀黃綠、伴有黏液及膿血、腹痛下墜、惡心嘔吐等。

苦瓜汁

材料:鮮嫩小苦瓜5根。

做法:將苦瓜洗淨切碎,搗爛取汁飲服。每日1劑。

功效:清熱解毒。

適應證:小兒赤白痢疾。

雙豆棗泥

材料:綠豆3粒,巴豆10粒,大棗(去核)2枚。

做法:將綠豆、巴豆研為細末,然後與大棗共搗爛,貼於小兒臍眼下部。每日1次。

功效:清熱解毒、止痢。

適應證:小兒痢疾。

涼拌馬齒莧

材料:鮮馬齒莧500克,大蒜30克,調料適量。

做法:將馬齒莧擇洗幹淨,入沸水鍋中燙透,撈出瀝幹水分,切碎,裝盤備用。將大蒜去皮搗爛,加入精鹽、味精、香油、米醋調勻,澆在馬齒莧上,拌勻。佐餐食用,每日1劑。

功效:清熱解毒、散淤殺蟲。

適應證:小兒血痢。

4種食療方防治鵝口瘡

鵝口瘡也叫雪口病,多見於新生兒,營養不良、腹瀉、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或激素的患兒。新生兒多由產道感染或因哺乳時奶頭不潔及汙染的乳具感染。天氣炎熱易患此病。

據《本草綱目》記載:\"咽喉口舌生瘡者,以吳茱萸米醋調貼兩足心,移夜便愈。\"對於此病,主要要用清熱解毒、化滯除腐、消腫止痛的辦法來治療,家長可用以下幾種食療方來治療孩子的鵝口瘡。

蒲公英綠豆粥

材料:鮮蒲公英40~60克,綠豆50克,粳米50~100克。

做法:將蒲公英洗淨切碎,加水煎湯,去渣,加入洗淨的綠豆、粳米煮粥服食。每日1劑,3次分服。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適應證:鵝口瘡,症見頰黏膜有一層稍隆起粗糙灰白色物,似色塊,不易拭去,口腔黏膜多幹躁、不流涎等。

綠豆茶

材料:綠豆、白糖各30克,茶葉2克。

做法:將綠豆洗淨,搗碎研末,與茶葉共置杯內,用沸水衝泡,候溫,調入白糖飲服。每日1劑。

功效:清熱解毒、除濕消腫。

適應證:鵝口瘡。

老黃瓜湯

材料:老黃瓜1根,白糖適量。

做法:將老黃瓜洗淨切片,加水煮沸10~15分鍾,去渣,調入白糖服用。每日1劑,2~3次分服,連服5~7日。

功效: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適應證:鵝口瘡。

西紅柿汁

材料:西紅柿適量。

做法:將西紅柿洗淨,去皮,擠出汁液,先把西紅柿汁含在嘴裏2分鍾,然後徐徐咽下。每日6~8次。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平肝、生津止渴。

適應證:鵝口瘡。

2種食療方防治小兒多動症

小兒多動症是以注意力不集中、過分活動、衝動任性、學習困難或伴有行為障礙等為特征的一種綜合征。

幫助兒童克服偏食和挑食的習慣,其膳食應粗糧與細糧結合,葷菜與蔬菜、水果搭配,減少兒童的食糖量,橘子、蘋果、柿子、杏子等水果也不宜多吃。

對於患有多動症的孩子,家長不妨用以下兩種食療方試試:

酸棗蓮子粥

材料:去芯蓮子50克,酸棗仁10克,粳米15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蓮子、酸棗用紗布包好入鍋中加入粳米共煮粥,熟後將酸棗仁取出棄之,加冰糖適量,分2次服之。每日1次,連服2周以上。

功效:安定心神、清熱降火。

適應證:心腎失交、神明不足型多動症。

甘麥大棗湯

材料:小麥30克,甘草10克,紅棗10枚。

做法:將材料加水煎取汁。每日2次,連服多日。

功效:養血安神、舒肝解鬱。

適應證:心脾氣虛症。

2種食療方防治小兒感冒

小兒感冒是由病毒或細菌等引起的鼻、鼻咽、咽部的急性炎症,以發熱、咳嗽、流涕為主症。其突出症狀是發熱,而且常為高熱,甚至出現抽風。

如果孩子患了感冒,就應該讓他少吃脂肪類和糖類食物,少吃精米和精麵粉,多吃粗纖維食品如蔬菜、水果。保證飲食中蛋白質的含量,可以吃瘦肉、雞肉、魚肉和各種豆類食品。少吃烏梅、楊梅、青梅等酸澀食品,忌食辛燥、油膩之品。

孩子感冒是很正常的事,一般的感冒不必大驚小怪,可用以下兩種食療方進行調養。當然,如果病情嚴重,或者高燒不退,則應及早就醫。

瓜皮茶

材料:西瓜皮1000克,綠茶10克,薄荷15克。

做法:西瓜皮切碎,加水適量,煮沸20分鍾後加入茶葉、薄荷,再煮3分鍾,濾出液汁當茶飲。

功效:祛暑解表。

適應證:小兒暑濕感冒發熱等。

蔥豉粥

材料:白米50克,蔥白6克,豆豉10克。

做法:以常法煮米成粥,熟時加入蔥、豆豉。每日1劑,分早晚2次食用。

功效:疏風解表清熱。

適應證:風熱感冒之發熱、頭痛、咽痛、眼幹赤。

2種食療方防治小兒腹瀉

嬰兒期腹瀉多為水樣便或蛋花湯樣便,有急性及慢性腸炎之分。嬰兒腹瀉病因很多,可為腸道內或腸道外感染、飲食不當及氣候改變等引起,但重型腹瀉多為腸道內感染引起。

如果孩子出現急性腹瀉,則應在短期內禁食,減輕腸道負荷,適應於較重腹瀉及有頻繁嘔吐者。禁食時間6~8小時,營養不良者禁食時間短些,禁食期間給予靜脈輸液。禁食後,給予部分母乳及米湯,米湯含有澱粉,易於消化吸收,可供給少量熱量。然後,給予脫脂奶。約7天左右過渡到全脂奶,再給予胡蘿卜湯,因為胡蘿卜湯富有電解質及果膠,有利於大便成形。如果是慢性腹瀉,可根據腸道功能逐漸增加營養素,特別是蛋白質供應。盡可能爭取母乳喂養。除短期內用5%米湯、脫脂奶及稀釋奶治療外,爭取蛋白奶喂養。

前不久,筆者一位朋友的孩子出現了腹瀉,由於醫生開的藥比較苦,所以寶寶不肯吃。吃下去又吐出來,一點也不見效。這時,她伯父告訴她一個方子,沒想到孩子吃了以後,腹瀉痊愈了。

這個方子是這樣的:取烏梅1顆,用米湯煮,米湯成糊狀後即可服用。日服3次,空腹服,服1次就有效果,2~3次即痊愈。

據《本草綱目》記載:\"烏梅斂肺澀腸,止久咳痢。\"後世研究證明,烏梅可以抗菌;而米湯具有調養腸胃的作用,很容易消化。烏梅和米湯合用,往往有比較明顯的止瀉效果,尤其適用於腹瀉時間比較長,大便不成形,顏色淡黃,氣味不臭,多於食後作瀉,麵色萎黃,形體消瘦的孩子。

這個方子雖然簡單有效,但並不適合所有腹瀉的孩子,因為烏梅收斂作用強,如果孩子的大便夾有乳凝塊或食物殘渣,氣味酸臭,腹痛脹滿,或孩子除了腹瀉外,還見有高熱、煩躁、口渴,小便量少色黃,舌苔比較厚膩的症狀,則不要用此方。

此外,還可以用山楂神曲粥來調理孩子的腹瀉症狀。

山楂神曲粥

材料:山楂30克,神曲15克,粳米100克,紅糖6克。

做法:將山楂洗淨,神曲搗碎,一起放入沙鍋,加水煮半小時,去渣取汁備用,將粳米洗淨,放入沙鍋,加少量水煮沸,改文火加入藥汁煮成粥,加入紅糖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胃,消食積。

適應證:消化不良、小兒腹瀉。

2種食療方防治小兒營養不良

營養不良是由於攝入的營養物質不能滿足生長發育需要引起的,因小兒乳食不能自製,一旦長期喂養不當,或病後失於調養,攝食減少而消耗增加,或存在先天性營養不足和生活能力低下,均易發展為營養不良。

小兒營養不良主要表現為水腫,生長發育遲緩,嚴重者全身功能紊亂,免疫力下降,易患肺炎、腹瀉等疾病。

如果孩子出現營養不良,可以采取用米湯、稀米糊等食物來提供碳水化合物,以脫脂奶供給少許脂肪,以脫脂奶或蛋白奶、魚蛋白、豆漿供給蛋白質。補充維生素,特別要補充脂溶性維生素A及維生素D。

《本草綱目》中提到白薯可適用於小兒營養不良,因此,媽媽們可以把煮熟或蒸熟的白薯喂給孩子吃。此外,豬肉大米粥和當歸羊肉羹也能改善小兒營養不良的狀況。

豬肉大米粥

材料:豬肚250克,大米100克,鹽少許。

做法:先用鹽將豬肚搓洗幹淨,切小丁,與大米煮成爛粥,加鹽調味,分次食用。

功效:具有健脾養胃之功。

適應證:小兒食欲缺乏、病後虛弱、四肢乏力。

當歸羊肉羹

材料:羊肉500克,黃芪、黨參、當歸各25克,生薑片、食鹽各少許。

做法:羊肉洗淨,切成小塊,黃芪、黨參、當歸包在紗布裏,用線捆紮好,共放在沙鍋裏,加水適量,以小火煨煮至羊肉將爛時,放入生薑片、食鹽,待羊肉熟爛即可。分頓隨量喝湯吃肉。

功效:補氣養血。

適應證:小兒營養不良、氣血虛弱所致的疲倦乏力、麵黃肌瘦、多汗、納少。

3種食療方防治小兒貧血

小兒貧血主要是由於缺鐵、鉛中毒、鉤蟲病、慢性腎炎等引起的。貧血的孩子可選用含鐵量高且易吸收的食物,如動物肝髒、瘦肉、魚等。另外,可多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橘子、獼猴桃、西紅柿等。還應注意,孩子貧血不要隻用蛋黃補,應同時吃些蔬菜等。

《本草綱目》中介紹雞、糯米、大棗等食物具有良好的補血養血作用。如果孩子貧血,家長可參考以下幾款美味的食療方:

雞汁粥

材料:母雞1隻,粳米60克。

做法:母雞去毛及內髒,洗淨,放在鍋內加清水,煎煮出雞湯。以原汁雞湯加洗淨的粳米,大火燒開,改小火煮成粥。

功效:補脾益陰,養血強身。

適應證:年幼體弱、氣血不足,營養不良等,可防治貧血。

薏棗糯米粥

材料:糯米300克,薏仁米50克,大棗20克,蓮子20克,山藥30克,白扁豆30克。

做法:將上述材料洗淨,共同煮粥食用。

功效:補血養血。

適應證:小兒缺鐵性貧血。

當歸羊肉湯

材料:當歸30克,生薑50克,羊肉150克,鹽適量。

做法:羊肉、生薑分別洗淨,切片,與當歸同入鍋,加清水,煎煮約30分鍾,加鹽調味,趁熱喝湯。每2天1劑,連服2個月。

功效:溫熱散寒,溫中和胃,補氣生血。

適應證:小兒貧血伴食欲不振、怕冷。

2種食療方防治小兒遺尿

如今,兒童遺尿大部分與飲食有關,飲食中牛奶、人工飲料、巧克力和柑橘類水果攝食過量,是造成兒童遺尿的重要原因。

要改變孩子尿床的情況,還要從飲食上下工夫。應常給孩子吃具有補腎縮尿功效的食物,例如,羊肉、蝦、雀肉、龜肉、田雞、雞腸、茼蒿、山藥、芡實、黑豆、銀杏、蓮子、薏米等,但飲食不宜過鹹或過甜,忌食生冷,晚餐少食湯粥、飲料。

《本草綱目》中記載了白果可以治療小兒遺尿,但白果有小毒,不宜兒童食用。另外,《本草綱目》中記載烏梅具有收斂的作用,後世研究出以下兩種食療方防治小兒遺尿。

烏梅大棗湯

材料:烏梅5枚,蠶繭殼1個,去核大棗5枚。

做法:上述材料一起洗淨,用清水煎服。每天1劑。

功效:補脾益肺。

適應證:肺脾氣虛型小兒遺尿。

幹荔枝肉

材料:幹荔枝肉10顆。

做法:直接食用,常吃可見效。

功效:補氣和中、健脾止瀉。

適應證:小兒遺尿。

2種食療方防治小兒盜汗

小兒出現盜汗,首先要及時查明原因,並給予適當處理。對於生理性盜汗,一般不主張藥物治療,而是采取相應的措施,去除生活中導致高熱的因素。例如,孩子睡前活動量過大,或飽餐高熱量的食物導致夜間出汗,就應該對小兒睡前的活動量和進食量給予控製,這樣有利於小兒睡眠和控製小兒肥胖,有益於小兒的身心健康。有的小兒夜間大汗,是由於室溫過高,或是蓋的被子過厚所致。若小兒偶爾有一兩次盜汗,不必過分擔心,盜汗所丟失的主要是水分和鹽分,通過每日的合理飲食是完全可以補充的。

盜汗的孩子可以多吃一些養陰清熱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如百合、大棗、核桃、蓮子、蜂蜜、豆腐、小麥等,控製葷食、甜食,忌西瓜、香蕉,冷飲等寒涼性食物。

《本草綱目》說:\"泥鰍暖中益氣。\"適用於治療小兒盜汗。家長可給孩子吃燉泥鰍來治療盜汗。此外,蜜百合飲也是不錯的盜汗食療方:

燉泥鰍

材料:泥鰍250克,鹽、菜子油各適量。

做法:泥鰍用溫水洗去黏液,去頭尾、內髒,用菜子油煎至呈黃色,然後加清水煮湯至半碗,加鹽調味,喝湯吃肉。每天1次,年齡小者分次服食。

功效:暖中益氣。

適應證:治療因營養不良、缺鈣、佝僂病等引起的盜汗。

蜜百合飲

材料:幹百合(也可以用鮮百合)100克,蜂蜜150克。

做法:將上述材料共蒸約1小時,冷後食用,每天2次。

功效:潤肺止咳。

適應證:小兒盜汗。

1種食療方防治小兒肥胖症

小兒肥胖症除環境、遺傳、生長發育、疾病等原因外,還與進食熱量過多或營養不平衡有關。很多小孩喜歡進食甜食和油膩的肉類食物及碳酸類飲料等,這樣就容易造成能量過剩,使脂肪堆積,從而導致肥胖。

肥胖的孩子除了應該注意運動以外,還應正確選擇飲食,例如,可吃瘦肉、雞肉、魚肉和各種豆類食品。多吃粗纖維食品,如蔬菜、水果等。少吃精米、精粉、精製糖等高脂高糖食品。油炸、燒烤的食品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容易使熱量聚集而引起肥胖,所以應限食。

在古代,沒有人認為肥胖是疾病,因此,醫書中沒有關於\"減肥\"的記載。但是《本草綱目》中記載了冬瓜有令人消瘦的功能,發展到現代,對於肥胖的兒童,家長常用冬瓜燒香菇這個方子來改善孩子的肥胖身材。那麼,冬瓜燒香菇到底是怎麼做的呢?

冬瓜燒香菇

材料:冬瓜250克,水發蘑菇50克,精鹽、味精、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將冬瓜切成小方塊,香菇浸泡後切塊。鍋中加油燒熱,倒入冬瓜、香菇及泡香菇水煸炒,加食鹽、味精等調味,至熟即可。

功效:清熱健脾,消積輕體。

適應證:小兒肥胖。

第十七章 人生不老天地長,本草之花分外香

4種食療方補虛益氣

氣虛是某一髒腑或全身功能減退的表現,時常伴有倦怠無力、食欲不振、腹脹便溏、氣短懶言、聲音低微、多汗自汗、頭暈耳鳴、心悸怔忡、舌淡苔白、脈弱無力等。

中國傳統醫學曆來強調脾胃為本,所以,應以益脾補胃為主,同時兼顧其他髒虛。應該多吃一些性質平和的食物。

《本草綱目》中記載:\"牛乳,老人煮粥甚宜。\"牛乳性平,補血脈,益心,長肌肉,令人身體康強潤澤,麵目光悅,誌不衰。因此,非常適合老年人吃。

現代營養學認為,氣虛體質者應注意攝取平衡飲食,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比例應為2∶3∶10。其中,動物蛋白質應占蛋白質總攝入量的35%左右;脂肪適量,但應以植物油為主;主食應粗細搭配,品種不宜單一;同時,應多吃些蔬菜、水果。以下介紹幾款適合氣虛者的食療方。

1.山藥薏仁茶。以淮山藥、薏苡仁各三錢熬水喝,可使中氣足、精神好、臉色佳。但要注意,真正的山藥是白色的,如果是紫色或赤色,則功效僅止於當番薯吃。

2.四神湯。蓮子、薏苡仁、淮山藥、芡實煮成湯是氣虛之人的養生飲食。有些人習慣在四神湯中加豬小腸或排骨、雞肉;現代人怕營養過剩、怕胖,也可以去掉附著的油脂再煮。

3.薏仁粉泡牛奶。薏苡仁可防癌、滋潤皮膚,可將它略炒磨成粉泡牛奶喝。

4.香菇泥鰍粥。香菇煮泥鰍對於氣虛及胃腸功能差的人極其有效,將泥鰍、蒜頭、香菇、大米、蔥酥熬成米粥,不但味道佳,而且極具營養價值。但香菇最好要經太陽照射,產生維生素D後再食用較有效。

5種食療方防治五勞七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