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家庭篇 打造健康家庭,男女老少各有本草食療妙方(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人們經常用\"五勞七傷\"來形容人身體虛弱多病。中醫學上五勞指心、肝、脾、肺、腎五髒的勞損;七傷指大飽傷脾,大怒氣逆傷肝,強力舉重、久坐濕地傷腎,形寒飲冷傷肺,憂愁思慮傷心,風雨寒暑傷形,恐懼不節傷誌。

造成\"五勞七傷\"的原因有很多,有的還與食品的\"五味\"、節令的\"四時\",甚至風向有著密切關係。所以養生學認為:在養生時,要注意酸、甜、苦、辣、鹹的適量,切不可偏食;在生活起居上,要按季節的交替、冷暖,適時增減衣服,適當鍛煉,順乎自然。這些都是強身健體,預防\"五勞七傷\"的必要措施。歐陽修曾說:\"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身。\"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本草綱目》中說狗肉能\"安五髒、輕身、益氣、補胃、暖腰膝、宜腎、壯氣力、補五勞七傷、補血脈\"。

下麵介紹幾種用狗肉製作的食療方,在品嚐美味的同時還能補益身體,一舉兩得。

雙味狗排

材料:狗排650克,蔥段、薑片、料酒、胡椒粉、香料粉、嫩肉粉、生抽、老抽、幹細澱粉、精煉油各適量,香辣牛肉醬、番茄沙司各1小碟。

做法:1.將鮮的排每兩根為一組順骨縫劃開,斬成6厘米長的段,用清水反複漂洗淨血汙,入冷水鍋中燒沸約3分鍾,撈出洗去汙沫,納小盆內,加入蔥段、薑片、料酒、胡椒粉、香料粉、嫩肉粉、生抽、老抽和幹細澱粉拌勻,醃約半小時。

2.將醃好的狗排裝在盤中,上籠用旺火蒸約1小時至軟爛,取出,再逐段投入到燒至六七成熱的精煉油鍋中炸成金黃色,撈出瀝油,裝盤,口味碟上桌,佐食。

紅燜香辣狗肉

材料:鮮狗肉1000克,料酒100克,幹辣椒25克,郫縣豆瓣醬50克,番茄醬35克,蔥段、薑片各10克,香料(花椒、八角、香葉、桂皮、丁香、肉、草果等各1克),精鹽、味精、雞精、胡椒粉、白糖、醬油、香油、辣椒油、熟花生油、肉骨頭湯、蔥花、香菜各適量。

做法:1.將鮮的肉皮上的殘毛汙物刮洗幹淨,斬成3.5厘米見方的塊,用清水浸泡數小時去除血汙。然後同50克料酒入冷水鍋中,沸後煮3分鍾撈出,再用清水洗幾遍,控幹水分。

2.炒鍋上火,放熟花生油燒熱,下蔥段、薑片、幹辣椒和香料炒香,倒入狗肉塊翻炒至無水氣時,再下郫縣豆瓣醬、番茄醬和嫩肉粉翻炒,見色紅油亮時,放料酒和肉骨頭湯燒開;加精鹽、味精、雞精、胡椒粉、醬油和白糖調好口味,倒在高壓鍋內,加蓋上火,待閥門旋轉後壓25分鍾左右離火。

3.將燜好的狗肉舀在湯盆內,撒上香菜、蔥花,澆上燒熱的辣椒油和香油,即成。

泡椒番茄狗肉丸

材料:淨狗肉150克,肥膘肉50克,雞蛋液50克,幹細澱粉25克,泡椒茸15克,番茄醬15克,白糖25克,醋20克,精鹽、味精、料酒、蔥薑汁、胡椒粉各少許,香油5克,精煉油750克(約耗75克),蒜米少許。

做法:1.將狗肉用清水反複漂洗淨血汙,控幹水分,置案板上剁成細泥;肥膘肉切成綠豆大小的粒。將兩者放在小盆內,加入精鹽、味精、料酒、蔥薑汁、胡椒粉、雞蛋液和幹細澱粉,順一個方向攪拌上勁成狗肉餡。

2.炒鍋上火,注入精煉油燒至三四成熱時,將狗肉餡做成直徑2厘米的丸子,下入油鍋中炸至色黃且肉熟時,倒出瀝油。

3.炒鍋隨底油上火,炸香蒜米,放泡椒茸待出紅油後,下番茄醬略炒,摻清水,調入白糖、醋成酸甜味,勾芡汁,淋香油,倒入炸好的狗肉丸,顛翻均勻,出鍋裝盤,點綴上桌。

除了以狗肉為主的食療方以外。

地仙酒

材料:肉蓯蓉35克,炮附子35克,木鱉子50克,天南星30克,白附子30克,覆盆子30克,菟絲子30克,赤小豆30克,骨碎補30克,何首烏30克,炙川烏10克,炙甘草10克,川椒35克,地龍50克,防風30克,羊膝35克,草薢30克,羌活30克,狗脊30克,人參20克,黃芪20克,白術10克,茯苓10在,白酒3000毫升。

做法:將上述藥材洗淨一同搗成碎末,用紗布包裹;放入酒中浸泡60餘天,過濾,去渣備用。每次5~10毫升,每日1次(晚間飲用較佳)。木鱉子有毒,飲用時宜從小劑量開始。

功效:此酒扶正祛邪,主治五勞七傷,腎氣衰敗,精神耗散,行步艱難,飲食無味,耳聾眼花,皮膚枯燥;婦人宮冷無子,下部穢惡,腸風痔漏,吐血瀉血,諸風諸氣。

2種食療方防治眼疾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是認知外界事物的主要器官。隨著年齡的增長,各種眼病症狀也會出現,常見的有目幹澀、目痛、目癢等。那麼老年人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眼睛呢?

《本草綱目》中記載了菊花和動物肝髒具有明目的作用,因此老年人可常吃動物肝髒,在春天的時候飲菊花茶,或者給自己製作一個菊花枕。下麵介紹兩種養眼羹的做法:

豬肝羹

材料:豬肝(一具,細切,去筋膜),蔥白(一握,去須,切),雞帽(二個)。

做法:將以上材料放入豉汁中煮,作羹。快要熟時,打破雞子,投在羹中,方可食用。功效:主治營養性弱視、遠視、夜盲等症。

羊肝羹方

材料:青羊肝(一具,細切,水煮熟,漉酒幹)。

做法:用鹽、醋調和食用。

功效:養肝明目。

除了注意飲食,老年人還可以給自己做一個菊花枕頭:用黃白菊花各150克,配苦蕎麥皮200克、黑豆皮100克、決明子300克,同裝入枕芯中。此的養陰清熱,對肝陰不足、肝火上炎而致的目赤腫痛、幹澀羞明、視物不清等症,均有良好療效。

4種食療方防治耳聾耳鳴

老年性耳聾是指隨著年齡增長逐漸發生的進行性聽力減弱,重者可致全聾的一種老年性疾病。通常情況下65~75歲的老年人中,發病率可高達60%左右。老年性耳聾的治療方法很多,但療效不明顯,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掌握合理和科學的飲食,對防治老年性耳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中醫裏,腎開竅於耳,因此養好腎髒對耳朵來講是十分重要的。李時珍認為,豬腎對老年人耳聾耳鳴有良好的效用,因此老年人可經常吃適量豬腎,下麵推薦幾個治療老年人耳聾耳鳴的方子:

蓮子粥

材料:蓮子肉30克,糯米100克。

做法:取蓮子肉煮爛,加糯米,煮粥食用。

功效:具有益精氣、強智力、聰耳目、健脾胃的作用,且可降血壓。

菊花粳米粥

材料:菊花50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將菊花煎湯,再將菊花湯與粳米同煮成粥。

功效:此粥對中老年人眩暈耳鳴、風熱頭痛、肝火目赤等症有良好療效。

蓮肉紅棗扁豆粥

材料:蓮子肉10克,紅棗10枚,白扁豆15克,粳米100克,

做法:加水常法煮粥。

功效:益精氣,健脾胃,聰耳目。每日早、晚溫熱服食。

木耳瘦肉湯

材料:黑木耳30克,瘦豬肉100克,生薑3片。

做法:上述材料加水適量,文火燉煮30分鍾。

功效:補腎納氣。補而不滯,並且還可降低血黏度。對耳聾伴高血脂者更為適用。

二種食療方對付虛損羸瘦

由於老年人各種生理機能趨弱,身體稍有不適,就容易消瘦下來。如何通過食補增進體質呢?李時珍認為,老年人應該選擇一些有營養且易消化的食物進補,因此,兒女們可以參考以下食療方來孝敬爸媽。

桑葚芝麻糕

材料:桑葚30克,黑芝麻60克,麻仁10克,糯米粉700克,白糖30克,粳米粉300克

做法:將桑葚、麻仁洗淨,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煮熬20分鍾,去渣,留汁待用;將黑芝麻置文火上炒香備用,糯米粉、粳米粉、白糖合勻,加入桑葚、麻仁汁和水適量,揉成麵團,做成糕,在每塊糕上撒上黑芝麻,上籠蒸15~20分鍾即成。可供早餐或點心用。

功效:健脾胃、補肝腎。適用於老年體虛、腸燥、大便幹結等病症。

牛奶粥

材料:粳米100克,牛奶250毫升,白糖適量。

做法:粳米煮粥,加入牛奶,白糖調味食用。

功效:潤五髒,補虛損,養陰生津作用。適用於中老年人或病後體弱,氣血虧損,體瘦虛贏,反胃噎嗝,口幹思飲,大便燥結等症。服用牛奶粥時,忌食酸性食物。

3種食療方防治脾胃氣弱

老人脾胃虛弱是常事,注意日常保養很重要。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藕為\"靈根\",民間早有\"新采嫩藕勝太醫\"之說。對於老年人來說,藕更是補養脾胃的好食材。

如果想讓藕有養胃滋陰、健脾益氣的作用,必須把它加工熟了,尤其是把藕加工製成藕粉,更是老年人不可多得的食補佳品,既富營養,又易於消化,有養血止血,調中開胃之功效。平時脾胃不好的老年朋友,不妨趁著新鮮秋藕上市的時候多吃一些,自己在家做藕粉。製作方法非常簡單:把藕連皮切成薄片,為了加快幹燥速度,可以先蒸上5分鍾;然後,把藕片平鋪在幹淨的紗布上曬幹;等曬幹、曬透後,放入研缽中搗成粉末即可。

早餐時,用開水衝上一小碗晶瑩剔透的藕粉,淡淡的藕香特別有助於老人開胃。老年人常有喝粥的習慣,不妨偶爾換換口味,來點藕粉,喜歡吃甜口的,還可以適當加點蜂蜜、紅糖或是桂花。用藕粉做下午的加餐也是不錯的選擇。

除了藕粉之外,還可以考慮一下食療方來補脾胃:

豉汁鯽魚

材料:鯽魚250克,豉汁,胡椒、蒔蘿、薑、橘皮各適量。

做法:將鯽魚入豉汁中煮熟,加胡椒、蒔蘿、薑、橘皮,空腹食用。

功效:適用於治胃虛疼痛。

蒸豬肚

材料:豬肚1個,參末15克,橘皮末15克,豬脾2枚(細切),蔥白少許,飯半盤,椒薑等調料適量。

做法:

在豬肚內放入參末、橘皮、豬脾、蔥白、飯、椒薑,縫合口,蒸爛食之。

功效:可治老年人脾虛氣弱。

雞肉餛飩

材料:黃雌雞肉150克,白麵210克,蔥白少許。

做法:上述材料做成餛飩,加椒薑五味調和,煮熟空腹食之。

功效:益補髒腑和悅澤顏色。

5種食療方防治腹瀉

隨著年齡增長,人體的免疫能力(抗病能力)會逐漸降低,抵禦細菌和病毒的能力自然也隨之降低,病毒和細菌就容易乘虛而入,容易引起腹瀉。

因此,老人要格外注意嗬護腸胃,日常生活中應做到提高身體免疫力,保證食物新鮮,少食生冷食物,堅持規律飲食,注意身體保暖。與此同時,還要掌握幾招治療腹瀉的食療方,以確保老人安全度夏。

薏苡仁粥

材料:薏苡仁40克,粳米50克。蜂蜜適量。

做法:以上材料加水煮粥。每日分兩次服用。

功效:健脾利濕,能治了老年慢性腹瀉。

生薑粥

材料:黨參6克,茯苓6克,生薑5片,粳米50克。

做法:黨參、茯苓、生薑,加水煎汁,加入粳米煮粥服用。

功效:可治療中老年因脾胃虛寒所致的腹瀉。

山藥粥

材料:炒山藥20克,扁豆6克,大米50克。

做法:上述材料加水煮粥,每日早晚2次飲用。

功效:可治療脾胃虛而大便虛瀉難愈、四肢疲乏無力、脈虛等症。

甘麥大棗粥

材料:紅棗50克,甘草6克,白糖20克,小麥適量。

做法:上述材料加水煮粥。

功效:可益氣養血,治療中老年人腹瀉腹脹。

烏梅粥

材料:烏梅5枚(水煎取汁),粳米50克,冰糖20克。

做法:上述材料加水適量煮粥。

功效:可治療中老年人久瀉不止。

4種食療方防治煩渴口幹

許多人都有過口幹舌燥的感受,還有的人長久地受著口幹的困擾,尤其是老年人。

病理性口幹多見於感冒後,大量嘔吐、腹瀉及高熱後。鼻炎、鼻竇炎患者常因鼻腔通氣不良,張口呼吸致使口腔內水分蒸發而出現口幹。哮喘患者因呼吸加快加深,呼吸道蒸發水分過多而產生口幹。各種原因的睡眠呼吸障礙患者,因為夜間張口呼吸而在清晨起床後口幹。糖尿病口幹是大家最熟悉的,患者可因血糖升高引起血漿滲透壓增高、多尿而出現口幹。最嚴重的口幹見於幹燥綜合征患者,因為免疫反應破壞了腮腺、口腔內唾液腺、淚腺及鼻腔黏膜內腺體而引起口幹。

有了口幹症除了到醫院做全麵檢查,針對病情進行治療外,平時應注意生活調理。

李時珍認為,對於老年人煩渴口幹,應多吃一些生津止渴的食物,中醫常用以下食療方來解除老年人煩渴口幹。

枸杞飲方

材料:枸杞根白皮(一升)小麥(一升,淨淘)粳米(三合,研)。

做法:以上材料入鍋,加上以水一鬥,煮二味,取七升汁,下米作飲。渴即漸服之,極愈。

功效:(食治老人煩渴,口幹,骨節煩熱)。

大麥湯方

材料:大麥(二升)赤餳(二合)

做法:將上材料入鍋,加上以水七升,煎取五升,去滓。下餳調之。渴即服愈。

功效:(食治老人煩渴不止,飲水不定,轉渴,舌卷幹焦)。

冬瓜羹方

材料:冬瓜(半斤,去皮)豉心(二合,綿裹)蔥白(半握)。

做法:將上材料入鍋,加上以和煮作羹。下五味調和,空心食之。常作粥尤佳。

功效:(食治老人消渴、煩熱,心神狂亂,躁悶不安)

桔梗茶

可選用中藥麥冬30克,桔梗20克,甘草6克,開水浸泡後當茶飲或漱口。

4種食療方防治哮喘

咳喘是老年人的常見症狀,如不注意調護常常遷延難愈,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所以老年人咳喘在藥物治療的同時更應該注意自我調護。

《本草綱目》中記載了用冰糖白蜜汁和柚子皮治療老年哮喘的食療方:

冰糖白蜜汁

材料:冰糖120克搗碎同120克白蜜蒸熟;黑芝麻250克,生薑120克。

做法:搗汁去渣。其汁與白蜜冰糖用瓷瓶收儲,早晚服一茶匙。

功效:益氣養陰,潤肺止咳。

柚子皮

材料:柚子1個取皮,削去內層白髓,切碎放於有蓋碗中。

做法:加適量飴糖或蜂蜜,隔水蒸至料熟,每日早晚各一匙,加少許黃酒內服。

除了上述兩種食療方,以下3種方子對老年哮喘也十分有效:

功效:活氣、化痰、止咳、平喘。

杏仁粥

材料:杏仁10克,加粳米5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杏仁研細,水煎去渣留汁,加粳米,冰糖適量,加水煮粥,每日兩次溫熱食。功效:化痰、止咳定喘。

糖水白果

材料:白果仁50克,白糖50克,糖桂花少許。

做法:將白果仁小火炒熟。鍋洗淨,入清水一碗,投入白果,上旺火,燒沸後轉小火燜煮片刻,加入白糖,燒至沸滾,加糖桂花少許,即可食用。

功效:止咳化痰。

3種食療方防治畏寒

不少老年人在冬季特別畏寒,常被人說是\"火力差\"。畏寒是指肢體怕冷的一種臨床症,常伴手腳發涼,腰感覺涼,難以入眠等。畏寒的程度因人而異,嚴重者夏季也需要穿厚襪子,並且腰部常有一種被水浸濕的不適症狀。如何消除這種難受的感覺呢?

畏寒的人,應該多吃一些溫和的食物,《本草綱目》中記載了人參:味甘微苦;生者性平,熟者偏溫。人參的作用在於補五髒,益六腑,安精神,健脾補肺,益氣生津,大補人體之元氣,能增強大腦皮質興奮過程的強度和靈活性,有強壯作用,使身體對多種致病因子的抗病力增強,改善食欲和睡眠,增強性功能,並能降低血糖、抗毒、抗癌,提高人體對缺氧的耐受能力等作用。

用人參和白酒配製的藥酒能治虛勞羸瘦,氣短懶言,用軟而無力,四肢倦怠,脾胃不健,麵色萎黃,喜暖畏寒,自汗乏力。那麼,這種藥酒是如何配製的呢?

材料:人參30克,白酒1200毫升

做法:1.用紗布縫一個與人參大小相當的袋子,將人參裝入,縫口;

2.放入酒中浸泡數日;

3.之後倒入砂鍋內,在微火上煮,將酒煮至500~700毫升時,將酒倒入瓶內;

4.將其密封,冷卻,存放備用。

用法用量:每次10~30毫升,每日1次(上午服用為佳)。

研究發現,老年人在寒冷環境中調節體溫或保持體溫的能力,與他們每日從飲食中攝取鐵元素的多少有關。在試驗期間,研究人員讓參加試驗組的老年人每人隻攝取6毫克鐵,相當於醫生規定的三分之一,然後測量他們的體溫,結果,他們的體溫比試驗前降低了。因此,他們提醒老年人在冬季適量多吃些含鐵豐富的食品,例如,黑木耳、海帶、紫菜、豆製品和豬肝、瘦肉、蛋類等。但需要注意的是,人體攝鐵,重在適量。除缺鐵性貧血患者外,不必額外補鐵。

除了上麵說到的藥酒和注意鐵的攝入,以下幾種食療方對老年畏寒也有顯著的療效:

赤豆黑棗粥

材料:赤豆50克,黑棗1枚去核,糯米適量。

做法:先將赤豆煮軟,再加入黑棗、糯米煮成粥。食用時加適量白糖,每天吃一小碗,可長期服食。

功效:可治療老年畏寒。

參芪清蒸雞

材料:人參l0克,黃芪l5克,童子雞一隻。

做法:將雞宰殺洗淨,去內髒,再將人參、黃芪放入雞肉縫合,入鍋加蔥、薑、料酒、鹽及少量清水清蒸。以飲雞汁為主,可連續蒸2~3次。

功效:具有滋補之功效,提高人體免疫力。

2種食療方防治便秘

便秘是常見的症狀,是引發多種疾病的重要原因。其中大腸癌的發病,便秘是原因之一。因此,對於老人便秘的防治,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對於長期便秘的病人,可以清晨空腹時喝溫淡鹽水260~450毫升,這樣可促進胃腸蠕動,有利於排便順暢。

除此之外,還應根據個人情況,采用以下食療方:

素炒綠豆芽

材料:綠豆芽500克,花生油50克,精鹽10克,米醋10克,料酒5克,蔥10克,薑5克,花椒10克。

做法:將豆芽掐掉兩頭、洗淨、撈出瀝幹水,蔥切成3厘米長段,薑切成末。炒鍋置於旺火上,倒入花生油40克,燒至七成熟,放入花椒炸出香味,再放蔥段、豆芽、薑末,烹入米醋、料酒、精鹽翻炒幾下,出鍋裝盤,將剩下的10克花生油燒熟後,澆在炒好的豆芽菜上即可。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通便。

牛奶粥

材料:牛奶100克,粳米15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粳米淘洗幹淨,下入鍋內,用旺火燒開,再用小火煮至半熟,倒去米湯,加入牛奶、白糖,成粥即可。

功效:促進腸蠕動,潤腸通便,可防治便秘。

3種食療方防治老年癡呆症

老年癡呆症,指的是一種持續性高級神經功能活動障礙,即在沒有意識障礙的狀態下,記憶、思維、分析判斷、視空間辨認、情緒等方麵的障礙。

那麼,如何有效預防老年癡呆症呢?要預防老年癡呆症,就要活化大腦,在飲食上多吃一些補腦益智的食物。李時珍認為,核桃具有健腦作用,因此老年人可常吃核桃。下麵推薦三款食療方。

核桃大棗粥

材料:核桃仁30克,大棗10枚,粳米150克。

做法:按常法煮粥服食。每日1劑。

功效:溫補肺腎、益氣健腦。

枸杞豬肉小米粥

材料:枸杞子20克,瘦豬肉末30克,小米100克,精鹽少許。

做法:按常法煮粥服食。每日1劑。

功效:滋補肝腎、填髓健腦。

胡麻葉粥

材料:鮮胡麻葉3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將胡麻葉洗淨切碎,加入八成熟的大米粥內,再煮至粥熟即成。每日1劑。

功效:益氣、補腦髓、堅筋骨。

第十八章 嗬護女性健康,本草也有\"憐香惜玉\"之功

6種食療方防治缺乳

有些女性生完孩子後會麵臨缺奶的問題,老輩人經常用小米粥為產婦調養身體。《本草綱目》中則記載小米\"治反胃熱痢,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小米其實也是能催奶的食物,所以我們不要覺得生完孩子吃多麼貴重的食物才能催奶,吃點小米粥是最好的。

此外,《本草綱目》裏還介紹了一種紅苕粥,能解決產後缺乳的問題。民間還有幾個常用偏方,也十分有效。

紅苕粥

材料:紅苕20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將紅苕洗淨,去皮,切成塊,粳米淘洗淨。同入鍋內加水煮成稀粥。

用法:溫熱服食。

功效:紅苕粥具有健脾養胃,益氣通乳,潤腸通便的作用。適用於脾胃虛弱,產後乳汁不通。但是一定要注意,糖尿病、胃潰瘍及胃酸多者不宜多食。

身魚通草湯

材料:烏魚1條,通草3克,蔥、鹽、黃酒等調料適量。

做法:將烏魚去鱗及內髒後,洗淨,將通草加蔥、鹽、黃酒、水適量共燉熟即可。

用法:吃魚喝湯,每日一次。

功效:清熱利濕,疏通乳腺,促進乳汁分泌,而且烏魚富含優質蛋白質,還有促進產婦傷口愈合的功效。

蛋花羹

材料:新鮮雞蛋4個,芝麻醬100克,海米5克、小蔥、食鹽、味精適量。

做法:取溫水適量,將芝麻醬和成稀水,然後打入雞蛋攪勻,再加入適當的調料,入鍋內蒸熟即可。

用法:將蒸熟後的蛋花羹1次吃完。每天2次,一般3天見效。

功效:此偏方特別適用於產後氣血虛弱所致乳汁不足、無乳汁等症狀。

酒釀蛋花

食材:酒釀1塊,雞蛋1個。

做法:將酒釀加水煮開,再打入雞蛋,煮成蛋花狀即可。

用法:每1天1次,趁熱服用。

功效:益氣生津,活血止血,促進泌乳。

豬蹄湯

材料:豬蹄1隻,通草10克,水1500毫升,蔥、鹽、黃酒等調料適量。

做法:將所有食材放在一起,先用大火煮、水開後用小火煮,煮1~2小時,直至豬蹄熟爛為止。

用法:待湯稍涼後,喝湯吃肉,每天1次,連服3~5天即可見效。

功效:豬蹄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有較強的活血、補血作用,而通草有利水、通乳汁功能。

牛奶渥鯽魚

材料:鯽魚1條,牛奶50毫升,蔥、鹽、黃酒等調料適量。

做法:將鯽魚去磷及內髒後,洗淨,下油鍋略煎,再加蔥、鹽、黃酒、水適量共燉,湯至乳白色將好時,放入牛奶,煮開即可。

用法:吃魚喝湯,每日1次。

功效:補益氣血,健脾開胃,促進乳汁分泌。鯽魚有利尿消腫的作用,可促進產婦體內多餘水分的排出。

6種食療方防治乳腺炎

乳腺炎是產後哺乳期婦女的常見疾病,是乳管不暢通,乳汁淤積後乳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哺乳期的任何時間均可發生,而哺乳剛開始最為常見。

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了將蒲公英搗碎敷於患處的辦法來治療乳腺炎。蒲公英性平,味甘微苦,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及催乳作用,對治療乳腺炎十分有效。可以煎汁口服,也可以搗泥外敷,都十分有效。煎汁的做法是:單味蒲公英60~90克,水煎服,每日1劑。

此外,防治乳腺炎還可以考慮以下食療方:

1.用橘核泡水代茶飲可預防急性乳腺炎。

2.將橘核25克略炒,置於沙鍋內,加入黃酒100毫升煎至50毫升,去渣,頓服。每日1劑。

3.將半斤羊肉洗淨切成小塊。黃芪、當歸各25克包在紗布裏,用線捆紮好,與羊肉共放沙鍋裏,加水適量,以文火煨煮至羊肉將爛時,放入生薑片25克、食鹽少許,待羊肉煮爛即可分頓食用。

4.取嫩豌豆250克,加水適量,煮熟,淡食並飲湯。

5.大飛揚草15~30克(鮮者30~60克),豆腐2~3塊,同入鍋內,加水兩碗半煎至一碗,放少許食鹽調味,飲湯食豆腐。

需要注意的是,女性患乳腺炎後,患側乳房應停止哺乳,要托起乳房以改善血液循環,乳罩不要過緊。

8種食療方防治月經不調

月經不調表現為月經周期或出血量的異常,或是月經前、經期時的腹痛及全身症狀,為婦科常見病。中醫一般將月經失調稱為月經不調,又將月經不調歸納為月經先期、月經後期、月經過多或月經過少。

月經不調與肝鬱、脾虛、氣滯血淤等有關,肝鬱引起的內分泌紊亂,脾虛造成的營養不良等都會引起月經不調。因此,對月經不調,應該以調養為主。

李時珍認為烏骨雞對婦科病的療效十分理想。他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烏骨雞味甘、微溫,治女人崩中帶下,一切虛損諸病。\"現代研究發現,烏骨雞具有強壯機體,提高生理機能,特別是對各種婦科疾病有療效。常與枸杞子、當歸配伍。能夠調補肝腎,養血調經。適用於腎氣不足,精血虧虛所致的月經後期、月經過少者。

當歸燉烏雞

材料:當歸片20克,枸杞子20克,雌烏骨雞1隻。

做法:烏骨雞宰後去毛皮及內髒,當歸片及枸杞子洗淨後放入雞腹內,用燉盅盛好,加冷開水1碗,燉3小時即成,食鹽調味。食雞飲湯,每日1次服完。

《本草綱目》還記載了荸薺和白茅根適用於血熱所致的月經先期、月經過多等症。荸薺味甘、性寒,能滋陰清熱,涼血止血。《本草綱目》中記載:\"治婦女血崩不止。\"白茅根味甘、性寒,能清熱利尿,涼血止血。荸薺、茅根兩味甘而不膩,性寒而不傷胃,利水而不傷陰。

有些女性在周期內,一天要換5次以上的衛生巾,而且每片都是濕透的,這就屬於月經量過多,這類女性多半是氣虛。月經量過多的女性一定要注意補氣,下麵幾個補氣良方:

山藥薏仁茶

材料:淮山藥、薏苡仁各9克。

做法:水煎代茶用飲。

功效:常飲山藥薏仁茶可使中氣足、精神好、臉色佳。

香菇泥鰍粥

材料:泥鰍、大蒜、香菇、大米、蔥各適量。

做法:將泥鰍、大蒜、香菇、大米、蔥共熬成粥。

功效:香菇泥鰍粥對於氣虛及胃腸功能差的人極具功效。

玉珍雞:

材料:母雞1隻,桂圓、荔枝幹、黑棗、蓮子、枸杞各30克。

做法:將母雞洗淨,雞肚內放入桂圓、荔枝幹、黑棗、蓮子、枸杞,加調味蒸食。

功效:補氣養精。

月經量少的女士一般是血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貧血。血虛的女性,生下來的孩子也會體弱多病,因此女性平時一定要多吃菠菜,因為菠菜可以有效治療缺鐵性貧血。另外,豬血也是補血的好食品。

此外,月經不調還可以根據情況選擇以下食療方:

韭菜炒羊肝

材料:韭菜250克,羊肝200克,薑片10克,鹽、水澱粉各適量。

做法:韭菜擇洗幹淨,切段。羊肝切片,加水澱粉掛漿。鍋中放油燒熱,加薑片炒香,入羊肝片爆炒,放韭菜段炒熟,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溫腎固精,補肝明目。適用於月經不調、經漏帶下等。

當歸補血粥

材料:黃芪30克,當歸10克,粳米或糯米100克,紅糖適量。

做法:黃芪切片,與當歸共煎,去渣取汁,再與洗淨的粳米或糯米同入沙鍋,加清水共煮為粥,加紅糖調味。溫熱食。

功效:益氣補血。適用於氣血不足型月經失調,量多色淡,質地清稀等。

芹菜益母煮雞蛋

材料:芹菜250克,益母草50克,雞蛋1隻,調料適量。

做法:將芹菜、益母草洗淨切碎,雞蛋洗淨,共置鍋內,加水同煮,雞蛋熟後去殼再入鍋煮10分鍾,調味。吃蛋喝湯。每日1劑。

功效:平肝祛風,養血調經。適用於女性月經先後不定期。

月季花湯

材料:月季花15克,紅糖100克,甜酒2匙。

做法:將月季花加水煎湯,去渣,調入紅糖、甜酒服用。每日l劑。

功效:活血,養血,調經。適用於女性月經先後不定期。

9種食療方防治閉經

幾乎所有女性朋友都不喜歡月經,她們常常幻想:像男人一樣沒有這樣一個\"親戚\"該多好!但幻想歸幻想,如果這個親戚真的不來走動了,那也未必是好事。因為那意味著閉經。

閉它是指女孩子年過十八尚未來潮,或者婦女在建立了正常的月經周期後,停經六個月以上。中醫認為,閉經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肝腎不足、氣血虛弱、陰虛血燥、氣滯血淤、痰濕阻滯。

《本草綱目》裏介紹了的關於防治閉經的食物有很多,如芝麻、蓮子、龍眼肉、荔枝、桑葚、蜂蜜、菠菜、金針菜、黑木耳、蘆筍、番茄、牛奶、烏雞、羊肉、豬蹄、豬血、驢肉、鵪鶉蛋、甲魚、海參、當歸、阿膠、何首烏、枸杞子、白芍、熟地黃等。

下麵給大家介紹幾個常用閉經食療方:

薑蒜炒羊肉絲

材料:淨羊肉250克,嫩生薑50克,甜椒2個,青蒜苗50克。

做法:上各味洗淨置油鍋煸炒,兌入芡汁,佐餐當菜,隨意食用,當日吃完。

功效:滋補腎陽。

適應證:閉經,屬腎陽虛弱者,見月經後期量少逐漸至經閉,腰酸腿軟,頭暈耳鳴,肢冷畏寒。

桂圓粥

材料:桂圓25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許。

做法:將桂圓同粳米共入鍋中,加適量的水,熬煮成粥,調入白糖即成。

功效:補益心脾,養血安神。

適應證:尤其適用於勞傷心脾,思慮過度,身體瘦弱,健忘失慮,月經不調等症。

注:喝桂圓粥忌飲酒、濃茶、咖啡等物。

紅花黑豆糖煎

材料:紅花15克,黑豆250克,紅糖120克。

做法:上三味水煎服,去紅花後,食豆飲湯。每日1劑。

功效:活血,散淤,通經。

適應證:閉經,屬氣滯血淤型偏重血遊者,見月經數月不行,小腹疼痛拒按,舌邊淤點,脈沉弦或澀。

注意:紅花煎劑對子宮有顯著興奮作用,大劑量服用可使子宮收縮率增加。

蒸柏子仁豬肝

材料:柏子仁10克,豬肝150克。

做法:將豬肝洗淨,切口裝入柏子仁,上鍋蒸熟。每次以25毫升黃酒溫服。每日1劑,分2次服。

功效:補氣,養血,通經。

適應證:閉經,屬氣血虛弱型,麵色少華,心悸氣短,發色不澤易脫落,食欲不振,舌紅苔少。

注意:對於血虛引起閉經的患者,服用本品效果極佳。

清燉鱉甲白鴿

材料:鱉甲50克,白鴿1隻。

做法:將白鴿洗淨,鱉甲打碎,裝入白鴿腹內,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燉熟後調味服用。隔1天服1次,連服1周為一療程。

功效:養陰清熱調經。

適應證:閉經,屬陰虛血燥型,月經量少、色淡,五心煩熱,兩顴潮紅,夜間盜汗,舌紅苔少,脈細數。

桃仁牛血湯

材料:桃仁10~12克,鮮牛血(血已凝固)200克。

做法:將牛血切塊,與桃仁加清水適量煲湯,食時加食鹽少許調味。

功效:破淤,行血,通經。

適應證:閉經,屬氣血淤滯型,月經數月不行,小腹疼痛,舌紫暗,脈澀。

香茶菜湯

材料:香茶菜(產於江南,又名蛇通管、鐵菱角)全草及根30克。

做法:將香茶菜洗淨切碎,加水、酒各半煎湯服用。每日l劑。

功效:活血,散淤,通經。

適應證:氣滯血淤型閉經。

山橙湯

材料:生山楂肉30克,紅糖適量。 做法: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5~7劑。

功效:破氣行淤,消積化滯。

適應證:氣滯血淤型閉經。

二子紅花茶

材料:枸杞子30克,女貞子24克,紅花10克。

做法:將上3味放入茶壺中,用沸水衝泡,代茶飲用。每日1劑。

功效:補腎益肝,活血通經。

適應證:肝腎陰虧型閉精。

9種食療方防治痛經

很多女性朋友有痛經的毛病。痛經就是在經期前後或行經期間,會感覺全身不適,尤其是小腹會有疼痛感。輕者伴腰部酸痛,不影響正常的工作生活,嚴重者小腹疼痛難忍,坐臥不寧,會影響到工作學習和日常生活,必須臥床休息。

《本草綱目》中說益母草能消火行血,祛於生新,調經解毒。現代研究表明,益母草具有興奮子宮,改善微循環障礙,改善血液流動性,抗血栓形成,調經活血,散淤止痛,利水消腫等作用。因此可用益母草糖水來防治痛經,做法如下:

益母草糖水

材料:益母草20克,紅糖20克。

做法:益母草洗淨,放入沙鍋內,加清水2碗煮至1碗,去渣,加紅糖,煮沸即成。經前1~2天開始,每日1次,連服2~3日。

還有兩個方子,一個是用益母草2兩,香附2錢,水煎服。另一個是將30克益母草、15克山楂、5克紅花、2個雞蛋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同煮,煮至蛋熟後,將蛋及藥渣撈出留汁;蛋剝去殼後,與適量紅糖一起放入上述藥汁中,再煮10分鍾即可。吃蛋飲湯,每天1次。

除了以上介紹的三種辦法之外,以下幾個食療方簡單實用,也是痛經女性不錯的選擇:

1.生薑25克,大棗30克,花椒100克。將生薑去皮洗淨切片,大棗洗淨去核,與花椒一起裝入沙鍋,加水1碗半,用文火煎剩大半碗,去渣留湯。飲用,每日1劑。

2.鮮韭菜300克,紅糖100克。將鮮韭菜洗淨,瀝幹水分,切碎後搗爛取汁備用。紅糖放鋁鍋內,加清水少許煮沸,至糖溶後兌入韭菜汁內即可飲用。

3.山楂30克,向日葵子15克,紅糖60克。將山楂,向日葵子烤焦後研末,加紅糖衝服。分2次服,每日早,晚各1次。於經前1~2日開始服或經來即服。每次月經周期服2劑,連用1~2個月。

4.每晚睡前喝一杯加一勺蜂蜜的熱牛奶,即可緩解甚至消除痛經之苦。

5.山楂50克,生薑15克,紅棗15枚,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6.夏秋季節摘月季花不散瓣、氣味清香的半放花蕾,以紫紅色為佳品。開水衝泡,代茶飲可有效治療痛經。

此外,有痛經的女性還要注意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