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八章 本草與百病主治(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3.鬆仁粥:鬆仁15克,粳米30克。先煮粳米粥,後將鬆仁和水研末作膏,入粥內,煮二三沸。空腹食,每日3次。潤腸通便。適用於老年氣血不足或熱病傷津引起的大便秘結。

4.糯米粥:糯米100克,檳榔炮製搗末15克,鬱李仁去皮研為膏15克,火麻仁15克。先以水研火麻仁濾取汁,入糯米煮作粥,將熟,入檳榔、鬱李仁攪勻。空腹食用,每日2次。理氣,潤腸,通便。適用於胸膈滿悶、大便秘結。

5.冰糖燉香蕉:香蕉2隻,冰糖適量。將香蕉去皮,加冰糖適量,隔水蒸。每日服2次,連服數日。清熱潤燥,解毒滑腸,補中和胃。適用於虛弱病人的便秘。

6.胡桃粥:胡桃10個,粳米100克。將胡桃肉搗碎,粳米洗淨。粳米、胡桃肉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煮至米爛成粥即可。每日一次,作早、晚餐食用。大便稀薄者忌食用。

7.芝麻粥:黑芝麻6克,粳米50克,蜂蜜少許。燒熱鍋,放入芝麻,用中火炒熟,並有香味時,取出。粳米洗淨,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煮,至米八成熟時,放芝麻、蜂蜜,拌勻,繼續煮至米爛成粥。每日2次,作早、晚餐服用。具有潤腸通便作用。

8.紅薯粥:紅薯50克,小米50克。紅薯洗淨去皮,切成一寸長、五分厚的小塊。小米淘淨。小米、紅薯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煮至米爛成粥。每日2次,早、晚餐服用。適用於習慣性便秘者食用。

9.拌菠菜:將菠菜100克洗淨,放入沸水中焯約3分鍾,撈出瀝水後切段,酌加芝麻油、食鹽、味精拌勻即成。適用於大便不暢者。

10.首烏粳米粥:取何首烏30克,水煎濃汁,去渣後與粳米100克、清水適量共煨粥,調味服食。日服2次。適用於便秘、失眠者。

11.土豆汁飲:取鮮馬鈴薯(土豆)250克,洗淨去皮,搗爛絞汁。每日晨起空腹飲服15毫升。用治便秘。

12.炒竹筍:取竹筍250克,去皮切片,用植物油50毫升按常法炒熟。佐餐,可常食。適用於經常便秘。

13.蘿卜湯:將蘿卜250克洗淨,去皮切塊,煮湯服。適用於習慣性便秘者。

14.杏仁粥:取杏仁10克,煎汁去渣,與糯米50克、清水適量共煨粥。每日2次。適用於大便不暢、咳喘日久者。

15.決明子茶:取決明子30克,水煎代茶,頻飲。適用於便秘、目糊者。

16.鬆仁散:將適量鬆子仁研末,調入蜂蜜15毫升,頓服。用於大便不通者。

17.炒核桃仁:取適量核桃仁,微炒後搗爛,加入少許白糖拌勻即成。日服2次,每次服20克,熱開水送下。適用於便秘伴痔瘡者。

18.黑芝麻糊:取黑芝麻75克,蒸熟後搗成泥,加入蜂蜜90毫升調勻,用熱開水衝化即成。1日內2次分服。適用於慢性便秘伴高血壓者。

19.蜂蜜香油湯:蜂蜜50克,香油25克,開水約100毫升。將蜂蜜盛在瓷盅內,用筷子或小勺不停的攪拌,使其起泡。將開水約100毫升,晾至溫熱(約45℃)時,徐徐注入蜂蜜香油的混合液內,再攪勻使3種物質成混合液狀態,即時服用。早晨空腹飲用。蜂蜜補虛潤腸,與香油同用潤腸之功更佳。加水做湯,用於津虧便秘、熱結便秘、習慣性便秘,服之立效。

20.黑芝麻土豆汁:土豆和黑芝麻各適量。先將適量土豆洗淨,搗爛絞取汁漿(量在1\/3~1\/2杯,150克以上);再取黑芝麻數勺,用土豆汁衝服。每早空腹服半杯。增強大腸蠕動,主治大便秘結。

【貧血病人的食療】

1.韭菜炒豬肝:豬肝100克,韭菜50克,洋蔥80克,色拉油1大匙。將豬肝洗淨血液,切成5毫米薄片,先下鍋煮至七分熟,然後與新鮮韭菜同炒,加入調料。可益血補肝、明目,適用於血虛萎黃、貧血、慢性肝炎等。

2.龍眼枸杞粥:龍眼肉、枸杞、黑米、粳米各15克。將龍眼肉、枸杞、黑米分別洗淨,同入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煨煮至米爛湯稠即可。益氣補虛,養肝益血,補血生血,可治療膚色蒼白、食欲不佳。

3.當歸羊肉湯:當歸30克,生薑50克,羊肉150克。將羊肉、生薑分別洗淨,切片,與當歸同入鍋,加水2碗,煎煮30分鍾。加鹽、佐料少許調味。補氣益血,祛寒止痛。適用於產後氣血不足所致發熱、自汗、肢體酸痛等症。外感發熱、咽喉腫痛、牙痛者忌食,不能用銅器烹調,忌與南瓜同食。

4.紅棗蓮子粥:大棗具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之效;蓮子有補脾胃、止泄瀉、益腎澀精和補養心氣的作用。取紅棗15克、蓮子15克、糯米100克,同煮到濃稠時加紅糖適量即食。5.豬肝花生粥:肝類食物有豐富的蛋白質、微量元素及維生素;花生所含維生素B1居所有食品之首。用花生20克、粳米200克同煮成粥,取豬肝50克切細入粥,再加作料即食。

6.紅棗粳米粥:粳米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紅棗含極豐富的維生素C。取紅棗15枚、粳米100克煮粥,加適量紅糖食用。

【頭痛食療】

1.胡桃鱅魚湯:胡桃肉15克,首烏15克,天麻6克,與鱅魚頭共煮湯食。

2.豆豉黃酒湯:豆豉15克加水適量,煎煮10分鍾,再加洗淨的蔥須30克,繼續煎煮50分鍾,最後加黃酒50毫升即可,趁熱頓服。

3.天麻豬腦羹:豬腦一個,天麻2克磨成粉末,加水適量,以小火燉一小時成稠厚羹湯,撈去藥渣,即可食。

4.薑糖水:取薑3片、紅糖15克,加水煮沸,趁熱服。每日3次,每次服500毫升。適用於外感風寒而致的頭痛患者。

5.桂圓紅棗湯:取桂圓肉10枚、紅棗7枚,煎湯。每日睡前服用。用治頭痛、貧血。6.絲瓜根煮鴨蛋:將鮮絲瓜根150克洗淨,與鴨蛋2枚水煎服。用治頭痛、偏頭痛。

7.白菜根湯:取幹白菜根50克、小蔥3根,切碎後加水,旺火燒沸後改文火煎煮約20分鍾即成。每日2次,溫服,每次服400毫升。適用於風寒頭痛患者。

8.蔥白桂皮粥:取連須蔥白10根,洗淨切細,加入粳米50克煮成薄粥,粥中再放入桂皮9克,煮20分鍾即可。每日2次溫服。適用於頭痛、惡風、骨關節酸痛者。

【痢疾食療方】

1.蘿卜薑汁:蘿卜汁60克、薑汁15克,蜜糖30克,濃茶1杯,和勻蒸熟服,每日2次。

2.楊梅:楊梅10個,放酒內浸泡,每日2次。

3.金針木耳煎:金針30克,木耳15克,加水煎煮放紅糖、飲服。

4.大蒜馬齒莧煎:大蒜10~15克搗爛,馬齒莧30~60克煎水1碗,衝入蒜泥,取汁加糖,1日2次分服。或大蒜燒存性,研末,每次服1.5~3克,每日2~3次。

5.石耳粉:石耳焙燥研末,每服3克,米粥湯調服。

6.鵝腸菜煎:鵝腸菜(繁縷)60克,水煎去渣,紅糖調服。

7.玫瑰花末:玫瑰花去蒂,焙燥研細末,黃酒送服,每服15克,每日2~3次。

【癲癇的食療】

癲癇是一種發作性精神失常的疾患。中醫稱為“癇症”。其特點為,發作時突然昏倒,昏迷不省人事,口吐白沫,雙目上翻,四肢抽搐或口中如做豬羊叫聲,移時蘇醒,醒後如常人,反複發作,本病是慢性難治性疾病,從食療角度分肝風痰熱和氣血虧虛二型。肝風痰熱可見發作前常覺眩暈、心煩、口渴咽幹等,發作時突然昏倒,抽搐吐涎或電鳴尖叫,不久漸蘇醒。亦可見短暫昏迷,或精神恍惚而無抽搐。氣血虧損可見患病日久,神疲乏力,健忘頭暈,痰多常嘔惡,時發眩暈等。中醫認為,癲癇病由以痰邪作祟最為重要,對於體壯偏食的患者,飲食宜清淡,多食新鮮蔬菜,水果等。以免發痰熱。麵對體弱或老年虛弱者,則需要補充滋補性食品,如脊骨湯、肉類、腰子、蛋禽等。辛辣香燥、脂膩肥厚及煎炸食物,對癲癇病人都不宜用。下列食物都可以應用於癲癇病人的食療,小麥、栗粉、芝麻、大棗、栗子、黑豆、綠豆、蜂蜜、山藥、杏仁、白蘿卜、胡椒、豬心、蓮子、烏賊魚等。

建議使用以下食療方法:

1.胡椒蘿卜幹粉:白胡椒籽250克,蘿卜幹500克。將蘿卜幹烘幹,與胡椒籽一起研成細末,裝瓶備用,每日3次,每次2~3克,飯後溫開水送服,療程一年以上。有潰瘍病者慎用。

2.熟地山藥粥:熟地30克,山藥60克,粳米100克。先煎熟地、山藥,取汁與粳米煮稀粥,經常食之。

3.明礬拌橄欖:橄欖12個,明礬1.5克。先將橄欖用冷開水洗幹淨,用刀在每個橄欖上割劃4~5條縱紋,將明礬研末,滲入縱紋內,每1~2小時吃兩個,細嚼慢吞,有痰吐痰,無日將汁咽下,吐出橄欖渣。

4.橘杏絲瓜飲:幹橘皮1塊,杏仁10個,老絲瓜1段。適量加水煎,去渣飲用。

5.桂圓蓮子粥:蓮子25克,桂圓25克,紅棗15枚,糯米50克。將蓮子去心,與其他三物合在一起,煮粥食。

6.江米藕:江米250克,陳皮數塊,老藕一隻。將江米洗淨,用陳皮煮汁,泡江米半日,另用老藕切開同煮。

【瘧疾病人的食療】

瘧疾是一種急性傳染病,病原體是瘧原蟲,傳染媒介是蚊子,周期性發作。由於瘧原蟲的不同,或隔一日發作,或隔二日發作,也有的不定期發作。症狀是發冷發熱,熱後大量出汗,頭痛,口渴,全身無力。

瘧疾病人的食療方有:

1.馬蘭頭汁:鮮馬蘭頭適量絞汁,在發瘧前2小時頓服,連服數天;或獨頭蒜7個,搗爛加熱酒少許,於發瘧前服,連服2天。或將大蒜頭烘焦黃,瘧疾發作前2小時飲酒吃蒜,一次服完。

2.醋炒蛋:將雞蛋3隻去殼,同200克米醋放於砂鍋內煮沸,一次溫服。

3.蒜頭椒葉湯:辣椒葉100克、蒜頭1個,用水煮湯500毫升,飲服。適用於瘧疾冷多熱少者。

4.白胡椒粉:白胡椒20粒搗爛,燒熟後加酒100克,飲服。

5.赤豆鯉魚湯:紅小豆150克、鯉魚1條、紅棗1枚、陳皮1片、生薑50克,用水煮爛,加油鹽調味,每天1劑。也可用黃狗肉250克、黑豆150克、生薑100克、陳皮1片、紅棗10枚,用水煮熟,吃肉喝湯。適用於間日瘧、三日瘧或瘧疾日久不愈。

6.羊角湯:羊角300克打碎,加水1000毫升煎熬成500毫升,在瘧疾發作前3小時服用。

7.烏龜湯:將1隻500克左右的烏龜殺後,加適量水煮熟,以食鹽調味,吃肉喝湯。每天1次,治愈為度。本方適於三日瘧,或勞動後瘧疾複發者。

9.生薑茶:生薑適量搗爛,於瘧疾發作前4小時包敷兩膝蓋處,連續數天可截瘧,如皮膚發癢須拿去。

【失眠的食療】

1.豬心棗仁湯:豬心1個,酸棗仁、茯苓各15克,遠誌5克。把豬心切成兩半,洗幹淨,放入淨鍋內,然後把洗幹淨的酸棗仁、茯苓、遠誌一起放入,加入適量水置火上,用大火燒開後撇去浮沫,移小火燉至豬心熟透後即成。每日1劑,吃心喝湯。此湯有補血養心、益肝寧神之功用。可治心肝血虛引起的心悸不寧、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等症。

2.天麻什錦飯:取天麻5克,粳米100克,雞肉25克,竹筍、胡蘿卜各50克,香菇、芋頭各1個,醬油、料酒、白糖適量。將天麻浸泡1小時左右,使其柔軟,然後把雞肉切成碎末,竹筍及洗幹淨的胡蘿卜切成小片;芋頭去皮,同水發香菇洗淨,切成細絲。粳米洗淨入鍋中,放入改刀的大朱料及白糖等調味品,用小火煮成稠飯狀,每日1次,做午飯或晚飯食用。此飯有健腦強身、鎮靜安眠的功效。可治頭暈眼花、失眠多夢、神誌健忘等症。

3.龍眼冰糖茶:龍眼肉25克,冰糖10克。把龍眼肉洗淨,同冰糖放入茶杯中,倒入沸水,加蓋悶一會兒,即可飲用。每日1劑,隨衝隨飲,隨飲隨添開水,最後吃龍眼肉。此茶有補益心脾、安神益智之功用。可治思慮過度、精神不振、失眠多夢、心悸健忘。

4.遠誌棗仁粥:遠誌15克,炒酸棗仁10克,粳米75克。粳米淘洗幹淨與適量清水放入鍋中,加入洗淨的遠誌、酸棗仁,用大火燒開移小火煮成粥,可作夜餐食用。此粥有寧心安神、健腦益智之功效,可治老年人血虛所致的驚悸、失眠、健忘等症。

5.柏子仁燉豬心:柏子仁15克,豬心1個,精鹽、料酒、醬油、蔥片適量。把豬心洗幹淨,切成厚片,同柏子仁放入有適量清水的鍋中,加放料酒、精鹽,在小火上燉至豬心軟爛後,加入醬油、蔥花即成。佐餐食用。此湯菜有養心安神、潤腸通便之功效。可治心血不足所致的心悸不寧、失眠多夢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