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0章 公開股票(1 / 3)

/第20章/

公開股票

在公開股票市場中,投資者很容易找到提供氣候問題解決方案的公司,然而想從中選到好的股票卻不容易。幾乎所有上市公司都發布了應對氣候變化的計劃,其策略既能減排又能增加利潤。對投資公開股票市場的投資者來說,知道哪些公司會成功是關鍵。在氣候變化時代,隻有先了解企業如何實施減排計劃,才能預測其能否成功。

淨零轉型

氣候學家估計,若要保持全球氣溫上升不超過1.5℃,則需要到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排放為零。這一目標促使各國政府發布將國家碳排放減少至淨零的計劃,允許少量排放,隻要其能被碳捕獲等的負排放量抵消(見本書第8章)。包括英國、加拿大和歐盟國家在內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承諾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1中國承諾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美國的目標是到2030年減少50%~52%的排放量,到2050年之前實現淨零。2

眾多上市公司也紛紛做出淨零承諾。美國航空公司的目標是2050年實現淨零,威瑞森通信公司(Verizon)計劃2040年實現淨零,蘋果公司承諾2030年實現淨零。3微軟公司宣稱:“當全世界都在努力實現淨零之時,我們這些走得更快和行得更遠的公司應該做得更多。到2050年,微軟

將從環境中清除自1975年成立以來直接或者通過用電排放的所有的碳。”4

實現這些承諾需要一個過渡期,然而這個過程充滿不確定性。對商業領袖來說,淨零轉型期是有挑戰的,但也是一個創造競爭優勢的機會。投資者需要知悉在淨零轉型期間公司將受到何種影響,並考慮對其投資的風險和回報。

知易行難

淨零轉型的概念很好理解,科學家已確定2050年全球零排放的目標,企業也同意通過減少排放和使用碳信用抵消排放以實現淨零。但接下來的問題使淨零之路變得極其複雜:

·範圍1、2和3:一家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源有很多,生產、用電,甚至員工出行都是。企業從產生排放的供應商那裏采購中間產品,並將商品賣給消費者,消費者使用商品過程中可能進一步影響氣候變化。因此確定排放源是減排的第一步。

一家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可以被劃為3類或3個範圍。範圍1是企業自有和主要控製來源的直接排放,比如生產環節。範圍2是能耗的間接排放,對絕大多數企業而言,這部分排放來自電廠的發電過程。範圍3是除了範圍2的所有間接排放,主要來自上遊供應商和下遊消費者。評估一家企業的淨零承諾,投資者首先要知悉其排放範圍1、2和3的情況,然而事情從這裏開始變得複雜。

·目標不一致:企業

對達到淨零排放的承諾不一致。福特和通用都發布了到2050年減排至淨零的聲明,福特在其承諾中包含了範圍3的內容而通用沒有。5眾所周知,汽車製造過程中範圍1和範圍2的排放量遠低於使用過程中的範圍3的排放量。另外,通用承諾到2040年其製造業務實現淨零排放,而福特的目標是到2050年。目標不一致的現象並非汽車行業獨有,因為企業的承諾行為是自願且不受監管的。

·重複和三次計算:一次碳排放量經常被多家企業計算,導致重複甚至三次計算。例如:電廠燃煤發電時,其範圍1的排放量會較高,使用這些電生產產品的企業,其範圍2的排放量會較高。如果電廠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煤,其範圍1的排放量將降為零。那麼購買該部分電力的製造業企業的範圍2排放量也應如此。如果電廠和製造業企業均聲稱減少了排放量,正如它們承諾的那樣,這樣一來減排量就被重複計算了,進而誇大了應對氣候變化的貢獻。

·多重路徑:企業有多重路徑實現淨零排放目標。本書第2部分介紹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解決方案,包括可再生能源、儲能、電動汽車和綠氫等。企業可以在其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案。例如,杜克能源公司(Duke Energy)是美國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企業,6已承諾通過

使用風能、太陽能和儲能設備實現淨零。7福特公司計劃到2035年為其所有的製造工廠提供可再生能源,同時布局電動車產業。8貝克休斯公司(Baker Hughes)專注於提升能源效率和發展綠氫及碳捕獲技術。9西方石油公司大舉投資直接空氣捕獲技術。10這些公司的目標都相同,就是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但是它們選擇實現路徑的難度和風險程度卻是天壤之別。

·碳減排和碳移除:除了碳減排,企業還可以使用碳信用和碳移除等方法實現淨零承諾。幾乎所有行業都可以通過氣候問題解決方案實現減排,但因為某些原因並非每個行業都可以,比如航空業可能在未來幾十年裏都要繼續排放溫室氣體。難以減排的行業的解決之道就是碳移除,如本書第8章所介紹的,通過樹木或某些植物進行碳捕獲與封存或者直接空氣捕獲。理論上,碳減排和碳移除能達到相同的效果——減少大氣中的溫室氣體,緩解氣候變暖現象。但事實上存在很多爭議。

本書第8章和第17章分別介紹了碳移除和使用碳信用所遇到的挑戰,企業麵臨兩難抉擇,選擇碳減排技術,花小錢卻可能麵臨聲譽風險;選擇碳移除技術,技術不成熟且成本不菲。森林封碳成本低但不可靠,碳捕獲與封存技術價格昂貴,直接空氣捕獲技術的成本

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每一家承諾淨零的企業都必須在碳減排和碳移除技術上同時做一些規劃,但這樣做將帶來一係列挑戰。

創造一種競爭優勢

盡管企業在實現淨零目標過程中會有很多複雜問題,但其獲得的好處遠超過這些障礙。波士頓谘詢公司對其客戶企業的減排成本進行了研究分析,發現大多數企業實現淨零的成本十分低。例如,製造汽車過程中使用零碳材料增加的額外成本隻有2%,而電子行業的成本差異不到1%。11考慮到氣候變化時代趨勢對商業的影響,這點兒代價對企業來說不值一提。

因氣候變化而引發的諸如海平麵上升、幹旱、野火的物理變化,給沒有應對準備的公司帶來了風險。為解決氣候變化而誕生的技術革新正在顛覆各行各業,從汽車行業到肉類行業無一例外。不斷發展的社會規範增加了消費者對低碳產品和有社會責任心公司的需求。除了這三個趨勢,還有第四個趨勢——美國聯邦、州和地方各級政府的監管和激勵措施——正加速這一變化。了解趨勢並在其中保持領先的公司,很可能會獲得比對手更多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