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77章 盈縮之期(1 / 1)

而因為臨陣脫逃,被朝廷革職的,就是潘鼎新,亦是淮軍宿將。

淮軍,是晚清在曾國藩指示下由李鴻章招募淮勇編練的一支軍隊。

因為兵員及將領主要來自安徽江淮一帶,故稱“淮軍”。

1861年(鹹豐十一年),太平軍向上海進軍,上海守備清軍不能抵抗,外援英軍未到,是時曾國藩為兩江總督,總督江蘇,安徽,浙江,江西四省軍務,湘軍駐安慶,上海地方官紳派代表向他求援。

曾國藩早有用湘軍製度練兩淮勇丁的計劃,即命他的得力幕僚李鴻章招募淮勇,於1862年3月(同治元年二月)在安慶編成一軍,稱“淮勇”,又稱“淮軍”。

其後,淮軍乘英國輪船,闖過太平天國轄境,前往上海,與英、美各軍合作對抗太平軍。

李鴻章早年曾與呂賢基一起辦過團練,但治軍不成,逃名遠播。

後投奔在江西的曾國藩,做幕僚四年,遭到湖南籍將領的排擠,決心建軍立業。

而後淮軍的主要將領多來自於李鴻章早年辦的團練隊伍。

淮軍成立時有六千五百人。

1862年4月5日-5月29日,十三營淮軍分七批耗官紳18萬兩租用麥李洋行輪船運兵抵上海後,又以外軍的支援和上海海關稅收購置洋槍洋炮,擴編部隊。

至1864年,淮軍先與英、法軍和常勝軍相配合,在上海附近對抗太平軍,繼配合湘軍在蘇、浙等地進攻太平天國。

太平天國首都天京(今南京)陷落後,1864年秋冬,淮軍經過裁撤,尚存一百零四營,五萬餘人。

1865年至1868年間,作為清軍主力,在曾國藩、李鴻章率領下,先後在安徽、湖北、河南、山東、江蘇、直隸(約今河北)等地,與撚軍作戰。

撚軍被鎮壓後,淮軍擔負北自天津、保定,南迄上海、吳淞,南北數千裏江海要地的防守。

李鴻章以淮軍勢力為基礎,擔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掌握了國家外交、軍事和經濟大權,成為晚清政局中的重要人物。

淮軍主要將領張樹聲、劉秉璋、劉銘傳、周盛波、潘鼎新、吳毓蘭、吳毓芬、吳長慶、丁汝昌、葉誌超、衛汝貴、聶士成、程學啟等,形成淮係軍閥,是統治階層中一個重要的武裝政治集團。

淮軍營製,出自湘軍。

每營五百人,用抬槍、小槍一百二十餘杆。

1863年,各營於營、哨官外別延西洋軍官充任“教習”,訓練洋操,並改抬槍、小槍等隊為洋槍隊;其劈山炮隊亦改為開花炮隊。

因使用新式兵器需人較多,故每營人數連長夫在內增至七八百人不等。

1877年(光緒三年),又參照德國營製,建立克虜伯炮隊。

因此,在中國近代兵製史上,由湘軍創立的勇營製度,到淮軍則發展為參用西法的製度。

淮軍雖承襲湘軍製度,但訓練用洋操,兵器是洋器,並聘有西洋軍官為教習,這和當年湘軍用土法土器與由書生自任教練者迥然有別,成為中國軍隊近代化的開端。

但淮軍並未改變勇營舊製,因而體製本身存在種種矛盾和弊端,例如,營以上指揮困難,統領與統領之間各不相下。淮軍延聘西洋軍官僅用於平時教練,戰時調度仍由將弁。

淮軍的統領、營官、哨官都未習西法,作戰時由他們妄行調度,軍隊平日所學全歸無用。

1884年中法戰爭時,淮軍在廣西戰敗,張樹聲、潘鼎新被革去督、撫職;中日甲午戰爭中,丁汝昌指揮的北洋海軍和葉誌超、衛汝貴統率的陸軍遭到慘敗,淮軍勢力遂逐漸衰落。

袁世凱的新式陸軍產生後,淮軍即失去了國防軍的地位,變為次要的巡防隊。

光緒、宣統之交,革命軍圖謀在長江起義,清廷乃調北洋淮軍巡防隊一部移防長江,後來張勳曾指揮這支部隊在南京與革命軍作戰。淮軍巡防隊迄清亡而尚存。

淮軍雖擁有現代化的戰備,但仍因襲湘軍舊製,體製存在不少矛盾與弊端。遇有征伐,軍隊臨時成軍,號令不一,隻能各自為戰。

後來袁世凱在天津小站訓練“新建陸軍”,廣招淮軍舊將,成為清末的主力,即是民初北洋軍閥的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