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章 山村孩子的求學(2 / 2)

有了文字,有了知識,孩子們的大腦開始活絡起來。開始是在複式教育下學習,每節課隻能擁有十來分鍾的時間,老師上完這個班級的課,馬上去上另一班級的課,我清楚地記得那是二年級時,我們老師要教二、四、五年級三個班級的課,老師上先讓高年級的學生先預習課本,等他上完我們的課,才能去給他們講課。

正是這樣我們低年級的同學無意之中就可以傾聽高年級學長的課堂內容,數學聽不懂,語文雖然不太懂,由於有老師的鄉土方言解釋,很多東西被我們裝入大腦,偶爾還會發出哄堂大笑。有次學長們的作文課,老師在給同學們解讀作文寫作情況時,還給同學們讀了其中一個學長的作文,其中有一句“一隻公雞跳到母雞的背上”,惹得大家笑得東倒西歪,估計寫作文的學長或學姐應該會被大夥笑得滿臉通紅吧!

那年代沒有課外書籍,沒有現代這麼發達的電子產品,完全是麵朝黃土背朝天與百米之外除了青山還是青山,其他知識,除了大自然、課本與老師的教學外再也沒有別的來源,有學長能寫出這樣的文章,說明他已經非常認真觀察了!

現在回想,我當時的其他知識如某些曆史或故事,大部分是父輩們在聊天和同座房子最北邊的堂哥那裏聽來的。因為堂哥有一個兒子小牛與我同班,我們一起上學與一起做作業的時間最多。堂哥很少到外麵去賺錢,基本上都是在村裏,不像要我的父親,每年夏天與冬天及清明前都要到外地去賺錢,為了一家子的生活,父親非常勞碌,不然哪能靠家裏的一畝三分地而養活一大家子?如此貧瘠的山村,除了隻種一季水稻外,其他糧食就靠菜地,而菜地也隻有夏季與秋季是種植了各種菜與土豆、南瓜、番薯等副食產品。

放學後,下雨天會有少部分學生會溜達在校園,他們把時間消磨在僅有的乒乓球桌上,因為年幼,又喜歡運動,乒乓球成為男孩們奢侈娛樂,特別是雨天,大多孩子都不用去幹農活,就把目光盯在乒乓球上,那些大哥哥們,就會輪流上陣,打四個或八個為一局,也因乒乓球吵架的事件不少,我當時矮小的個子,就與乒乓球無緣,因此也很少溜達在校園,而家裏的羊圈牛欄豬圈都需要草,在園地與稻田種植了農產品的日子,隻能靠割草來喂養牛羊,而豬圈需要給豬幹淨的環境,也用各種割回來草給它們睡,然後就成為豬造的天然有機肥。我們村裏,當年幾乎每家都過著這樣的生活,孩子們除了學習,必須努力去幫忙,幫的越多,回報就越多,真正能體現出“一分汗水一分收獲”!

晚上做作業,小時候還沒有電燈,隻有煤油燈與蠟燭,甚至有些家庭還是利用竹篾來照明,在昏暗的光線下,完成當天的作業,草稿紙就是利用哥哥他們未寫完的作業本或者他們寫過作業本的反麵,甚至利用香煙包裝那層錫紙。

父母不識字,作業完全靠我們自己去完成,對錯他們不知道,隻知道我們回家是否寫作業罷了,家裏孩子那麼多,每天把父母忙得天昏地暗,大大小小的事都要操心,但未曾聽他們喊句累的抱怨話,或者他們已經累得先去睡覺,而我們做完作業就與整座房子的孩子們一起玩耍或者躲貓貓,然後累了,才各自回家睡覺。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重複著童年與少年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