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十六章 爺爺的兄弟們(2 / 2)

據說當時搬家,一個大甕四個人抬不到車上去,人們都說是現大洋。

老漢育有一子二女,一子就是李之重的六叔,子又生二孫,其中一個小李之重一歲,李之重穿越前做到了國家計委農林司副司長。

李景成也兌現了給他大哥的承諾,典出去的房子收了回來,又裝了一扇大門。

又給寡嫂和侄子們買了一公頃好地,拴了一俱牛,大侄子娶親時也幫襯不少,算是有良心的,雖對李之重父親有些嚴苛,學徒的都那樣。

李景懷(三爺爺)性格怯懦,有人庇護也懶得理會村人閑話,也就一直待了下來。

老漢育有三子,按照叔伯兄弟排序,李之重稱呼為五叔、七叔和八叔。

五叔是個厲害人,文革前考上了南開大學,由於體弱多病,體檢未能過關,與大學失之交臂。

文革期間曾與一個下鄉知青搞過對象,未果。

李之重八叔高中畢業沒幾年,婚姻提上日程。

家貧且受老舅舅家成分影響,沒有閨女敢聘給他家的。

後來本村一個疑似患有肺結核的姑娘願意嫁給他,三爺爺三奶奶欣喜異常。

可李之重五叔堅決不同意。

大喜日子定在了臘月二十四,趕亂水,意為臘月二十三神仙都上天彙報工作去了,地下沒神管理了,想要結婚的可以自行其是,也是一年最後的一個結婚日子。

臘月二十二,天降大雪,李之重母親領著二女兒和李之重的大娘、大姑及二姑坐著牛車冒雪前去參加婚禮,一路苦不堪言。

李之重的父親認為婚禮規模不大,不需要他親自去張羅,就沒去。

要在平時,三爺爺家的大事都要過來和父親討主意的。

臘月二十四一早,李之重的父親還沒起床就聽見急促的敲門聲,開門一看,七叔滿身是雪,紅著眼哭喪著臉聲音顫抖著說:“三哥,俺哥上吊了。”

李德財嚇了一跳,給老七倒了一碗熱水說:“先喝點熱水,慢慢說。”

七叔喝了點水,搓了搓手,說起這幾天發生的事。

李之重八叔的親事他的大哥堅決不同意,娶一個病人,一來擔心子嗣不繼,二來他大哥不希望他也被束縛在這片土地上。

兄弟年輕沒主意,可又說服不了父母,一根麻繩,把自己吊在了新房的梁上,以死相逼。

李之重的父親不知道該說啥,生產隊借了一匹黃馬,和叔伯兄弟一路狂奔在去往大岱的雪路,順帶問了問新媳婦的一些情況。

到家已經上午九點多了,手足無措的三爺爺三奶奶忙圍了上來。

這個侄子是他們第二輩兒的主事人。

李之重的父親一路早想好了,人死不能複生,先“沙”起來,意思是入殮後臨時安置一個地方,等待合適的時間再發喪。

婚還是要結的,已經九點多了,雖是一個村,迎親的隊伍也該出發了。

迎親團早就安排了,加新郎五個人,講究“去單回雙”,送親亦然。

李之重父親安排廚房趕緊下餃子,吃了後馬上走,餃子也是早包好的,有個說法叫“上馬餃子下馬麵”,迎親隊伍在鞭炮聲中出發了。

另外打發人告訴親家一聲,原計劃不變,省的擔心。

同在一個村,發生了什麼事肯定大家都知道了。

李之重的五叔已經放了下來,臨時停放在糧房的一塊門板上,父親和七叔給五叔搽了一把臉,刮了胡子,換了一身他最好的衣服,三奶奶張了張嘴沒說出來話,那是有些舍不得。

棺材是李景懷的壽材,褥子是他自己的,鋪在棺材裏,蓋上被子,蓋上棺蓋,叫了幾個人,抬上放在村西的一個破廟裏,又搬了一些土胚四周及頂部碼好,燒了幾張紙。

婚禮在氣氛沉悶中進行,吃完飯一行人在李景懷夫婦挽留聲中踏上了回家的路。

馬上要過年了,家裏很多活兒還沒幹完,再說這種氛圍也不適合住親戚。

第二年開春,李之重的五叔也沒舉行個葬禮,加之又是惡死,也沒通知任何人,就在當地匆匆埋了。

李之重的父親也沒再管。

後來李景懷去世後,家人要另起墳,不回口肯板升的祖墳了,和李德財商量,李德財沒說什麼,老漢葬在了李之重五叔的上麵(北偏西)。

李之重奶奶在李景成和李景懷搬到大岱後沒去過一次。

或許是對他們的離去心懷不滿,或許不願和她去世的婆婆家發生任何糾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