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十一章 春種秋收(二)(2 / 2)

割麥子要頭頂三伏的日頭,幹著和老天爺比速度的重苦力活兒。

小麥怕雨,麥子生芽就算廢了一半了。

豔陽下,李之重揮舞著鐮刀,一揚頭汗水就能從下巴甩出一條線。

手上挑破的水泡用舊布包著,麥芒刺傷了胳膊和手背,傷口又被汗水蟄得火辣辣的疼。

麥稈帶起來的灰塵從鼻子裏擤出,呈黑色粉筆狀。

這樣的日子要持續五六天,每天回家累的飯都不想吃。

這還不算完,運輸、脫粒、揚場和晾曬,這一溜趟做下來不死也要脫層皮。

是真的脫一層皮,紫外線曬爆的,沒人幫忙,大家都在忙,隻能硬扛。

李之重記得有一年拉痢疾,自留地還剩下半畝多小麥沒割,母親在場院裏照看出不來。

一個人手腳都軟,且每隔十幾分鍾還要出恭一趟的前提下,愣是用一天半割完了。

藥都沒吃一粒,紀念我可憐的堅強的十七八。

夏天過後,李之重和非洲黑人有的一拚。

衝涼的時候發現除了腹股溝有兩條白線,其他部位都是黑的。

後來才發現,到市區待上半個月,膚色就快速緩了過來,也不顯黑。

回村三天,膚色肯定要黑,不單是李之重一個人,大家都說是水土的原因。

小麥收了以後就是蓧麥和胡麻了,蓧麥也稱燕麥。

喜寒涼,耐幹旱,抗鹽堿,生長期短,是小麥下來當地人的第二細糧。

蓧麵營養豐富,耐饑抗寒,是NMG中西部特產,與土豆和大皮襖並稱“三寶”。

蓧麵含糖分少,蛋白多,也是糖尿病患者較好的食品。

蓧麥也是耬種,不過種的比較稀。

蓧麥收獲以後,須先淘洗,後炒熟,再磨麵。

炒蓧麥用的是生產隊的大鑄鐵炒鍋,直徑兩米左右,呈傾斜狀,角度約十五到二十度之間。

炒鍋表麵極其光滑,炒製時用特製炒耙把蓧麥從低處推向高處。

蓧麥利用重力又滑到低處,不用來回推拉翻動蓧麥。

節省一半力氣,向聰慧的勞動人民致敬。

炒蓧麥除了熱以外,還有蓧麥毛毛在炒製過程中漫天亂飛。

沾到汗水淋漓的身上奇癢難耐,越撓越癢,全憑毅力忍著。

即使炒製完成回家清洗後,還會癢個一兩天。

炒蓧麥的柴火是自己從家背來的麥稈,炒時要控製好火候,不宜過生或過熟,要恰到好處。

要求的是一個男主人的眼力和燒火女主人的精準配合。

每年炒蓧麥的那幾天,馬玉仁的火氣都很大。

大人小孩說話都是輕聲慢語的,怕給自己惹禍。

不過深藏父愛的李德財,每次炒到最後,炒鍋裏剩一斤多。

餘火炒至全熟微焦,是饑腸轆轆孩子們的最佳零食

磨麵倒是簡單,蓧麵不像小麥要出麩子的,連皮帶芯一起粉碎成麵。

這樣的蓧麵麵香濃鬱,俗稱“有蓧麵味兒”,比後世去皮的蓧麵更吃香。

不過去皮後蒸熟的蓧麵色澤光亮,發白且爽滑。

食用時要用開水和麵,稱為衝熟。

和麵是個力氣活兒,和成麵團後要用拳頭不停擠壓,發出“噗噗”的聲響即可。

俗話說“蓧麵採到放屁”,意為火候到了。

蓧麵按照做法分為搓魚魚、推窩窩和壓餄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