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十二章 春種秋收(三)(1 / 2)

搓魚魚就是把和好的蓧麵,搓成細粉粗細的條狀。

首先把蓧麵揪成鴿蛋大小的季子,按照每公分一個等距豎排四個季子。

相距四十公分成兩行。

雙手伸出按在季子上麵,手掌外緣發力,掌心協作,上下搓動,雙掌對向靠攏。

蓧麵魚魚就從手掌外側冒出,這是個技術活,需要長時間鍛煉。

馬玉仁喜歡吃蓧麵,尤其喜歡冷鹽湯調蓧麵。

熗好的的辣椒搗碎,一挑就是一大筷子,吃的滿頭冒汗。

李之重的吃辣椒也是學的母親,嗜辣。

惹得父親常說:“死吃辣椒死睡覺,一輩子沒出息。”為自己不吃辣椒背書。

馬玉仁幹活很利落,就是有點懶,左右開弓,八根蓧麵魚魚歡快地從她手裏就鑽了出來。

推窩窩,也是先揪好季子,把季子放在菜刀背上,用拇指下方肉厚處碾壓推開。

食指和拇指撚起一甩,繞指一周呈無底桶狀,豎放籠屜裏。

下一個挨排碼放即可,成品叫蓧麵窩窩,也叫蓧麵洞洞。

據說後山的女人(大青山後)大腿內側都是白的。

因為推窩窩習慣脫了褲子,張開大腿,抱個大盔,左右開弓,窩窩在大腿內側碾壓成形。

經年累月,大腿內側嫩白如玉,看來蓧麵還有美容效果。

後山屬於丘陵地貌,幹旱少雨且無霜期短,可種作物較少。

蓧麥和土豆是主要品種,是蓧麥的主產區。

蓧麵餄餎需要使用鐵餄餎床子,有大有小。

李之重家的餄餎床子是馬耀祖送的,社辦工廠做個這小菜一碟。

餄餎床子長八十公分左右,有四腳極顯壯實。

壓餄餎時,將床子的四腳騎在麵板上。

在它的鐵臼裏塞入和好的柱形麵團,鐵杵對準鐵臼,雙手緊握壓把兒用力向下壓。

必要時須坐在壓柄的端頭,靠身體的重力,使鐵杵下行。

在吱吱呀呀的聲響中,餄餎床子底部的鐵箅子開始吐出一束圓柱形根根分離的勻稱長條。

麵條源源不斷地落在主婦手中。

鐵杵到底後,主婦用手一抿,蓧麵條從篦子底脫落,隨即擺放到準備好的籠屜裏。

蓧麵要大火蒸製十五分鍾左右即可成熟。

蓧麵講究“三熟”,即炒鍋炒熟、開水衝熟和大火蒸熟。

食用時黃瓜、水蘿卜切絲,加鹽湯,熱油蔥花爆香澆在湯上,冷調涼拌蓧麵。

也可用羊肉熱湯湯、熟土豆佐餐,按各自口味自行調製。

蓧麵還有一種吃法叫“塊壘”,是生蓧麵與土豆絲攪拌在一起,蒸熟或炒熟的混合麵食。

元曲中寫作酷累。

先將土豆入鍋煮約半小時,出鍋後去皮。

用礤(cǎ)子(一種擦土豆蘿卜成絲的廚具)成絲。

按照一比一加蓧麵和適量的鹽,用手搓成碎塊狀。

然後均勻的撒在鋪有籠布的籠屜內,厚約五六公分。

蓋上鍋蓋蒸約十五分鍾,聞到香味後即可揭籠出鍋。

吃時就上小米稀粥和爛醃菜,本地人滿足地說:“一吃一喝,就是入法”。

爛醃菜是胡蘿卜、園菜切絲,微鹽壓實,七日後可食,酸脆爽口,爛指其狀。

塊壘用油炒著吃更好,塊壘出蒸鍋後,蔥和辣椒熱油爆香,加入熱塊壘,翻炒均勻即可出鍋,多了油香和焦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