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五十五章 臘八(1 / 2)

進入冬天後,土默川的各個村開始大規模澆地了。

每年的秋彙(澆)地的水源都來自黃河。

西海子還有一個作用就是黃河水的中轉站。

澆地的方式采取漫灌,主要是水費不是按照水量來計算的。

澆完地後,土默川有種千裏冰封的感覺,整個村莊外全是白花花的冰麵。

冰麵是孩子們的樂園,冰鞋這種高級玩意兒是沒有的。

冰車一如後世九十年代的轎車,也隻是富裕家庭孩子的玩樂工具。

李之重家的冰車是父親親自打造的。

兩根長約五十公分粗細一致,表麵光滑,直徑五六公分的榆木為梁。

梁距四十多公分,橫向釘五六塊兒楊木薄板。

兩根榆梁著地一麵用推刨刨成平麵。

釘上長四十五公分左右,狀如訂書釘的鋼筋一條,入木兩公分,鋼筋整體平直,冰車就完成了。

兩根四十多公分鋼筋一頭磨尖兒,一頭燒紅插入直徑兩公分的楊木手柄。

手柄長約十五六公分,冰錐也做好了。

像這麼講究的做法,村裏也不是很多。

最少鋼筋就不容易得到,但李之重二舅那裏是不缺的。

李之重劃了幾次,大口呼著清爽的冷空氣,頂著午時微暖的陽光。

在天高地遠的環境裏,風馳電掣的那種感覺還是很爽。

沒有任何冰場有這麼大的,可以劃上一直到西海邊。

再劃回來就有些累了,畢竟兩公裏有了。

李小拴天天扛著冰車出去,和有車一族玩的不亦樂乎。

沒車的孩子陪著笑臉央求著歇息的孩子,享受著片刻的歡愉。

李小拴一滾一身水就回來了,母親的嗬斥絲毫不影響他的興趣。

李小鳳跟上去了幾次,再也拽不回來了,惹得李小拴憤憤不平,玩的時間減半了。

臘月初七,李之重領著弟弟妹妹一起出來了。

李之重扛著冰車拿著一袋兒麥稈,李小鳳拿著冰錐,李小拴雙手拿著一把劈斧。

除了玩兒,還有一項重要工作要做,那就是鑿冰人。

這是土默川每年臘八期間,漢人小孩必做的一件事。

冰人一般高一米左右,分頭和身子兩部分。

技術好運輸得力的孩子,冰人頭身是一體的。

其中一項缺失的,隻好回去把分開的頭和身子,澆水焊接在一起了。

再笨點就隻是一塊兒長方形的冰塊兒了。

這個時代幹什麼都有儀式感。

李之重在一個冰下中空的地方停了下來。

用斧子先把把冰麵鑿穿,由於力度沒掌握好。

哄地一聲,冰麵全塌了下來,足足三四平米的冰倒向中間一個最低點。

腳也不小心陷在冰縫兒的泥地裏。

罵了一聲“倒黴”,爬起來正準備走。

發現泥腳印裏一條泥鰍一彎一彎扭曲著身體,用力的向泥裏鑽去。

有魚是李之重的第一反應。

第二反應就是會不會幸運的碰到了傳說中的冰窖。

黃河水的澆灌,除了潤澤土地以外,還帶來了各種魚蝦。

魚蝦隨著水流淌在土默川大地上。

澆地地表水深也就三四公分,魚蝦會在低窪處聚集。

天冷後水麵結冰,水底不斷向下滲漏,就會形成一個中空的天然冰箱。

微水的泥坑裏,會有一些魚蝦苟延殘喘。

李之重把塌下來的冰塊兒砸小,一塊一塊搬出。

果然在最低處有一汪淺水。

兩條二斤多的鯉魚,十幾條大小不勻的鯽魚,四五斤小白魚,一些小蝦米。

泥鰍不多,應該是鑽洞了。

也算意外之喜。

李之重把裝有麥稈的編織袋騰空。

把大小魚一一撿到袋子裏,顛了顛,估計有個十斤多。

難道這也是重生的福利,反正前世是沒有碰到的。

李之重隻好又選了一個冰下中空的冰麵,厚約七八公分的冰麵下手了。

但這次觀察確認距地很近,避免上次倒下後全部摔成塊兒。

選好的位置旁邊的冰用劈斧鑿穿,成直徑一米的冰窟窿。

再將冰窟窿一麵鑿平,長約一米,縱向鑿出兩條五十公分的冰線。

連接冰線,呈一個長一米寬五十公分的長方形輪廓。

然後轉圈小心翼翼地一點點鑿深,主要是怕碎了,否則前功盡棄了。

冰麵鑿到最後將穿時,下麵墊上冰塊兒,防止掉下摔壞。

然後一點一點穿透冰麵,一塊兒完整的長方形就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