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五十七章 年前總動員(二)(2 / 2)

半個小時的靜默,隻有偶爾壓抑的咳嗽聲,擀麵杖“哐哐”的擀皮聲,灶火的呼呼聲和素糕入油的“刺啦”聲。

李之重雖不相信這個傳說,也盡量配合家人,完善這個食為天的儀式。

終於炸完了,油也沒多出來,倒是四人的眼睛都紅紅的,那是嗆得。

門窗打開的一刻,沒等炸糕隊伍衝出去,吃糕的二小就衝了進來。

佩服他們的耐心,一直等候觀察在門外。

李之重地下坐小板凳燒火,由於油煙較輕,他反而是受害最小的。

父母和二姐出去了,大口呼著冰冷的空氣,抹著紅紅的眼睛。

李之重給二小挑了幾個帶餡兒的炸糕,拿了三雙筷子,讓他們端上去奶奶那屋吃。

灶裏的火在炸完最後一個糕時,他就把沒著完的柴火抽了出來,放在了院裏。

放糕的大盔端在了炕頭,用沒洗的褥子蓋好。

燴菜肯定是在七燒鍋裏,即使把油舀的幹幹淨淨,鍋上粘的也夠燴一頓菜了。

午飯是豬肉酸菜炸糕。

開飯在即,李鳳鳳領著兒子來了。

惹得李二鳳調侃她說“媽媽給你做安嘴鞋了”,意思是有口福是鞋做的好,尋味而來。

午飯時的炕頭沒法兒坐了,比平時往北移了一米左右。

一來火燒的多,二來臘月的太陽進家後,也多了幾分火熱的味道。

炸糕和素糕都放在糧房的大甕裏,吃的時候都是以餾為主。

炸糕也可以在熱鍋裏焙,焙好的炸糕表皮酥脆,內裏軟糯,別有一番風味兒。

正月講究吃點好的,一方麵是犒勞自己。

另一方麵是讓神仙看看我們的光景,像是領導檢查工作我們要展示好的一麵一樣。

點心是正月初五以前輔助餃子的主食之一。

蒸點心也是臘月的工作之一,圓饅頭點紅點兒就是點心。

臘月用於眊人,探望長輩兒。

正月點心與豬肉燴菜混搭,經濟實惠,請客也不失麵子。

李之重家一般蒸十五六斤麵的點心。

一斤麵大概出七個左右,取決於主婦的手法和心情。

發麵是個技術活兒。

女人們蒸點心習慣用老肥,新鮮的老肥塊兒很少。

它或許就是你在碗櫃角落裏,看到的一個拳頭大小青紫色的硬塊兒。

發麵是母親馬玉仁的工作,或許是手法的緣故,母親蒸出來的饅頭大多質量上乘。

先把青紫色的家夥放在鐵缽裏搗碎,盛在碗裏,溫水泡上。

碗扣碗置於鍋渠緊裏頭,最少悶一整天以上。

第二天使用時,用筷子攪開,如還有塊兒狀物,用手撚碎和勻。

麵湯倒在加了溫水的瓢裏,徐徐倒入麵盆。

和好的麵要放在炕頭大被蒙上發酵一整天。

第二天掀開篇篇,一股酸味兒直衝口鼻。

有時發的厲害了,從大盔和篇篇縫裏溢出,染的到處都是。

發好的麵再加幹麵,揉到軟硬適中。

按出小坑後緩慢恢複,具體細節由主婦經驗判斷。

燒也是不可或缺的過程。

揪一個鴿蛋大小的麵團兒,放在火邊兒烤熟。

掰開觀察白度和孔洞的大小和多少,再聞味兒,通過酸度來判斷加蘇打的量。

蘇打溫水化開,倒入麵中揉勻,再燒,一直嚐試幾次,直到滿意為止。

幾次燒過的麵團兒也不浪費,在李小拴和李小鳳的爭奪中進入了各自肚裏。

接下來就簡單了,揪季子,揉成圓形,按照合理間距擺放到籠屜裏,大火蒸製十五分鍾。

雪白軟嫩麥香撲鼻的點心出鍋了。

再用一種叫“水紅”的顏色點在點心頂部中心。

水紅顏色紅中帶點紫,愈發顯得點心貴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