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04節(1 / 1)

》固然保留著瑪麗想要保留的話題度和從現實切入的角度, 故事基調卻沒有那麼深沉冷峻了。瑪麗當然是有意為之,她不想讓菲利普·路德的故事通篇灰蒙蒙的,卻也得到了霍爾主編的好心警告:這樣的故事有趣歸有趣,然而推理懸疑的因素不多, 瑪麗需要好好風格和題材之間的平衡。

所以瑪麗覺得,若是她用普魯托或者格蕾絲女士的故事開篇,未必會換來這樣的注意。

而這位比爾·梅恩先生呢, 自《連環殺手棋局》開始就猛烈抨擊菲利普·路德的故事題材劍走偏鋒、嘩眾取寵, 說對社會影響不好又不符合文藝創作的基本要求。拜布萊克伍德黃鼠狼給雞拜年所賜, 瑪麗有幸親眼見過他一麵,當時評論家先生本人並不知道站在他麵前的未婚小姐就是菲利普·路德,隻當瑪麗是個讀過幾本書的鄉下姑娘, 客客氣氣地敷衍幾句, 並沒有深入交談。

見過那麼一麵, 瑪麗就對比爾·梅恩先生徹底失去興趣了:瑪麗不在乎旁人瞧不起自己的性別和出身,但有人因為這兩個原因直接放棄和你交流,隻會讓瑪麗覺得這個人狹隘又可憐。

連布萊克伍德為他的“邪教”選擇新娘時都不看出身和階級呢。當瑪麗意識到比爾·梅恩是個覺得出身低賤、不是男性的人不配談文學和藝術的家夥時, 他在瑪麗心中就什麼都不是了——瑪麗還不是窮人呢,她甚至覺得比爾·梅恩先生把《連環殺手棋局》批的一文不值,就是因為他覺得窮人和工人的苦難不應該寫進小說裏吧。

所以,他這麼一來信讓瑪麗有些驚訝。

雖說她參與了光照會一案,但最大功臣不是她。按照比爾·梅恩先生心高氣傲的水平,總不會寫信向她道歉的。

莉迪亞:“我看就得讓他吃個虧,親自見見布萊克伍德是什麼人才好。”

瑪麗搖了搖頭。

明明收到信件的是她,瑪麗反而要出言安慰兩個憤憤不平的妹妹:“要訓斥的話,也得當事人在意才有效。我根本不在意這些□□,你們兩個就不要操心啦。”

而且在她看來,比爾·梅恩先生也不是在指點江山。這封信件寫到最後,與其說是他在和瑪麗對話,不如說是梅恩先生在捫心自問。

瑪麗不了解他的為人,也不了解他的人生經曆,區區見過一麵,隻能讓瑪麗大概知曉他的性格,卻不能深刻體會到比爾·梅恩的靈魂。

他自詡理性和就事論事,但瑪麗看來,梅恩先生絕不理性,他訴說的一切,不論是反複強調的堅持,還是“恨鐵不成鋼”覺得瑪麗浪費天賦,苦口婆心地勸她“改邪歸正”,統統基於一個根本不理智的理由:梅恩先生的好友死在了巴黎公社運動之中。

他說他在“作者”菲利普·路德身上看到了自己天才好友的幻影,不希望“他”浪費天賦、早早夭折,無非是不理解自身好友的選擇罷了。

甚至瑪麗在想,這十幾年來,伴隨著比爾·梅恩在文學業界的地位上升,評論家可能會越發意難平——若是好友沒死,若是他不多管閑事,而自己一樣關注於“藝術”,可能會取得更高的成就。

也不算錯吧,畢竟人死了什麼都沒了。

瑪麗既不反對比爾·梅恩先生的看法,但也絕不讚同。

他認為自己的好友多管閑事,像其他人一樣惋惜瑪麗·班納特是為女性,直言除了體麵人之外的平民窮人懂得藝術是少數例外,聽起來極其可惡,但說到底,仍然是自身經曆和階級左右了自身的價值觀罷了。

資本家們不理解工人罷工——明明他們都給了工資了,憑什麼說一句他們“剝削”呢?這簡直是無理取鬧;合格淑女們不理解瑪麗堅持——嫁人之後又不是不能做自己的事情,何必非得等婚前簽下那份合同呢?

觀點不一樣,多數和成長的環境以及階級限製有關。瑪麗能理解比爾·梅恩先生高高在上地說一句好友的犧牲毫無意義,甚至是浪費天賦,因為他不像哈維記者一樣親眼見到過窮人們究竟過的是怎樣的生活。

她不讚同,但也不打算反駁,除非梅恩先生親自體會過貧民窟們人們的生活,感受一下窮人隻會更窮的壓迫帶來的絕望,否則瑪麗和梅恩先生動口吵架,得到的也無非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