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05節(1 / 2)

句輕飄飄的“窮人變窮是因為他們不努力”而已。

但瑪麗覺得,梅恩先生縱然高高在上,他的建議也擁有自身價值。

至少他不認同菲利普·路德,卻認同陀思妥耶夫斯基嘛。他在文學上的看法可謂是說到了瑪麗心坎裏:他說瑪麗再努力也隻能是“效仿”大文豪,要是想成為大文豪還有一段距離。這樣評判,雖然梅恩先生嘴上說瑪麗·班納特身為女性不配接觸到藝術本質,但實際上他已經是把菲利普·路德放在一個“可能名留青史”的標準來要求瑪麗創作了。

這算是反向認可吧,而且他說的對。瑪麗現在的目標是暢銷書作家,她的夢想是成為斯蒂芬·金,而非心理現實主義的代表作家。不得不說比爾·梅恩先生確實是一位文學修養深厚的人,他能看得出來瑪麗的追求,並且指出這樣的追求不對——而身為作者,誰不希望自己的作品在受歡迎的同時,能夠擁有更深刻的意義呢?

話又說回來,要不是認同菲利普·路德的價值,何必如此上心,《海濱雜誌》的連載本身就不配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相比,還不是希望瑪麗能寫的更好嘛。

期期罵,期期追,還要寫信,一邊別扭地故作清高,一邊又承認瑪麗寫得好,整封信看似充滿了指點江山的教訓,還有些態度自相矛盾,反而透露了梅恩先生的真正看法:他確實認為瑪麗的作品很有潛力,但礙於“純文學評論家”的麵子沒法直接承認罷了!

這是什麼黑粉啊!瑪麗還覺得挺有趣的。

“我得寫一封回信,”瑪麗想了想,宣布道,“剛好從加萊到巴黎還有一段時間,我可以在火車上寫信。”

“你要寫回信?”

凱瑟琳露出了吃驚的神情:“你還說你不在意,瑪麗!哈維先生急火火給霍爾先生寫信打聽你的信息你都沒有第一時間回複,太不公平了吧。”

“那不一樣,”瑪麗失笑,“當時大家都還不知道菲利普·路德是誰呢。而且我覺得梅恩先生的語氣高傲,可他的建議也確實有用。路德和他在報刊上‘交流’許久了,給個正麵回應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當然了,重點在於雖然這封書信的語氣還是不討人喜歡,但瑪麗覺得梅恩先生的本意不是如此。

而且……不管梅恩先生出於什麼理由選擇和瑪麗直接交流,道出內心真實的想法,那麼出於尊重,哪怕他們的看法不同,瑪麗覺得自己也應該回一封信說出自己的觀點——這可和一開始的哈維先生不同,記者隻是好奇菲利普·路德其人,在前往米爾頓之前,他暫時還沒萌生同路德溝通的欲望。

班納特三姐妹在船上搖搖晃晃,離開了港口,在加萊登陸。

而踏上法國的領土不過是旅行的開端,雖然港口城市裏各色人等來來往往,但周遭路人們說出口的法語叫凱瑟琳和莉迪亞又緊張又驚訝。

瑪麗多少會一點法語,可以和人們進行日常溝通,那班納特兩個姐妹則完全是前來觀光瀏覽的了。

艾琳托人在加萊港口接應瑪麗三人,拿了錢財幫忙接送的人話並不多,隻是幫助班納特三姐妹提前買了票,叫了輛馬車送她們前去火車站。

接著又是一場極長的火車行程。

十九世紀的法國沒有tgv,瑪麗和兩位妹妹隻能坐在車廂窗邊看著車外的風景咣當咣當前行,放平心情,忽視車上的不方便外,倒是也有一番風味。

特別是在風景之下執筆寫信。

瑪麗不打算和梅恩先生討論他的朋友多管閑事,跑來法國剛好撞上巴黎公社運動是對還是錯。人已經去世二十餘年了,死者為大,他是對是錯如今已然不再擁有意義。

在表達觀點,她先是客客氣氣地感謝了比爾·梅恩先生給出的專業意見。

“哈維先生開頭之後,”瑪麗寫道,“讀者評論家們總是要拿‘菲利普·路德’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相比,我認為這完全是在捧殺這個筆名。如你所說,我執筆創作完全是出於不甘在南方鄉村嫁人相夫教子,從而自謀出路,找到養活自己的辦法罷了。很感謝你能看到菲利普·路德和他的故事——也就是我和我的故事中含有潛力。能夠獲得專業的認同,這是我的榮幸。但在我看來,不論今後路德,亦或者說,瑪麗·班納特的作品擁有或者不擁有真正的藝術價值,那都是一名作者理應追求的東西,也就是梅恩先生你所說的,人性的普遍意義。”

話到這兒,瑪麗頓了頓。

既然梅恩先生話說的不客氣,完全不掩飾自己的高傲本性,那瑪麗也就不委婉了。

要是麵對麵交談,對於咄咄逼人的人,瑪麗多少還會掛出自己的標誌性假笑來掩飾本身直截了當的性格,但現在通過紙筆交談,委婉訴說多少有種欲蓋彌彰的意味。

況且梅恩先生也沒遮遮掩掩啊,既然他這樣“尊重”自己,直抒胸臆,瑪麗要是不表達自己的真實看法,反而是瞧不起他帶著不屑一顧的認可了。

“但我不認同的天賦論。”

在論述自己的想法之前,瑪麗把自己的觀點寫了出來。

“梅恩先生你認為隻有體麵紳士才能接近到藝術的本質,而窮人和女性‘偶有靈感’也不過是少見的例外。而在我看來,這樣的結論完全沒有觸及到問題根源。不是隻有體麵紳士能掌握藝術,而是藝術一直掌握在體麵紳士手上。而窮人,也不是缺少天賦,而是缺少紳士們經受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