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39章 1 學習永遠沒有止境(1 / 2)

第八章1 學習永遠沒有止境

《荀子》:學習是邁向成功的通行證

人們通常認為,大學校長是在學問、品行上都應該領袖群倫的人。我國有史可考的第一位“大學校長”,應該就是荀子。他在齊國主辦的稷下學宮(全國最高學術機構)多次擔任最高長官,贏得了非常高的聲譽,是當時舉國公認的教育大師。

在荀子看來,學習是一生一世的事情,不要放棄,應不斷地砥礪自己,持之以恒,才能學有所成。學習不是天才的專利,專心致誌的人,即使頭腦不是很聰明,也能達到相當的高度;相反,即使是天才,假如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話,也不能有所成就。荀子的學習觀在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現在很多孩子不愛學習,一提起語文數學就頭疼,要是讓他再背兩個英語單詞,那就更是不耐煩了。可是,人的一生基本上都是在學習中度過的。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知識在不斷地更新,要是沒有掌握學習的能力,我們遲早會被這個社會淘汰。

荀子就很注重學習。據說他活了98歲,是一個長壽的學者。當時,齊國的學術風氣很好,齊王在國都修建了稷下學宮,吸引各國學者前去講學、遊曆。荀子由於自身的學問和聲望,三次擔任稷下學宮的主講。後來,荀子來到楚國,最終老死在那裏,在楚國,荀子把自己的學說寫成書,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荀子》。

荀子住在稷下學宮的時候,閑暇時經常逛街。臨淄是一個大都市,繁華熱鬧,一條街上有各種作坊,叫做百工之廛,也就是今天的市場。

荀子信步走到一家染坊前,隻見染匠正在卸車,車上裝的是一包包的草,就問道:“這是什麼東西呢?”

染匠看到荀子的一襲青衫,說道:“老先生,這就是我們用的蓼藍,你身上穿的衣服就是用它染成的。”

荀子抓了一把放在手裏,摸了摸,又看了看手指,說道:“我的手上也沒染上色啊。”

染匠笑著說:“天下哪裏有能直接做染料的草呢?我們得先把它熬成汁,凝結後就叫靛青,才能染布,靛青比藍草要鮮豔得多。”

荀子點點頭,又踱到旁邊的木匠作坊,看木匠正在用墨鬥畫線。隻見木匠把染上墨水的線從墨鬥裏咕嚕咕嚕地抽出來,繃在木板表麵,輕輕一彈,一道筆直的墨線就出現在木板上,旁邊的木匠接過去按線把木板劈開。

荀子指著地上的一段彎木頭問木匠說:“這是做什麼用的呢?”

木匠說:“這就是組成輪子的‘牙’,你看,每一塊‘牙’都有確定的弧度,幾塊這樣的‘牙’合在一起,正好拚成一個完整的車輪。”

荀子問道:“這木材,天生就是這樣彎曲的嗎?”

木匠笑著說:“老先生,這怎麼可能呢?這些木材原本都是直的,運來之後,要先按尺寸鋸成段,然後用火烤,邊烤邊彎它,然後按圖樣固定住,幾天之後,它就不會再彈起來了。老先生,天下哪裏有生來就適合做車輪的木材呢?需要我們木匠把它彎成合適的形狀啊。”

“集市一日遊”給荀子的感觸很深,所以荀子在他著作的開頭寫了這樣一段話:“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ps柔.eps〗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複挺者,〖ps柔.eps〗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學習是永遠不能停止的,青色顏料,是從藍草裏提取的,可是青色顏料比藍草要鮮豔多了;冰,是水凍成的,但是冰比水可要冷多了。木頭用繩子一量,是筆直筆直的,可是把它彎曲起來做成輪子,它的彎曲程度就能符合圓規的尺度。即使是暴曬它,也不會再變直了,這就是彎曲的作用。所以,木材要用墨鬥畫上線,才能鋸出規整的板子,刀劍要在石頭上磨過,才能有犀利的鋒芒。君子廣泛地學習,每天還要多次反省自己,這樣頭腦才能聰明,行為才能沒有過失。這些都是根據他的親眼所見而寫的,因而更具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