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43章 5 常保持內心的謙虛(1 / 1)

第八章5 常保持內心的謙虛

家長常常教育我們的時候說“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就是根據“謙受益,滿招損”的這句古話來的。這句話出自《尚書》,離現在至少有四千年了。

在古代,人們就認識到了謙虛的作用。

《荀子?宥坐》中記載,有一次,孔子到魯國桓公廟參觀,見廟堂上立著一個奇怪的器物,這個器物肚子大,底部尖,斜著放在架子上。孔子就問守廟人:“這是什麼東西,為什麼要如此陳放呢?”守廟人告訴他說:“這是‘宥坐之器’,是君主放在座位邊上用來提醒自己的。”

孔子仔細觀察了那個器物,說道:“這大概就是早已聞名的欹器吧。”弟子問道:“老師,什麼是欹器呢?”孔子就說:“你們給它灌入水,自然就會明白。”

弟子們拿著瓢向欹器內灌水,隻見開始的時候,欹器是空的,斜著立在架子上。當裏麵盛了一半水的時候,欹器就自己慢慢正了過來,繼續灌水,欹器又開始傾斜,等到水裝滿了,隻見欹器嘩啦一聲,翻了個底朝天,裏麵的水全流了出來。

孔子歎口氣說:“唉,哪有滿而不傾倒的呢?”旁邊的弟子子路說:“請問滿的時候有辦法保持住嗎?”孔子曰:“如果一個人聰明睿智,就用愚來保持;一個人功蓋天下,就用謙讓來保持;一個人勇力過人,就用退讓來保持;一個人富有四海,就用謙虛來保持。”

古代的欹器後來失傳了,很多朝代的皇帝都下令複製,其中比較精巧的是張衡、祖衝之造的欹器。為什麼古代帝王都要製備欹器呢?因為它的原理象征著一種治理國家和為人處世的方式,那就是“謙受益,滿招損”。

欹器告訴我們,人不可驕傲自滿,隻有時常保持內心的謙虛,才能不斷接納新的東西,才能保持不敗;反之,如果驕傲自大,認為自己很了不起,那沒有不失敗的

三國時期的關羽,斬顏良,誅文醜,過五關,斬六將,劉備非常信任他,讓他守衛荊州。關羽也的確很厲害,他和曹軍交戰時,水淹七軍,活捉了大將於禁,殺了龐德。可是關羽的毛病就是驕傲自大,諸葛亮關照關羽要和東吳孫權搞好關係,可是關羽看不起孫權,根本不聽。有一次,孫權派人來,想和關羽結親,關羽大怒,把使者罵走了。

關羽不但看不起孫權,也不把自己的同事放在眼裏。劉備收了大將馬超和老將黃忠之後,把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列為五虎大將。關羽心裏很不服氣,說:“張飛是我的兄弟,趙雲跟隨主公多年,也是我的兄弟,馬超是將門之後,黃忠一個老兵卒子,怎能和我並列呢?”

關羽又聽說馬超本領很大,他更不服氣了,要到成都和馬超比個高低。諸葛亮趕緊給關羽寫信,說:“馬超雖然武藝高強,不過是一介武夫,可以和張飛並駕齊驅,哪裏比得上將軍你出類拔萃呢。”關羽收到信之後才心滿意足,還經常把信拿出來給賓客們看。

可是孫權把關羽看做眼中釘、肉中刺,一心想把關羽殺掉,把荊州奪到手。他先把大將呂蒙調回來,派了一個年輕人陸遜接替呂蒙的職務。陸遜一到任,就給關羽寫信,對他大加吹捧,關羽覺得陸遜年紀輕,沒什麼本事,就更不把東吳放在心上了,放心大膽地在荊州北邊和曹操作戰。

誰知呂蒙暗中派兵士扮作商人,藏在船底,悄悄劃過江去,乘關羽的哨兵不注意,襲取了荊州。這時關羽還在外麵打仗,聞訊趕緊撤回。吳軍把關羽圍困在麥城,關羽突圍逃走,半路被吳軍抓住殺掉了。

關羽的悲劇,在於他雖然勇力過人,卻不知道謙讓自守。人隻要驕傲自大,就會疏忽大意,給敵人以可乘之機。

智慧超群的孔子、荀子的成就在於不自滿,武功蓋世的關羽的失敗在於太自滿,我們又有什麼可以自滿的理由呢?每一個人麵對大千世界都太無知,每一個人麵對茫茫人海都太無力。也許大自然把人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設計成空虛的孔竅,就是為了表明,隻有七竅空虛,才能看到美景,聽到歌聲,聞到馨香,嚐到美味。五官尚且如此,內心如果不謙虛,能夠明白事理,接受知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