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五十六章 天下何人能識君(上)(2 / 2)

高麗也沒有鑄幣權意識,用我們的文化優勢換取高麗銅,鑄成銅錢後輸給高麗人,輸給日本人,就欺負他們沒有鑄幣權意識,而這兩國還要快樂地感謝這種欺辱……

此間快樂,非同尋常。

韓國人本來就仰慕天朝文化,趙興的“文化綢”正投其所好,立刻贏得了狂熱追捧——中原普通素綢在韓國沒有優勢,韓國本地產的“高麗綢”色彩豔麗,一匹也就售一百七十文。而趙興的“文化綢”每匹能售到五貫錢。

暴利啊——趙興每天都過著“數錢數到手抽筋”的日子。一個集裝箱似的木箱可裝運60匹布,這一箱就是300貫,高麗銅錠便宜,300貫可換回在國內價值1000貫的粗銅,回頭往裏麵添加點鉛,鑄成銅錢,再用它們在高麗大肆采購……

哈哈,這年頭沒有《反暴利法》,讓暴利來的更猛烈些吧!

蘇軾好啊,這位是個才華溢的淹沒太平洋的主,多產,保存下來的作品,有二千七百多首詩、三百四十多首詞和一些優美的散文。高麗,你們就承接蘇軾暴雨吧,俺就讓蘇軾的華美篇章淹沒你們!

現在趙興手頭這批綢布,以四米做一個印刷單位,兩米印人像,兩米印詩詞;詩像兩頭印有大量的魚水紋,裁剪時,可以兩米為一個單位,然後縫紉成衣服。

衣服做法或者如趙興展示的那樣,一麵人像,一麵詩詞,或者隻購買其中兩米的幅長,另一麵自己配上一副素白的綢緞,繪上自己想要的圖案或者詩文。

其後的日子,樸寅光似乎看懂了趙興對禮儀的欠缺,某天,他在一片歌舞聲中,借助音樂的掩飾,低聲向趙興解釋一些禮儀上的細節:“你應該向太子行禮的——我高麗朝向天朝遞交國書,神宗陛下回複的國書裏麵,並沒有拿我們當作藩屬國——國書上是拿我們當平等邦交國對待的。

汝國皇帝尚如此,賢侄怎麼如此不知禮……莫要辱了天朝臉麵。”

趙興愣了一下——果真如此麼?不是說,我國古代從來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外交,無論什麼樣的國家使臣來“朝覲”,我們都拿他當作臣屬嗎?

難道古代中國竟然還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外交,還肯把外國視為平等國進行交往?

這就是宋的獨特!

趙興想的不錯。這也是人們常把宋視為“積弱”的原因。

或許,從另一個意義上來說,這確實是一種“積弱”的表現,宋現在不僅承認西夏和遼國是平等國,且每年送給一定的貢幣(歲幣),還承認高麗是平等國。唯有的兩個真正意義上的藩屬國,除了自甘“臣下”倭國天皇外,隻剩下南方打服了的越南李朝。

好吧,趙興雖然自大,但還沒有自大到跟國家既定外交政策對抗的份,他離席而起,為剛才的冒失向高麗太子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