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百一十九章 清明節的喧嘩與騷動(1 / 3)

第一百一十九章 清明節的喧嘩與騷動

趙興指點著那名倭女丈量幾個數據,然後讓李公麟與米芾把幾個數據乘除一下,他在紙上寫了一個數值,等他們算完,他將手上的那張紙遞給李公麟,說:“瞧瞧,你們算出的結果是不是這個數,或者接近這個數?”

李公麟與米芾愣了,他們久久的望著趙興遞上來的那張紙,一句話不說。

趙興紙上寫的是黃金分割律的數值。

不要驚訝李公麟與米芾為什麼會算術,因為宋代是商業社會,營算經濟是新黨與舊黨主要的爭鬥方向。所以宋代文學大豪都有一種“會計情節”,許多宋朝詩人寫的詩裏,甚至能看到會計學名詞,比如黃庭堅,他寫的調侃詩裏就有四柱式記賬法的專業名詞。

趙興給出的雖然是小數點數字,但兩位大師片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他們愣了許久,驚愕的問:“你怎麼知道……你怎會花這心思算這個東西……這東西,這個數,怎麼會這樣?”

趙興回答的很平靜:“這不是我研究出來的,是西人研究出來的,他們研究出這個東西有一千多年了……也許有兩千年,我不知道。他們把這數值稱之為‘天然合理’的最美妙形式比例。

我去西洋時,看到西洋畫師繪畫的紙,那上麵畫滿了大大小小的方框,我問他們怎麼回事,有人告訴了我這個數字,說這東西叫‘黃金分割律’,世界上最美的東西都是按這個比例搭配的,

我看到西洋畫師畫畫,他們選景的方式比較拙笨:是用一個架在木架上的大木框,木框用線繩弄出類似九宮格似的方格,然後,他們站在木架後,透過方格觀察框外的景色,並將景色分成一小格一小格的,繪製在畫布。

我發現他們繪畫都是按比例布局的,畫中的主要景象,或為三格高寬,或占六格高寬,總是遵循一定比例上——畫布上的方框就是幹這事的,這種畫布他們叫做‘黃金分割畫布’。八取其三,取其五,不恰好接近這黃金律嗎?

這麼說吧,我對這個數值也頗有疑惑,不如我們來做個試驗,比如說我們憑空設計一個美人,這個美人,姑且就把她稱之為‘完美麗娘’。讓我們在繪製她的形象時,完全按照黃金律的標準設計——肥瘦搭配、身高身寬比例,眼睛的位置,鼻子的大小,都完全按照‘黃金分割律’試試,看看我們的‘完美麗娘’是否令人沉迷。”

這個論題很讓李公麟與米芾著迷,但米芾還有一個問題,他問:“你說西洋人閑著沒事,他琢磨這個幹什麼?”

“設計產品!”趙興一本正經的回答:“他們研究這個,是想讓設計出的商品更令人喜愛,他們把這叫做‘設計學’——是一門學問。他們認為,好產品,一定是根據數學原則設計出來的,‘天然合理’的東西一定潛藏著這個比例……”

李公麟一直在閉著眼睛沉思。剛才趙興的話給他震動很大,他一直想著怎麼“用尺子量出美麗”。米芾還有問題,他也思考了片刻,搖搖頭又問:“處處用尺子量……畫人物實在太難,人物牽扯太多,不好計較,不如我們先從靴子開始。

這東西簡單,隻有長寬、高矮兩個比例,‘畫麵’……你說的是這個詞吧,畫麵布局就按照你說的比例做,我們先從簡單著手,等弄熟了手,再設計那個‘完美麗娘’……”

原本李公麟他們來,是想牽著趙興的戰馬回去的。但武官張用被趙興的寶弓吸引——宋代的反彎弓,神臂弓雖然造型漂亮,但在材質上麵與麻逸龍血樹沒法比。而武將獲得一柄好武器,簡直就像小孩子獲得期盼的糖果一樣興奮。

張用被寶弓吸引,完全忘了戰馬的事,又以為李公麟必然會把戰馬繪成圖樣,然後回宮報告,所以他拿了寶弓就走,生怕趙興反悔。沒想到李公麟又被趙興誘惑“失足”。

不僅李公麟,連米芾也陷進去,這兩人都忘了回家的事,立刻開始用尺子設計靴子的圖樣。

國畫大師知道了數學原則,他們設計的東西當然美哉侖央。初次嚐試後,那種成就感讓兩位大師沉迷,他們不由分說,拉住趙興院裏的女人,挨個給她們設計靴子——拉都拉不住。

轉眼之間,兩天過去了,倆人已給所有的女人設計出個性獨特的靴子,他們對黃金律的應用也愈發嫻熟,這一數學原則的發現,頓時在他們眼前打開了一扇新窗戶。

兩人這一沉迷,倒忘了皇宮內焦灼等待的哲宗陛下,他連等了兩天,實在忍無可忍,便派遣宮裏的太監前去探尋。

這種活不可能由大太監出馬,所以隻能派一個職銜稍低的太監,這事不能公開下詔書,因為趙興有舉子身份,還有迪功郎的虛銜,皇帝剝奪臣子財產,在明清兩代要被謳歌,在宋代要被罵到殘廢。所以,當李憲的徒弟童貫挺身而出,自告奮勇稱與趙興相熟後,哲宗大喜過望。

童貫的任務隻能是借著友情的名義過去探視。交代完童貫後,皇帝悶悶的等待殿中,這時,科舉官員呈上本屆的考試名錄。

皇帝是個小孩子,小孩子記不住那麼多“之乎者也”,才聽過趙興的馬雄峻,又聽說趙興本人長的也很雄俊,他便在榜單上尋找趙興的名字。找了又找,才在榜單末尾看到趙興。

趙興的考卷寫了啥?皇帝對此非常感興趣,他吩咐人將趙興的卷子呈上,粗粗一看,大為驚訝。連一旁為他誦讀的劉摯也讚賞不疊,“文采斐然啊”——當然,卷子的文章是秦觀寫的,他當得起這個評價。

哲宗大為驚訝,忙問:“這位趙離人如此文采,怎會是榜上末名聶?難道我大宋人才多到不勝枚數了?且把名次在他之上的文章呈上來,我看看,他們怎會比這樣的華章還精彩?”

閱卷官張耒沒有動,他恭敬的回答:“官家,榜上其他人……甚至探花郎的文采亦不如離人,這篇文章立意高遠,文詞華美,用句考究,頗有大家之風,奈何離人是‘別試’舉子,臣與他尚有同師之緣……”

“哦,原來他也是蘇門弟子,難怪!不過,蘇門弟子做榜上末名,學士那裏怕不好看”,哲宗提筆準備改動趙興的名次,張耒又拱手作答:“這正是家師的意思,家師以為離人年輕,尚需磋磨。”

哲宗聽了這話,還在猶豫,平章軍國重事、宰相文彥博淡淡回答:“太後那裏,也是這個意思。”

11歲的哲宗一語不發,擲筆。

當童貫來的趙興新居時,趙興正在府上跟靴店老板聊天。李公麟與米芾兩位大師已開始動手設計“完美麗娘”。在此之前,他們設計的一大堆新款靴子,趙興府上的女人,每人都增添了不少新玩具,這倒讓她們忙碌不堪。

趙興是個急性子,他府裏的女人也多少沾染了他的急癖性,看到程阿珠每天穿著她那雙醒目的紅靴子,挽著趙興,驕傲的在府裏走來走去,靴聲清脆,神態迷醉。陳伊伊首先忍不住了,她跳出來逼迫靴店老板加緊完工。

等陳伊伊穿上新靴子後,府裏的女人更急切了,她們催促不停,但那家“唐家靴店”完成不了如此多的急活,女人們耐不住了,便轉向其他靴店訂購,比如附近的“界北巷”靴店,“大鞋任家”……於是,新靴子的技術就擴散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