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百五十六章天下第二情詩(3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原本趙興這一天也給家中仆人放了假,讓大家各自尋樂子,但幾名廓爾喀武士無處可去,又與當地人語言不通,所以也就跟著趙興而去。程族弟子與幾名一賜樂業人也便隨大流,結果趙興這一行人浩浩蕩蕩,加上張用已經到了一百多人。

走在路上,張用回頭望望浩浩蕩蕩的隊伍,搖著頭感慨:“聽說大蘇學士知密州的時候,留下了一首詩說‘為報傾城隨太守’,我們這算不算半城出遊了。”

趙興搖搖頭,吟誦道:“家師在日,留下‘秋禾不滿眼,宿麥種亦稀;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膚肌。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饑’。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饑——如此大慈悲之心,我等豈能及也!”

當年密州全城陪蘇東坡出遊,那是因為蘇東坡的愛心與慈悲。蘇東坡就任密州的時候,恰好當地鬧荒災,蘇軾看到老百姓生活十分困難,餓孚棄兒滿地,心情十分沉重,他為自己無能為力解救老百姓的疾苦而愧疚,寫了這首《和孔郎中荊林馬上見寄》一詩……也就是趙興剛才吟誦的詩。

為救民於水火,蘇軾上書朝廷,請求減免稅賦。同時祈雨抗旱,驅除蝗蟲,賑災捕盜。采取這些措施後,密州百姓非常歡迎,社會也稍稍安定。對於棄嬰,他發動官員去撿,然後分別安排到各家撫養,政府按月給撫養費,兩年內救活數十人之多。使得滿城百姓感激這位善心人。

等他帶領當地人度過了災難之後,當地人自然肯陪這位玩心深重的太守胡鬧,於是才有了蘇東坡出去打獵,全城百姓尾隨著,“左牽黃,右擎蒼”的轟動。

趙興來密州,但他不是地方官,每日就在軍營打轉,到目前為止,當地百姓多不知道這位新判官是蘇東坡的弟子,而趙興的身份隻在官僚中流傳,所以他沒有找到百姓們對他的眷顧。

不過,密州團練已經感覺到了這位新簽判的手段。隨著他們的房屋建完,都作院的工人回歸,看到的是一棟棟新式的大瓦房,而修建灣口水寨的軍士偶然返家,也將營地內的變化帶回了軍營,這便使趙興的威信在團練當中無以複加。連他悄悄組織“效用船隊”的事,都有意識的幫他隱瞞……

也許,要不了多久,這位蘇門弟子的名望,也能與老師一樣,但現在還不行。

今天,眾人的目標是馬踏湖,這個湖有“北方江南”的美譽,曾經是蘇東坡最愛遊玩的地方。走在蘇東坡曾經走過的路,趙興感慨萬千:“爾曹身與名俱滅,千古傳揚唯我師”。

說完這句話,他看了一眼身邊的李之儀,又加上了一句:“還有李兄!”

這句話說得狂妄了點,實際上千古傳揚的不止這兩人,還有掩埋過萬具無名野屍的李之純,還有範鍔,還有這時代無數璀璨的群星與明月。

但李之儀沒有打斷趙興的狂言,他揮舞著手中的馬鞭,微微點了點頭,算是接受可趙興的恭維。

官場規矩,沒有做官的人前去官員府上拜訪,官員們要支助對方一些錢財,這是古代留下的一種純樸禮節,叫做“養文章種子”,俗稱“打秋風”。含有鼓勵對方繼續讀書上進的意味,雖然這種習俗後來變了質,但在宋代,它還保持當初的純樸。

李之儀到趙興府上拜訪,趙興當然也要按照規矩給予回饋。他給的回饋一般都很豐厚,尤其是能讓他感動的詩人,更不會在他這裏失望。李之儀前後總共獲得了一千貫的現金,再加上幾匹馬、一套馬車、綾羅綢緞、文房四寶,林林總總的物事總價值達三千貫。

這是一個中產家庭所能獲得的財富總量,相當於趙興一船貨物的盈利的二十分之一。而宋代一般“打秋風”所獲的均價是:十貫錢。陸遊曾一次獲得過雙份——二十貫,很是炫耀一番,連做了好幾首詩自誇詩才……

有了錢,尤其是知道自己臨走時還會按規矩收到一筆路費,李之儀的氣度也不一樣了。他現在騎得是一匹趙興送來的女真閹馬,身後跟著趙興送的兩馬拉的油壁香車,馬車裏坐著他夫人與侍兒。近日在趙興府上吃得好喝的好,臉色紅潤的他手上不時晃著馬鞭,頻頻得意的瞥向路邊的行人。

趙興的隊伍很龐大,一百多人不是坐馬車就是騎馬。那群女真人運來的戰馬,除了被朝廷買去後,剩下的都被趙興吃下,分配給團練營的軍官。最近趙興出售了一批石頭,每名軍官都分了一批紅利,現在軍官們錢囊鼓了,也買得起馬了,這次出行對他們是一種炫耀。所以恨不得把全副家當都披在身上,這讓隊伍顯得氣勢逼人。當然,這隊人走在路上,掀起的煙塵也很大。

陳伊伊首先受不了這種塵飛土揚,她頻頻派人來向趙興要求分頭走路,或者暫時休息下,趙興興致很高,剛開始隻是勸解伊伊忍耐,但等到程阿珠也抱怨後,他無奈命令隊伍暫停。

軍官們催馬正玩出興致,趙興中途停下,有些擅於逢迎的官員也停在附近,而一些耐不住性子的軍官則直接帶著家眷繼續趕路,這倒使隊伍的人數減少了很多。

這是一條官道,山中人口密集,官道邊有許多客舍,趙興他們停留的就是一家帶酒樓性質的路邊旅店,老板殷勤的在後麵準備好了空房間,讓女客洗漱,前麵的院落則準備好了馬廄,由店夥計牽去照料。

張用今天沒帶他那群“花胳膊”出來,也許是給他們放了假,但他身邊雖沒花胳膊簇擁,百多名帶刀帶弓的武官圍攏著,倒並不顯得氣勢低。

宋代文官比較鄙視武官,李之儀沒去武官那裏湊熱鬧,他跟著趙興來到酒店的大堂,皺著眉頭看著酒店內的各色人等,不耐煩的說:“離人,還是讓他們準備一間靜室吧……”

趙興撿了一張空桌子坐下,他好奇的在廳堂裏四處打量著,嘴裏回答著李之儀:“諸色人等,正是民情世態,樣樣皆動人心。李兄不覺得坐在他們中間,看著那些笑臉,心中很快樂嗎?

我記得家師在密州修超然亭時,曾在《超然台記》說:任何事物都有可觀賞的地方。如有可觀賞的地方,都可使人有快樂,不必一定要是怪異、新奇、雄偉、瑰麗的景觀。吃酒糟、喝薄酒,都可以使人醉,水果蔬菜草木,都可以充饑。依此類推,我到哪兒會不快樂呢?

李兄,眼前風物,入目令人喜,滌清我腸胃,你瞧著不快樂嗎?”

拿李之純跟蘇軾等同相比,李之純還有什麼不快樂,他看了看周圍的那些販夫走卒,也被他們的笑容所醺醺然:“是我著相了,離人說的對,一草一木也關情。”

胡姬喀絲麗端著暖水瓶替二位斟上熱茶,水衝在杯裏發出清脆的激流聲。本來,店裏的“茶飯量酒博士”手裏提著暖水瓶走過來,見此情景歎口氣,他望了望對方那奢華至極的紫金外殼暖水瓶,嗅了嗅空氣中飄蕩的茶香,歎了口氣,說:“是小龍團!這是貢茶,唉……”

博士歎息的走開。

喀絲麗端的是暖水瓶——沒錯!是暖水瓶。宋代暖水瓶。

https://www.biqiuge8.com/book/10393/7428974.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wap.biqiuge8.com

上一頁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