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百五十七章 和衣睡倒人懷(1 / 3)

第一百五十七章 和衣睡倒人懷

真實的曆史上,我國最早的暖水瓶正出現於北宋後期。這種暖水瓶也稱“暖水釜”。在宋代的餐飲業中,商販們冬夜“提瓶賣茶”已成為一種獨立的行當,他們獨立於酒店飯館之外,專門向客人斟茶倒水,客人忙了,甚至在路邊買碗熱茶暢飲。而買茶人所用的“瓶”就是保溫暖水瓶。

宋代的暖水瓶什麼結構?可惜現代已沒有實物。現代人隻能按蔡襄在《茶錄》中記載推斷:宋時暖水瓶的構造是用“玻璃為膽,水銀為裹”,其基本樣式為:“寬口、長頸、長腹,瓶口安有開啟的瓶蓋,還有把手”——與現代的沒有太大差距……

而親曆的趙興現在可以從專業的角度說:其實宋人還沒掌握銀鍍膜技術,但他們奇思妙想地用一種新發明代替:先將與瓶膽大小相同的銀箔塞入瓶內夾層中,而後灌入水銀,用水銀的重力將銀箔擠壓在膽內玻璃表麵,而後將水銀傾出,瓶膽封口……

宋代使用暖水瓶已成為當時社會的時尚。連店裏的夥計都能“提瓶賣茶”,說明這玩意的普及,使用人已算不上“小資”,也就是一平民,連販夫走卒也可以享受。

然而,這項北宋末年最流行的時尚,此後竟然連一件實物都沒有留下來……

宋代做官人出外冶遊,都習慣自帶一個熱水瓶,以此表示自己品行高潔,不喝販夫走卒喝的水……當然,這裏頭還有衛生習慣問題。像劉貢父那樣的麻風病人,在宋代沒有引起大傳播,可能正與宋人這種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分餐製有關。

趙興也是出於對這時代衛生狀況的不放心,所以他才走哪都把熱水瓶帶上。隻是他的熱水瓶瓶膽外包的是紫金金屬殼,一拿出來顯得有點惹眼。

然而,還有過分的。趙興喝茶的碗也是紫金碗,筷子也是。

這倒不是出於財富的炫耀,而是出於擔心。中國古代瓷器含鉛量過高,這個問題直到現代才解決。而宋代流行的飲食用具是瓷器與漆器,漆器裏所含的有毒化學物質更多,尤其是在加熱的情況下……所以,趙興想來想去,便采用了相對安全的青銅碗與紫金碗。

相對來說,紫金碗的價格其實比純銅高不了多少,因為從懶漢金中提煉純銅,成本反而大大增加。但紫金可以鍛壓的極薄金箔狀,還能保持堅硬形體。所以,趙興幾經選擇,最終確定:旅行用器皿無可爭議,隻能是紫金製成。

桌邊其他人都是瓷碗,李之純是客人,隻有他與趙興捧著亮晃晃的紫金碗喝茶,小吃店裏的旅客全在悄悄打量這桌上的人,李之純略有尷尬,趙興坦然無事。張用則在頻頻摸趙興的碗,似乎也想整一套玩玩。

幾盅熱茶喝下,後院梳洗的女人們返回了。這時候,廖小小愛往臉上貼“麵花兒”的裝扮習慣,已傳染到了全體軍官夫人那裏。而張用夫人來自京城,是最先的跟風者。有這倆位上官的妻妾做榜樣,出來的女人們都個個出精作怪,有的在臉上貼珠花、有的貼金箔剪成的小鳥、花卉,作出人工酒渦。

這群京城時尚的官眷一出現,廳堂頓時靚麗了許多。店中客人已無心飲食,不由自主地頻頻往這裏斜眼。

軍官們倒是很得意自己妻子的美麗,他們扯著嗓子,炫耀似的呼喚著自己的妻子。張用沒有阻止他們那份炫耀,他一揮手,說:“都來了?這飯廳容不了太多客人,你們叫上渾家,去旁邊飯館吃。”

客人本還在惋惜,不一會而,大多數客人散去,他們望見女眷中最漂亮的幾位留下來,心頭禁不住一喜,繼續偷窺。

剩下的女眷是分別是張用妻妾、李之儀妻妾與趙興妻妾。這些女人當中,唯獨程阿珠與陳伊伊沒有貼“麵花兒”,而程阿珠沒貼麵花兒是因為這位山裏姑娘樸實,陳伊伊不貼是因為趙興看不慣這種裝扮法,拿趙興的觀念當作金科玉律的伊伊自然瞧不上“麵花兒”——雖然趙興對廖小小的作法保持了欣賞的目光。

這兩個女的雖然不貼麵花兒,但她們的裝扮已無需“麵花兒”來烘托。陳伊伊手上戴了粒好幾克拉的藍色鑽石,這年代鑽石的切磨雖然沒有達到後世的水平,也隻能作出二三十個切割麵,但那種璀璨的火焰光芒,已經讓它成為眾人的焦點。

程阿珠沒戴鑽石,但她脖子上掛了塊鴿蛋大小的紅寶石,紅豔豔的,讓人過目難忘。這兩人身後,輪不到席位的廖小小站在趙興身邊,竊竊私語:“官人呀,我剛才洗漱時,在板壁上看到了一首詩——迢遞投前店,颼颼守破窗。一燈明複暗,顧影不成雙。後書‘女郎張惠卿’題。唱和這首詩的詩已寫滿了板壁,可是稀罕。”

李之儀脫口而出:“好詩!隻是……一燈明複暗,顧影不成雙——在荒村野店裏留下這樣的詩,未免引人遐思。”

原來,宋朝的旅客也不容小覷,能隨手寫下如此優美的詩篇,趙興想過去把那首詩後麵的和詩全部用墨塗了,然後從“顧影不成雙”後麵畫一個粗大的箭頭,留下四個字——“找我來呀”!

可衝動過後,趙興知道如果自己真這麼做了,恐怕臭名遠揚了。以後的旅客題詩,恐怕要以罵他為主。

“斯人已去,真令人悵悵難忘”,終於,趙興說了一句正經話。

廖小小看趙興沒有趕她的意思,連忙擠入趙興懷裏,招手叫過“行菜”,問:“小店都有什麼菜?”

“行菜”是專門伺候客人點菜的店夥計,他挺了挺胸膛,驕傲的回答:“孺人,小店雖小,但各色菜肴不下百餘種,今當時令,任姑娘點餐,小店無有不備。”

“行菜”說話時,一直偏著頭看廖小小臉上貼的那隻金箔作成的小鳥,廖小小嬌嬌一笑,左右扭了一下,讓那金箔小鳥閃亮一下,立刻接過話頭:“那好吧,我們路上歇息,就簡單進些茶飯吧——先來個百味羹,再來頭羹、新法鵪子羹、三脆羹、二色腰子、蝦蕈、雞蕈、渾炮等羹、旋索粉玉棋子群仙羹!勉強就這些吧。”

廖小小是啥嗓子,京城著名歌唱家的嗓子,她用發嗲的嗓子清脆而快速的念出長長一串菜名,繞的“行菜”眼暈,這些菜名他一個沒記住,想了半天,他一扭身,一句話不說,跑了。廖小小在背後咯咯笑著。不一會,店老板領著幾位“著案”跑來親自伺候。

所謂“著案”就是廚房裏麵接聽菜名的夥計。原本“行菜”聽了客人點菜後,要扯著嗓子響亮地唱給“著案”,一唱一答間,充滿鄉土氣息。但現在,“著案”親自跑來了。

“大人,本店‘行菜’剛才言語多有冒犯,小老兒這裏給你們賠禮了。在下這裏店小,幾位客官點的都是京師才有的羹飯,求幾位大人高抬貴手,幾位夫人多多體諒……您重新點吧。”

廖小小依舊依在趙興懷裏,在路邊小店裏擺出這種姿勢,擱別的朝代那是傷風敗俗、誨淫誨盜、有傷風化,但在宋代這個禮教嚴酷的年月裏,隻是平常——比如宋代女詞人、著名約會狂朱淑真就最喜歡在出遊的時候,采取這種姿勢依偎在男友懷裏。她說:“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

老板賠禮了,程阿珠一抬手,準備阻止廖小小的胡鬧,但廖小小已經搶先出聲,她玩弄著自己的衣帶,軟語說:“那好吧,冷盤要廣芥瓜兒、鹹菜、杏片、梅子薑、萵苣筍、芥辣瓜旋兒、細料餶飿兒、香糖果子、間道糖荔枝、越梅、離刀紫蘇膏、金絲黨梅、香棖元……暫且這麼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