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015. 千秋萬代(1 / 2)

聽完皇帝關於製定三條標準的詳細解釋,張英脊背上全是冷汗淋漓。

通過第一條,皇帝直接讓皇子們從小讀書時即與外戚疏遠,避免過從甚密,也盡量杜絕將來的黨附。而第二條,皇帝暗中使皇子之間嫡庶的分別縮小差異,也間接暗示百姓家中盡量減少庶子的出生。第三條,皇帝把擇優地權利完全托付於張英名下,即使有一品大員的庶子想要入學,也得由張英找借口推拒。

張英心中不由暗暗叫苦,然而事關皇子們的教育,乃是重中之重的事情,也是皇帝對他信任有加。張英躊躇了半晌,終於又在皇帝跟前跪下,慎重提出了一個要求:

“啟稟皇上,微臣有個不情之請。”

皇帝好笑地看著愁眉苦臉地張英,問他:

“愛卿,但講無妨。”

張英戚戚艾艾地回答:

“微臣在老家有一次子,年方八歲。微臣想懇請皇上開恩,準許臣子能入第一官學就讀。”

皇帝大笑,托門路果然是無孔不入,後門直接開到皇帝這裏來了。

皇帝揣測,張英這個兒子很可能就是張廷玉。小張公子的家教修養極好,個性應該也很不錯,倘若大阿哥、小太子能和張廷玉一起做同窗好友,裨益良多。此刻因為地域的限製,而把孩子從老家送到京城他父親跟前來讀書,倒也並不是甚麼原則問題。反正學區、地域和教育資源分布的差異,自古皆有。

皇帝便索性賣了個不值錢的人情給心腹大臣:

“張卿,朕之所以把幼童限定為京城人士,乃是因各地方言有異,恐怕年紀幼小言語不通。倘若張卿的小公子沒有言語關礙,朕並不會幹涉。”

張英連忙叩頭謝恩。

皇帝隨即又交代張英第三件事情:

“張卿,這第三樁差使尤為要緊,乃是相關百年樹人的大事。”

張英審慎地望著皇帝。

皇帝說:

“建造一所新官學,十分容易。然官學究竟教授哪些課業,卻是重中之重。”

皇帝把京都國小選取課程的宗旨欽定為:由簡至難,循序漸進,兼顧興趣,擷百家眾長。

皇帝把京都國小的課業,暫定為四年製教育。從低階至中階,由淺入深,基本課程設置為識字、算學、書法、詩詞、經史文章、星相、農識、地理、音樂、航海、體育……

皇帝的原話是:關於蒙童識字的初級課本,可由《三字經》起步入門。

但是,要張英先把《三字經》的內容從頭至尾梳理一遍,重新編撰。但凡不合時宜地詞句,應當刨除。關於這一點,張英和皇帝之間其實有了一個小小誤解,張英以為皇帝是想如“文字”獄大索那時,徹找犯忌諱的詞句。然而皇帝的本意卻是,想去掉太落伍、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詞彙。

(清朝大臣和現代青年的想法,那能一樣麼?)

關於算學課程:皇帝欽定由南懷仁主講,課本也要重新編寫。

而且皇帝特意指定在算學書裏,首先是教授新式的數字書寫方法。

(其實皇帝心中還有個計較,回頭他想把乘法小九九的口訣也給印到書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