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對當代素質教育的啟示(1 / 2)

2004年2月10日教育部批轉的振興行動計劃中明確指出:實施新世紀素質教育工程,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麵發展的一代新人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繼續全麵實施素質教育。可見,國家是本著長遠的戰略眼光推行素質教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德智體美等全麵發展的一代新人為最終目的。那麼素質教育如何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如何能使德、智、體、美等諸育和諧發展?這一教育方針的理論基礎是什麼呢?

回顧曆史,蔡元培提出的“完全人格教育”的思想為今天國家素質教育政策的製定奠定了基本的理論框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1912年被任命為民國首任教育總長的蔡元培認為,當時民國已成立,革命的目的已經達到,所以治國的目標也要相應的改變:“其(愛國的)精神不在提倡革命,而在養成完全之人格,蓋國民而無完全之人格,欲國之隆盛,非但不可得,且有衰亡之慮焉。”因此,國民教育應以養成共和健全之人格為根本方針。完全人格教育就是健全人格的教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全人格”是以培養自由、民主、平等社會新人為目標。蔡元培為實現對國民進行“完全人格教育”,提出了以德育為中心,以美育和世界觀教育為手段,五育(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和美感教育)並重,德、智、體、美諸育和諧發展的教育方針。而美育作為五育之一,則是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完全人格”教育理論中,作為實施手段而提出的美育一詞,由蔡元培先生較早提出。

蔡元培先生就任民國教育總長之後,發表了“對於教育方針之意見”,提出美育,認為,因為美感是普遍性,可以破人我彼此的偏見;美學是超越性,可以破生死利害的顧忌,在教育上應特別注重。蔡元培之美育思想根源於康德的“美的超越性和普遍性”的觀點。康德的美學觀對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形成影響深遠。康德在《判斷力批判》中論述了美和崇高的關係,體現了從純粹美向高尚道德升華的思想進程,而中國古代儒家早就提倡德育並且重視美育的陶冶作用,孑l子曾提出君子要追求“盡善盡美”的思想。國學根底深厚的蔡元培在融合中外思想的精華之後,大膽地提出了自己的美育思想,並把它應用到了國家教育計劃的製訂中去,為其著名的“美育代宗教說”等思想奠定了理論基礎。

美育作為實施“完全人格教育”的手段,具有促進人格的完善、素質全麵提高的特殊作用。蔡元培對於美育解釋說:

“人人都有感情,而並非都有偉大而高尚的行為,這是由於感情推動力的薄弱,要轉弱而為強,轉薄而為厚,有待於陶養。陶養的工具,為美的對象,陶養的作用,叫做美育。”對於陶養的作用,蔡元培認為,美育對於培養人“勝亦不驕,敗亦不餒”

的寧靜頭腦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堅強毅意誌具有促進的作用,有了這種精神,即使在全民抗戰中也可避免疏忽錯亂散漫的過失,擔負得起一份任務,因此他大力推廣美育。顯然,蔡元培認為通過美育可以促進人良好意誌、品格的形成及個人全麵素質的提高。現今國家製定的通過美育促進素質教育發展方針的理論基礎似源於此。

對於推廣美育的具體實施辦法,蔡元培非常重視普及美術教育的積極作用。由於美術是美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並且因其起子“純粹之美感者,厥為圖畫”的緣故,蔡元培對美術教育的作用有充分的認識,曾在《文化運動不要忘了美育》一文中論述到:“不是用美術的教育,提起一種超越利害的興趣,融合一種劃分人我的偏見,保持一種永久和平的心境,單單憑那個性的衝動,環境的刺激,投入文化運動的潮流,恐不免有下列三種的流弊。美術教育不僅有陶冶情操平和心境的作用,而且蔡元培把美術教育提升到與科學教育同等的高度,認為前者對後者的學習有開拓思維、促進創造力的培養和科研創新的作用。蔡元培甚而提出藝術教育具有改造人生觀的巨大作用正是基於此。《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發展規劃(2001-2010年)》中明確提出了把學校藝術教育作為學校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和內容,製定了建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大、中、小學相銜接的學校藝術教育體係的發展目標,把學校教育作為推廣美育的手段,確實可以加強美育推廣的力度。美術對於素質教育的培養作用是巨大的,但是美育又不僅僅是美術,對於美術和美育的區別,蔡元培不隻一次地論述過。他認為美術較美育的範圍窄,實施美育計劃的形式應該是豐富多彩的,而不應該隻局限於學校幾門功課的開設,單純技法的掌握。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同樣起到重要的作用,走出教室感受美麗校園的書香氛圍;走進自然,感受祖國大好山川的壯麗;走進博物館、美術館,感受中華幾千年文化遺產和藝術巨作給我們帶來的心靈震撼力,無一不能使我們得到美的陶養,藝術的熏陶,美育應該融入我們點滴的生活中,而不應當把它當作文化學習之外的負擔。因此,我們應當更加深刻地理解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內涵。國家製定的教育方針把學校藝術教育作為學校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和內容,體現了學校藝術教育在推廣美育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