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音樂審美教育是我國學校音樂教育的核心(2 / 2)

學校音樂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促進學生音樂能力的發展,培養學生音樂審美感知能力是學習音樂的關鍵。

2001年7月我國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對課程標準這樣表述:“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礎理念,應貫穿於音樂教育的全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應有機地滲透在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之中,音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

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是學校音樂教育最基本的理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中國音樂是開放的、多元的,但這種寬鬆的文化環境也就使得音樂藝術呈現出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的態勢,紛繁的音樂通過多種現代媒介進入校園,進入家庭,不可抗拒地滲入一個個審美心理尚未成熟的心靈,致使官能愉悅取代了審美的選擇,主觀直覺喜好取代了客觀審美標準,一個個良莠不分,美醜不辨的“非音樂的耳朵”也就應運而生了。另一方麵,許多具有審美價值的優秀中外音樂經典作品,在現實生活中出現的頻率又太少,致使更多的青少年沒能充分感受和體驗真正美好音樂的熏陶和感染。因此,重視和積極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培養他們對音樂的鑒別判斷能力,是十分緊迫的任務。

三、對音樂學科內容進行整合

當今,我們國家正在進行宏偉的現代化建設,人才問題和整個民族的智力開發問題是我們事業成敗的關鍵,作為學校教育工作一環的音樂教育也在進行改革。音樂教育的進步,必須依賴整個教育的進步,更重要的是,必須符合音樂審美教育特點的正確引導。

音樂學科內容包括四個方向:音樂基礎知識,音樂基本技能,音樂創作與曆史背景,音樂與相關文化。對音樂學科內容進行整合,淡化“雙基”概念,強調審美素養,在“雙基”內容的教學中,有效地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形成和發展。

1.淡化“雙基”概念,強調審美素養,學習和了解音樂基本表現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節奏、旋律、和聲等)和音樂常見結構(曲式)以及音樂體裁形成等基礎知識,有效地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培養學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學習演唱、演奏的初步技能,在音樂聽覺感知基礎上識讀樂譜,在音樂表現活動中,運用樂譜,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建立音樂與文化的情感聯係,從而獲得更為豐富,更為深刻的內心體驗。

2.精選藝術作品作為學校音樂教育的演唱、演奏和欣賞的教材,重視民族文化傳統經典作品,整個世界進步文化中的音樂典範作品。要合理安排民族、外國、曆史和現代音樂作品的比例。

3.研究、改進符合音樂審美規律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教學方法和理論應建立在心理、生理、美學、教育以及音樂本身的可靠的科學基礎上,這種方法要有利於學生對音樂美的感受、理解、鑒別與創建能力的培養與發展。

要研究繼承我國音樂教育和音樂美學思想的優秀傳統,總結幾十年來廣大音樂教師的音樂教育實踐,及時吸收國外音樂教育的新鮮經驗和精華,通過反複的教育實驗,盡快建立起具有現代教育水平,具有我國民族特色的普通學校音樂教育的新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