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百零二章 離枝 14(1 / 2)

【本次發布防盜版,勿點,請至“瀟湘書院”app閱讀正版】

《三國演義》(全名為《三國誌通俗演義》,又稱《三國誌演義》)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創作的長篇章回體曆史演義小說。該作品成書後有嘉靖壬午本等多個版本傳於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崗對《三國演義》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1]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曆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鬥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曆史巨變,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全書可大致分為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曆史舞台上,表現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麵。作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於字裏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

《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是曆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長篇小說,[2]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在江東,孫堅之子孫策多年苦心經營,終於稱霸江東六郡八十一州。孫策亡故後,其弟孫權繼業。孫權在周瑜等人扶持下,為吳國的建立積聚了強大的實力。

關羽身在曹營卻心念故主,斬顏良誅文醜,千裏走單騎,最終與劉備張飛在古城相會。

袁紹以“衣帶詔”為名,率領大軍討伐曹操,雙方於官渡展開艱苦鏖戰。袁軍雖然勢大,但內部勾心鬥角,終於被曹操擊敗。袁紹氣病交加身亡,袁家兄弟卻又相互猜忌,被曹操設計一一除掉。曹操繼而征伐烏桓一統北方,為此後魏國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荊襄風雲火燒赤壁

劉備在汝南戰敗,投奔荊州劉表。劉備三顧茅廬,請得足智多謀而又心懷天下的諸葛亮輔佐。曹操統一北方後開始舉兵南征,矛頭直指荊州。此時劉表亡故,次子劉琮投降,荊州落入曹操手中。劉備遭曹操沿途追殺,命懸一線,幸而有諸葛亮趙雲等人死命保全才得以存身。

麵對曹操南征之勢,劉備遣諸葛亮往江東與孫權結盟。諸葛亮舌戰群儒、智激周瑜,最終促成孫劉聯軍。在諸葛亮、周瑜、龐統、黃蓋等文臣武將的合作下,通過反間計、連環計、苦肉計等一係列有步驟、有計劃的行動,孫劉聯軍在赤壁一戰以弱勝強大破曹軍,譜寫了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光輝篇章。

赤壁大戰過後,劉備、孫權轉而爭奪荊州。孫權遣魯肅向劉備討還荊州,劉備則在諸葛亮的勸諭下多次推辭。周瑜獻計,欲騙劉備前往東吳成親,進而將其扣留以換荊州。不料周瑜的計謀被諸葛亮屢屢識破,致使其“賠了夫人又折兵”。周瑜最終在諸葛亮的譏諷中嘔血而亡,留下了“既生瑜,何生亮”的長歎。曆經了半生的屈辱磨難之後,劉備真正擁有了自己的領地,為進軍西川打下基礎。

四、曹丕篡漢三國鼎立

赤壁之後,曹軍與吳軍爆發濡須之戰,雙方各有勝負。西涼馬超起兵報仇被曹操平定,曹操進爵魏公、魏王。擁有荊州的劉備則曆經一番爭鬥打敗劉璋,奪占西川,並趁曹軍立足未穩而奪得漢中,自封漢中王。後東吳與曹魏修好,孫權受封南昌侯。

坐鎮荊州的關羽率軍攻打曹魏,於罾口川水淹七軍,威震天下。此時荊州防務空虛,被東吳都督呂蒙以白衣渡江之計襲擊。進退失據的關羽敗走麥城,兵敗身亡。此時,曹操去世,其子曹丕繼承魏王的爵位,進而逼迫漢獻帝退位,自稱魏帝。自此,大漢王朝不複存在。

曹丕篡漢後,劉備以“恢複漢室”為名在益州稱帝,建立蜀漢政權;孫權則坐鎮江東一方。至此,天下大勢底定,三國鼎立局麵形成。

稱帝後的劉備,不顧勸阻東征吳國。出兵前夕,張飛亦被部下範疆張達所殺。劉備痛心疾首,留諸葛亮守成都,親自領兵揮師東進,一路所向披靡。情急之中的孫權用人不疑,拜書生陸遜為大都督,終於在夷陵之戰中火燒連營,擊潰蜀軍。劉備率敗軍撤至白帝城時病倒,並在臨終前向諸葛亮托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