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鬥智不鬥氣(1 / 1)

林肯在競選美國總統前,競選過州議員、參議員、眾議員,通通都失敗落選,那他如何成功當選美國總統?因為一句話。當時他最強的對手是卡特賴特牧師,在一場演講會上,牧師一再宣說上天堂下地獄的教義,他當眾請問林肯選擇要到哪裏去,林肯回答:“我隻想進國會、到白宮。”全場聽眾一致鼓掌,深為林肯的雄辯風趣折服,認為這句話真是經典。整個美國一時喧騰,民眾真的把他送進了白宮。

人有一個潛存的劣根性——好鬥,所以有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戰爭,民族與民族之間的戰爭,甚至於團體與團體、家庭與家庭、個人與個人之間也充斥著明爭暗鬥。相鬥不免耗去許多精神、元氣,縱使不至於兩敗俱傷,也妨礙個人的成就與社會的進步。其實“鬥”也不見得都不好,但要效法慧者的鬥智與賢者的鬥誌,而不粗鄙愚昧地鬥力與鬥氣。

第一,粗人與人鬥力。粗人迷信以拳頭定輸贏,動不動就跟人家比力氣,打架滋事,打得頭破血流,卻也未能解決問題。

第二,愚人與人鬥氣。在佛法裏麵講依法不依人,事歸事,人歸人,不能因一時的意氣,妨礙了做事。但是,愚癡的人卻常因小憤而與人賭氣,采取不理人、不合作、不跟人共事的方式,往往因此延誤公事,得不償失,實在愚不可及。

第三,慧者與人鬥智。有智慧的人鬥智慧,鬥謀略。如諸葛孔明的“草船借箭”“空城計”等,在凶險萬分的情況下,唯有靠智慧才有勝算。在求新求變的現代社會,更隨時需要鬥智,不僅是科技產品求日新月異,就是路邊小吃,想要招攬生意,也要研發新的產品,才能吸引顧客。作家也要有新的見解,才能吸引讀者。設計人員也要有新的策略,才能贏得企劃案。這些都是鬥智取勝,如果隻靠力氣和怒氣,隻會陷自己於劣勢。

第四,賢者與人鬥誌。聖賢之人不鬥力、不鬥氣,亦不鬥智,他們所追求的是誌氣。不管是《孟子·滕文公》說的“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的誌氣,還是省庵大師說“現前一心與釋迦如來無二無別”的省思,都是鬥誌。不爭一時,爭千秋萬世,將自己的心誌提高到與賢聖齊,以聖賢作為榜樣,期許自己的道德修養亦達到最高的境界。

如果真的要“鬥”,不要跟別人鬥,最好是與自己的劣根性鬥,能贏過自己的懈怠、懶惰、貪、嗔、癡、妄等壞習性,才是真正會“鬥”之人。

·佛光菜根譚·

為自求進步,應該以養氣代替怨氣;

為成就事業,應該以和氣代替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