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音樂之聲》與音樂之城(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1938年,“二戰”爆發,奧地利被納粹德國占領。納粹知道特拉普在軍事上的才幹,要他參加德國海軍,並許以高官,但被正直的特拉普拒絕。他說:“我已經宣誓過隻效忠一個國家。”為了躲避納粹的糾纏,他隻能棄家而逃,遠赴美國。

在美國入境時,特拉普一家曾經遇到過麻煩。美國人沒有聽過他們的歌聲,不買他們的賬,他們有被拒簽的危險。瑪麗婭靈機一動,指揮孩子們放聲唱起歌來。美妙的歌聲立即打動了美國人。他們得到了簽證,進入了美國。

這支家庭合唱團開始在美國各地巡回演出,一往無前並獲得很大成功。但他們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與故鄉,每次演出時,他們都把一些紙條發給觀眾,上邊寫著:

“不能讓莫紮特、貝多芬和舒伯特的家鄉受苦受難。”

觀眾受到他們愛國之心的感動,紛紛捐錢。他們便用這些錢買了衣服、食品、藥物運送回去,有時一次就是幾噸重的貨物。在“二戰”後美國盟軍占領薩爾茨堡時,他們通過一位名叫考林斯的美國將軍的幫助,把義捐品源源不斷地送到家鄉父老的手中。別說特拉普一家,就是這位美國軍官也深受薩爾茨堡人的感激。這位美國軍官於1963年死在薩爾茨堡,他的遺體被薩爾茨堡人安葬在著名的聖彼得墓地裏。

瑪麗婭在美國又為特拉普生了一個女兒,他們總共有十個孩子。這樣一支合唱團在美國各地輾轉多年,每年演出高達一百二十五場。後來孩子們漸漸長大,有了各自的家庭和第三代人。直到1956年合唱團才解散。但是他們用音樂聯結起來的親情卻一直延綿到今天。

當年特拉普一家來到美國,定居在費爾蒙特。在那裏他們建造了一座標準的薩爾茨堡式的農家木屋,寬敞的屋體,巨大的坡頂和長長的陽台,一家人平時總是穿著家鄉的民族服裝。遠遠看上去,完全是一派地道的奧地利風景。他們給自己這木屋取名為“丹心”。這赤紅之心顯然是對自己遙遠的祖國故鄉而言的。

1947年5月30日特拉普死去,埋葬在屋後的家庭墓地裏。

1987年3月28日瑪麗婭辭世,長眠在一生心愛的丈夫身邊。

電影的故事

把特拉普和瑪麗婭一家的故事改編為電影,緣自瑪麗婭本人的一本書——《特拉普一家》。在這本書中,她以回憶錄的方式記錄了他們一家從戰時奧地利逃出,遠走他鄉以及合唱團曲折坎坷的經曆。

最早萌生拍電影這個念頭的是美國的好萊塢。由於好萊塢隻想使用這本書的書名,內容要大刪大改,遭到瑪麗婭斷然拒絕。

此後,一位名叫沃爾夫岡的德國導演從瑪麗婭手中買走了《特拉普一家》的德文電影的版權,並把它推向銀幕。但這部德文版電影影響很有限。有趣的是飾演瑪麗婭的女主角愛列維克和後來美國電影《音樂之聲》中瑪麗婭的扮演者朱麗葉竟出奇地相像。

美國人一直沒有放棄《特拉普一家》。大概這個用愛心凝結起一個破碎的家庭的故事與又跳又唱的家庭合唱團太適合電影表現了。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個家庭合唱團已經聞名全美,他們一定會是自己的故事的賣點。

美國人先後拍了兩次《音樂之聲》。一次是在1959年由百老彙製片廠拍攝,不算成功;再一次由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拍攝,1965年3月2日首映。導演羅伯特以他明朗的風格與多彩多姿的表現手法使這部影片大獲成功,一舉贏得五項奧斯卡獎,從而享譽全球。

應該說,盡管這部電影的主要情節都來自瑪麗婭的生活曆史,但它的精神實質已經美國化了。瑪麗婭積極、樂觀、進取、開放,完全是美國人心目中崇尚的女性。特拉普一家的艱辛、坎坷以及對故國故土之愛,在電影中看不到了,連薩爾茨堡的音樂也聽不到了。應該特別強調,特拉普一家唱的全是奧地利的民間歌曲,而電影中的樂曲完全是另一世界,沒有一首奧地利的民歌,那悅耳的Do—Re—Mi是純粹的美國人英語的流行歌曲。這便是這座音樂之城的百姓對《音樂之聲》冷淡的原因。如果你深入到薩爾茨堡普通人的生活中,就會懂得他們對自己的鄉土和文化包括音樂那份執著的愛。他們自然比美國人更了解特拉普一家為何離開薩爾茨堡,及在萬裏之外為家鄉所做的一切。我的朋友——一位“薩爾茨堡通”威力先生說:“特拉普居住的房子的後邊就是火車站,他們是乘火車離開薩爾茨堡的。他們先到瑞士,然後經意大利和英國,最後到達美國。根本不是翻山走的!”我看著他那份認真的樣子,沒有對他解釋——電影是可以改編原著的。我知道在薩爾茨堡人心裏,他們的特拉普絕對不能被胡編亂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