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章 誰能在石頭上輕鬆睡覺?(1 / 3)

藝術家大多有流浪者的內心,無法忍受按部就班的生活,即使身體安頓了,精神還是需要漫遊,永遠在尋找什麼。因為這樣尋找是勞筋骨、苦心智的,所以總有那麼一些階段,他們讓自己和周圍的人很不舒服。按作家劉震雲的說法,就是“擰巴”。他們與命運的關係就像林懷民的那個實驗:躺在石頭上睡覺。看起來光滑的大石頭實際上並不平坦,何況生硬,先是怎麼躺著也不得勁兒,後來發現,你沒法改變石頭,也不需要改變自己,你隻需要找到兩者相適宜的角度。

有時,大時代會把人逼入生存的死角。畫家黃永玉把自己稱為“無愁河上的浪蕩漢子”,並以此為題寫自傳體小說。不知是他記憶力太好還是經曆的趣事太多,他寫啊寫,好幾年才寫到自己小學畢業那時候,而文稿已達30多萬字。出生於湘西鳳凰的黃永玉中學沒有畢業就隨劇團四處奔波,靠木刻賺點小錢,不料因此而成名。20世紀40年代末,他在上海參加左翼運動,為避免迫害,去了香港。可他一心想著北京,終於在1953年如願成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那時他還不到30歲。他天性活潑風趣,屢次在政治運動中被指“不沉重”。不沉重哪行!“文革”中他被批鬥,背上被打得鮮血直流,經常被倒拎著雙手做“噴氣式”。可是脾氣不改。甚至發展到他自己在家裏也練習“噴氣式”,以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的精神,鍛煉身體柔韌性以更好適應批鬥。在勞動改造期間,他躲在被窩裏打著手電筒為妻子張梅溪寫下長詩《老婆呀,不要哭》:“中年是滿足的季節啊,讓我們欣慰於心靈的樸素和善良。我吻你,吻你稚弱但滿是裂痕的手,吻你寂寞而勇敢的心,吻你的永遠的美麗。因為你,世上將流傳我和孩子們幸福的故事。”

他的好朋友中也不乏這樣天真而樂觀的人。黃苗子、鬱風夫婦在“文革”中日子也不好過。黃苗子被下放到東北去勞改,寄了一張明信片回來,說自己如何翻過山,遇到大雪,眼前一片蒼茫,還要在這一片蒼茫中搭窩棚。鬱風看了哈哈大笑:“哈,好一個北國風光啊!”黃永玉回憶說:“她一定在背後哭。”眼看那些老友先後辭世,黃永玉稱自己是晚上八九點鍾的月亮,靜靜地看待人間的事情。他把自己的墓誌銘也想好了,五個字:愛,憐憫,感恩。他愛荷花,把鄉村別墅稱為“萬荷堂”。近90歲高齡的他依然在畫大幅的作品。他說自己在牛棚裏錯過了人生創造力最旺盛的時期,現在不能再錯過。而他畫的荷花於生動中透露著張揚與隱忍的混合氣質。

我在紐約認識譚盾時第一印象就是他很狂,這個靠少一根弦的小提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20歲寫出一部交響樂《離騷》的天才,他的口才一流,介紹起他的各種稀奇古怪的音樂理念更是眉飛色舞,沒完沒了。對我這樣的門外漢來說,要想從那些幾乎沒有旋律的先鋒作品中找到多大享受是徒勞的。但是出於對藝術家和創新的尊重,我總是盡可能地出席他的音樂會,還資助過他把交響樂與原生態歌曲結合的作品《地圖》,並且在他的各種發明——改良的塤、水的琴、紙的鼓中聽出些神秘詭異的味道。

藝術家大多有流浪者的內心,無法忍受按部就班的生活,即使身體安頓了,精神還是需要漫遊,永遠在尋找什麼。因為這樣尋找是勞筋骨、苦心智的,所以總有那麼一些階段,他們讓自己和周圍的人很不舒服。按作家劉震雲的說法,就是“擰巴”。他們與命運的關係就像林懷民的那個實驗:躺在石頭上睡覺。看起來光滑的大石頭實際上並不平坦,何況生硬,先是怎麼躺著也不得勁兒,後來發現,你沒法改變石頭,也不需要改變自己,你隻需要找到兩者相適宜的角度。

有時,大時代會把人逼入生存的死角。畫家黃永玉把自己稱為“無愁河上的浪蕩漢子”,並以此為題寫自傳體小說。不知是他記憶力太好還是經曆的趣事太多,他寫啊寫,好幾年才寫到自己小學畢業那時候,而文稿已達30多萬字。出生於湘西鳳凰的黃永玉中學沒有畢業就隨劇團四處奔波,靠木刻賺點小錢,不料因此而成名。20世紀40年代末,他在上海參加左翼運動,為避免迫害,去了香港。可他一心想著北京,終於在1953年如願成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那時他還不到30歲。他天性活潑風趣,屢次在政治運動中被指“不沉重”。不沉重哪行!“文革”中他被批鬥,背上被打得鮮血直流,經常被倒拎著雙手做“噴氣式”。可是脾氣不改。甚至發展到他自己在家裏也練習“噴氣式”,以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的精神,鍛煉身體柔韌性以更好適應批鬥。在勞動改造期間,他躲在被窩裏打著手電筒為妻子張梅溪寫下長詩《老婆呀,不要哭》:“中年是滿足的季節啊,讓我們欣慰於心靈的樸素和善良。我吻你,吻你稚弱但滿是裂痕的手,吻你寂寞而勇敢的心,吻你的永遠的美麗。因為你,世上將流傳我和孩子們幸福的故事。”

他的好朋友中也不乏這樣天真而樂觀的人。黃苗子、鬱風夫婦在“文革”中日子也不好過。黃苗子被下放到東北去勞改,寄了一張明信片回來,說自己如何翻過山,遇到大雪,眼前一片蒼茫,還要在這一片蒼茫中搭窩棚。鬱風看了哈哈大笑:“哈,好一個北國風光啊!”黃永玉回憶說:“她一定在背後哭。”眼看那些老友先後辭世,黃永玉稱自己是晚上八九點鍾的月亮,靜靜地看待人間的事情。他把自己的墓誌銘也想好了,五個字:愛,憐憫,感恩。他愛荷花,把鄉村別墅稱為“萬荷堂”。近90歲高齡的他依然在畫大幅的作品。他說自己在牛棚裏錯過了人生創造力最旺盛的時期,現在不能再錯過。而他畫的荷花於生動中透露著張揚與隱忍的混合氣質。

我在紐約認識譚盾時第一印象就是他很狂,這個靠少一根弦的小提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20歲寫出一部交響樂《離騷》的天才,他的口才一流,介紹起他的各種稀奇古怪的音樂理念更是眉飛色舞,沒完沒了。對我這樣的門外漢來說,要想從那些幾乎沒有旋律的先鋒作品中找到多大享受是徒勞的。但是出於對藝術家和創新的尊重,我總是盡可能地出席他的音樂會,還資助過他把交響樂與原生態歌曲結合的作品《地圖》,並且在他的各種發明——改良的塤、水的琴、紙的鼓中聽出些神秘詭異的味道。

給譚盾帶來音樂啟蒙的正是楚文化中的鄉村音樂,祭神的、結婚的、哭喪的,仿佛可以連接人間與天堂。這應該就是時下最時髦的“穿越”了。而他事業上的最大轉折是與李安合作的《臥虎藏龍》,他的音樂因此進入了大眾視野,更因此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他跟李安說:“我要借助中國戲曲裏的打擊樂,把中國文化的魂打出來,再用馬友友的大提琴把神秘與傷感拉出來。”他用一個比喻形容民族音樂與西洋音樂的結合:辣椒巧克力。原來譚盾的母親是湖南人,吃什麼都要加辣椒。一次他給媽媽送去一盒巧克力蛋糕,老太太拿出一包辣椒醬佐餐,吃得津津有味!後來譚盾在意大利的西西裏島上真的吃到了當地名產辣椒味巧克力,印證了媽媽的“前衛意識”。這種跨界的靈感讓他左右逢源,於是帕爾曼的小提琴拉出了馬頭琴的悲涼,日本的大鼓呼應著《越人歌》的淒美,上億年的頑石敲出了禪宗的意境,創意無法阻擋。他說藝術創作的魅力就是讓你在孤獨中痛苦,也在孤獨中找到一線無法比擬的光芒,成就你生命的意義。他應該已經找到了在石頭上睡覺的姿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