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二一七章 繩為糾慢,四公子之難(1 / 2)

俗話講:江南多水多俊才,北方一山一水一聖人。

山為岱宗,登之小天下,曆朝皇帝封禪之所。漢武帝感歎:高矣!極矣!大矣!特矣!壯矣!赫矣!水為黃河,九曲十八彎,華夏人文起始。聖人姓孔,生前奔波六國難有立錐之地,亡故卻為萬世師表。

山東,一條濟水起自泰山,繞過曲阜,注入黃河,可謂集三者之秀。濟水之南自然是濟南,為山東撫衙所在。周圍的一圈小山把濟南圍了個圈兒,既擋住了西北來的幹冷空氣,又將東南海麵的暖濕氣流攬在懷中。四季多雨水脈必充足,自古“家家泉水,戶戶垂柳”,名泉七十二,又以趵突、珍珠二泉為最!

前者譽“天下第一”,趵突,即跳躍奔突之意。泉水三窟迸發,雪濤噴湧數尺,聲如隱雷,冬夏如一。後者泉池周砌雪花石欄,長四五丈,寬五六丈,岸垂楊柳,水澈如碧,串串白色氣泡自池底冒出,忽聚忽散,忽斷忽續,仿佛珍珠飄灑。

天晴景怡,奉諭出京審案的欽差法海一行,正在山東巡撫王國昌的陪同下,自趵突泉趕往珍珠泉。駐足此處倒不是貪戀美景,而是法海決定在山東審案。經報太子與辦理軍機處批準,由山東巡撫王國昌協理此案,於年羹堯押解人犯到來之前,偷閑攬勝!

此“決定”來自“同行”的郭琇的提點。

法海此次出京為審案,既是審案,自然是有原告、被告,而郭琇收了嶽子風的一對女兒做孫女就成了原告。有衛即齊“七十不咎”在先,加上心有仰慕,法海一路自然不會跟郭琇敘什麼“官民”,反而恭恭敬敬的執弟子禮。

郭琇好風骨,佟家是國戚。故而,即便佟國維是上府上大臣,他老人家也不會來趨炎附勢,反倒時而歪嘴以彰“厭棄”之心。但這一回,法海一語“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響徹京城,郭琇拍額大呼:以貌取人,失之紅衣。

共有結交心,相談甚歡。

在文人骨子的那點好為人師的趨使下,郭琇便建議法海在山東審案!

異地審案法海沒意見,他也知道,即便嘴上不屑“官官相護”,但這事肯定不會以他的意念而轉移。真若如嶽子風猜測的那樣,曆任兩江總督以”盜賣“編製了一張橫亙上下的大網,高調擒拿阿山反倒是打草驚蛇,施救或有不逮,殺人滅口會吧?

殺人,不光是調兵遣將的強突,還能有飯菜下毒這樣的陰暗伎倆呢!以阿山或他人在江南的經營,自己總不能千日防賊吧?

但為什麼是山東,法海還是百思不得其解。

首先,異地審案的精髓是調虎離山。虎落平陽,龍出深海,換了地頭才有龍盤虎臥,但山東可不是佟家的勢力範圍。巡撫王國昌雖也在鑲黃旗,但因為上三旗一直被皇上親掌,反倒不如下三旗更為團結,算不得助力不說,昨晚就有人隔窗給自己遞紙條了:巡撫大人的後院新來了貴客,兵部漢尚書範承勳的管家!

其次,濟南交通便捷,無論水陸都是四通八達,真要有心生事,那才叫八麵來風,防不勝防呢!

“四公子,華野公,這邊請——”山東巡撫王國昌雖換了尋常布衣,可官威不減,今日遊泉,更是早早的派人將遊人趨盡,遠望前方碑亭,抬手相讓,“皇上禦筆在前,本撫早為諸位準備好的香燭貢品!”

碑亭為“作霖”,皇上二十八年二次南巡至此,題“作霖”二字,如今已刻成碑亭,燙金的大字很是精神,背後則是康熙的即興詩:一泓清淺漾珠圓,細浪瀠洄小荇牽。偶與諸臣閑倚檻,堪同魚藻入詩篇。

焚一線清香於前,法海麵目嚴肅,遙祝紫禁城內的“表兄”康熙早日康健,更祈禱能借皇上禦筆之正氣早日審結此案。

待到起身正欲觀泉,王國昌卻把手後引,“四公子莫急,當日皇上駕幸,更有扈從大臣作陪,也紛紛留下墨寶,本撫到任,也著人篆刻石上,久聞四公子也是好書之人,不妨同賞先賢留題……”

既是遊玩,除了自然景致,人文墨寶也是看點。尤其是感物思懷的留題,雖是三兩字,觀其字更可知其人,法海欣然而往,王國昌更如數家珍,“四公子,這是時任禮部尚書張英張大人說書的‘澄懷’,張老大人與張廷玉大人父子宰相,六尺巷的典故名傳天下,一紙書來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裏長城今尤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大人不愧是我輩修身齊家的楷模!”